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无为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lufeng1000 文档编号:1756281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为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无为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无为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无为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无为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修编)序 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期,更是大有可 为的黄金 发展期。科学 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 对于我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修编)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无为县发 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阐明了“十二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

2、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是引 领未来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的行动纲领。 县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确保“十二五” 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第一章 加速跨越的基础与环境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机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经受了多重考 验,克服了多重困难,坚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思路不 动摇 ,实施五大战略, 发展五个经济,培育壮大八大产业,积极探索具有无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保持了经济

3、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胜利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 项目标 任务。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0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0 亿元,完成“ 十一五”目标的 122.2%,年均 递增 16%,比全省快 3 个百分点,总量连续多年处于省内前三名,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综合财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 总量多年位于省内前列、市内第一。2010 年,完成财政收入 17.76 亿元,实现“十一五” 规划目标的 136.5%,比 2005 年净增 12.04 亿元,增长 210.3%,年均 递增 25.4%,比“ 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 8

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由 2005 年的 6.7%提高到 8.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5 年的 26.438.734.9 调整为 2010 年的17.555.427.1,工业化率达 46%。2010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27 家,实现产值 383 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27.6%。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机械化步伐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 体系日趋完善,粮棉油、水 产、畜禽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商贸 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速向现代服 务业转变,房地 产等行业取得较大突破。二、开放创新成效斐然,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

5、010 年,实际到位县外资金 113.4 亿元,年均递增 46%,五年累计利用县外资金突破 310 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 207%;实际利用外资 6498 万美元,年均递增 31.4%,五年累 计利用外资突破 2 亿美元,是规划目标的 2 倍;实现进出口总额 1.02 亿美元,年均递增 60%,完成 规划目标的 127.5%。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08 亿元, 实施省“861”项目 108 个,完成投资 126 亿元。 实施重大交通项目 38 个,教育、 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 170 个,重大水利工程项 目 25 个,投 资超千万元的工 业项目 408 个,一批重

6、大 项目建成发挥效益,一批重大项 目开工建设, 县域经济发 展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企 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21 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企业技术中心 5 个,申 报国家专利 411 项, 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7 项,市级 22 项,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国企改制基本结束,国有 资产得到有效盘活,企 业重新焕发生机。 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深入开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不断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以钱养事”等农村工作新机制,积极

7、推进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继续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村商业银行、徽 银村镇银 行,开展了小 额贷款公司试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投融资体制、招投 标制度、行政集中服务体制、国有土地收储制度更加健全,服务经济发 展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三、承载能力加快提升,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无城中心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道路、污水管网、天然气、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防洪保安能力明显增强,城南新城建设全面启动。2007 年,无城荣 获省“首届文明县城”称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乡镇全面编制了总体

8、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小城镇布局更加合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加快,集镇规模迅速 扩张。到 2010 年,全县农 村集镇建成区面积近 4300 公顷,集镇人口 43 万人。2010 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43.5%,五年年均提高 1.6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重大交通项目取得新突破,京福高铁无为段全面开工建设,芜湖 长江二桥、商合杭铁路、庐铜铁路列入国家交通干 线规划,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县乡道路通行条件全面改善,新建高新大道,完成塔江路、军二路、无六路、严赫路等干线公路改造,建成“村村通”水泥(油)路 1408.5 公里,全县公路里程 3744.2 公里,公路密度 153.9 公里/

9、百平方公里,基本 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目 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了上下九 连圩、 临江站等大型排涝泵 站技改项目, 对皖江、响山和牌楼三座小( 一)型水库进行了除 险加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9 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得到改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无为经济开发区道路、防洪排涝设施和安置房等工程完成投资约 5 亿元,建成区面 积达 5 平方公里。高沟 经济 开发区建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基本实现了 “七通一平” 。无城工业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100%,城市空气质量、噪声达到二 级标准。 严格执行环保

10、第一 审批权,逐年落 实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圆满完成了削减任务,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推行。注重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废弃矿 山生态恢复、 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顺利实施,2 个 乡镇获得省生态乡镇称号。绿化造林步伐加快,森林面 积达39.9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8.36%。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继续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和“首席代表制 ”试点工作。实行企业注册登记“一表通 ”和城市规划区内基本建设项目收费“一表制”。实行省级开发区 “零收费” 和执法检查预约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四

11、、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城乡社会更加和谐强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大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自 2007 年起,累计投入民生资金 17.3 亿元,其中 县级财政配套 2.3 亿元,实施项目从 12 项扩面到 33 项,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全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化解了义务教育债务。均衡 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被 评为 “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化发展,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升学率达 75.1%,较“ 十五”末提高15%。学前教育 稳步发展,幼儿三年入园率达 59.7%。民办教育日益壮大,新 审批设立民办办学机构

12、12 个。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投入 3.04 亿元, 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安全等工程,新建、加固校舍 53.6 万平方米,项目库内 D 级危房全部消除。启动实施“城区教育翻番”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 96%,城乡医 疗保障面日益扩大,完成了 19 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171 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和 6 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食品安全保障有效

13、增强。 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荣 获“全国计划生育 优质服务先 进县” 称号, “十一五” 末,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10.01和 4.53以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事业、文化 产业发展迅速,广播电视信息化明显提高,群众性体育和竞技体育得到加强。档案事 业得到发展,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巩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控体系建设,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 。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录用工作成果显著,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各类人才 3600 多

14、名,联合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达 4400 多个,设立了多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县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城镇新增就 业 2.6 万人, 劳动力转 移 8 万人,下 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9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6%以内, 为经济发 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了保证。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明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明显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0 年,全县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 6193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615 元,年均分 别增长 17.1%和 15.4%。启动了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

15、和“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先后建设 3 批 198 个市县新农村示范点,形成了一批像蜀山镇苏疃村、泉塘 镇 中垄村、开城 镇羊山村等各具特色的产业村、生态村等示范典型。专栏 1:无为县“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表“十一五”规 划目标 2010 年指 标2010 年 年均增速 (%) 实绩 年均增速 (%)生产总值(亿元) 16 220 16财政收入(亿元) 13 18 17.76 25.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300 33 383 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五年累计45025 五年累计 6083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8.6 12 63.7 18.2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6、) 8000 50 10276 60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累计 1 6498 31.4实际利用县外境内资金(亿元)累计 150 113.4 4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4000 7.3 6193 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100 13 15615 15.4城镇化水平(%) 43 1.5 43.5城镇登记失业率(%) 4 3.6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升学率(%)70 75.1人口自然增长率() 4.7 4.5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下降 20% 下降 20%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未来五年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从国际看,全球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世界

17、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 展,科技 创新孕育新突破,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 战,同 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从国内看,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持 续快速增长后,我国 经济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 场化、国 际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城乡收入稳步增加,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 定, 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从省内看,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我省产业大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省成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18、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供了契机。我县地处以上实验区、试点区的交点,承接转移、跨江 发展和区域联动为 我县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县内看,区划调整为我县加快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随着“ 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城乡统筹”和“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战略的实施, 芜湖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将很快显现。经过多年持续有效投入,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长期积蓄的势能和潜能聚核释放,经济内生性增长机制基本形成;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铁高速”经济的拉动效 应将在“十二五”显现。二、面临挑战从宏观看,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

19、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全球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 发展中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消费的拉动性不强,制约科学发 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依然不少;随着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我省长期积累的经济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面临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肩 负做大总量与提升 质量的双重任务。从县内看,“ 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合理性和先进性尚未得到有效改变;二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乡之间 、乡镇 之间、城乡之间发 展差异较大,实现均衡发展、统筹发展

20、的难度不小;三是城镇化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全面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仍须努力;四是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 资源短缺,瓶颈制约加剧,加快发展的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第二章 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和用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区划调整的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富民 强县为主线,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工业 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坚持工 业化、信息化“ 两化 ”融合,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 为加快转变

21、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富裕、和 谐、幸福无为建设,坚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向“总量全省争第一,综合中部争十强,冲刺全国百强县” 的奋斗目标迈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遵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创新发展。 全面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围绕发展重点,充分发挥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的关联辐射作用,通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积极推动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 实现在承接中 创新,在 创新中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创 新平台,完善 创新机制,增强企业核

22、心竞争力。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形成有序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经济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集聚,引导人口向宜居的城镇集中,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城镇布局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因应我县进入“高铁、高速” 时代,通过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促进人口分布、 经济分布与自然相适 应,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推动区域合作共建,促进联动发展。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 进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把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和政府政府合作共建园区,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积极对接跨江发展, 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23、构建共生共融、错位发展、特色 鲜 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城乡共同进步,注重协调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建设, 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一体化 发展,着力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资源集约节约,实现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优 化开发长江岸线资源,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 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 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二节 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高于省市平

24、均目标,经济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到“十二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突破 500 亿元,年均增 长 1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 35000 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 60 亿元,年均增 长 2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00 亿元,年均增长 2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 1200 亿元,年均增长 26%以上。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 产业结构调整到 9:5932,工业化率 56%以上;农业稳步增长;煤化工、电线电缆、船舶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羽毛羽绒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高端装备制造

25、、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 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技 术创新带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服务业和城镇化水平明 显提高,到 2015 年,全 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0亿元,年均增长 17%,城镇 化率达到 50%左右。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 续扩大,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十二五” 期间,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 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15%;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得到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26、设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发展环境进一步 优化。皖江城市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金融、保险、商 贸、旅游、中介及其它服 务业对外开放程度明 显提高,实现对外开放质和量的平衡发展,到 2015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2 亿美元,年均增长 14.2%,实际利用外资 2 亿美元、实际 利用县外资金 200 亿元,年均分 别增长 25.2%和 12%;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利用县内外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生态更加和谐。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

27、生态环境总体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更加和 谐稳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城 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 85%和 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 10.05%。专栏 2 无为县“十二五”规划目标表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5 年年均增速(%)指标属性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20 突破 500 16 以上 预期性财政收入 亿元 17.76 力争 60 27 以上 预期性综合实力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 376.2突破120026 以上预期性二产占 GDP 比重 % 55.4 59 预期性三产占

28、GDP 比重 % 27.1 32 预期性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00 20 以上 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3.7 140 17 预期性经济结构非 公 经 济 占 经 济 总 量 % 66.5 预期性比 重利用外资 万美元 6498 20000 25.2 预期性利用县外资金 亿元 113.4 200 12 预期性开放合作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10276 20000 14.2 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615 31200 15 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6193 12400 15 预期性五年新增就业岗位 万个 2.6 3 预期性民生幸福城镇登记失业率 % 3.6 4.5

29、预期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 85 以上 约束性城镇垃圾处理率 % 95 以上 约束性森林覆盖率 % 8.36 10.05 约束性万元 GDP 综合能耗累计下降 %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约束性生态环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 %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约束性第三节 发展定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优选区。加强基础设施和承接载体建设,加快政府体制机制转型创新,不断提高 产业承接能力,成 为沿海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优选区和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进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港桥经济区。依托得天独厚的长江岸线资源和纵横交错的港、桥、公路、铁路网络,充分 发挥公铁联运、港桥联运、江海联运优势,加快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

30、建设,推动特种 电缆等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煤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注重 发展现代物流等生 产性服务业,努力将无 为 打造成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港桥经济区。皖江北岸新兴的区域中心城市。依托“黄金水道 ”和重要交通干线,借助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各类要素集聚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打造无城、高沟、二坝“金三角 ”区域中心城市。泛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实现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技术集成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现代化生产 ,形成 优质粮油、棉花、蔬菜、畜禽水产等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泛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进区。坚持转

31、型发展,优化投资和需求结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 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 与社会统筹发展的先 进区。第四节 战略举措按照“十二五 ”指导思想,未来五年将重点实施“554211”发展计划。实施“五大战略”“双轮驱动”战略。坚持工业化、城 镇化“双轮驱动” ,促进相融共进、互 动发展。加快平台建设,科学承接产业转 移,重点加快无 为经济 开发区、高沟 经济开发区、无城工业区建设,引导乡镇工业向开 发区集中。加快无城老城改造、西北城区和城南新城区、福渡新城区建设,打造无城中等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做大二坝、高沟滨江新城,积极建设生态良好、宜居

32、宜业的特色城镇 群。沿江突破战略。充分发挥长江岸线资源及水陆交通枢纽优势,主动对接区划调整后芜湖跨江发展的战略举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沿江开 发步伐,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物流业发展壮大、港口与城市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结构调整战略。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做 优一产,提升二 产,做 强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三次产业 内部结构。把投 资和消费 作为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力,推 动跨越发展。创新推动战略。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33、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推 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统筹发展战略。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 坚定不移走统筹发展、共同富裕道路,坚 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 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做强“五大经济”:园区经济。顺应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大趋势,加强 区域合作,着力推介和利用比较优势, 扩大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园区 块状经济的发

34、 展总量和质量,把园区 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推进县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镇经济。加速要素集聚、功能提升、 产业拓展,打造城市“金三角” ,尽快形成城市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积 极迎接“高铁时代”,依托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促进人才、技术、 资本等更多的资源在城市 间共享。因地制宜,科学 规划,加快小城镇改造和升级,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生 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港桥经济。依托过江通道、港口等重要交通节点,坚 持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沿江 综合港区和物流园区(中心),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积 极发展壮

35、大临港、依桥产业。现代服务业经济。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坚持市场化、 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商 贸物流业和金融、保 险等中介服务业,大力 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面发展,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农业经济。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 示范区。加快 发展高效 农业、生 态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 业,推 进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促 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升级,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建设“四大基地”:依托无为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

36、华谊煤化工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承接关联产业转移,推 动产业集聚和资源循 环利用,着力建 设国家 级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依托高沟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特种电缆产业基础和优势,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服务能力,加 强专业化、 协作化发展,建 设安徽铜拆解中心,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鼓励股份化重组和改革,培育若干个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电缆集团,着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长江岸线资源、区位条件、劳动力优势,依托沿江船舶工业园区,按照“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强 化配套、实现双赢”的原则 和安徽船舶工业“ 双千”目标,主动承接沿海地区船舶制造产业转移,积极发展船舶

37、制造及船用装备产业,建设全国内河知名的船舶制造基地。以发展优势产品、特色产业为重点,推 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业新格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两座滨江新城”:按照“产城融合 ”的发展理念,强化产业支撑,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加快建 设二坝、高沟两座滨江新城。呼应滨 江新城,布局沿江特色小集镇发展。提升“一座中心城市功能”:以中等城市规模,提升无城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将无城打造成为皖江北岸新兴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个区域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港口、公(铁)路综合交通优势,

38、合理布局,科学 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信息服务平台,将二坝 建设成为皖江两岸连南贯北、承东继西的区域物流园区,在无城、江坝、高沟、土桥、石 涧等重要交通节点建设物流中心,完善区域物流园区功能。第三章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坚持适度开发、集约开发、协调开发、保护环境的理念,统筹谋划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城市化和社会事业发展,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方案,形成城镇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加快发展、农业稳步提升、服务业明显增强、生态环 境更加安全的战略发展格局。第一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升无城中等城市功能。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要求,加快建设城南新城区和福渡新城区,完善西北城区功能,逐步改造老城区

39、,加大市政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功能,优化布局。做好新城与老城的空间和理念整体对接,重视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环城水系,编制环城河景区专项规划,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水脉绿城。科学规划工业布局,改善工业结构,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改善创业、就业条件,优化城市宜商宜居环境。到 2015 年,城南新区基本建成,城东新区和福渡新区初具规模,老城区改造基本完成,环城河七园九桥全面竣工。无城建成区面 积 25 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 22 万人以上。努力将无城打造成为市容市貌整洁,管理规范有序,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运行高效,环境生态宜居宜旅,社会文明和 谐,充

40、 满发展活力和 时代魅力, 辐射带动功能明显的皖江北岸中等城市。着力打造高沟滨江新城。依托高沟经济开发区, 围绕打造全国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和建设滨江新城区目标,加快推 进高沟滨江新城建设,争取设立高沟镇级市。高起点科学制定规划, 结合产业、区域现状, 认真谋划工业和集 镇功能布局,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性投资等手段,加快工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 2015 年,建成高沟 滨江新城(含高沟经济开发区)20 平方公里框架,城镇人口 10 万人以上。着力打造二坝滨江新城。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市级示范园区建设机遇,围绕打造国家级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

41、代服务业,加快基 础设施建设步伐,推 进 城市化。到 2015 年,建成无为(二坝)滨江新城 (含无为经济开 发区)30 平方公里框架,城镇人口 10 万人以上,努力打造成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集聚区、泛长三角合作发展的试验区、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芜湖市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型滨江城市。加快中心镇村建设。按照“依托产业,体 现特色,错位发展”的理念,充分 发挥沿江、沿路、沿山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资源产业,集约节约土地,集聚农村居民,重点开发白茆、襄安、石涧、开城、 严桥、蜀山、牛埠、陡沟、汤沟等中心集镇,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旅

42、的特色城镇。到 2015 年,市 级中心镇和扩权镇集镇区人口 23 万,一般乡镇 集镇区人口 12 万。 坚持 “因地制宜、典型示范、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原 则,把支农惠农政策与小康村、美好家园建 设紧密结合,科学合理规划,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生态文明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到 2015 年,基本形成以无城、滨江新城、特色 乡镇 、生态文明小康村“四个层次” 协同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全县城镇人口 75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 50%。第二节 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依托长江岸线、重要公(铁)路交通干线和交通节点,发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劳动力条件较好的优势,推动重点产业园

43、区发展,努力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制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优化布局,集 约发展,着力提高现有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度。以科技含量高、环境影响小、投资强度大、产业效益好作为选资标准,严格把好投资强度、 节能、环保、 产业布局、亩均产出“五关” ,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加强用地调控,集约节约用地,积极推行建设 多层标准厂房,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认真落实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要求,提高 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立足承接 产业转移需要,依托自身优势,把新型化工、 电线电缆、 农产品加工、新材料、 电子信息等作为重点主导产业,积极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加快完善产业链, 发展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园区品

44、牌,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和集中区。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 发园区、战略投资者、中央直属企业和知名非公企业合作,鼓励共建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整合 现有乡镇工业集中区,将十里、襄安、刘渡、牛埠等工业集中区与省级经济开发区整合,规划建设无城城东工业园、石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其它 乡镇不再发展工业集中区。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创新乡镇合作共建园区模式,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通 过努力,力争将无为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千亿园区,将高沟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五百亿园区。专栏 3 重点园区发展定位无为经济开发区。按照打造千亿产业园区的目标,积极承接新型化工

45、、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以中俊光伏玻璃、同人新型显示材料、香枫助剂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岸线资源优势,打造皖江两岸连南贯北、承东继西的区域物流园区。高沟经济开发区。发展电线电缆辅料、铜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仓储业,延长电缆产业链,形成集群式发展。到 2015 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 500 亿元。无城工业园。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器、医药、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羽毛羽绒制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等产业,形成多产业多门类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到 2015 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 亿元。白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种苗产业区、试验区、精品蔬菜区、花卉苗木区、棉田高效立体种植示范

46、区、种养结合生态示范区、加工物流区,努力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第三节 引导西部地区发展按照“西部乡镇发 展明显快于 东部乡镇” 的总体要求,按照“产业兴镇、特色强镇” 的理念,加快缩小东西乡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县 域西部低山丘岗乡镇,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方针,强 化粮食生 产基地和生态功能,大力 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业。统筹考虑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 态保护、人口 规模和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片区综合治理,促进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加快生活 设施建设、生 态环境优化。采取综合措施,鼓励生态移民,鼓励和引导人口向集镇 、中心村适度集中。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逐步健全公共

47、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利用自然景观、生 态资源等 发展旅游产业,培育一批以旅游 产业为支柱的旅游强镇。整合各类政策资源,用足用活国家扶 贫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扶持和稳定农业,振兴和壮大工业,加快 发展服务业,努力形成第一 产业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第三 产业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三次 产业协调发展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承接转移与自主创新并举,加快结构转型和产品升级,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

48、化进程。一、重点培育壮大三大主导产业新型化工。发展以华谊煤化工为龙头的新型化工产业,以打造国家级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目标,着力延伸产业化链条,规划实施一批煤化工产业深加工项目,逐步发展精细 煤化工产业,使甲醇及下游产品、石油替代 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成为煤化工产业新的核心产品体系,加快煤基多联产系统发展,实现煤化工产业综合利用的跨越式发展,到 2015 年,新型化工 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300 亿元以上。电线电缆。控制发展工程配套用常规电缆产品。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技术改造和 转型升级步伐, 继续在 “特种”和“超高压” 上下功夫,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

49、合作 协作,注重平台建 设,大力开发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特种电缆品种,大力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超高压、特超高 压电缆 品种。争取 设立 1-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2 家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国家级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公共监测评价中心。改革营销策略,扩大销售领域,开拓国外市场。到 2015 年,电缆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 20 亿元企业 10 家左右,其中超 50 亿元企业 2-3 家,培育 1-2 家上市公司,集群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 500 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 50%以上。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粮食、油脂、棉花、蔬菜、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加工基地,鼓励绿色、生态生产,扶持壮大现有的益海嘉里、光明粮油等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到 2015 年, 农产品加工 龙头企业 50 家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 100 亿元。专栏 4 主导产业重点项目表产业分类 重点项目新型化工 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美国塞拉尼斯煤化工一体化项目。电线电缆重点支持交联电缆和核电缆、风力发电及海上石油平台用特种电缆、110-550kv 超高压交联电缆、高速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等项目。粮食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