1、,归因理论及其在态度和行为转变中的应用,一、什么是归因,什么是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它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果关系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心。,归因与科学解释的区别,科学解释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严密的实验和逻辑方法进行;而归因主要是指普通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它无需理论指导,也不甚周密。 科学解释力求避免错误,既使出现失误,也往往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动机因素无关;而归因却容许错误,甚至有意出现错误,并且认为这种错误对个
2、体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如借口)。 解释主要侧重于自然现象,往往可以客观地进行研究,并作出一个事实判断;而归因对象偏重于社会行为,归因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属于一个价值判断。,二、人们是怎样进行归因的,1、海德(Heider)的“恒常原则”理论 行为结果是由个体和环境因素联合决定的; 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包括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个性、品质、动机、心情和态度等)和外部原因(任务难度、他人影响、运气机遇等),这些原因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特定的情感体验、对未来的期望和选择行动; 行为结果 O = f(能力努力 有效环境),2、琼斯(Jones)和戴维斯 (Davis) 的“相应推断
3、”理论,判断这一行为是有意图的还是偶然的 (1)行动者本人能够预见行为的后果,观察者有可能作出对应推断; (2)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能力、经验等有所了解,才有可能确定行动者的真实意图。“非共同效果分析”由于特定的行为都是行动者自己选择的,并且选择的和未被选择的都产生各自的效果,如果将这两种效果进行比较,若两者效果不同,从效果的差异上找到行动的原因,就不难进一步推断出内部的潜在意向或特征。,3、凯利 (Kelley) 的协变理论,尽管人们活动的结果有众多的原因,其原因作用的方式也极为复杂,但特定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固定不变的关系。人们通常都是从个人、刺激、时间和反应四个方面的协
4、变分析日常的活动和事件的,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信息: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大众性 );行为是否始终一贯(一贯性);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区别性)。,4、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亲身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并作出种种的原因推论; 成败结果可以按照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因素进行归因; 这四个因素又可以从原因源、稳定性、控制性三个维度上加以分类; 不同的原因维度对情感、期望以及行为选择具有不同的影响。,5、总结,两种归因研究的路线(1)归因前提(2)归因后果前提 归因 后果 信息 信念 动机 觉察到的原因期望 情感 行动归因理论 行为的归因理论,共同点
5、,主张按行为结果解释原因,以及觉察到的原因、期望、情感在抉择后继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体的认知活动与行为之间的特定关系:S(刺激) C(个体的认知) A(情感反应)和E(期望) R(行为反应)。,三、归因的前提条件,特定的线索 成功与失败的历史 社会标准 个体的信念 个体的素质和差异 成就动机 性别 他人的反应,四、原因的结构,原因源:内部外部(自身他人) 稳定性:稳定不稳定 控制性:可控不可控有意性:有意无意 特殊性:特殊普遍 重要性:重要不重要 整体性:整体局部,五、归因的后果,(一)原因归因与成功期望结 果 归 因 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成功 稳定性原因 期望高,继续努力 成功 不稳定原因
6、 期望低,不作努力 失败 稳定性原因 期望低,不作努力 失败 不稳定原因 期望高,继续努力,(二)原因归因与情感反应,1、成功结果原因归因的情感反应能力 自信(胜任感) 一时努力 激动 持久能力 放松、轻松自在、镇定 个性 提高自尊感 他人的努力 感激 运气 惊讶,2、失败结果原因归因的情感反应能力 无信心(无胜任感) 努力(一时的、持久的)内疚(羞愧) 个性、内部动机 屈从、忍受 他人的努力 气愤、怨恨 运气 惊讶,(三)原因维度与情感反应,1、原因源维度与情感反应 成功 内部原因 自豪、自信、胜任、自我满意。 失败 内部原因 悲伤、挫折。外部原因与自我价值感没有联系。,2、稳定性维度与情感
7、反应 成功 稳定性 希望 成功 不稳定 惧怕 失败 稳定性 惧怕 失败 不稳定 希望 希望、惧怕、失败、焦虑 未来的期望,3、控制性维度与情感反应可控 愤怒(指向他人)内疚(指向自我)不可控 同情(指向他人)羞愧(指向自我),(四)归因情感反应行动,愤怒 不帮助 原因的可控性同情 帮助,六、归因训练,1、出发点人们在活动中反应出错误的、不精确的原因归因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情绪和行为。,2、途径 误归因训练(Misattribution training)。在焦虑、失眠、口吃、忍受疼痛、吸毒、抑郁等方面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8、再归因训练(Reattribution training)。在增强行为的坚持性和积极性上大都是有效的。,3、模式,(1)习得性无助模式 不期望的归因 成功 不可控的原因,如 运气好,任务容易(外部的、特定的、可变的) 学习无能(认知、动机、 失败 不可控的原因,如 行为缺失)能力低(内部的、普遍的、稳定的),期望的归因 成功 可控的原因,如 能力强,持久努力(内部的、普遍的、稳定的) 不存在 无能和 失败 可控的原因,如 缺失 努力不够(内部的、特定的、可变的),(2)自我效能模式,不期望的归因成功 努力、自我效能低运气、他人帮助 不作努力缺乏坚持性 失败 能力低自我效能低 成绩降低,期望的归
9、因,成功 能力强 自我效能高 努力程度高成绩不降低 失败 努力不够 维持相当高运气不好 的自我效能,(3)成就归因模式,不期望的归因成功 运气好 缺乏情绪诱因(如冷漠)、很少增加成功期望 缺乏趋向任务的倾向失败 能力低 消极情绪(如无能、压抑)、降低成功的期望 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期望的归因,成功 能力强 积极情绪(如自尊、自豪)、 增强成功期望 趋向成就任务失败 缺少努力 动机性情绪(如内疚)、维持较高的期望 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4、形式,个别咨询 团体辅导,5、方法,活动 强化说服 示范学习 讲解 讨论 作业 诱导,七、归因疗法,归因疗法(Attribution therapy
10、) 就是在心理治疗中通过引导患者对其症状产生原因的知觉,来控制和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基本思想 任何心理疾病都和患者对其症状产生原因的不良知觉有关,所以心理治疗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采取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将患者的不良归因置换为某种中性的、无害的归因。,1 真归因疗法,许多心理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己症状产生原因的不正确知觉引起的。因此,归因疗法就是用对患者症状的更正确的归因来置换或代替他所持有的不正确的归因。,Davison报告的临床病例,病人:一位40岁的男性。症状:眼部、面部和太阳穴有阵发性的抽搐。认为这种强迫性的肌肉颤动是鬼怪缠身引起的,感到看不见的幽灵正在干扰和侵蚀他的心智,因而非
11、常担心和害怕。诊断: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治疗,说服患者,他的症状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可以通过肌肉放松得到控制。并辅以肌肉放松训练。病人逐渐地接受了这种解释,放弃了鬼怪缠身的信念,心理上的担忧和恐惧逐渐消失。,Johnson报告的临床病例,病人:一位男性妄想症患者。症状:常常不由自主地产生性觉醒状态。偏执地认为,他的自发的性觉醒是由来自外界的性刺激引起的,因而为这种羞于见人的行为反应的不可避免而焦虑。,治疗,说服患者,他的不正常的行为反应并非外界刺激所引起,而是他自己腿部的自发运动引起的,因而是可以控制的。,两个案例的共同点,用一种更正常的解释,来代替患者原先持有的难以为他个人接受的解
12、释;以对患者行为的细心观察为基础;依赖于特定的理论模型:内部的或外部的、可控的原因;使患者的经验正常化。,人际冲突心理问题的治疗,人们的痛苦、焦虑、不安、烦恼、愤怒等有损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大都和对别人行为原因的主观推测有关。哪怕在一个细小问题上只有些微的分歧,就足以使两人反目为仇,彼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他们争论的问题常常是不重要的,但彼此对对方行为原因的推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双方都付出了本不该付出的情感代价,造成严重的心理后果。,“活动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差异”,活动者倾向于将自己行为的原因看成是 由某些无法控制的环境因素决定的;观察者则倾向于将活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他的个人倾向或特
13、质;这种差异并非彼此出于某种情绪或动机有意而为之,而是由彼此所占有的信息量、所选择的背景事件或注意集中点不同造成的。,治疗,在人际冲突场合中,如果冲突的双方彼此都能意识到,对方的行为是由某些较少感情色彩的中性因素引起的,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就会大大减少。诱导和说服患者,他们对别人行为原因的知觉是有偏向的、不准确的。别人的行为并不是他个人的倾向和特质引起的,而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通过将患者对别人消极行为的“倾向”或“特质”归因,置换为较为中性的归因,就能够降低他对别人行为有意性的估计,减弱和消除他心理上的不适感。一切心理治疗方法都是以改变患者的归因为特征的。尽管各种疗法在具
14、体的运作步骤和程序上不尽相同,但都把改变患者对他们症状产生原因的看法,作为潜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真归因疗法的步骤,提供倾诉的机会症状是普遍的解释是不正确的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2 假归因疗法,改变归因绝不限于用正确的、合理的归因来代替错误的、不合理的归因。在心理学中归因本无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的、可以更改的。如果患者对自己症状原因的合乎实际的、无偏的知觉对他是有害的,那么它就是一种恶性的、不良的归因,不妨用一种不那么符合实际但却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这就是假归因疗法的指导思想。,Schachter 和Singer 的研究,Sc
15、hachter的早期研究发现,当人们身处逆境时,常常喜欢和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交往。他由此推断,人们有一种将自己的情绪状态,与处于类似情境的其他人比较,以理解和标志自己的反应的需要。它说明,引起一个人某种情绪体验的内在的生理线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适合于作多种解释。,一个人如何理解和解释自己的情绪状态,依赖于他从外部得到的线索,而不直接依赖于他的生理状态。也就是说,周围环境提供的线索常常被用来标志生理状态,把它标定为某种特定的情绪。,实验,给被试注射一种药物(如,肾上腺素)以引起情绪体验;在被试中混入未被注射这种药物的假被试,并表现出与药物引起的情绪不同的行为反应;要求被试报告自己是愉快的还是
16、愤怒的。,结果与结论,被试的报告或行为反应与这种药物所应该导致的情绪状态不符,而与假被试的行为表现一致。假被试的行为表现被真被试作为一种外部线索,用来标志他们的生理状态。,Ross的研究,先让被试预期,他们将会受到轻微的电击,以引起他们的恐惧感;指导语控制非恐惧组:实验中出现的噪音,将会使他们的耳朵产生轻微的阵鸣。恐惧组:实验中出现的噪音,将会使他们吓得发抖。,在噪音出现时,给被试轻微的电击,并要求他们做两种作业:完成一种作业使他们得到物质奖励;完成另一种作业使他们避免电击。结果:非恐惧组的被试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可以避免电击的任务上,而恐惧组的被试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可以获得奖励的任务上。,结论
17、,恐惧组的被试将电击引起的生理反应归因于噪音(外部的),而非恐惧组的被试将电击引起的生理反应归因于自己害怕电击(内部的)。被试对生理状态的归因不同,导致了其行为的不同。,Storms 和 Nisbett的实验,理论假设失眠症患者几乎总是带着自发的情绪唤醒状态上床,并联想出许多带有情绪色彩的思想和观念。这种联想将会增加他们的情绪激活水平,使他们更加激动,以致难以入眠。如果能够将他们自发的情绪唤醒归因于某种中性的因素,那么带有情绪色彩的思想和观念就会较少产生,他们也不至于变得如此情绪化和焦虑不安。,实验,将失眠症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他们服用一种虚假的药物;告诉第一组的被试,这种药物将会使他们在半夜里
18、醒来;告诉第二组的被试,这种药物将会使他们安定下来。结果:第一组的被试更易于入眠,而第二组的被试依然难以入眠。原因:第一组的被试将原先持有的对自己失眠症状的内归因,置换为药物这种外部因素,因此心理上更坦然了,也就更易于入眠了。,3、归因维持,心理治疗不仅是为了控制患者的心理症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维持治疗的效果,使患者的症状不再复发。 如果患者能够将自己经由心理治疗而获得的行为改进这种良性结果也归因于他们自己,那么他们的行为改进就会得到更好的维持。 对成功的行为改变作内归因将导致患者对自己所具有的内在力量产生积极的自我推断,增强其控制自己症状的信心。,批评与思考,八、归因与管理,了解教师归因风格
19、 正确运用批评、表扬与情绪表达 给以必要的帮助和关心 把握好工作任务难度和考核指标的尺度 正确对待习惯性的利己性归因 进行归因训练,归因方式研究存在的问题,仅从归因维度来揭示个体的归因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而忽视了特定归因的作用; 仅探讨归因方式与某种特定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等)的关系,并未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两者间更为广泛的内在联系; 生活事件性质的好坏都是由研究者事先主观确定的,忽视了被试对生活事件的好坏性质评价上存在的个体差异; 仅从原因源、稳定性、整体性、控制性来度量个体的归因方式,原因的其它维度(如特殊性、有意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归因干预存在的问题,以个体的某种心理疾患的治疗为目的的研究多,从整体上改善和提高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的研究少; 以改变个体对具体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的研究多,涉及归因维度的研究少; 以单一的方法(如强化说服、示范学习)进行研究的多,多种方法融合的研究少; 国内的研究仅大多局限于成就动机或体育领域,以改善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