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15年第11期 民营水保大户助推行唐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张广,杨挺博,王素玲,赵志刚,李华,陈江卫,霍建立 (行唐县水务局,河北行唐050600) 关键词民营水保大户;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行唐县 摘要在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县建设过程中,行唐县积极扶持民营水保大户,培育大户治理典型,以点 带面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了“依托大户、成方连片、规模开发、打造亮点”的具有行唐特色的水保治理新模式。 介绍了行唐县在做好民营水保大户治理规划、依托民营企业加快开发、创新民营水保大户治理模式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
2、(2015)11003402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50 km,京昆高速 穿境而过,辖l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城 区街道办事处,共330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位于 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素有 “五山二坡三分田”之称,土地总面积966 km ,其中水 土流失面积41 1 km 。行唐县历来重视水土保持工程 建设,2006年被列入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县,2009 年又经财政部、水利部批准,被列入太行山国家水土保 持重点建设项目县。近年来,行唐县借助国家生态文 明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生态优先、创建样板、多出精 品、讲求实效”的治理思路,采取“依托大户、成方连
3、 片、规模开发、打造亮点”的模式,在流域治理中积极扶 持民营水保大户,培育大户治理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水 土保持生态建设。 1 围绕民营水保大户做好规划。培育治理典型 在项目区的选择上,行唐县以民营水保治理大户 为中心,紧紧围绕民营水保治理大户做文章,按照流域 内有治理大户,群众治理积极性高、服从水土保持规 划、愿意接受技术指导,治理区能承上启下、集中连片、 形成治理规模的原则确定项目区。 一是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实际调查。县水务局水 保站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一起深入项目区,到农户家 中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群 众的意愿和意见,比如对流域治理有什么想法、对现有 治理方法有什么看
4、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兼顾、 治理措施如何做好后期管护等。 二是规范大户治理,完善初步设计。在外业调查 的基础上,做好水保工程的初步设计,从治理大户的整 体开发思路做起,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帮扶,使其治理 方案符合项目区整体水保规划;依托大户治理,统筹考 虑当地群众意愿,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统筹兼顾 的原则,合理布设坡改梯、经济林、水保林、水利配套工 程等,使初步设计达到内容全、深度够、质量高的要求。 三是扶持治理大户,培育治理典型。实地调研中 从发现、扶持治理大户着手,通过了解他们的想法、帮 助他们理顺思路、引导他们树立水保理念、帮助他们进 行科学规划、激发他们的治理热情、发挥他们的带
5、动作 用、凭借他们的示范效应,推动项目的整体实施。 2依托民营企业加快开发,打造亮点工程 为尽快改变水保项目治理资金少、点多面广、工程 分散的传统治理状况,行唐县按照“生态优先、创建样 板、多出精品、讲求实效”的思路,采用“统一规划、规 模开发、依托大户、打造亮点”等措施,积极探索出适合 行唐实际的水土流失治理新路子,先后打造出玉山山 庄、躲山生态园、井凹核桃烤烟间作示范园等水保治理 亮点工程。 在团山片区,引进河北东源集团总投资2233亿 元,开发团山红农业生态产业园。该项目计划在口头 镇团山、苇园和北河乡北河三村交接处的240 hm 荒 山荒坡上,建设集现代林果基地、特种养殖观光、生猪 产
6、业化规模养殖、无公害设施蔬菜、观光采摘长廊、国 际机车运动基地(汽车主题公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 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开发200 hm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3 hm ,栽植蜜桃、葡 萄、优质苹果等23万株,建蓄水池2座、扬水站1座。 在大旱年份,利用引进以色列的微灌设施能确保项目 区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项目建设使昔日大片荒 芜的山脊披上了绿装,未来果园进入盛果期后,项目区 将产生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上闫庄片区,引进河北旺甲果蔬贸易有限公司 投资l32亿元,开发神树湾生态农业开发园。以神树 湾生态农业开发园为载体,成立了神树湾农业合作社, 张广等:民营水保大户
7、助推行唐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号召项目区群众走土地入股、按股分利、合作化经营的 路子。行唐县积极整合土地整理、旱作农业、节水改 造、水土保持等资金330万元,扶持项目区生态农业开 发,现已完成土地整理100 hm ,发展节水灌溉16 hm ,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8 hm ,栽种矮化密植新品种 苹果21万株、黑核桃500株。目前,神树湾生态农业 开发园已初具规模,吸引了附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有 力地调动了项目区群众和治理大户参与水土保持生态 建设的积极性。 3创新民营水保大户治理模式,助推生态建设 行唐县通过培育民营水保治理大户治理典型,为 山区群众治理开发荒山提供了样板,激发了群众参与 水
8、保治理的热情,加快了荒山治理进度及山区群众脱 贫致富的步伐,实现了山区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 “依托大户、成方连片、规模开发、打造亮点”的具有行 唐特色的水保治理新模式。 为提高民营水保大户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热情, 巩固治理成果,县政府制定了鼓励大户“多投资,多补 助”的资金补助政策,鼓励他们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继 续加大治理投入、扩大治理范围,以调动周边群众治理 水土流失的积极性,起到了“树立一户,带动一片”的 作用。目前全县的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已集中连 片、初显规模。 行唐县的民营水保治理大户数量由少到多、治理 规模由小到大、治理方式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 精细、效益由低到高,民营水
9、保大户治理模式正显示出 强大的生命力。治理规模的迅速扩大表明水保治理产 生的经济效益已被更多的民营业主认可,他们已成为 全县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带动了周 围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壮大农村经济的一支生 力军。行唐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 新阶段,以民营水保大户为依托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模式成为推进行唐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路子、新 亮点。 作者简介张广(1975一),男,河北行唐县人,工程师,从事水 土保持管理及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05 (责任编辑李杨杨) (上接第17页)累了成功经验,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也存在着工程投资标准低、个别省区配套资金不能足
10、 额到位、各省区工程进展及质量不平衡、工程建后管护 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仍需深 入细致地做大量工作。 (1)强化关键节点工作,首要是抓好前期技术设 计,严把设计及审查关。 (2)增加群众参与性,使群众既是建设者,又是设 计的参与者,降低措施落实风险,提高工程管护能力。 (3)做好项目前期储备,提前介入。 (4)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辐 射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5)提高水土保持行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分层 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答题、现场教学、集中 培训等方式,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者、档案人员、财务人 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 (6)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11、邀请教学、科研、决策部 门的专家学者,到松辽流域开展调研,破解投资标准 低、用工难、占地串地、工程建设后管护不到位等难题, 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水土保持措施整体防 治效益。 作者简介回莉君(1964一),女,河北青县人,高级工程师,学 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20 (责任编辑徐素霞) 全国人大农委调研天水市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2015年10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 人大农委主任委员陈建国等l5人对甘肃省天水市渭 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天水市藉河水土保持示范 区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及市区绿化情 况,详细了解了天水市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对天水 市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 肯定,希望该市今后要大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注重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始 终把兴修梯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基本 条件、加快生态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常 抓不懈,综合配套加快梯田建设工程;积极实施重点林业 生态工程,加快渭河流域生态建设;把发展果品产业作为 流域治理重点,坚持不懈地发展林果富民产业;进一步加 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 康贵良(甘肃省天水市水土保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