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75581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 季荣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剖析现代学徒制中实践教学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 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资源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探索相关举措, 包括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建设校企衔接的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组织模式、建设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式。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季荣华 (1972) , 女, 江苏启东, 硕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钢结构.收稿日期:2017-06-01基金:20

2、15 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 (2015JSJG295) Research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Ji Ronghua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bstract: By tak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Changzhou Vocationa

3、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 are analyzed.The exploration on the relevant measures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raining plan, curriculum sett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etc

4、.These measures include the training plan and curriculum setting,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nvergence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mod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etc.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modern

5、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ith high skills and high quality for the forefront of production.Keyword: modern apprenticeship; practice teach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ceived: 2017-06-0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

6、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现代学徒制模式要求企业为学员提供准员工身份和实践锻炼的岗位, 以师带徒的形式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效结合,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的目标。本文探讨如何推动校企有效合作、发挥企业技能培训优势, 做好实践教学规划安排, 采取相关措施保障企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2。1 建筑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面向施工一线的技术人才与管理岗位专门人才, 以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测量技术员为主, 其核心技能均需通过现场岗位训练方能获取。各类研究表明, 目

7、前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4。(1) 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施工期长、危险性大、职业素养要求高等特点, 工艺组织随不同建筑类型的变化, 施工现场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比较艰苦, 在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教学难度较大。(2) 多数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时间较短。企业的教育初始投资较大, 且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收益则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 短期成本与收益间不能平衡。建筑类企业参与教育的短期成本收益相比其他行业低, 净收益往往为负数。(3) 建筑类学徒岗位人才流失的风险较高, 学徒留任率为仅为 25.5%, 远低于各行业平均留任率的 39.3%。(4) 不少企

8、业认为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不能使公司赢利, 还要因此承担很大责任, 成为企业的一个负担。(5) 我国现阶段校企双主体合作教育环境不完善, 企业教育的局限性和学校教育的优越性, 使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形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办学模式5。以上各种情况制约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往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非学徒制班顶岗实践课程实施情况, 在单位来源与分布、企业规模、实习指导情况、教学过程管理、实践收获与体会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虽然多数学生表示在企业施工管理、资料整理和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但也存在着不能回避的一些问题, 主要是:(1) 实习条件不够理想, 实习工地分散于全国

9、各地, 其中属挂靠单位的占 15%, 不提供食宿的占 12%, 无指导教师或技术人员的占 15%, 实习过程缺少指导的占13%, 有的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2) 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活动中, 38%的学生表示由于专业基础差, 自主学习能力不够;58%的学生表示需要提高与人沟通和协作能力;61%的学生希望减少校内专业理论学习,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剖析原因, 有企业专家指出: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时、与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而基础知识不扎实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也是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内在因素。2 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实施特点与相关措施(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10、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商业协会负责质量监控。学生每周有 34 天在工厂实习, 12 天返回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训练。在德国, 如果公司拒收学徒将被处以罚款。学徒的培训以手工操作技巧为主, 职业教育对学徒进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 校企也会关注学徒超越职业领域的个性能力的培养6。(2) 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采用技术与继续教育 (TAFE) 模式,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政府规定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培训合同, 且在所属的州或地区培训局等机构正式注册备案。“新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负责签署培训合同和落实待遇等各项具体事宜, 并全程跟踪、提供保障。培训项

11、目由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框架下的“培训包”来设立。各培训方都按照职业和行业要求进行培训, 学徒在培训之后可以获得国家的资格认证。(3) 英国现代学徒制由“英国培训与企业委员会”负责。培训结束后学徒的教育文凭上要注明企业名称, 这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企业按期完成对学徒的培训任务后, 评价机构需对学徒的技能掌握情况、获得证书情况及企业的表现进行评估, 合格后方可对企业发放相应的补助金。这种做法保证了企业的培训质量和学徒获取资格认证, 并遏制企业骗取政府支持资金的行为, 也规范并监督了校企合作培训的整个过程6。(4) 瑞士的二元制培训。通常学生在职业学校学理论 2 天, 在企业实训 5

12、 天, 学徒获取相应的薪资报酬。行业协会承担校企合作与沟通的重要任务。参加的培训企业师傅必须取得联邦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技能证书才能上岗。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合同需在相关部门备案。(5) 美国的合作教育。新生入学半年后, 企业实践训练和学校理论学习即开始交替进行, 一般是各进行 2 个月, 直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到学校接受专业教学, 最后完成毕业设计。合作教育的实施主体是社区学院, 学校派遣教师到合作企业指导、监督学生的实习, 并了解企业方的合作要求。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劳动岗位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要派专职人员辅导学生岗位训练, 协助职业院校确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 共同评定学生实践训练成绩。3 我

13、国现代学徒制企业实践教学制约因素分析国外成功的学徒制模式突出表现在国家行为和企业自主参与行为, 中国现代学徒制推广的最大制约因素也在于政策的滞后和企业缺乏积极性。(1)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分工细化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促使国家和行业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传统建筑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粗放, 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2) 成功的现代学徒制以企业为主导, 理论教育是辅助企业实践教育的, 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精髓。企业的培训课程比较系统、规范, 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编制与更新。而在我国, 大部分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没有参照教材, 企业的学徒制培训具有随意性,

14、也有企业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 并未提供师傅进行技术指导。(3) 多数建筑类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课时比接近 11, 但多数实践课时在校内完成, 只有部分实践课时安排在企业生产一线, 并且只有一部分学生能获得较好的企业实习机会。(4) 企业实践教学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不少职业院校只依据学生上交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给予实习成绩, 有学生因此敷衍了事。(5) 国外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的有效结合, 而我国目前首先要考虑如何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 4 方合作支撑平台。4 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的对策4.1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当前我国建筑业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5、产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顺应了新型建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紧跟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作出调整, 主要包括:培养对新技术查阅和应用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能够适应高新设备的操作维护;培养工艺流程设计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专向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7。推进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建筑工艺流程, 凝练典型工作任务, 明确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并按照学生能力提升路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分解专业技术知识中的显性和默会知识, 把操作技能、认

16、知经验等默会知识以实践教学的模式开设, 从而形成技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3。按能力养成规律, 将实践课程分设岗位基本技能和岗位综合技能两部分, 其中岗位基本技能在学校实践基地开设, 岗位综合技能安排在企业实践。课程体系突显以人为本、全面素质教育的特色, 校企双方在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质量上达成共识, 制订共同的实施方案 (见图 1) 。图 1 课程体系结构 下载原图4.2 建设校企衔接的课程教学资源把技术理论课程内容与技能培养目标对接, 调整课程标准。基本思路是基础课程专业化、专业课程项目案例化、通识课程平台化、理论课程服务于专业技能需要, 使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整体人才培养方案上有连

17、贯性和明确的目标。将课程分设为 A 类基础理论课程、B 类理实一体 (项目) 化课程、C 类岗位实践课程。开发课程资源, 建设各类教学资源包, 设置课程典型项目案例的设计并将其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各个阶段, 在知识技能上前后衔接、循序渐进, 为学生阶段性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的操练做好准备。将教学资源包分为 4 类:(1) 专业基础类 (学校) :力学与结构包、工程识图包;(2) 专业技术理论类 (学校) :土建施工包、工程管理包、设备安装包、竣工验收包;(3) 基本技能训练类 (学校) :材料检测包、工程测量包、工种技能包;(4) 综合技能训练类 (企业) :认岗实习包、跟岗实习包、顶岗实习包。4

18、.3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提高岗位适应能力(1) 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校内通过设置建筑技术实践岗位情境, 采取仿真手段或工程案例, 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和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成岗位基础知识的认知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建设以基础认知、工艺体验和岗位体验等不同层次的体验式学习, 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8。(2) 实行项目案例教学模式。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要求, 按“分析计划决策实施评价改进”的流程实施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翻样、工程量统计、专项施工方案制订、图纸会审、定位放线、工程验收资料编制、施工管理等实务模拟项目训练, 使学生对建筑工程

19、技术的认识更深入, 为企业岗位实践教学夯实基础。在项目案例和模拟任务训练中, 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9。(3) 岗位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参与工程项目的岗位技能训练, 分认岗、跟岗、顶岗 3 个阶段进行。认岗, 主要是参观施工现场、了解工艺流程、熟悉操作规程;跟岗, 是要参与图纸会审和施工翻样、进行工程测量放线、协助技术人员编制分项技术指导书;顶岗, 则要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加工地项目实施、质量检查、安全文明管理、编写施工日志、施工实训报告等具体工作。4.4 开发现代学徒制校企课程实施模式开发现代学徒制培养新模式, 实现校企双赢。按目前现状, 宜

20、采用“三学期”或“2+1”模式, 可以增加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 在培养学徒岗位技能的同时让企业获取一定效益, 这是校企良性合作的基础10。无论采用哪种模式, 学校课堂除了专业理论教学外有实操训练, 而企业课堂除了实践操作之外也有理论学习, 两个课堂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相互提升。4.4.1“三学期”模式工学交替的教学进程第一学年分 2 个学期, 后 2 学年每年分设 3 个学期, 教育全过程共有 8 个学期。学生于第 3、5、7、8 学期在企业实践, 共计 57 周, 占总课时的 47.5%。其余时间, 学生在学校参加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实操培训。具体课时安排如表 1 所示。表 1 工学交替进程

21、表 下载原表 4.4.2“2+1”模式按传统模式 3 学年 6 个学期。第 1、2 学期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教学包的学习, 其中第 2 学期中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综合考核, 双向择优录取学徒制试点学员, 按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后期校企联合人才的培养 (基本同“三学期”模式) , 第 2 学期末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认岗实践训练。第3、4 学期完成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包和基本技能训练包的学习, 其中第 4 学期末组织综合实践训练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第 5 学期进入企业进行跟岗和综合课题环节的训练。第 6 学期参与企业顶岗实践, 校企联合组织课题答辩, 考核合格者颁发校企毕业和任岗证书

22、。学生在企业实践时间达到 32%, 在学校实践时间达 15%。4.5 建设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岗位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师资队伍、平台建设、过程管理、教学评价 4 个方面, 如图 2 所示。图 2 岗位实践教学质保体系 下载原图建立由校企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学校实验实训部和教务处联合督查, 教学学院实施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执行策划、监管、诊断、改进机制和 PDCA 运行体系, 强化校企合作顶层设计、及时开发和更新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 保证实施人才方案的质量11。4.5.1 校企共同搭建工程实务教学平台。校企共建“做学练一体化”建筑工程实务教学平台。平

23、台包括工程案例库 (由企业提供真实案例, 配套嵌入式三维施工仿真技术和现场图片、施工录像、工程图纸、技术资料) 、行业标准库 (包括建筑类各规范、标准、图集、手册等信息资料) 、职业技能试题库 (含各类岗位技能试题库) 、各课程教学资源库, 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互动式教学, 检查、评价学生的训练成果, 加强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体验, 加深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掌握, 支撑和辅助企业岗位实践教学6。4.5.2 加强企业岗位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由学院专业骨干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课程开发小组, 建设企业实践课程资源, 制订实践课程标准、编制配

24、套教材。实践课程分实践准备、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 4 个环节。岗位实践教学实行双向管理:学校教师负责准备、评价和过程管理, 指导学生登录学校“智慧校园之企业实践”平台上传和反馈信息;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师傅, 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实践考核12。学生实践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考核评价、给出成绩。校内教师评价以学生日记、实习报告及巡视检查情况等为依据;企业师傅评价以学生岗位技术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表现为依据。企业为每一位学生颁发实践证书, 其中记录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岗位、实践时间、实践成果、校内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实践考核业绩、综合素质等。4.5.3 建设校企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校企专兼

25、职师资库, 有计划地引进或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人才、鼓励企业骨干参与课程建设、资源开发与教学;加强专兼职教师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的职教能力培训, 明确实践教学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 做好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合理配备和培养校内专职实训员、设备维护员, 实现学生的校企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的紧密对接。4.5.4 建立“能力考核+过程评价”的双教学评价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学生成长的影响因素, 寻求学生能力发展与岗位目标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建立学生培训动态评价和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岗位成才的热情。强调过程评价和校企双教学评价, 在关注学员学习成果和岗位技能的同时, 把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协

26、作、分析和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列入评价指标, 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终结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体系接轨, 使学生的成绩评价与岗位职业标准吻合。建立科学的目标评价和目标反馈体系, 建立校企“教管学”满意度评价体系。反馈教学实施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及时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4.5.5 构建现代学徒制长效发展机制。成立校企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小组, 以便于操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专项工作小组负责项目成本效益分析、优化项目合作方案、制定配套人事制度 (包括行业专家评聘制度、人员互聘互训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 。建设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

27、准员工工作日志、岗位实践证书, 实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专兼双导师沟通联系制度。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 逐步拓展校企科研合作、项目合作、技术服务合作, 邀请企业骨干参与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 引进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 实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共建共享, 提高行业专家参与职业院校教育建设与管理的机会。5 结语现代学徒制既是一种机会, 更是一种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结合产业和专业发展特点,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灵活的培养机制, 推动校企合作和课程模式改革, 开发教学资源, 挖掘校企双方的教育培养优势, 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只有校企有效合作、互惠共赢、职责共担, 尤其是充分发挥

28、企业的教育角色, 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技术人才。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 (2014-08-25) .http:/ 2王振洪, 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8) :94-96. 3黄享苟, 郭自灿, 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6) :19-22. 4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5韩喜梅.我国现代学徒制走学校本位之路的因素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1) :26-30. 6鲁婉玉.高职教育中“

29、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大学, 2011. 7赵鹏飞, 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2) :38-44. 8张琦.基于体验式教学理论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5 (5) :94-95. 9夏文杰.基于建筑企业实务项目的建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5 (2) :170-171. 10张书芳.德国“双元制”模式与中国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4. 11成亚玲, 谭爱平, 谭韶生, 等.基于工学平行的“分段轮岗式”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5 (23) :13-16. 12王玲.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双证课程开发技术规程J.职教论坛, 2014 (21) :66-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