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新北中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新北中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为()。单项选择题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_=(_)D、教学原则 2: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单项选择题A、伦理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 3: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 4: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
2、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5: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 6: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 7: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内差性评价 8:()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9: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适用尝试教学法。(
3、)判断题对错 10:在word编辑状态下,要将另一文档的内容全部添加在当前文档光标处,正确的操作是()。(2015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A、单击“文件”“打开”B、单击“文件新建”C、单击“插入”“文件”D、单击“插入超级链接” 11:开放课堂的特点是()单项选择题A、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它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B、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单一制教学C、按学生的学习好坏和能力差别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班D、有目的有步骤地按照教案进行班级授课 12: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B、强调统一基础上
4、增加灵活性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D、采用导向式管理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13:在睡眠的_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主要以波为主。()单项选择题A、入睡期B、潜渡睡眠期C、深度睡眠期D、中度睡眠期 14:学习一直不好的张同学这次考试得了59分,老师给他评分为“59+1”,并在发试卷时悄悄对他说:“这一分是预支给你的,希望你下次考得更好些,再把这一分还给老师好吗?”该老师的做法()。(2015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A、虽未按常规处理,但有利于激励学生B、虽缺乏教育技巧,但有利于学生发展C、虽有违教育原则,但有利于保护学生D、虽有失教育公正,但有利
5、于教育学生 15: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16:在安德森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中,()阶段的任务是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认知B、联结C、自动化D、内化 17: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单项选择题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特殊性迁移 18: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判断题对错 1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单
6、项选择题A、实际锻炼法B、旨导自我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 20:同辈群体的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交往的自愿性B、关系的平等性C、群体的凝聚性D、价值的趋同性E、价值的多样性 21: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单项选择题A、操作熟练B、操作整合C、操作模仿D、操作定向 22: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着重培养()。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3:()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单项选择题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
7、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4: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 25: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单项选择题A、教育能力B、管理能力C、研究能力D、控制能力 2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 27:下列著作中,中国古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是()单项选择题A、梦溪笔谈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九章算术 28:当今,学习(行为)目标之父是()单项选择题A、珍妮特沃斯B、布鲁纳C、泰勒D、布鲁姆 29: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
8、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养成竞争意识导致教师管理公正促进团结协作单项选择题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关系的是()单项选择题A、递进关系B、参透关系C、互补关系D、转换关系 31: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导入B、课堂讲授C、课堂提问D、课堂板书 32: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判断题对错 33: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检查单B、轶事记录C、成长记录袋D、等级评价量表 34: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
9、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程序性知识。()判断题对错 35: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被称作()A目标型失范行为单项选择题A、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B、情感型失范行为C、传统型失范行为 36:实质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单项选择题A、理论知识B、实用知识C、数学知识D、逻辑知识 37: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 38:在一套智力测验量表里,包括了三个分测验的智力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斯坦福比纳量表B、推孟比纳量表C、瑞文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 3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
10、的行政组织是()。单项选择题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40:在教学策略里,情境教学是一种_单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策略B、以教材为主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教学D、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策略 41: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判断题对错 42: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于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属于()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阶段B、习俗阶段C、超习俗阶段D、后习俗阶段 43:在课堂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发对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通过扮演其中角色,对有关道德价值观进行充分的体验,促进道德教育结构的转换,最早使用这一方法的是()。
11、单项选择题A、罗杰斯B、马斯洛C、科尔伯格D、皮亚杰 44: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单项选择题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45: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判断题对错 46:课堂对话的特点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民主性B、生成性C、多边性D、开放性E、倾听性 47: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判断题对错 48: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单项选择题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 49:以课程任
12、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研究型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基础型课程E、拓展型课程 50: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心智技能B、演讲技能C、驾驶技能D、操作技能 51: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因而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的儿童属于()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52: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2014年上半年)单项选择题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C、长善救失的意识D、示范引领的
13、意识 5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单项选择题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54: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多项选择题A、用眼神提醒学生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55:我们经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一致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导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56: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多项选择题A、班级规模B、班级性质C、班级类型D、班级特征E
14、、班级的学风 57:中学教学原则包括()。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58: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多项选择题A、为全体人民服务B、公平性C、大众性D、公益性E、免费服务 5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60:以下观点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是()多项选择题A、学而时习之B、不凌节而施C、学不躐等D、产婆术E、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如新授课和巩固课等。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15、 解析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倡导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相符的。所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活动课程。 4:答案D 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5:答案A,D,E 解析 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9:答案正确
16、解析 10:答案C 解析 在Word编辑状态下,要将另一文档的内容全部添加在当前文档的当前光标处,应选择的操作是单击“插入”“文件”,弹出一个窗口,再选中你要插入的文件,然后点击“确定”。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C 解析 略。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教师的做法比较超出常规,但这样可以很好地鼓励学生,老师新颖的教育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故选A。 15:答案D 解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别是字面的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 16:答案B 解析 认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阶段是程序化的过程。 17:答案C 解析 在学
17、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这类迁移叫做重组性迁移。故选C。 1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9:答案D 解析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0:答案A,B,C,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模仿阶段则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24:答案A,D,E 解析 依据学习内容,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25:答案A 解析 教育能力是
18、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26:答案D 解析 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27:答案C 解析 梦溪笔谈的作者为沈括,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竞争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0:答案B 解析 解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相互关系表现为转换关系、递进关系和互补关系。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正确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A,D,E 解析 依据学习内容,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D 解析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
19、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40:答案D 解析 41:答案正确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现象属于习俗阶段中的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定义性试题。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判断。(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5:答案错误 解析 46:答案A,B,C,D,E 解析 47:答案正确 解析 识记性试题。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8:答案A 解析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
20、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49:答案A,D,E 解析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50:答案D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从“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来看,该儿童可能是一种以上基本心理过程失调而造成反应缺乏。该症状为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2:答案B 解析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题干中黄老师积极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中,体现的就是课程开发的意识。 53:答案C 解析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54:答案A,B,C 解析 55:答案D 解析 56:答案A,B 解析 57:答案A,B,C,D,E 解析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58:答案A,B,C 解析 略。 59: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频率增加。 60:答案B,C,E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