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第1O期 煤炭 工程 坚硬顶板条件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朱永鹏 ,毕思峰 ,宋成伟 (1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31; 2泰安市煤炭工业局,山东泰安271000; 3滕州市东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滕州277500) 摘要:针对坚硬石灰岩顶板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坚硬石灰岩顶 板条件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方法与人工放顸卸压沿空留巷方法 的可行进行分析,确定了巷旁采用强制放顶的沿空留巷方法,并设计了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 研究,分析了巷旁人工放顶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论证 了放顶卸
2、压法沿空留巷的可行性;通过工业性试验,得到了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矿压显现 规律。 关键词:沿空留巷;石灰岩顶板;人工放顶;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D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59(2011)10-0065-04 坚硬顶板具有硬、整、厚的特点,可以近似地将其看 作连续介质来建立计算模型。顶板初次垮落前,可以将其 看作是支承在煤层上的岩梁或岩板。石灰岩顶板条件下 沿空留巷时,与砂岩、泥岩相比较,石灰岩顶板具有较强 的韧性,往往呈现出较大范围的悬顶而不冒落,因此,有 必要研究合理的巷旁支护措施切断顶板或者减缓顶板下沉 速度,降低顶板下沉值 。坚硬顶板条件下,常规的留巷 方式效
3、果很差,目前有些煤矿试用人工卸压的方式留 巷 |4 J,但仅仅进行了现场工业性实验,没有对这种留巷方 式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有必要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手段对此种留巷方式巷道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 研究。 1工程地质条件 太平煤矿16 煤层走向29。138。,煤层倾角平均 13。,厚度为0913m,平均厚度为108m,f=25,全 区可采,属稳定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板为289 846m的灰岩,平均厚度为497m,底板为0620m的 粘土岩。工作面预留巷为轨道巷,沿煤层顶板布置,帮部 锚网支护,矩形断面,净宽为34m,平均净高为22m,断 面积为748m 。 2石灰岩顶板沿空留巷顶板控
4、制方法研究 21 留巷方法选择 1)巷旁充填。在顶板缓慢下沉情况下,整个侧向板块 由煤体、巷道支护及触底处底板共同支撑形成平衡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为减缓顶板弯曲、下沉,减小巷内支护所 受载荷和巷道围岩变形量,应及时封闭采空区,即可以在 采空区人工垒砌一定宽度的充填体。充填体最大缩量与宽 度的关系如下: Omaxah : (1) 式中?max充填体最大可缩量; Ah 充填体末端顶板下沉值,m; 采高,In; 顶板侧向垮落步距,m; 巷道宽度,m; C 充填宽度,nl。 由于顶板倾斜下沉,充填体深入采空区一侧缩量最大, 为达到充填体对顶板具有后期支护阻力,必须保证充填体 弹性阶段最大缩量大于顶板
5、下沉值,当8 取极小值时, 充填体弹性模量可由式(2)计算: (2) 式中E充填体弹性模量; 充填体处极限应力,按应力集中系数25计算。 充填体弹性模量与其压缩率关系为: = (3) 0c田 将式(3)代人式(2)可得出充填体压缩率与充填体宽度 关系: 收稿El期:20110212 作者简介:朱永鹏(1985一),男,山东滕州人,硕士研究生,2010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就职于煤 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 煤炭 工程 201 1年第l0期 h( +C ) , 一可 一 如果充填体宽度为2m,则充填体压缩率为30,充填 体宽度为3m时,充填体压缩率为36,这就要求巷旁支
6、 护材料具有大可缩量,矸石带材料具有大可缩量,其压缩 率可达30,但抗变形能力小,承载性能弱,较小宽度的 矸石带充填不能起到对坚硬灰岩顶板下沉的限制作用,只 有在采宅 大范同进行充填才能起到缓解顶板下沉的作用, 此在采空区不充填的情况下,坚硬灰岩顶板沿空留巷仅 采用巷旁充填留巷是不合理的,必须寻求合理的方式将直 接顶切断,缓解巷道支护压力。 2)巷道靠采空区侧人-放顶。灰岩顶板条件下,煤层 采 后,顶板悬露长度比较大,巷内支架承受巨大的压力。 为减小顶板岩层的悬露长度,从而大大降低直接顶对巷道 皋本支护的压力,可以采取人T放顶的方法卸压,其原理 是:在丁作面后方沿巷道顶板浅孔爆破,使破落后的顶
7、板 碎胀后充满采空区。这样,一方面减小了直接顶对巷内支 架的压力,另一方面碎胀矸石能够对整个E位顶板起支撑 作用 。人工放顶厚度应保证破落的岩石碎胀后能与顶板 接实,放顶厚度为 : m = (5) 1 式中m 放顶厚度,m; 破落矸石初始碎胀系数,取125。 经计算,m =4m。 爆破裂纹扩展的最小深度 为: =等1+349033(00126z-17000)rc(6) 式中 岩石声阻抗,取16 x 10。kg(IT s); rJ炮孔半径,取20ram; 5,-一岩石抗拉强度,取85MPa; 计算得,L =24m。 假设控制爆破切顶的冒落松散岩体全部堆放在放顶带 (a)炮眼布置 内,为了使冒落岩
8、体充满采空区并接顶,炮孔深度,J必须 满足: (L +L)( 一1)h (7) 则 L L_ 一L (8) n 一1 将各参数代入计算得,J16m,即浅孔凿岩深度取 16m能够确保冒落的松散体接顶。 22沿空留巷支护方案 巷内采用工字钢梯形棚加强支护,巷道靠工作面老宅 区侧采用补打切顶钻孑L,强制放顶,形成短悬臂梁顶板结 构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具体方法为:沿宅留巷巷内 主要采用工字钢棚和木料进行支护,棚距为08m,棚顶用 木料接顶,接顶时保证顶板平整,且在下帮挂金属网,防 止矸石涌入巷道;在 作面回料前,靠老塘侧,距离棚 梁端n=01m和b:02m的地方打两排挑顶眼,炮眼深为 18m,炮眼间
9、距为08m,炮眼角度分别为 =85。和口= 75。,炮眼布置如图1(a)所示,等回完料后,进行装药放 顶;棚架好后,在棚梁下靠采空区侧打两棵单体液压支 柱,以对柱形式进行加强支护,另一侧为单柱,排距为 08m,柱距为18m,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加强支护 的距离为40m,如图1(b)所示。 3沿空留巷围岩运动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根据巷道围岩条件利用FLAC 模拟软件建立了数值模 拟模型,模拟了在上述支护方式下沿空留巷效果。模拟过 程中人 放顶环节采取改变采空区材料参数的方法,放落 的矸石的本构行为可采用Salamon采空区矸石压实理论 模型” 。 31 围岩应力场 随着【 T作面不断推进,巷
10、道围岩应力场不断发生变 化,工作面推进70m后,一I 作面后方不同位置处巷道煤体 侧及充填体侧应力集中系数如图2所示。 图1 巷旁人工放顶沿空留巷方案图 采动后巷道围岩应力场逐渐失去原对称结构,应力逐 渐向煤体转移,使煤体应力高度集中,放顶后巷旁矸石逐 渐被压缩,当推采一段距离后,矸石处逐渐恢复原岩应力 66 (c)稳定后支护惭Ih 状态。从图2中可以看出,工作面开采70m后,距工作面 后方不同位置巷道煤体侧应力及放顶处矸石内应力发生 大变化,工作面后方lOm处,煤体内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 201 1年第10期 煤炭工程 350 3OO 250 壬20O I50 1OO 05O 0OO 据l 作
11、面距离m 图2工作面后方不同位置煤体侧及充填体 侧应力集中系数 3,放顶处矸石在压缩过程中应力集中,最大应力集中系数 ,直至工作面后方40m处,放顶处矸石逐渐恢复原 岩应力,而煤体侧应力集中系数达到最大,此时应力集中 ttN 33;工作面后方40m以外时,围岩垂直应力 侏博不变,巷道围岩运动逐渐达到平衡。 32 困岩位移 上作面位置m (a)顶板下沉曲线 +煤 侧 +巷道l_=l心 一采空区侧 一-煤体侧 +巷道中心 采宅区侧 (b)底板位移 线 图3工作面推进70m后巷道不同位置围岩变形情况 显的底鼓现象,此时巷道中心突出,两底角位移较小:当 面推进40m以上时,巷道靠采空区侧处底板位移逐
12、增加,呈现出底板以煤体处为轴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4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 现场试验100mm,工作面后方顶底板移近量变化如图 。从图4可以看出,工作面后方5 28m,巷道围岩 ,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为8omm左右,顶底板相 移近速度为104mmd。距工作面28 50m,尽管怎 近量继续增加,但巷道围岩活动程度减弱,顶底板 荔 苎 近速度均较小。从相对移近量方面来看,顶底板 移近量为3omm左右;从移近速度方面来看,顶底板 g 。NN N 41mrnd。工作面后方50m以后,围岩移 季本保持不变,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因此,沿空 g】20 0 e-60 骚413 尝20 _ 0 、从宏观现象可以看出,灰
13、岩顶板条件下,巷旁采用人 的方式切顶,减小了巷道顶板悬臂长度,缓解 板压力对巷内支架的作用,巷道修复后能够满足下工作 竺 要要;,从巷道内工字钢棚变形情况看,局部工字 压弯,顶梁破坏的位置大多是巷道接顶不实 , 竺: 梁局部应力集中;靠采空区侧棚腿产生沿巷道 形状,这是由于巷道靠采空区顶板变形值最大: 竺竺 部分不能承受大变形,从而发生扭曲变形, 竺 少出现棚腿扭曲现象。因此,有必要改变传 篓棚式结构,将梯形棚靠采空区侧工字钢棚腿改 竺,或者减小靠采空区侧棚腿长度,以增加其上 ,进而可以适应更大的顶板变形;巷道靠采空区 譬 挡矸的方式,局部出现兜网严重,有漏矸现 因此在靠采空区侧应加密背帮,防
14、止矸石窜入巷道内。 研究坚硬灰岩顶板运动规律,分析了灰岩顶板 誓 充填沿空留巷方法与人工放顶卸压沿 善 ! 譬,确定了巷旁采用强制放顶卸压的留巷 并设计了支护参数。 2)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得 (下转第71页) m邶铷如加m 置g覃JS 葺 201 1年第10期 煤炭 工程 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大小为10与lOe一5;离层介质为 空气,其相对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分别为1与0。使用中心频 率为600MHz的天线进行离层检测,模拟中的时窗值设为 26ns,采集道数均为128,其他参数与模拟一相同。该模拟 的目的是研究地质雷达系统对不同深度反射差异的探测能 力,对应时间剖面图如图
15、7所示。 仿真模型 0 02 04 06 08 10 12 14 长度,m 图6模拟四不同离层深度几何图 20 40 60 8O lO0 12O 从图7可以看出同一频率的天线对不同深度的离层进 行检测所对应的时间剖面图。通过对比得出随着离层深度 的增大,离层反射信号越弱。 4结论 1)通过改变频率、离层大小、离层深度、介电常数 得出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天线频率越大,反射效果 越好,分辨率越高;离层目标体尺寸越大,反射效果越明 显;顶板与离层的介电常数差异越大,反射信号越强;离 层深度越大,反射信号越弱。 2)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地质雷达进行顶板岩的离层检 测,需要结合岩层介电常数、探测深度、
16、离层目标尺寸等 综合因素来选择相应的模拟参数。 3)通过文中的数值模拟以及输出图像分析,证明地质 雷达正演模拟方法用于顶板离层检测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岑传鸿顶板灾害防治(第二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1994 2 3 4 5 6 图7模拟四不同离层深度时间剖面图 、 、 、 、 (上接第67页) 出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预计了围岩变形量,为现场实践 提供了可靠支持。 l3 J 3)通过连续的现场观测,得到了该地质条件下沿空留 巷矿压规律,即距工作面040m为受回采影响后顶板沉降 J 逐渐增长区,距工作面一280m为顶板强烈沉降区,距工 一一 作面一50一28m为顶板沉降逐渐衰减区
17、,距工作面50m 以后为顶板沉降趋向稳定区;得出了巷道顶板最终下沉值 、 为1lOmm,确定围岩控制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围岩的表面 位移,保证沿空留巷顺利进行;分析了巷道宏观矿压显现 7 现象,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rR 参考文献: 1 王开,康天合坚硬顶板控制放顶方式及合理悬顶长度的 9 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11) 2 刘胜利,赵德国沿空留巷技术在坚硬顶板巷道中的应用 李大心编著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 社,1994 葛德彪,闰玉波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M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礼,2005:1517 Yee K SNumerical solution of
18、initial boundary value problenls involving Maxwell equations in isotropic mediaJ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at,May 1966,AP一14(3):302307 Antonis GUser S manual of GprMax2D version 20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5 Antonis GiannopoulosModell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by GprMaxJConstruction
19、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5, (22):755762 (责任编辑郭继圣) J山东煤炭科技,2007,(03) 郝福坤,周同学,姜玉超人工强制放顶沿空留巷技术及 其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6,(02) 李俊平,卢连宁,于会军切槽放顶法在沿空留巷地压控 制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07,(2) 周同学,于会军,黄哲会卸压法留巷的探索J煤炭 技术,2002,(2):213215 宋彦波顶板预裂法留巷技术【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 理,1997,(21) 张祝涛,张龙江坚硬顶板深孔爆破强制放顶的实践 J现代矿业,2009,(05):8083 李俊平,冯长根等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放顶技术的基本参 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02) 张吉雄,缪协兴煤矿矸石井下处理的研究J中国矿 业大学学报,2006(02) (责任编辑郭继圣) 7】 O2 3 4 5 6 7 8 9 O O O O 0 O O 0 O 0 1 鲁、 恒 O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