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社区文化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
2、 文化 娱乐、教育培训、科普宣传、艺术活动等内容。与其它文化一样,社区文化也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是由该社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 往中共同孕育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 和继承作用,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对个人渗透力极强。 社区文化作为社 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可以满足社区群众求知、娱乐、审美、健身等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
3、风尚、增进居民间的感情和友谊,有助于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 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由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逐渐转向街道社区。社区在服务市民生活、促进城市化发展和提高社会进步程 度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关系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提升社区形象的 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做好基层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滕尼斯 从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的角度把社区文化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在礼俗社会中,情感的、自然的意志占优势,个体的或个人的意志被感情的、共同 的意志所抑制。在法理社会中人们由契约关系和“理性的”意志所联结,即是“社会”。 他在书中所分析的是传
5、统农业社会的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重感情、重传统,彼此之间全面了解。而工业社会变迁的不仅 是社会组织,更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19 世纪末,社区理论研究从欧洲传入美国,并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机构很重视社区文化在社会整合、经济发展、青少年教 育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例如为了减少社会贫困区所采取的复兴计划,对犯罪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就业计划,针对社区隔离现象的社区整合计划等。 20 世纪 20 30 年代,芝加哥学派为了说明美国城市的社会结构和变迁动态,着重研究了芝加哥都市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人文区位学理论,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研
6、究都市社区,先以整个芝加哥市作 为研究对象,再层层往下缩小范围,以芝加哥市内的犹太人聚居区、波兰移民区、上层阶级邻里、贫民窟等作为单个的社区研究对象。 几乎同一时期,美国学者 R.S. 林德和 H.M. 林德夫妇开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全貌研究法,他们以小镇为研究对象,把小镇分为不同的部分,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这些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929年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中镇:当代美国文化研究,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本社区研究的经典著作。 从 50 年代以来,美国又发展了关于社区权力的研究,以 1953 年美国社会学家费洛伊德 亨特出版的社区权力结构一书为标志,以了解社区里
7、的权力分配状况。 滕尼斯 : 共同体与社会中文版(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95 页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 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关于社区理论研究开始加速发展,社区文化研究也步入正轨。关于社区文化,有多种不同的定义。这里引用几位著名外国学者的定义。 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从手段的迫力,便有经济的,法律的和教育的体系的出现;这最后一项包括人类传统的传袭及保存。最后,由完整的需要产生了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广而言之,也包括了闲暇时的游戏与游艺。” 1.2.2 国内研究现状
8、 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社区文化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作为社区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90 年代以后,情况稍有好转,“ 1992 年的全国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把社区建设推进到社区发展的新阶段。 1996 年的全国文明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把中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提高了一步。” 由此社区服务逐步变为以社区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全方位的社区建设。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对城市社区文化的概念界定比较一致,把社区文化分为有形与无形两层面,即“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行为倾向、思维走向、文化品味及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在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
9、的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主人翁意识欠缺。我国大部分城市居民对彼此感到生疏,对社区公益活动十分淡漠。并且,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吴文藻编,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 1946 年 5 月,第 74 75 页 。 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 M.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 王颖著,城市社会学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170 。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 动所造就的,这就使得城市社区的居民参与仍是以被动参与为主,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
10、够。 2. 有效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靠政府部门的供给,但其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这其中也包括社区文化发展的 需要,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较为匮乏。 3. 教化功能散失。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品位还不够高,融娱乐、知识和教育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内容偏少,且不少内容简单重复,从而导致了社区教育功能弱化。 学术界针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 ( 1) 社区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社区居民是社区最宝贵的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倾听民意,以人为本。 ( 2) 科学配置社会资源,有形的手无形的手合理使用。资源短缺是社区文化建设中一个
11、尤为突出的问题,只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与动员社区辖区内的社区 资源合力才能解决。 总的来说,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的阶段,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却处于一个薄弱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一是研究重点有失偏颇。与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相比,城市社区文化的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不尽人意,应有的主流地位没有得到确立。二是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只是一些零散的研究。三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关于社区文化的研究论文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经验操作层面上的研究,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宏观性的理论研究相对欠缺。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 . 新时期中国城市社
12、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J. 江淮论坛 ,2001,(2):76 。 黄立营 .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 J. 煤炭高等教育 ,2004,(11): 102 - 103 。 付春梅,谢守红 .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色议 J. 经济师 ,2004,(4):55 。 徐永祥著 . 社区发展论 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78 。 李光和谐文化 : 和谐社区 建设的重要基础 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 ( 9 ) :87 。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本文首先通过对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理
13、论研究,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全面总结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结合 深圳市宝安区西郊桃源居 的优秀案例,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3.2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本文借助于网络、图书馆、档案馆等工具,广泛的检索、收集国内外有关社区文化建设的文献研究资料,建立论文研究资料库,并对其进行认真地整理归纳、科学分析,去伪存真,从中获取能为论文所用的相关资料、信息,为本课题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 ( 2 )案例研究法:本文采取 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材料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出结论,以确保本论文研究的可行性。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
14、题及对策研究 6 2 社区文化理论概述 2.1 社区文化的 概 念界定 2.1.1 社区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一般而言,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起源于西欧,发展于美国,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并逐步传播于发展中国家。 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先使用了“社区”一词。他将社区解释为“具有价值观念一致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 在腾尼斯 这里,社区概念是在西方社会产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传统社会体系向现代社会体系的巨大转变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对一个已经到来的、初具雏形的工业化社会进行观
15、察、分析和批评的产物。 芝加哥学派对社区概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从生物学中借用了竞争、共生、进化和支配等区位学概念来研究美国都市的结构和发展动力。而社区则是他们采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芝加哥学派对社区的定义已经不拘泥于亲密的情感联系、传统价值认同以及自然血源关系等文化性和精神性限制,而是用以表征具有特定地域的人文地理空间。社区就是社 会团体中个人与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这个概念已接近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了。 中国最早引入的社区概念实际上源自帕克的芝加哥学派, 1932 年帕克在燕京大学讲学,燕京大学师生首次将它译为社区。在我国学者们一般把社区定义为:特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16、 由此可见社会学者研究角度各有差异,关于社区的定义也众说纷纭。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区进行定义,但其中都涉及到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结构要素、区位要素和社会心理要素等。因此,从构成社区的客观要素出发,笔者将社区界定为 : 社区是指在相对独立的特定区域内,在共同的行为规 范和制度体系 社区和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 ( 社会学卷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57 页。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 下,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人口的,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相似的生活方式,以及共同认同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1.2 文化 文化是一个既简单、
17、又复杂,既具体、又抽象的令人难以把握的概念。文化的定义纷繁复杂,迄今为止,学术界仍莫衷一是,各持一端。文化一词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普通涵义是文治与教化。古人把“文治武功”作为一种境界,“文韬武略”作为一种手段,“文如其人”作为一种风采。从根本上说,文化首先是外部事物在人的内心世界的意识化,是作为知识、观念、规范、价值等内在 于主体人的意识之中,活跃于人的心灵世界的东西。 英国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最先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他认为 :“文化,或文明,从广义的民族学来说,是社会成员的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具体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18、这是综合性的、现象描述性的定义,泰勒指出了文化的整体性,这一点为多数人类学家所赞同,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文化定义。 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 著 作、文书、房屋建筑等有形载体,它是文化的外在表现。精神层面的 文化是指在某一地域内产生的经济、教育、宗教、艺术、民俗等,它是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面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构建的各种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 2.1.3 社区文化的理论界定 国内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社区文化做出了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 (1) 从生活方式
19、的角度来定义。社会学家吴文藻首先从生活的角度提出了社区文化的定义,他认为 : “简单来看,社区文化是某一个社区的居民所形成的生 泰勒 : 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第 1 页。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活方式 , 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的总成绩。” 郑杭 生教授认为 : “社区文化包含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两个层次。前者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诸方面 ; 后者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 学者奚从清认为 : “社区文化,就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孕育出来的人工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2)
20、从广义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时空内通过生产劳动为社会增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社区文化,就是指社区居民长期在特定环境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3) 从特色文化的角 度来定义。社区文化“包括在它的语言文字、公共象征、知识信仰、知识体系以及有关行为程序中的惯例、规则与特定方式之中,是指社区内相对统一的一种文化。它与其他社区的行为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截然不同的居住形式,差异性较大的语言,不同的经济观念等,这是一种社区居民公认的社区文化,同时这种文化又约束着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 (4) 从群众文化的角度来定义。学者阎志民认为 :
21、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中的反映,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它已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认同,并对社区内 的居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种规范作用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和不可替代的。” (5) 从文化系统的角度来定义。学者龚贻洲指出 : “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 吴文藻 : 文化表格文明,社会学界, 1939 年第 10 期。 郑杭生主编 : 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22、版,第 259 页。 奚从清、沈赓芳主编 : 城市社区服务,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59 页。 方明、王颖著 : 观察社会的视角 社区新论,知 识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5 页。 阎志民主编 : 跨世纪治国方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52 页。 龚贻洲 : 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9 期。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 (6) 从文化活动的角度来定义。美国学者凯西布斯认为 : “社区文化主要是指社区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活动、课堂学习、剧院演出、节日庆典、挽救失足青少年教育、环境美化、文物保护
23、和旅 游等。 本文将社区文化界定为 : 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共同反映出来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规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这种界定更倾向于一种在广义和狭义之间的折中定义。广义的社区文化概念将社区居民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产物总和作为内容,它使得实践中如何认定社区文化的内容、范围进而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比较困难;狭义的社区文化定义只包括各种精神性文化现象,也就是只包括社区居民在特定地域内经过长期社会生活实践逐步形成的特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群体意识。这样虽然 内容和范围都比较清晰,但是却局限于较小的范围,不利于社区文化的综合性理解,也使
24、得具体实践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只关注一些文化现象,从而忽略了构建的过程和内在的结构。我们所采用的这个定义则在适当扩大社区文化的外延的同时强调社区文化本身关注社区人的素质、规范和精神层面的含义。另外,对地域性的强调也使我们避免从纯粹精神联系的方面理解社区文化,使得现实中认识和建设社区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清晰对象。 2.1.4 社区文化的类别构成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反映。社区文化由文化方式、文化载体、文化精神和文化制度等要素构成。 文化方式表现的是社区文化的形态,它通过在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来体现。它是不同小区和楼层居民生活风气的反映。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社区、不同楼幢、不同
25、楼层的居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上差异很大,这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小区风貌、不同的楼层风气。如何引导和培育社区居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方式,是很值得社区理论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文化载体即社区的物质文化,它由社区内的活动场所、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内的绿地面积、花卉植被等以物质形态体现的事物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 叶南客:都是社会的微观再造,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一版,第 363 页。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 载体表现了社区文化的精神风貌 ,缺乏文化载体的社区文化是无生命力的文化。社区文化精神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价值目标、理想信念和相应的观
26、念体系的总和,它给予社区生活中的个体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社区气氛。 社区文化制度是社会规范在社区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社区的各种规范、制度。社区文化制度是社区居民的行动准则,这种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将社区文化中的社区精神、价值观念等抽象的东西它具体化、规范化。 社区的文化方式、文化载体、文化精神和文化制度一起构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以此突出地反映了社区的精神风貌。四个文化要素相互依赖、 互为作用,构成了社区文化结构。 2.2 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主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中国先进文化
27、的前进方向,加强引导、发展特色、夯实基础”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为顺利实现文化社区这一目标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 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居住地为特征,以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把基层社区建成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功能齐全、文化品种丰富、文化设 施布局美观合理、群众文化意识浓厚、运作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社区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是:以胡锦涛主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不断
28、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社区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强化社区意识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科学文化教育,提高社 区居民人文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文明意识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程度,树立现代市民形象。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2.3 社区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社区文化建设以给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根本目的,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逐步形成社区居民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营造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并被社区广大居民广泛认同的社区精神和文化理念。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搞好了,我国的文化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
29、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快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为 社区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实践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文化建设大致有以下共性。 2.3.1 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社区居民 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的素质是社区形象的直接体现,社区居民创造了社区文明,并通过言行、思维将社区文明体现出来。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现代素质的居民,现代社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保守和封闭只会导致落后,现代化社区的建设需要广大社区居民树立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和法制意识,这样我们的社区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 化。
30、 2.3.2 构筑具有特色的社区形象文化 社区形象文化是指社区表现出来的大方时尚的外观形象和与此相配套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形象文化是社区文化的物质载体,而标志性的文化是提升社区形象文化的关键。所以,社区都应该有一定数量支撑形象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建筑的地缘 ( 建筑的地域性 ) 、人缘 ( 建筑的民族性 ) 、史缘 ( 建筑的传统性 ) 、业缘 ( 建筑的技艺性 ) 、学缘 ( 建筑的时代性 ) 、情缘 ( 建筑的时尚性 ) ,充分展示社区的形象。 2.3.3 充分挖掘社区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社区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是社区 文化品味 的重要表现,也是 社区成为文明社区的独特的文化优势。
31、我们要依靠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 发展新的社区文化。这就需要我们挖掘文化资源,发挥社区的文化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并赢得社区广大居民的支持和拥护。 2.3.4 大力促进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社区的文化品位。因此,我们要努力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并探索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新路子。 2.3.5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 众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
32、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提高社区整体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 3 我国社区文化的现状 3.1 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积极探索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社区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环境、治安、人文关怀上,坚持让居民舒心、安心、开心 ,建设富有特色的绿色社区、安全社区、温馨社区。为了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我们
33、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这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社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这是 2000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对社区建设的明确指示。经过十年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积累了 多方面的经验。 3. 1 .1 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创新工作形式 创建文明社区中心环节是党建,是文明社区的组织保证。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推行基层党建“三制”:党小组门栋制,社区党员联系制,以及 2
34、4 小时党员制,建设立体组织关系,切实服务于社区建设。具体说来,党小组门栋制是指在社区建立门栋党小组,实现居民住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同时与楼区党支部、社区党委建立紧密组织体系,保障党员活动正常开展。而社区党员联系制是指在社区设立 “ 党员之家 ” ,组织社区内流动人口中的党员、下岗职工中的党员、离退休党员在社区登记,让他们在社 区里找到党组织。同时,也将在职党员信息登记造册,请他们在社区再“安”一个“家”,时刻感受党组织的存在和关怀。再者建立 24 小时党员制。每个党员都联系三、五户居民,随时了解民情、排解民忧,充分发挥党员表率作用。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4 3. 1
35、 . 2 以居民为主体,创新自治体制 自己的社区自己管理,创新社区自治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社区可以建立由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等自治组织,通过 “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 ,让社区“活”起来。各居民自治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了解 民众最切实需要,及时解决社 区各种事宜。居民在自治组织下,还可担负议事、决策职责。这些措施 提高 了 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社区居民共创建,齐分享的良好氛围。 3. 1 .3 以教育为着力点,凝聚社区精神 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和文化理念。
36、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社区 从教育着手,满足各层次的文化需求,成为凝聚广大群众的新举措 , 在社区内抓好基础教育是这一举措的首要工作。建设档次较高的小学和中学,为社区居民孩子上学提供了方便。建设市民学校、老年大学、家政学校、居民夜校等,提供全方 位 的,满足不同年龄和需求的教育。社区还 建立 了 社区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开展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文艺活动,汇编居民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评选 “ 五好文明家庭 ” 、 “ 五好文明门栋 ” 等等。以教育为基点,满足居民需求同时, 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展现了居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3.1.
37、 4 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社区文化 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特殊的文化内 涵,比如远古遗迹、 革命历史、爱国教育基地等等。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 将现有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优势。 利用原有设施或挖掘文化遗址的深度内涵,组织居民学习、感受并宣扬社区文化,使得该资源成为社区引以为傲的优势,成为居民所共同关注的对象。这样不仅传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保护 了历史遗迹,还能汇拢人心,提高社区整体荣誉感,提升个人责任感。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 3.1. 5 提高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感 认同感 能从根本 上 促使居民参与建设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与否,主要与
38、居民参与意愿有关。参与意愿又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在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社区内居民的各种动向,发现群众自发的、零散的活动,譬如将平时只 在好姐妹间弹 唱的街坊大姐 组织起来,成立歌咏曲艺队,并积极筹备社区居民演出;将离退休人员的文艺爱好汇集在协会中,经常组织他们切磋技艺,交流感受;以社区领导为牵头,带领老同志做保健 活动,让这部分呆在家里的老年人也能有自己的生活。综上所述,社区 保护 了 居民对各种文体活动的热情,组织好 、 发挥好 、 引导好 , 从而提高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认同感。 3.1. 6 坚持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自身的
39、提高 各种社区活动 兼顾 了 多方面:其内容既应有格调较高的高雅艺术,又有适合于一般市民的通俗文化 。形式多种多样 ,有文艺创作、曲艺演奏,也有 保健咨询、烹饪学习、育儿经验座谈,或者是球类、武术等体育健身。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照顾不同层次 、 不同爱好的居民,还 促进 了 居民之间的广泛交流和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3.2 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处在初始阶段,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不可否认,依然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比如配备责任人、搭建娱乐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建设 , 然而这些举措只能算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载体,而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
40、文化应用的凝聚人心、强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作用。 具体说来,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 1 社区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不明确和各种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按正常安排,社区内各部门分工明确,应当各负其职。然而全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现有的思路基本以行政强制为主,并不是设想中的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 自管自理,有的地区还未能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规划之中,没有明确的负责部门,更谈不上社区文化的发展规划;有的地区没有具体的 “ 社区文化 ” 建设内容,也缺乏对如何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专业指导。根据目前的社区建设情况,虽然民政部门设有体育局、文化部门还有
41、负责社区治安、 计划生育等行政部门,而且,工会提出建设工会之家,妇联要有妇女中心,共青团组织有青年之家,老龄委组建老人俱乐部等等,而且都有各自以正式文件作为依据,在建筑面积上规定要有多少平方米,但中心设备简单,功能重复。各部门都管理社区,但都不能负责到底,使得现有资源严重浪费,无法充分利用。 3.2.2 社区文化的经费开支难以完全保障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经费常态化来源主要是群众自愿自发的机制,政府较少的物质支持、福利机制以及依靠市场机制,其中市场机制是社区文化主要的经济驱动力。而这两个渠道并不能满足社区文化 建设的要求。由于资金不足,社区文化建设无论从设施硬件,还是活动形式与
42、内容,都与居民实际需求不符。虽然最近几年,有的地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强,兴建、改建和扩建了许多文化设施。但其中一些设施是政府直接财政投资的,有些则借资、集资和引资建设的。而设施建设完毕并不能一劳永逸,其日常运作费用和借资的还款等问题都是社区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不一致, 导致当地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高低不一,这造成地区间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 3.2. 3 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发展后劲 从目前社区文化的 整体情况而言,仅停留在设施建设和表象形式上,并未能真正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作用。社区文化运作没有长期有效地发展动力。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出现了
43、建设误区,片面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等于硬件设施建 设,重硬件达标,轻软件建设;重物质环境的改造,轻人文环境的营造, 因此,社区文化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3.2. 4 自主性不足,归属感弱,影响力弱 由于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例如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抓社区经济建设为主,忽视或者忽略社区文化建设,甚至将社区文化建设视为可有可无,各社区主动建设社区文化的 意识薄弱。再者社区干部和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做法存在不足,使得社区文化活动往往不能体现群众性的重要特点,也未能满足社区群众的切身需求。因此,极大限制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广度和深度,
44、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没有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 (1) 社区居民参与自主性不理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依靠政府即行政力量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远远不够。虽然不可否认这种动员性参与能集中社会有限资源,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特定目标,且在我国历史上曾反复使用。但也因该历史原 因,致使社区群众的自主性遭到削弱,并逐渐消失,甚至于因此造成群众心 理 认识的改变,即消极应对动员活动或被迫服从等。这种形式对培养群众的主动性、独立思考和理性评价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使得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内驱动力,不利于社区文化的长期发展。 (2) 社区居民认同意识薄弱
45、。社区认同意识也就是社区居民的归属意识,它指社区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这种社区认同意识是凝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 。社区认同意识是个人对所属社区所拥有的同体共感。建立社区认同意识不能只是“上头招呼,下头照办”, 而是唤起社区主体 居民的自主意识。社区中不只是单个个体的存在,通过社员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信任,从而形成社区网络。然而我国很多社区居民间缺乏交流沟通,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疏离感,甚至形成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有些居民不屑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对社区共同事务和利益都十分淡漠,以至于社区文化建设陷入无人响应的局面,这也导致社区文化建设无法良性发
46、展。 (3) 社区文化影响力弱化。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 到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居住共同体、工作环境、大众媒体以及各种组织的影响,这种 潘允康等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J社会学研究 ,1996(3)。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8 共同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是社区内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是社区文化基础形成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种社会文化价值观影响所属社区内的个体对政治的态度,对社会的认识等等。但是在我国,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很少见,多半情况下是由政府或者有关组织机构组织号召群众参与某项学习,并非人与人之间的潜在影响,因而社区文化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效果
47、有限,甚至于出现反作用。 3.2. 5 社区 资源配比不均衡,利用率有限 我国各社区经济状况发展不一致,对 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也参差不齐,其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配置出现不均衡现象,有的地区资源出现闲置现象,而 有 的地方未能有任何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与社区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在利用资源的方面,也缺乏资源充分开发的有效机制。对资源开发利用存在 “ 三多三少 ” 现象,即对有形资源重视多,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得多,对盘活资源协商少 。社区资源的科学配比和共享无法得到调整和保障 , 以至于花重金打造的设施并没有 真正 用到实处,配比和共享无法得
48、到调整和保障与传统管理体制和管理者“肥水 不留外人田”的心理因素有关。社区建设主管部门对权力的分割,以及属于该社区不同的行业、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关心、投入不够,而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又过于集中,使得社区资源的利用遭到限制,社区居民不能从已有资源中获得文化共享的权利。 3.2. 6 社区 文化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社区文化理解的局限,导致从管理者至社区居民皆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大致地将社区文化理解成有多少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仅仅是隔一段时间片面地组织吹 、 拉 、 弹 、 唱活动,且参与者 极 其有限,更多的是观望者。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社区文化的宣传也有密切关系。理解 的偏差,使得宣传的范围
49、受到限制,其宣传内容也过于片面,不能完全表达社区文化是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教育、社 叶南客 .21 世纪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方略 .J学习与实践, 2006( 4)。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9 区科普、社区文娱、社区体育等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开一次合唱活动,组织几次文艺演出所能概括的。 3. 2. 7 群众反映最强烈的 环境 “ 脏乱差 ” 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更多的是以环境为载体的实体工程。建设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活动的场所,为百姓提供共享社区文化的空间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然而,社区居民对有的场所只留下 “ 脏乱差 ” 印象:工程私搭乱建,材料乱堆乱放,垃圾臭气熏天,道路坑坑洼洼,植被稀 稀拉拉,引起居民颇多怨言。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环境建设需要有规划地改善提高,我们应集中人力物力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