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承运目前.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3023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运目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承运目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承运目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圈 实务 YIN HANG SHj WU 吴承运 目前,一度只听雷声不见 的 有商业银 的综合改革正以世人所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力俊迅速 进入攻坚阶段,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破批准 资 率先进行重组上市运作,这是我国围有商业银 存 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外部日益激烈的同、I 竞 争双重压力下探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 求发 展,思路决定出路,由于曰有商业银行在中陶、 代经 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无与伦比,困仃商、I 银行的综 合改革无疑是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伞而改革,需 要进行更广泛、更周密、更系统和史深刻的思考,以 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 革实践。有鉴于此,笔者以一个闻有商业银行

2、经过前 一阶段综合改革的亲历者身份,就围有商业银行综 合改革的若干思路问题作一些思考和J探讨。 一、改革战略与战术的相融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战略是一种宏观性的改 革,是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 有商业银行在经 营管理体制、市场定位、发展目标、经营理念、企、 史 化取向等方面具有方向性、前瞻性和指引性的改革, 这种改革的特性要求国家必须在认真总结旧内外商 业银行改革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七,站在经济 金融全球化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 有商业银行的综 合改革战略问题,而不能局限于一个同家、一个地 方、一个行业甚至于银行业中某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来思考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发腱问题,必须站 在宏观规划层面上

3、做出更多的理性心弩和研究;改 革战术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经骨策略、返作 机制、操作流程、业务创新、内控H标等微观层嘶的 改革,与战略性改革相比,战术性改革翅具有银 营管理的自身个性,改革的操作性、针对性的特点更 加明显和突出 罔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战略和战术必须相互融 合忽视丁战略性改革,同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战术就 失去_r方向和I目标;反之,忽视了战术性改革,国有 商业银行的改革战略只能是纸上谈兵,有如空中楼 阁一般失去暴础和支撑。其正确的改革思路选择应 该是, 绕改 战略目标,在改革战略的指引下有效 地、有针埘性地推进战术性改革,通过改革的稳步推 进,逐步伞而 现战略性改革的预定目标。 二、

4、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的配套 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改革应该是在国家层面上 思考的问题,j 基本实质仍然是实行什么政策、运用 什么法律、采取什么样的体制、把曰有商业银行办成 什么样的金融饥构等问题,是一种制度性的改革,是 从旧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国 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来思考的一种大跨度的综 合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微观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 住 家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法规指导下以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客户市场需求以及银行自身持续发展要 求为日标的微观层而的改革,行业性、自身性的特点 为明显。 有商业银行的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丽,必须相互协调并配套实施。在整体的 把握和关系

5、的处理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宏观改 革是导向,是国有商业银行微观上改革的依据和前 提:微观改革是基础,是国有商业银行宏观改革目标 赖以实现并保持连续性的可靠保证。一方面,国家只 有把圜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纳入伞社会经济发展的 - 2 OO耍4全4壁 维普资讯 http:/ 圈 层面,并从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的 特点上来思考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改革和法制建设 问题,国家的宏观经济建设才会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也只有对宏观改革和微观 改革综合考虑并将其配套实施,才能推动各项业务 和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体制改革和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同步 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主

6、要是产权制度、法 人治理架构和经营模式方面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主要是内部管理决策运作机 制、业务发展平台的操作机制、业务流程、用人机制 和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改革。在体制改革层面二,产 权制度改革解决的是产权所有者的国有独资单一性 问题,重点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法人 治理结构改革是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实施的银行经 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产权所有者、经营者和股东的 权益进行规范约束和保护方面的改革;经营模式主 要是实行混业经营还是实行分业经营的问题。在机 制改革层面,内部管理决策运行机制的改革主要是 内部管理决策制度的改革;操作机制的改革主要是 前后台业务在内控制度方面

7、的设计和改革;业务流 程的改革主要是按照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按照简炼 高效的原则和风险控制的要求进行流程的重建和再 造。不难看出,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 是以一种经营目的为核心的互为牵制、互为作用的 两种改革。在两者关系的处理上,体制改革是前提, 体制决定机制,没有科学合理的经营体制,机制的改 革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托;机制改革是保障,是一个必 要条件,如果单纯进行体制改革而不对银行的经营 机制进行再造,比如,不对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然以 银行自我保护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机 制进行改革,那么再好的体制改革也无济无事,体制 改革之后并不等于就拥有了充满活力的经营机制, 因为国有商业银

8、行机制改革的目标必须依靠良好的 经营机制来实现。因此,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 中,必须注重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的同步规划和配 套实施,在改革推进中还必须根据两者的运行情况 对综合改革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合理的、及 时的矫正,以保证两项改革的协调和平衡推进。 四、银行改革与社会改革目标的协调 就性质而言,银行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 实务 YIN HANG SHI WU 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是国家垄断经营的金融企 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改革目标是通过建立治理 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 良好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其改革的 目标是追求利润或者叫追求价值的最大

9、化。而追求 利润最大化,则必须以最低的经营成本去实现其最 佳的经营目标,哪个行业最有可能给银行业的信贷 资金带来保值和增值,银行的资产就往哪里营销,但 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 比仍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已实施了初步的商业化运 作,但或多或少仍然承担着政府的某些职能,承担着 维持和振兴国有经济的重任,仍然具有政策性经营 的浓厚色彩。 从社会改革目标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虽然主要也是以市场 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但这其中 仍有一个前提,就是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运作, 在实现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员先富起来的同时, 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

10、会,实现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富 裕,在实现社会改革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牢记 和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全社会的利益, 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 比较而言,银行的改革目标与社会的改革目标 虽然也有共同的一面,但仍有较大的区别。前者更重 视其自身的经营效益,后者则更注重于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一定的情况下,更注重的是社会 效益的体现。因此,在银行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关系处 理上,我们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经济决定金 融,社会改革决定金融改革,银行改革反作用于社会 改革,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时,我们还必须注 重将其改革目标与社会改革目标自觉地融合起来, 既要注重效

11、率,又要兼顾公平,既要注重银行自身的 利益,也要注重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衔接和协调, 保证银行的改革目标不脱离国民经济的客观实际, 不背离社会改革所指引的轨道。在这里,需要特别提 醒的是,国有商业银行任何背离社会改革目标的自 身改革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五、与国际接轨及与国情联系相结合 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还必须注意与国际接 轨及与国情联系相结合。与国际接轨,需要我们深入 了解和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变化的动态和趋 势,了解和把握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商业银行的发 展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银行经营体制及经营机 堕垒壁20 04窒4 I 维普资讯 http:/ 圈 制、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12、,然后以其通用的准Jj1作 为参照系数来设计国有商业银 -的改革蓝本、仉众 所周知的是,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大多数是私有制的 银行,产权明晰,是在西方国家近几 年来不断发腱 壮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商业银行,在 所处的经济环境中,法制建设比较健伞,社会信用水 平高,银行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发展水,IL高,不良 资产比例极低(一般为3以下),资本金大多达到 或超过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8的水半,而日_大多数 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内部管理决策高效,机构简炼、 人员精干,授权明确,责任分明,具有健全的内控机 制,运作效率高,市场竞争能力强,这些都是西方现 代商业银行共同的鲜明的特点,也是我们在推进 有

13、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时所必须全面了解、客观分析 和合理借鉴的。 与国情联系,就是要求我们深刻了解和把握中 国的国情,把握中国社会经济的背景和现状,把握 有商业银行赖以成长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土壤,了解 和把握中国是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返 作了近半个世纪,再在当前这样的一种社会政治、经 济环境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虽然 已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卜j 述西方国家的经济金融运行特点有明显的不同 我 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有一部分已实行J,初步 的商业化运作,但仍然承担着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 向的政策职能,仍然承担着维持和振

14、兴国有经济的 重要责任。目前,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国有商业 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单 一的国有产权体制低效,庞大的经营分支机构,众多 的冗员,巨额的不良资产,行政色彩浓厚管理手段和 运作机制低效,传统的金融产品落后,市场竞争反应 迟钝。在此基础上,再以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改革蓝 本作为参照,做好相应的“苦练内功” 作。一是果 断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迅速而有效地化解巨额的 不良资产;二是及时扩充资本金,不断提高抗风险能 力;三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架构,建一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 银行制度;四是撤并低效机构并按市场和客户的 求,精简业务流

15、程,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完善法 规建设,加强内控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有把“内功”练好后,才能逐步实现与 际接轨的Fj 标,因此,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 个适度的、渐进的过程,任何急风暴雨式,超越客观 实际,超越社会承受力的改革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实务 1N HANG 5Hf WU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 改革时,要特别注意把握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与国 情联系,两者不可偏废,要在捕捉和把握两者的融合 性和有效性 多做思考和比较,对改革的推进,既要 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又要有时代感和责任感,既要与 时俱进,大刀阔斧,又要根据客观实际,循序渐进,积 极稳妥,真正

16、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大众 的承受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效保证国有商业银 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 健康发展,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通盘考虑 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一 个rf 场准入和退出的通盘考虑问题。市场准人,就是 银干亍将要在某地区、某区域增设机构、选择开办某一 类型的业务;市场退出,主要也是银行从某一地区、 某一区域的整体或部分退出,或者对某一类型业务 的限制和收缩。从国有商业银行这几年已推进的市 场准入和退 的改革来看,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对 准入和退出的规划不周,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现,某一地 和区域的

17、分支机构已经没有多大的发 展前景,但仍在人员招聘、网点装修上增加投入,到 最后又整体撤并了,形成资源浪费。其次是在准入和 退出配套政策上考虑不周,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民 经济发展的南要支柱之一,其市场准入和退出行为 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社会经济有着不可低估的影 响,比如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的逐步退出问题,就会直 接对目前仍然处在低迷状态的县域经济带来不小的 打击,因为缺乏国有商业银行强有力的信贷支持的 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步履维艰的,因此国家有必要 在 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退出的同时,通过宏观 政策的协调和引导,加强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扩 充一作,在宏观改革思路上可以考虑将国有商业银 行退出的县支行的全部资产、负债、人员、业务整体 移交给某一地方商业银行,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的 市场退出而造成的“资金断路”,减少国有商业银行 大幅度从县域经济退出造成的“社会振荡”,同时有 效缩小金融支持在地区间、行业间的结构差异,以保 障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的 有序、均衡和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营业部,南宁市 530022) (责任编辑:孔德章) 2 00亘4全4壁 窒 维普资讯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