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香港发展历程.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7702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发展历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香港发展历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香港发展历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香港发展历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香港发展历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析香港经济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 摘要 】 : 香港,这个曾经在地理上与 中 国 大陆 相连,政治上却游离于祖国的“东方明珠”, 终于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的新篇章为她开启。香港的奇迹 始终是 中国历史上一个永久的话题。本文将通过分析香港经济发展历程及其特色,展望香港经济发展前景。 【 关键词 】 :香港,经济 一 、英占香港前的经济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英占香港之前, 香港主要以采珠业、制香业 、制盐业 ,航海业为主。 香港地处南海海域西沙群岛 (盛产贝类 )附近 , 这就成为 香港的采珠业 的 兴起与发展 的前提条件。港的采珠业 在五 代十国(唐后宋前)

2、时最兴盛, 南汉时设“媚川都”开始发展以 “吐露港”和“大 步 海” 为主的采珠业。其中“大 步 海” 即为今天新界的大 埔 海 。 采珠工作艰辛危险。 由宋、元至明朝, 在这一海域, 明 一时令 官方采珠,一时又下诏禁采, 到清康熙时 , 才永久 禁止官方采珠。 香港地区在明朝时盛产及出口香木。这种香木属于莞香,又名女儿香,当年在广东与江浙等地备受欢迎。王崇熙纂新安县志卷二奥地略物产曾提及香港地区往昔出产香木的情况 :“香树,吧内多植之。东路出于沥源,沙螺湾等处为佳”。沥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等地,沙螺湾则在大屿山西部。今日 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叫香粉寮的地方。清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间(公元 16

3、62 年至 1684 年),政府欲断绝闽粤沿海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实行沿海“迁界“三十至五十的政策。香港地区的居民也被迫迁进内陆,使当地的香业凋衰。到雍正年间,(公元 1723年至 1735 年),在东莞又出了因承旨购求强索香杖的县令,令种香人家砍树逃亡。从此香木生产一蹶不振。 至于制盐业,西汉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制,在番禺设盐官,宋朝时香港地区的制盐业以甚具规模,在广东设盐查司主管,当时香港的大屿山是产盐最多的地区。宋朝时九龙半岛的航海业亦很发达。 二、殖民地时期的香港经济 由于香港位于 珠江口东侧 ,背靠中国大陆 ,面朝南海 ,为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 ,南中国的门户 ;又地处欧亚大

4、陆东南部、南海与参湾海峡之交 ,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 英国希望依靠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1840 年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签订,英国 割占了香港岛。 一八六零年,清朝再於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打败,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部份割让交由英国管治 。 一八九八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九十九年,至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期满 。至此香港就完全沦为 英国的殖民地,在政治经济 上 开始 游离于中国之外。 (一)、 英占初期的香港经济( 1842 1860)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取得与中国贸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后,即宣布香港为自由港。英国

5、的商人,包括鸦片商贩,逐渐将香港建立成与东方自由贸易的枢纽。美国的鸦片商贩及银行家亦有到香港参与跟中国的贸易。 这一时期的香港主要是作为英国鸦片贸易和苦力贸易的转口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使得英国无法依靠正常的贸易,从中国市场获取利润,鸦片贸易便成为它打开中国市场的必 然 手段。 1842 年,英国 鸦 片 贩 卖商 来到 香 港, 将东 印度公司生产的鸦片贩运至此 , 并 以香港为窗口,运往中国内地,使得香港一时 成为最大的远东鸦片贸易总站 。另外,英国还在港岛设立专门金融机构支持鸦片贸易,如港岛怡和银行 和 颠地银行 等。据统计 1845 年至 1849 年从印 度 到中 国 有 3/4 的

6、鸦片是从 香 港转销的 。 1847 年, 美 国 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 ,紧接着, 1851 年, 澳大利亚金矿 也被发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 淘金热 。从而 大大增加了对劳动力,尤其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的需求。 1857 年在澳 大利亚就有 2 万 5 千 名 华工, 其中 仅从 香 港输入的就有 7720 人 。 (二)、 转口港形成时期的 香 港经济 ( 1860 1900) 转口经济形成的背景 英国侵占香港岛前期的贸易活动,特别是香港作为自由港进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为香港成为转口港做了铺垫。 1960 年,通过北京条约,九龙半岛成为英国殖民地,借此英 国 完全控制了维多利亚港湾。 维

7、多利亚港位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地处航道要冲,是远东海运的重要枢纽,也是欧、美、日本、南亚、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必经之路和重要的中转港,是客货进出南中国的主要门户。维多利亚港东起鲤鱼门,西至马湾岛和灯笼岛东,面积约公顷,沿线曲折,港湾水深,水深至 米。港口最窄处为公里,最宽处公里。港口有个出入口,港内有个大海湾,还有个避风港。由于对面有九龙半岛延伸入海,形成天然屏障,使港内风平浪静,终年不冻,是世界著名的优良深水港,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维多利亚港港口设施先进,港区可同时停泊艘万吨轮,吃水米深的万吨远洋船舶也可以自由往来停泊。主要码头在九龙仓码头

8、和中环、西环一带。位于海港西北角的葵涌货柜码头是海港和海运中心。有条主要航线连接世界各地。 在国际上, 19 世纪 60 年代后英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 成产业革命, 船舶的建造,航海技术的发展,加上 商品经济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为香港转口经济形成注入了新的动力 ,使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另一方面, 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欧 洲 到亚 洲 海运旅程大大缩短,海运在商业贸易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商业贸易 对优良港湾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对华贸易必然需要 以 中国的港湾为中转站。 然而 当时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同时香 港英政府推行自由港政策, 这就决定了香港成为贸易商的必然选择。 转口港贸

9、易发展概况 ( 1)、 香港 中转贸易比重 如下表: 时间 进口 1 出口 2 19 世纪 60 年代 20 14 19 世纪 80 年代 21 37 19 世纪 90 年代 55 37 表 1 1:指 从 香 港进口的货物占全国进口比例 。这一时期外国进口的商品是一些技术含量 相对高的成品。 2:指 从 香 港 出 口的货物占全国 出 口比例 。 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商品是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半成品和原料、劳动力。 ( 2)中转进出口贸易结构 进口 结构方面,首先,作为英商掠夺中国财富的 鸦片 贸易 ,在这一时期更为猖獗 。 1858 年第 二 次 鸦片 战争 时 期,中英签订的 通商章程善

10、后条约 使 鸦片贸易合法化,照章纳税 。 到 19 世纪 80 年代鸦片 贸易始终是经港进口最多的贸易,达到中国进口的 45 ;其次,对手工业品 纺织品,棉纱,棉布,尼龙等 的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80 年代 后纺织品代替鸦片成为中国进口最大宗 的 货物 ;另外,杂货 等的贸易额也有增加。 在 出口结构 上,中国通过香港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生丝、茶叶、蔗糖等技术低端型的半成品和原材料。 岭南 地区 是生产生丝主要地之一 , 80 年代生丝出口业务成为广东的主要业务,丝庄总庄在广州 , 在 香 港 设有 分庄 ; 茶叶 出口由 港内中转贸易茶行所控制,销往东南亚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是 内

11、地草席最大销地 ,大部分草席都是通过香港中转。 另 外,香港也是 列强获取中国苦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1860 年 前 , 苦力 贸易 是非法的 ,北京条约中关于“允许华工出国”的条款成为列强剥夺中国劳动力的一个砝码。据 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黄遵宪日本志载, 1853 年至 1878 年 共有 23万华工进入加州当苦力 。中国苦力的出口规模不言而喻。 (3)、 转口港时期香港的金融业 华人贸易商行 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 ,香港的 华人贸易商行 就开始发展起来,主要类型有两种即 1、通过洋行买办资金创立 ; 2、通过自有资金创立 。 香港经济的繁荣 是 买办立下的汉马功劳 ,他们既有救国图存的积极

12、性又有对列强和清 政府妥协的软弱性, 买办阶级 最后 转向民族资产阶级 。其中,不少人如罗寿嵩 即 香港汇丰的买办,创了永同仁银行,成为香港金融界华人势力最强的人 ;郭甘章创立了发兴行专门经营船舶租赁业, 在香港当时 很有地位 ,在香港金融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港的经济起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在港的洋行与外资企业 从 国别 上分有: 英 国 ( 在港开办银行的 最主要的国家) 的 颐和洋行 最初做鸦片贸易 , 后转运输保险,房产业多元化经营 , 太古洋行 主要业务 是船物运输 , 亚细亚石油火油公司 20 世纪初 在广州建 有分 行 ;其他西方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也在港设立金融机构 , 如美国的

13、花旗银行,日本的三菱银行,法国的巴黎银行 。 1913 年以前香港地区货币不统一,流通中的货币有英镑、 大清货币 、 墨西哥银元,这对香港经济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一直到 1914 年 3 月 1 号,港英政府才 发布条例禁止外国货币在香港流通,统一香港本地的银本位的银币 。至今,可以发行港币的有汇丰, 渣打 ,中国银行三家银行。 渣打和汇丰就是在这一时期在港设立分枝机构的。 转口港时期香港的航运业 1、 在港设立的 外资轮船公司 如下表所示: 公司名称 资金来源 资本总额 规模 船吨位 主要航线 省港澳轮船公司 英美商合资 资本额达 75万港元 轮船 4艘 9482吨 香港广州,港澳,广州杭 怡

14、和轮船公司1882 英商 49 万英镑 22 23952 港印,港海南,港南京 德忌利士火轮船公司 1883 英商 940 万港元 4 港广州,港台湾 表 2 法国轮船公司于 1863 年开发欧洲至香港的船运服务;太平洋邮轮公司于 1866年开拓香港与旧金山之间航道;省港澳轮船公司于 1865 年起每日以定期班次行走香港、澳门及广州;太古轮船公司于 1872 年开始 投入中国沿海航行服务。 至于 华资轮船公司 , 1872 年上海清政府轮船招商局成立,这是绝对的官办,1884 华商构建轮船章程,规定只准经营沿海业务。 1900 年以后,香港的华资轮船公司逐渐增多。 1901 至 1904 年间

15、,省港、兆安、长安、香江、香港四邑、广运、元安、和顺、顺泰、毓安、顺安、泉安、同益、同和等轮船公司相继设立。这些轮船公司主要集中于以珠江口附近为中心的内河航线。当中,元安、兆安轮船公司更在省港航线上开辟夜航。与外资轮船公司相比,华资的轮船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只有数艘船舶,有的更只有一艘轮船,因此称为 “ 一家船业公司 ” 。 (三)、 转口贸易地位下降( 1900 1950) 一方面, 一战爆发导致香港转口贸易 的 停滞状态 ;另一方面, 1925 年 6 月 19日 到 1926 年 10 月 10 日 爆发的省港大罢工 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更为直接 ;还有日俄战争和朝鲜战争也对香港转口港的地位

16、造成巨大的冲击。 从 1914 年至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年 )首先在欧洲爆发,战争从欧洲逐渐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三十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争中。英国是参战国之一,香港是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顺理成章地香港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香港必须支付英国的战争费用。由于战争的影响,香港的转口贸易处于停滞,甚至 下降状态。 1914 年,进出口船只吨位数从 22,069,879 吨,到了 1915 和 1916 年降至19,000,000 吨,到了 1918 年更下降至 13,000,000 吨。 省港大罢工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 1) 1926 年, 占主导 地位的 航运业 与

17、1924进出口香港的船只和吨位 相 比 分别下降了 49.7%和 23.9;( 2)中转贸易值则下降了 49.9%; ( 3)商埠破产倒闭的达到 3000 多家, 7 家银行停业 ; ( 4)物价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是 罢工前的 5 倍以上 ; ( 5)清洁工也罢工,粪便垃圾满街都是 。 日俄战争( 1904 1905) , 人称奇怪的战争 ,是一场 在中 国 土地上打, 以 日胜出 ,俄 国失败告终。 在争夺东北势力范围中, 大连成为日本旗下 的 免费自由港,从而 代替了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 朝鲜战争( 1950 1953) 期间, 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政策香港转口港地

18、位下降 开始 向工业化经济过渡 。 (四)工业化时期的香港经济( 1950今) 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 1950 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 50 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 1970 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 81%,标志著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 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香港工业化经济背景 抗 日 战 争 爆发后大批内地人力 、 资金和工商企业迁 往 香港, 尤其是 上海 、 广州 沦陷后对这 三要素迁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937 年 珠三角 人口 迁 移香港的就有 10 万, 1938 年 有 50 万 , 从 1937-1940 年香港

19、华人 由 80 万 增至 164 万 。 在这期间,迁往香港的资金方面, 上海商业银行 2300 万银元,南京中央银行1.39 亿银元和 5000 条银锭, 500 万大富翁 ,其中 亿万富翁 3 人 。 上海迁往香港以金融和商业为主,广州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如机械火柴,草席,食品,纺织等, 为香港纺织 业 发展奠 定最初的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又有大批内地人力资金和工商企业迁到香港 , 1946 年 1950年,迁入资金( 以商品,有价证券,黄金,外汇为主)不少于 5 亿美元。 入 港工业也很多 , 1947 年 香港 拥有 工厂 961 家,雇工 47000 多 人,到 1959 年有

20、工厂 4541家,雇工 17 万人。 1959 年香港出口贸易中 , 港产品占比例 69.6%, 说明香港逐渐完成了从转口贸易到工业经济发展 。 香港工业化经济情况 20 世纪 50 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步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呈现出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其中作为经济社会基础之基础的制造业 有纺织,塑料,钟表, 玩具和高附加值的电子;服务行业的比重日益上升,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香港已成为购物天堂,旅游的胜地,在美国杂志旅游与休闲进行的调查中香港被当选为“亚洲旅游的最佳城市”。香港的客源中,内陆占 32.4,台湾是 17.6%,日本、美国、韩国等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香港的证券交易历史悠久,早于

21、 19 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已出现,但到 1891 年香港股票经纪会( The Stockbrok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证券交易市场。 1914 年 2月 21 日,该会易名为香港股份 总会(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1921 年 10 月 1 日,香港股票经纪协会( Hong Kong Sharebrokers Association)注册成立,结束香港股份总会垄断的局面,会员大多是被香港股份总会排挤的经纪,华人更占大多数,属香港第二间交易所。此外,更有香港股票及经纪社 (1924 年 ),加以香港汇兑经纪会所

22、 (年分不详 ),但此两间交易所均于三十年代初倒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股票经纪会和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947 年 3 月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称 “香港会 ”。 1969 年 12 月 17 日 , 远东证券交易所 成立,专门采用适合华人交易的原则,聘用华人做经纪人。 1971 年 3 月 15 日 , 金银证券交易所 成立。又于1972 年 1 月 5 日 开办 九龙证券交易所 ,出现了四家并存的局面。 1980 年 港府出台了证券交易所合并的法律, 7 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The Stock Ex

23、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简称 “联交所 ”)注册成立,为证交所的 正式合并踏出第一步。 1985 年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 The Futures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简称 “期交所 ”)正式开业。经过 12 年筹备, 1986 年 3 月 27 日四家交易所在收市后一同停业,结束四会并立的时代,当日恒生指数为 1,625.94,上市公司总市值约 2,500 亿元。 4 月 2 日,四会正式合并,上午 10 时正 “联交所 ”主席李福兆邀请财政司彭励治( J. Bremridge)、经济司易成礼( J.F. Yaxley

24、)及金融司林定国( D.A.C. Nendick)等进行简单的买卖仪式,宣布联合交易所开始运作,并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 港证券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香港中环交易广场,采用最先进的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首项交易是彭励治买入太古洋行,原因一是彭氏曾任太古主席,二是行内称太古为大吉祥,是好兆头的象征,该日成交股数为 3,300 万股,成交达 2.26 亿。 9 月 22 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Bourses de Valeurs)的正式成员,得到国际的肯定。同年 10 月 6 日再由港督

25、尤德主持 “醒狮点睛 ”仪式,在锣鼓声中宣布香港股市进入一个新年代。 香港证券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外来资金比重大,上市公司半数以上是外来企业;其次,在港上市的公司多数是商业银行业、房地产业,工业企业较少;最后,投机性强,证券价格波动较大,这是港市较之内陆的证券市场的一大特色。 展望“东方明珠”的未来 今日香港已经发展为一个充满经济活动力的现代国际大都市 。 香港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兼具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等中心而闻名全球 。 香港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其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分别列全球第四、第五和第八位 ; 香港为全球第八大贸易体系 ,人均贸易额仅次于新加坡居世

26、 界第二 ;香港已续 4 年荣获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 ,是世界最大的独立船东总部 ,启德机场是世界第四大客运机场和第二大货运基地 ;香港还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旅游市场 ,去年抵港旅客突破 1000 万人次 ,相当于香港居民的 1.6 倍 。 香港人均 GDP 很高 ,在全球排名很前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香港经济的成功主要在于采取了切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经济模式, 根据香港的特殊条件,在每个时期经济发展形势的推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相应的政策,经过长期的实践才逐步形成的。特殊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贫乏,本地市场狭小;绝大部分生活、生产资料需要 进口,八九成的产品需要外销,因而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这些条件决定了香港经济必然是外向型经济。 在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潮流中,香港的经济特色 自由开放 ; 以金融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 高度国际化的国际市场型经济 ,必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进一步推动香港的繁荣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