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教学实习 2指导书于 修 烛 张 建 新 席 美 丽 欧 阳 韶 晖 编 写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食 品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第 一 部 分 近 红 外 光 谱现代近红外光谱 ( NIR) 分 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 分析技术,越 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 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 “巨人 ”,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近 红外区域是人们最早发现的 非可见光区域。 但 由于物质在该谱区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信号弱, 谱 带重叠, 解 析 复杂,受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近红外光谱 “ 沉睡 ” 了近一个半世纪。直到 20世纪 60
2、年代, 随 着商品化仪器的出现及 Noris等人所做的大量工作, 提 出物质 的含量与近红外区内多个不同的波长点吸收峰呈线性关系的理论,并利用 NIR漫反射技术测定了农产品中的水分、 蛋 白、 脂 肪等成分, 才 使得近红外光谱技术 曾经在农副产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到 6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出现,加之经典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暴露出的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的弱点, 使人们淡漠了该技术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此 后, 近 红外光谱进入了一个沉默 的时期。 70年代产生的化学计量学 (Chemotrics)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元校正技术在光谱分析中的成功应用,促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推广
3、。到 80年代后期, 随 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带 动了分析仪器的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的 发展,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光谱信息提取和背景干扰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加之近红外光谱在测样技术上所独有的特点,使 人们重新认识了近红外光谱的 价值,近红外光谱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陆续展开。进入 90年代,近红外光谱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全面展开,有关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及应用文献几乎呈指数增 长, 成 为发展最快、 最 引人注目的一门独立的分析技术。 由 于近红外光在常 规 光纤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近红外光谱在在线分析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 此近红外光谱技术进入一个快
4、速发展的 新时期。 一、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近红外光( NearInfred, NIR)是介于可见光( VIS)和中红外光( MIR)之 间 的 电 磁 波 , 按 ASTM( 美 国 试 验 和 材 料 检 测 协 会 ) 定 义 是 指 波 长 在 780256nm范 围 内 的 电 磁 波 , 习 惯 上 又 将 近 红 外 区 划 分 为 近 红 外 短 波( 7801n) 和 近 红 外 长 波 ( 10256nm) 两 个 区 域 。 近 红 外 光 谱 属 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主 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 振3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具 有较强的穿
5、透能力。 近 红外光主要是对含 氢基团 ( 、 、 ) 振 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其 中包含了大多数类 型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由 于不同的有机物含有不同的基团, 不 同的基团有不同的能级,不 同的基团和同一基团在不同物理化学环境中对近红外 光的吸收波长都有明显差别, 且 吸收系数小, 发 热少, 因 此近红外光谱可作为获 取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载体。 近 红外光照射时, 频 率相同的光线和基团将发生共振 现象, 光 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 而 近红外光的频率和样品的 振动频率不相同, 该 频率 的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 因 此, 选 用连续改变频率的近 红外光照射某样
6、品时, 由于试样对不同频率近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通过试样后的近红外光线在某些波长范围内会变弱,透 射出来的红外光线就携带有机物组 分和结构的信息。通过检测器分析透射或反射光线的光密度, 就可以确定该组分的含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 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 质的组成与结构,而 定量分析则是为了确定物质中某些组分的含量或是物质的品 质属性的值。与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不同,近 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间接分析技 术 ,是用 统 计 的 方 法 在 样 品 待 测 属 性 值 与 近 红 外 光 谱 数 据 之 间 建 立 一 个 关 联 模 型 (或称校正模型, Calibrti
7、onMdel)。因 此在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之前需要搜集一 批用于建立关联模型的训练样品 (或称校正样品, CalibrtionSamples),获得用近红外光谱仪器测得的样品光谱数据和用化学分析方法 (或 称 参 考 方 法 , Rferncmethod)测得的真实数据。 其 工 作原理是, 如 果 样品的组成相同, 则 其光谱也 相同,反 之亦然。如 果我们建立了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称为分析模 型 ) ,那么, 只 要测得样品的光谱, 通 过光谱和上述对应关系, 就 能很快得到所需要 的质量参数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校正和预测两个过程: ( 1) 在 校 正 过 程 中 , 收 集
8、一 定 量 有 代 表 性 的 样 品 ( 一 般 需 要 80个 样 品 以上) , 在 测量其光谱图的同时, 根 据需要使用有关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测量, 得 到样品的各种质量参数, 称 之为参考数据。 通 过化学计量学对光谱进行处理, 并 将其与参考数据关联,这样在光谱图和其参考数据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映射关系, 通常称之为模型。 虽 然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样本数目很有限, 但 通过化学计量学 处理得到的模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 于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校正方法视样品光 谱4与待分析的性质关系不同而异, 常 用的有多元线性回归, 主 成分回归, 偏 最小 二乘, 人 工神经网络和拓扑方法等。 显 然,
9、 模 型所适用的范围越宽越好, 但 是模 型的范围大小与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校正方法有关, 与 待测的性质数据有关, 还 与 测量所要求达到的分析精度范围有关。 ( 2)在预测过程中,首先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待测样品的光谱图,通过软件自动对模型库进行检索,选择正确模型计算待测质量参数。 近红外 仪 定标及样品分析的流程如下 :收集 /制备定标样品 化学方法测定某成分含量用近外仪采集样品的光学数据 光谱数据的数学转换 (一阶或二阶导数 )将化学方法测得数据输入回归计算 收集制备待测样品 建立定标方程 近红外仪扫描待测样品成分含量计算 最终结果从上述流程图可以看出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其实就是一种
10、间接的相对分析 ,通过收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样本 ,通过严格细致的化学分析测出必要的数据 ,再通过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 ,即定标 ,以最大限度反应被测样本群体常态分布规律 ,然后再通过该数学模型或定标方程 ,预测未知样品的所需数据。二 、 实 习 目 的 。1、了解 近红外光谱 仪的工作原理。2、掌握 近红外光谱 仪操作规程及软件的使用。3、掌握 红外光谱 仪 定量分析 的全过程。( 酱 油 各 理 化 指 标 检 测 可 参 照有 关 国 标 进行 )5酱 油 中 总 酸 的 测 定 及 氨 基 氮 的 测 定一、酱油总酸的测定一、酱油总酸的测定一、酱油总酸的测定一、酱油总酸的测定1原理用标
11、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酱油中多种有机酸, 从 其消耗量计算出酸度, 以 乳酸来表示其含量反应如下: RCOH+Na RCONa+H2O用酚 酞 作 指 示 剂 , 滴 定 至 溶 液 呈 现 浅 红 色 , 30s不褪 色 为 终 点 。 根 据 所 消耗标准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样品中酸的质量分数( %)。2试剂( 1) 1%酚酞乙醇溶液( 2) 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3操作方法 准 确 称 取 酱 油 样 品 10ml, 置 于 100ml烧 杯 中 , 加 入 50ml水 和 活 性 碳 约 5克( 2药勺 ) 加 热 煮 沸 , 过 滤 , 用 30ml热水 洗 涤 活 性
12、碳 , 滤 液 于 100ml容量 瓶中定容。准确 吸 取 稀 释 溶 液 10ml于三 角 瓶 中 , 加 入 50ml水及 酚 酞 指 示 剂 3滴, 用0.05mol/L氢氧 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滴 定 至 呈 微 红 色 为 终 点 , 记 录 所 消 耗 氢 氧 化 钠 的毫升数。另取水 50ml做空白滴定。酱油总酸 () 100100/ =样VKCmLg式中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m ol/L)V 滴定样品耗用氢氧化钠的量 -滴定空白耗用氢氧化钠的量( m L)样 样品测定时的 +取用量( m l)K 换算为适当酸的系数。 乳 酸 0.090二、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二
13、、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二、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二、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含量1原理 氨基 酸 含 有 酸 性 的 COH基, 也 含 有 碱 性 的 NH2基, 它 们 相 互 作 用 使 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不 能直接用碱液滴定它的羧基。 当 加入甲醛时, NH3基与 甲醛结 合 , 其 碱 性 消 失 , 使 基显 示 出 酸 性 , 可 用 氢 氧 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滴 定 NH+3基上的 H+,从而求出氨基氮含量。62试剂 ( 1) 1%酚酞乙醇溶液( 2) 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3) 40%中性甲醛操作方法 准 确 称 取 酱 油 样 品 10ml,
14、置 于 100ml烧 杯 中 , 加 入 50ml水 和 活 性 碳 约 5克( 2药勺 ) 加 热 煮 沸 , 过 滤 , 用 30ml热水 洗 涤 活 性 碳 , 滤 液 于 100ml容量 瓶中定容。 准确 吸 取 稀 释 溶 液 10ml于三 角 瓶 中 , 加 入 50ml水及 酚 酞 指 示 剂 3滴, 用0.05mol/L氢氧 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滴 定 至 初 现 微 红 色 , 不 记 录 所 消 耗 氢 氧 化 钠 的 毫升数。 加 入 40%中性 甲 醛 10ml,摇 匀 , 放 置 1min,再 用 0.05mol/L氢氧 化 钠 标 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记录所消
15、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 V2。用同一条件以水代替酱油样品做空白对照滴定,记 录所消耗氢氧化钠的毫 升数 V1。4 计算 式中 X 样品中氨基氮含量( g/100mL)V2 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 m L)1 空白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 m )c 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浓度( m ol/L)V 滴定用样品液取用量( m )0.014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1ml相当的氮量()10010001412 =VcX7酱 油 中 铵 盐 的 测 定1 原理铵盐在弱碱性溶液中加热蒸馏, 使 氨游离蒸出, 被 硼酸溶液吸收, 然 后用盐酸 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铵盐的含量。 2 试剂( 1)氧化
16、镁( ) 2%硼酸( 3) 混 合 指 示 剂 0.2%甲 基 红 乙 醇 溶 液 1份 与 0.2%溴 甲 酚 绿 乙 醇 溶 液 5份 混合 ( 4) 0.05M盐酸标准溶液3 仪器 250ml蒸馏装置4 操作方法 准确称取酱油 2.0克, 置于 250ml蒸馏瓶中, 加 水约 150ml, 氧 化镁约 1克 。接好蒸馏装置,并使冷凝管尖端插入接受瓶内的液面以下,瓶内预先放有 2%硼酸溶液 10ml及混合指示剂 3滴,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溶液约 150ml, 用 少量水洗涤冷凝管尖端, 停 止蒸馏, 用 0.05M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灰红色为止。记录 0.05M盐酸液的毫升数。5 计算6 V
17、N 0.017铵盐(以氨计 %) 100W式中 V 滴定样液消耗盐酸标准液的量( m L)N 盐酸标准液的浓度( m ol/L)W 样品重量(克)0.017 1mol/L盐酸标准溶液 1ml相当的氨量8酱 油 中 氯 化 钠 的 测 定 (I)1原理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使之与氯化钠作用, 生 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剩 余的 硝酸银用硫氰酸铵回滴,用硫酸铁铵做指示剂。反应式如下: NaCl+AgNO3gCl+NaO3AgNO3(剩余的 )NH4CSASH4N33NH4SFe()2Fe()32()2S42试剂 ( 1) 硝酸( ) 6N硝酸:取 190ml硝酸(相对密度 1.42)加水稀释至 5
18、00ml( 3)硝基苯( 4) 0.1m ol/L硝酸银标准溶液称 取 17g硝 酸 银 溶 于 水 中 ,转 移 到 1000mL容 量 瓶 中 ,用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摇 匀 ,置于暗处。 ( 5) 0.1mol/L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称 取 7.6g硫 氰 酸 铵 溶 于 水 中 ,转 移 到 1000mL容 量 瓶 中 ,用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摇匀。 ( 6) 10%硫酸铁铵( 100ml内含 6m ol/硝酸 25ml)。3操作方法 移取酱油 5.0ml,置 于 100容 量 瓶 中 ,加 水 至 刻 度 ,摇 匀 。吸 取 酱 油 稀 释 液 10ml于具塞三角瓶中,加
19、水 50ml,混匀。加硝酸 5ml、 0.1m ol/L硝酸银溶液 25m和硝基苯 5ml, 摇 匀。 加 入硫酸铁铵 5ml, 用 0.1m ol/L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至 血红色。 4计算 ( N1 V1 N2 V2) 0.05845氯化钠( %) 100W式中 W 样品液实际用量( m L)N1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m ol/L)V 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量( m l)2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浓度( m ol/)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加入量( m l)0.05845 NaCl的毫克当量5注意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允许差: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 ,每 100g试样不得超过 0.2g
20、。9酱 油 中 氯 化 钠 的 测 定 (I) 莫尔滴定法1 原理 硝酸 银 与 氯 化 物 作 用 生 成 氯 化 物 白 色 沉 淀 , 与 铬 酸 钾 则 生 成 砖 红 色 铬 酸 银沉淀。 氯 化银的溶解度比铬酸银溶解度低, 所 以氯化银先析出沉淀。 当 硝酸银与 氯化物作用完毕后,过量的硝酸银才与铬酸钾作用而显红色,即为反应终点。 NaCl+AgNO3gCl+NaO32AgN3K2r4Ag2Cr4K2 试剂( 1) 5%铬酸钾指示剂( ) 0.1m ol/L硝酸银标准溶液3操作方法准确 称 取 均 匀 样 品 10 20ml,置 于 烧 杯 中 , 加 入 25ml水溶 解 , 加
21、 入 铬 酸 钾指示剂 5滴,用 0.1mol/L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至呈砖红色为止。N V 0.05845氯化钠( %) 100W式中 W 样品液实际用量( m L)N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m ol/L)V 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所耗毫升数( m l)0.05845 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1ml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10第 二 部 分 物 性 测 定 仪物 性 测 定 仪 ( 质 构 仪 ) 具 有 专 门 的 分 析 软 件 包 , 它 可 以 对 仪 器 进 行 控 制 ,选择各种检测分析模式, 并 实时传输数据绘制检测过程曲线。 内 部计算功能, 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并 可将多组
22、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获 得有效的物性 分析结果。 一、 仪 器 介 绍仪器名称 :物性测定仪(质构仪)仪器型号 :TA-Xplus由英 国 StableMicroSystem 公司 设 计 并 生 产 , 可 对 样 品 的 物 性 概 念 作 出 数据化的表述。 仪 器设计有 300多种探头可供选择, 是 业内公认的物性 ( 质构) 标准检测仪器,也是食品公司进行品控管理的首选品牌。 准 确 度 保 证 第三 方 标 准 砝 码 进 行 精 度 自 检 , 确 保 仪 器 准 确 度 , 测 试 数 值 满足国家计量。 标 准 认 可 体 系 用户 可 以 在 相 应 的 测 试 范 围
23、 内 进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校 准 , 确 保 用户用于不同力量范围时均可保证仪器精度。 应 用 领 域 粮油食品、面制品、米制品、谷物、糖果、肉制品、凝胶、休闲食品、宠物食品、果蔬。 检 测 数 据 硬度、脆度、胶粘性、粘聚性、回复性、弹性、凝胶强度、咀嚼性等。 测 试 方 法 测试力用拉力或压力进行标准方法的测试,包括 TPA,粘性 ,衰减度 ,压力松弛等。国 际 标 准 拥有 AC, OAC, IB, ASTM, FINAT, PSC, FER,AEN/ISO,GMI等多家机构认证的食品。力 量 感 应 元 5Kg、 30Kg、 50Kg的,并且更换只需要几分钟。测 试 参 数 力
24、量、时间、距离、温度、湿度。二 、 实 习 目 的 。 1、了解物性测定仪的结构及应用领。2、掌握物性测定仪的操作规程及软件的使用。1第 三 部 分 大 气 质 量 检 测总 悬 浮 颗 粒 物 悬浮在大气中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的总称。一 般用浓度表示 ,单位为毫克 ( 或微克) 每 立方米。 总 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采用重量浓度法。 测 定 时用抽气泵使空气以一定流速通过滤膜, 空 气中的颗粒物就被阻留在滤膜上。 根 据抽气的流速和时间, 计 算被采集空气的体积, 根 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 计 算悬浮颗粒物的总重量,从而求出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在国际上, 重 量浓度法有大流量和小流量两种采样法
25、。 中 国以小流量法作 为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试行标准法。 悬 浮颗粒物中, 粒 径小于 10um的颗粒物称 为飘尘, 它 能在大气中长期悬浮而不沉降, 并 能随呼吸进入人体。 测 定飘尘需用 特殊的仪器,如分级采样仪器、压电晶体法飘尘测定仪等。 ( 总 悬 浮 颗 粒 物 的 测 定 参 照 GB/T15432-1995)氮 氧 化 物 大气中主要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 (NO2)。测 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先将一氧化氮用氧化剂 ( 如三氧化铬) 氧 化成二氧化氮, 然后进行测定,并以二氧化氮浓度计量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 中国规定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作为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标
26、准方法。其 原理是用冰醋酸、 对 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制成的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二 氧化氮 在 溶 液 中 形 成 亚 硝 酸 根 离 子 , 与 对 氨 基 苯 磺 酸 起 重 氮 化 反 应 ,再与 盐 酸 萘 乙二胺偶合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 ,进行比色定量。测定时吸收液为 5毫升 ,采样速度为 每 分 钟 300毫升 。 在 吸 收 液 呈 微 红 色 时 ,记录 采 样 时 间 , 计 算 采 样 体 积 。 用标准亚硝酸钠配制各种浓度的等价标准溶液,也 可用二氧化氮渗透管利用动态 配气方法, 稀 释成各种浓度的标准气, 然 后定量地吸收至吸收液中, 进 行显色。 同时测定试剂空
27、白校正值 , 绘 制经试剂空白校正后的标准比色曲线, 计 算每单位 吸光度 相 当 于 二 氧 化 氮 的 微 克 数 BS。空 气 样 品 的 测 定 方 法 与 标 准 气 的 测 定 方 法相同 。 两 者 分 别 测 定 后 按 氮 氧 化 物 浓 度 (以 NO2计 ,毫 克 /米 3)等 于 BS(A-0)(V0.76)式计 算 空 气 样 品 中 的 氮 氧 化 物 量 。 式 中 A为样 品 溶 液 的 吸 光 度 ;0为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V为在标准状态下空气样品的体积 ( 升); 0.76为 NO2气体转换成溶液中 NO娱的转换系数 ;BS为计算因子。 氮 氧 化物的连
28、续自动监测 仪器有动态库仑仪、化学发光测定仪等。 ( 氮 氧 化 物 的 测 定 参 照 GB/T15436-1995)12第 四 部 分 食 源 微 生 物 危 害 分 析主 要 仪 器 检 测 原 理 简 介 一、 实时定量 PCRPCR技术类似于 DNA的天然复制过程, 其 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 补的 寡 核 苷 酸 引 物 。 PCR由 变 性 退 火 延 伸 三 个 基 本 反 应 步 骤 构 成 : 模板 DNA的 变 性 : 模 板 经 加 热 至 93 左 右 一 定 时 间 后 , 使 模 板 DNA双链或经 PCR扩增形成的双链 DNA解离, 使 之成为单链, 以 便
29、它与引物结合, 为下轮反应做准备; 模板 与引物的退火 ( 复性 ) : 模板 DNA经加热变性 成单链后, 温 度降至 55 左右, 引 物与模板 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引物的延伸: DNA模板 -引物结合物在 TaqD聚合酶的作用下, 以 dNTP为 反应原 料 , 靶 序 列 为 模 板 , 按 碱 基 配 对 与 半 保 留 复 制 原 理 , 合 成 一 条 新 的 与 模 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 重复循环变性 退火 延伸三过程, 就 可 获得更多的 “ 半保留复制链 ” 。所谓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 是 指在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 利 用荧光 信
30、号 积 累 实 时 监 测 整 个 进程 , 最 后 通 过 标 准 曲 线 对 未 知 模 板 进 行 定量分析的方法。用于荧光定量 PCR仪的化学染料有多种,包括 SYBRGrenI、分 子 Beacons、水解探针 (TaqMn探针 )、 ScorpionsTM探针和 Am plifluorTM系统。 也 可完成 实时量化和 DNA解链曲线。SYBRGrenI是一 种 结 合 于 小 沟 中 的 双 链 DN结合 染 料 。 与 双 链 DNA结合 后 , 其 荧 光 大 大 增 强 。 这 一 性 质 使 其 用 于 扩 增 产 物 的 检 测 非 常 理 想 。 SYBRGrenI的
31、最大吸收波长约为 497nm,发射波长最大约为 520nm。SYBRGrenI在 核 酸 的 实 时 检 测 方 面 有 很 多 优 点 , 由 于 它 与 所 有 的 双 链DNA相结 合 , 不 必 因 为 模 板 不 同 而 特 别 定 制 , 因 此 设 计 的 程 序 通 用 性 好 , 且价格 相 对 较 低 。 此 外 , 由 于 一 个 PCR产 物 可 以 与 多 分 子 的 染 料 结 合 , 因 此 SYBRGrenI的 灵 敏 度 很 高 。 但 是 , 由 于 SYBGrenI与 所 有 的 双 链 DNA相 结 合 ,因此由引物二聚体、单 链二级结构以及错误的扩增产
32、物引起的假阳性会影响定 量的精确性。13二、脉冲场电泳原理 脉冲场凝胶电泳与常规电泳的不同之处在于,常 规的电泳采用的是单一的 均匀电场, DNA分子经凝胶的分子筛作用由负极移向正极。 而 脉冲场凝胶电泳 采用了两个交变电场, 即 两个电场交替地开启和关闭, 使 DNA分子的电泳方向 交替改变, 使得 分子在 “ 爬行 ” 过程中, 因 为电场方向的变化, DNA分子 以一种扭曲的状态运动,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凝胶成像系统 该 系 统 包 括 了 密 封 暗 箱 , 摄 像 头 , 白 光 和 UV光 源 , 带 琥 珀 型 滤 片 的 滤 片环 , UV保护档板。它 还包括了从图象采集到分
33、析打印一体的 QuantityOne1-D分析软件,以及无安装数量限制的 QuantityOneBasic软件。四、电穿孔仪 原 理 : 电穿孔技术是一种有效地将外源分子导入多种细胞的方法。 通 过一 个高强度的电场作用,瞬 时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周 围介质中的外源分子可被吸 收 。这种 技 术 可 以 用 来 向 原 核 和 真 核 细 胞 内 导 入 核 苷 酸 、 DNA、 R、蛋 白 质 、 糖类、 染 料和病毒颗粒。 与 其他的物理学、 化 学和病毒方法比较, 电 穿孔是一种 更为有效的方法。五、酶标仪和核酸蛋白测定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14第五部分果蔬农药残留分析随着栽培技术的不
34、断进步, 蔬 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 而 随着环境污染 的加剧, 蔬 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 绝 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 上市。 农 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 其 中韭菜、 油 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 茄 果 类蔬菜如青椒、 番 茄 等, 嫩 荚 类蔬菜如豆角等, 鳞 茎 类蔬菜如葱、 蒜 、 洋 葱等, 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 目前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 有机磷农药 。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 应 用广泛, 主 要有乐果、 敌 百虫、 敌 敌畏、 内 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60余种。有机磷不稳定,挥发性强,在自然环境容易分解, 进 入生物体内易被酶分解, 故
35、 不污染环境, 在 食物中残留时间也短, 因 此慢性中毒少, 急 性中毒多。 有 机磷是神经毒物, 人 们吃了施用有机磷农药的果 蔬或茶叶、 薯 类、 谷 物等, 可 能发生肌肉震颤、 痉 挛、 血 压升高、 心 跳 加快等症 状 ,甚至昏迷死亡。 二是 有机氯农药 。该农 药 是 高 残 毒 农 药 , 其 中 六 六 六 、 DT等我 国 早 已 禁 用 , 但 至 今 仍有 违 规 使 用 的 情 况 , 尤 其 林 丹 、 七 O五 四 、 毒 杀 芬 、 氯 丹 等 仍 继 续 使 用 。 有 机氯脂溶性强, 不 易水解和降解, 非 常稳定, 聚 集于人体脂肪, 在 自然和食物中 能
36、长期残留,停用后自然环境要经 25 110年才能复原。食 物 受 有 机 氯 污 染 常 是 从 水 体 中 经 浮 游 生 物 吸 食 开 始 , 鱼 虾 吃 浮 游 生物,最终进入水鸟、人体,其富集可提高到 800万倍。果蔬及粮、谷、薯、茶、烟草都可残留有机氯, 禽 、 鱼 、 蛋 、 奶 等动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 而且不会因其贮藏、加工、烹调而减少,很容易进入人体积蓄。 有机 氯 农 药 可 致 急 性 或 慢 性 中 毒 。 急 性 中 毒 引 发 中 毒 者 中 枢 神 经 症 状。因其积蓄在人体脂肪, 故 急 性中毒性低、 症 状 轻, 一 般 为乏力、 恶 心 、 眩
37、晕 、 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肾和神经系统损伤, DT还有致癌性。三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 如 抗蚜威、 克 百威、 西 维因、 残 杀 威、 杀 螟 丹等, 其 毒 性跟有机磷相似, 但 毒 性较轻, 恢 复 也快。 食 用 了15残留这类农药较多的果蔬及谷、 薯 、 茶 等, 中 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 同的症状,但因其毒性较轻,一般几小时就能自行恢复。 四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 虫 菊 酯 类 农 药 主 要 有 氯 氰 菊 脂 (灭百 可 )、溴 氰 菊 脂 (敌杀 死 )、杀 灭菌脂 (速灭杀丁 )等, 对 人 类低毒, 但 有
38、 蓄积性, 中 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 和皮肤刺激症状。(具体项目检测参照有关国标)(具体项目检测参照有关国标)(具体项目检测参照有关国标)(具体项目检测参照有关国标)-第六部分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硝酸和亚硝酸根含量实习目的 了解离子色谱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了解离子色谱分析后的数据处理方法。 掌握离子色谱分析样品的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 离子 色 谱 分 析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借 助 离 子 交 换 色 谱 层 析 的 原 理 进 行 样 品 的 分 离,然后借助不同物质的电化学特性, 用 化学检测器检测样品的响应, 通 过物质的 响应大小根据标准曲线加以定量。实验仪器 2550Di
39、onex离 子 色 谱 分 析 系 统 , IonpacAS1-HC阴 离 子 交 换 分 析 柱 (4250mm )。Milpore超纯水机, 超 声波清洗机, 针 头过滤器, 超 滤器, 分 析天平, 干 燥器。 500ml容量瓶、 25ml容量瓶。试剂 贮存液: 250mm ol/lNaOH溶液。标准使用液:准 确称取 250.0mg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 24h,用超纯水溶解移入 500ml容量瓶中, 稀 释至刻度, 混 均, 在 4 避光保存。 此 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500ug的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所用试剂均为 A.R级。标准样品:准 确 吸取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 0
40、.5、 1.0、 2.0、 3.0、 4.0m l,16分别置于 25ml容量瓶中, 用 超 纯水稀释至刻度, 配 成 浓度分别为 2.5、 5、 10、 15、20ug/m l标准混合溶液。五、实验材料 不同水样: 包 括自来水、 饮 用水、 井 水、 灌 溉水、 河 水、 工 业排污水、 雨 水等。 六、方法步骤 标准样品处理:标准样品经 0.25um针头过滤器过滤放入样品瓶中。样品预处理:水样经 0.25um针头过滤器过滤放入样品瓶中。色谱条件 色谱柱: IonpacAS1-HC阴离子交换分析柱 (4 250mm )流动相: 30mMNaO流 速: 1.5ml/m in温 度: 30检测
41、器: SuppresdconductiviyAR-ULTRAAutosuppresionecyclModeInjectionvolum:10ulStoragesolution:Eluent七、结果计算 待色谱工作站稳定并使参数最佳化后, 连 续进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 采 集 样品数据,样品数据采集后,进行数据处理,打印测定试验结果。 八注意事项 1.流动相使用前必须严格过滤和脱气。2.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直后再进样分析。3.应等每一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完,基线平直后再进下一个样品。4.微 量 进 样 器 用 所 要 分 析 的 样 品 清 洗 三 次 后 进 样 , 以 排 除 交 叉 污 染 造 成的误差。 5.分析工作完成后先用流动相冲洗色谱柱 40min,最后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