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III目 录 第 1 章 引 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 研究现状 3 1.3.1 人口健康研究、人口死亡研究 3 1.3.2 人口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研究 4 1.3.3 人口死因及人口死因构成与变动研究 4 1.3.4 对人口死亡和死因构成影响因素研究 5 1.4 资料来源 5 1.5 主要指标 6 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7 2.1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死亡率变动分析 . 7 2.1.1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粗死亡率变动分析 . 7 2.1.2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死亡率变动的年龄别和性别比较 . 10 2.1.
2、3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婴儿死亡率 . 12 2.2 1949 到 1978 年间我国死亡率变动分析 . 12 2.2.1 1949 到 1978 年间我国人口粗死亡率变动分析 . 12 2.2.2 新中国后到改革开放期间我国人口粗死亡率变动城乡比较 15 2.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动分析 . 17 2.3.1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动分析 . 17 2.3.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分年龄和性别比较 . 18 2.3.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城乡比较 . 20 第 3 章 死因构成变动分析 22 3.
3、1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死因变动分析 . 22 3.2 1949 年至改革开放我国死因变动分析 . 24 3.3 1980 年至今我国死因变动分析 . 27 目 录 IV3.3.1 1980 年至今我国主要死因变动分析 . 27 3.3.2 1980 年至今不同死因构成比变动的城乡比较 . 30 第 4 章 死亡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4.1 死亡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34 4.1.1 死亡率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34 4.1.2 死亡率和婚姻状况的关系 35 4.1.3 死亡率和人口职业的关系 37 4.2 死因构成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8 第 5 章 政策建议 40 5.1
4、根据现实情况,切实进行卫生规划、制定卫生政策 40 5.2 引导人们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工作方式 40 5.3 进一步加强对人口死亡的统计,并保证数据质量 40 小 结 42 参考文献 44 致 谢 47 第 1 章 引 言 1第 1 章 引 言 死亡率是死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死亡率水平直接影响人口健康水平,在死亡水平的变化中,我们也应看到死因构成、疾病构成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整体互相作用,及其综合作用对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所以,把死亡模式和其他影响因素放在一起,综合分析,才能科学呈现死亡模式的内涵,以此来揭示我国人口死亡模式的转变及对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做好对人口死亡模
5、式转变的应对。 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中,死亡和生育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这两者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口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死亡、出生和迁移被为人口学研究的三大基础内容。从个人来讲,死亡在其一生中只能发生一次,这是人口过程的重大事件。现有的文献表明对于死亡率的研究比任何其他人口过程都要早。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与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关系比较密切,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和低劣的食品供应都可能导致人口过早的死亡。 1.1 研究背景 因为死亡是测量人口健康最基本的指标,因此在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关的生命登记系统,收集关于死亡的数据与信息。在国际人口学界,上世纪六十年代死亡研究曾经是人口研究的核心内容,但由于近几十年
6、发展中国家开始强力控制人口增长,生育率快速下降而导致的相关人口问题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2003 年,全世界 115 个国家向世卫组织提供了生命登记资料,但数据总体质量不高,其中只有一半的国家提供的死因登记资料包括了国家大多数地区,其中可以用来分析的国家只有 39 个,高质量的死因资料只有 23 个。尤其在非洲地区,国家提供的资料能够覆盖的地区不超过 10%。不过,近几年,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和老年负担问题,这也再次引起了学术界对死亡问题的关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对死亡的研究与健康的研究结合到一起,研究并揭示死亡与人口健康之间深层次的关系,为大众和政府提供基础
7、信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到战争、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几乎没有关杨功焕。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 7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于人口死亡的统计,只有极少城市和地区进行过死因的登记和调查。有些专家(如乔启明) ,在少数农村地区做过几次调查,由少数 农村地区的人口死亡数据来推算全国农村人口的死亡情况,但作者也指出由于“环 境的恶劣”和“抽样调查的精确与否” ,这些平均结果也不一定能反映我国真实的乡村人口的死亡率水平。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民不聊生和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历史,在政府加强引进现代医学成果
8、的基础上,医疗卫生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同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有了稳步提高。从 1949 年至今,我国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但前两次都没有涉及到关于死亡的内容,在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和 2010 年分别进行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同时在 1987 年、 1995 年和 2005 年又进行了 3次人口抽样调查,这些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提供了详细的有关死亡的数据,成为本研究的重要支柱。 我国最主要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有三部分,分别是全国疾病监测点( DSP 系统) ,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和部分省的死因登记系统。 DSP 系统是在何观清教授建议下于 1978年
9、成立,首先在北京东城区和通县试点。之后监测点数目不断增多,在 1989 年正式命名为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简称 DSP。我国由卫生部发起并主管的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开始于 1957 年,当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 1987 年,卫生部统一管理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目前卫生部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已经覆盖到 15 个大城市和 21 个小城市以及 90个县,大约有一亿人口被覆盖。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我国人口转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死亡水平的下降,从死亡水平的变化也可以折射出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危害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死因也发生明显变化。因此,
10、我们在研究中要将死亡模式和相应的社会指标绑定在一起进行分析,这样更有利于揭示死亡模式的内涵,同时也能更好说明死亡模式在人口转变中对理想的健康转变的制衡作用,同时检验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以便更好的降低死亡率,提高人口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阶段,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如果能将人口死亡的各项指标作为研究社会问 题的一个中间变量,以便更 好的发挥人口死亡研究的作用,有助于探讨缩小健康存活和生理存活之间差距的一些对策。同时,死亡研究可以提第 1 章 引 言 3供人口结构变化的依据,只有了解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及趋势,才能科学把握人口健康需求。研究人口死亡的目的不
11、仅是由于死亡是人口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能了解如何减少死亡,减少疾病,增进人口健康。 本文将过去 60 年左右时间的死亡率数据连接起来,分析他们的水平和变化。通过研究寻找哪些影响人口死亡的因素是可以避免的,研究多种因素对疾病的综合影响,为我国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找出卫生工作重点、合理分配卫生资源的流向、控制医学模式的转变、制定预防保健计划与对策、提高人口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增加疾病预防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1.3 研究现状 对死亡模式研究不仅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医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人口学与医学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口学主要利用人口
12、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所研究的方向更加偏向于死亡率、影响因素和同一数据不同特征人口的对比,医学更偏向于死因类别的研究。随着我国有关死亡调查的活动增多,死亡资料更加丰富,对死亡率和死因研究人口学和医学也有交叉融合的趋势。从近年来关于人口死亡的权威书籍中就能发现这种趋势,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口的死亡和健康这本书中,不只是利用第三、第四、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 80 和 90 年代我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变化情况,也应用了我国卫生部死因登记数据对我国人口 90 年代的死因构成变化情况作了分析。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出版的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这本书中,在利用我国疾
13、病监测系统的资料分析了我国人口在 90 年代主要死因构成、变化趋势及城乡比较同时,也应用了我国人口普查中有关死亡的资料,对我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变动情况作出分析。 1.3.1 人口健康研究、人口死亡研究 人口健康是人口科学中一支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所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所面临的困难和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对于人口和健康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口转变这一因素,因此要把健康与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人口健康的研究既有人口本身的发展规律与疾病关系的内在联系,也包含了人口学与健康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学科外沿。郑晓瑛( 2003)指出人口健康所研究的对象不只是健康人群,更包含亚健康人群和非
14、健康人群,其研究内容是总人口健康的情况和人口健康的格局,而非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4医学上的健康状态,从而为维系和改善人口健康状况制定方案和实施的具体办法提供依据。 人口死亡研究主要研究人口中死亡发生的概率、造成死亡的原因、死亡规律极其影响因素等,它的研究内容可以看作是汇总大规模的死亡数据,找出这些数据中的规律,描述这些现象的特征并进行解释,希望通过研究能了解如何减少死亡,减少疾病,增进人口健康。 (黄荣清, 2002) 。 1.3.2 人口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研究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四次人口普查和三次人口抽样调查中已经可以提供比较丰富的人口死亡数据,有些学者给这些人口死亡数据
15、建立了时序关系,并按照不同方法进行调整和修正,进而分析人口死亡在不同时期的水平和变化趋势,作出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 这其中有代表性的作者有李树茁( 1994) 、任强、游允中等( 2004) 、黄荣清( 2005) ;郝虹生( 1995)对我国人口死亡率进行全面分析,其研究内容包括死亡率性别差异、年龄组差异和城乡差异,另外还对不同职业和类型的人口死亡率做出详细分析。在对中国婴儿死亡率研究方面,萨拉答 Burgard 教授( 2011)对中国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母亲所生婴儿的死亡率作出相关研究。托马斯 D.Zweifel 和帕特里西奥纳维亚( 2000)对民主专政下婴儿死亡率的
16、变动作出了研究。 1.3.3 人口死因及人口死因构成与变动研究 1、人口死因、人口死因登记和登记资料研究 人口死因研究是对人口不同死因数量的研究,从死亡原因的变化去认识死亡水平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可以极大帮助对死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导致死亡率差别的原因,人口死因分析也有助于对人口健康进行分析。在西方人口理论中人口死因的研究包括死因分类研究、死因模式和死因统计研究(李竟能, 2004) 。 王艳红( 2007)曾经对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资料 1987 到 2003 年的完整性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年鉴的完整性变动不大;五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完整性不太好,五岁以上年龄组相对较好,通常在大城市和一些
17、农村数据资料完整性比较好,比较多的漏报情况出现在低年龄组,尤其是在不到一岁组;不同地区的完整性也不同,死因监测不够完善的地区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城市、二类和三类城市地区,这些地区的检测有待加强。 第 1 章 引 言 52.不同人口死因构成对比与死因顺位研究 2000 年以前比较多的关于死因分析的文献都是地区性质的, 比较缺乏全国范围的研究,有一部分作者对某些特定区域进行了主要死因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死因构成变动和顺位分析。对全国性的研究主要有中国人口的死亡和健康和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这两本书。 死因构成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的构成也有差别。张小磊( 2007)
18、对2002 年到 2005 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别死亡率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死因对于性别的影响,指出对男性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但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也比较高;对于女性来说,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幅度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比较年轻的年龄组中要高于年老一点的年龄组。何海宏( 2008)对 2004 年中国城乡 1 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分析,得出了 1 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生儿病,紧随其后的是先天异常;在农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要高于城市,在城市,肿瘤和先天异常的死亡率要高于农村。 1.3.4 对人口死亡和死因构成影响因素研究
19、对人口死亡和死因的影响分两种,分别是人口自身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的人口,其死亡率和死因都存在比较明显差别。胡平( 1997)用 1990 年全国人口普查 1%抽样调查的数据对不同受教育人口分性别、城乡的死亡率进行分析,得出死亡水平会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这种现象在城市男性中比较明显。郝虹生( 1995)通过对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婚姻状况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比较大,有配偶的人口死亡水平明显低于未婚和离异人口,与丧偶人口差距更大,这种情况存在于所有年龄段,但他们之间的差距随着年龄组的增大而减小。游允中( 2005)也对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
20、水平、生育水平、社会卫生条件和卫生资源与人口死亡水平进行了研究。苏苹( 2001)指出环境因素对死因构成变动的影响也很大,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直接关系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九成以上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与空气污染关系更大。 1.4 资料来源 本文中关于人口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 1996 年到 2010 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6关于死因构成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 1990 年到 2010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 1984年到 2009 年中国卫生年鉴 ,同时也兼顾第三、第四、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我国最主要的死因登记报
21、告系统有三部分,分别是全国疾病监测点( DSP 系统) ,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和部分省的死因登记系统。我国由卫生部发起并主管的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开始于 1957 年,在 1987 年,卫生部统一管理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目前卫生部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已经覆盖到 15 个大城市和 21 个小城市以及 90 个县,大约有一亿人口被覆盖,卫生部还在 1975 年、 1993 年和 2006 年做过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并得到宝贵数据。 文章中也应用了别的文献中的资料,会标注出来。 1.5 主要指标 本文中采用的分析指标包括以下几种。 粗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死亡人数与同期内该地区平均人口
22、总数之比。粗死亡率没有考虑到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用这个指标表示该地区该时期的人口死亡强度。粗死因别死亡率的定义与粗死亡率的定义类似,只是分子的死亡人数不是全部死亡人数,而是该地区某时期内死于某种特定死因的人数。死因构成指死于某种死因者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全死因死亡率指计算全部死亡人口不分死因的死亡率,反映全部死因的死亡水平,进行整体上的比较。死因顺位指把不同死因构成比从大到小排列的位次,以说明不同死因的重要性。这五个指标是本文采用最多的指标,主要用来反应不同死因的死亡率变动趋势及我国人口死亡率比较高的死亡原因是哪些。 分年龄死亡率指的是某地区某时期内某一年龄段( x 到
23、x+n 岁)的死亡人数与该年龄段平均人数之比。本文使用这一指标主要用来反应年龄结构对死亡率变动的影响。 婴儿死亡率指婴儿出生后达到 1 岁前死亡的概率,严格的讲,应该称为婴儿死亡概率。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7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研究人口死亡模式的目的除了因为死亡是人口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外,就是希望了解如何减少死亡,减少疾病,增进人口健康。死亡是很容易测量的,但是健康就不容易测量了。因此,深入研究死亡水平的下降过程和性质是了解死亡与人群健康之间关系的基础,其中死亡率的下降是死亡水平下降的直观表现。 本部分内容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以及人口抽
24、样调查所提供的数据。由于一普、二普没有关于死亡的内容,所以从三普之后才有比较详细、丰富的死亡数据。在分析我国死亡率变动之前,要考虑历次人口普查和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死亡数据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死亡人数漏报和死亡年龄误报。除此之外,数据登记误差还可能来源于重报和多报,但由于死亡在大多数国家的传统习俗中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 ,这种误差一般比较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研究死亡率变动时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做了一些调整,文中在引用调整和修正后的死亡率数据时,会注明数据来源。 2.1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死亡率变动分析 由于长期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存状况及其恶劣,生活质量和医疗保
25、障极低,这个时期死亡率一直很高。 2.1.1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粗死亡率变动分析 在新中国前,因为国民党政府的昏庸与腐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我国造成毁灭性打击,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不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贫困、几乎没有医疗保障、长年战乱等多种因素影响到人民生存,居民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根据现有的资料来分析,在建国前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死亡变化看上去没什么规律性,历年的死亡水平变化比较大,高死亡状况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新中国成立前,对我国人口死亡率调查最 为全面、最为可靠的应是中国土地利用调查,另外一些小规模的调查结果也比较可靠。 游允中、郑晓瑛。中
26、国人口的死亡和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8表 2-1 1929-1931 年乡村人口的粗死亡率与其他调查的比较 区域 年份 粗死亡率() 中国土地利用率调查 中国 1929-1931 27.1 中国北部 1929-193 1 24.1 中国南部 1929-193 1 30.0 河北定县 1932 31.6 1933 27.2 1934 22.6 登记区 1935 29.1 1933 32.2 1934 25.8 定县 1935 21.6 1934 18.8 抽样县 1935 36.0 江苏句容 1934 22.6 1931-1932 42.8 1932-1933 36.
27、1 1933-1934 52.0 江苏江阴 1931-1934 43.6 数据来源: 中国人口史第六卷 P.385 表 2-1 中, 列出了中国土地利用调查与其他几个小规模的人口调查的粗死亡率统计数据,除了江苏江阴其他几个地区调查的结果一般低于 40,在 30上下。在 1931 年长江大水之后,江阴地区痢疾和疟疾盛行,所以这一年 9 月至 11 月增加很多死亡人数;由于第二年发生了旱灾,气候干燥,在疟疾流行的同时,白喉和脑膜炎也流行起来,死亡率又上升;193 3 年 1 月该镇流行百日咳;1934 年 1、2 月,再次发生了白喉与脑膜炎,然后在 3 月流行麻疹。在整个调查期间,江阴该地区几乎每
28、年都流行传染病,因此在这次调查中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调查的结果。 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9表 2-2 20 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人口的粗死亡率 调查地点 年度 粗死亡率() 河北盐山县 1922 37.1 安徽等 4 省 11 处 1924-1925 27.9 江苏江宁县杨柳村 1926 24.3 1926 15.1 山西清源县 1927 11.9 1928 11.9 河北等 11 省 22 处 1929-1931 25.7 河北等 16 省 101 处 1929-1934 27.6 1931-1932 42.8 江苏江阴县 1932-1933 36.1 1933-1934 52.0 合计及
29、平均 30.0 数据来源: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第 101102 页 在表 2-2 中, 虽然乔启明根据几次乡村人口调查的结果算得全国乡村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 30,但是他也指出,由于几次调查的结果差别很大,可能是由于“环境的恶劣”和“抽样调查的精确与否” ,所以这一平均结果也不一定 能反映我国真实乡村人口的死亡水平。 表 2-3 1907-1938 年东北人口死亡率趋势() 年代 死亡率 年代 死亡率 年代 死亡率 1907 10.6 1918 24.7 1929 20.4 1908 12.7 1919 20.8 1930 16.4 1909 19.6 1920 15.8 1931 14
30、.9 1910 20.4 1921 15.4 1932 18.9 1911 17.6 1922 16.0 1933 17.3 1912 18.5 1923 16.0 1934 18.8 1913 20.1 1924 16.0 1935 21.8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第 386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01914 19.9 1925 16.8 1936 15.7 1915 17.9 1926 19.8 1937 18.3 1916 16.3 1927 16.6 1938 19.8 1917 23.2 1928 19.2 数据来源:关东局编纂,昭和三十年(公元 190
31、7 年) 关东局人口动态统计 ,昭和十四年二月(公元 1908 年)刊行。 在 1945 年以前,东北“关东州地区”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这一地区建有生命统计系统,在“关东省”和“满铁附属地”搜集有关人口、出生和死亡的生命统计资料。由此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从 1907 年到 1938 年死亡率波动比较大,并无规律性。 表 2-4 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死亡率 区域 时期 死亡率() 数据来源 1929-1931 27.6 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1947 年第一季度 26 全国 1947 年第二季度 27.1 中华年鉴社中华年鉴(1948 年) 1932 21 台湾人口静态统计 1947 年第一季度
32、 47.6 台湾 1947 年第二季度 46.5 中华年鉴社中华年鉴(1948 年) 数据来源: 中国人口史 P387, 388 通过对已有资料研究表明,那个时期的人 口死亡统计是不完全的,统计过程中遗漏比较多,统计质量比较好的只有台湾省。综上所述,建国前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粗死亡率在 25-35之间。 2.1.2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死亡率变动的年龄别和性别比较 20 世纪上半期全国性的人口分年龄和性别的死亡调查比较全面的是来自中国土地利用调查,表 2-5 是中国土地利用调查的分性别和年龄的死亡率。 赵锦辉 .1949 年前近 40 年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原因分析 .人口研究,
33、 1994( 6): 33-35 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110.050.0100.0150.0041014202430344044505460647074年龄组死亡率()男女总计图 2-1 1929-1931 年乡村人口分性别和年龄死亡率() 数据来源: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第 106 页。 在 1929-1931 年间中国乡村人口分年龄死亡率比较高。 分性别死亡率在 0 到 4 岁组男性高于女性,这符合一般的生理规律:出生时男性多于女性,但是男性死亡率比女性更高,从 15 岁到 44 岁一直都是男性低于女性,这是由育龄期的妇女在生产时死亡率比较高导致, 45 岁之后男性死亡率开始
34、高于女性,这也符合人类的客观生理条件规律。(见图 2-1) 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4 59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7074年龄组死亡率()男女合计图 2-2 1945-1949 年中国人口的分年龄死亡率() 数据来源:阎瑞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报告集(死亡卷) ,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11112 页。 在 1945-1949 年间, 死亡率的分性别和年龄变动趋势同图 2-1 大致类似。 (见图 2-
35、2)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第 393-394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22.1.3 1949 年前近 40 年我国婴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的隐漏在绝大多数国家和时期都是人口统计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解放前我国婴儿死亡率在 200左右。 2.2 1949 到 1978 年间我国死亡率变动分析 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这个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后保持在较低水平。 2.2.1 1949 到 1978 年间我国人口粗死亡率变动分析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受奴役、受压迫、受侵略的历史,结束了以前
36、民不聊生、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使得我国经济在快速恢复的同时能够稳定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引进现代医学成果,医疗卫生事业更是取得了巨大进步,从而使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当死亡率下降到一定幅度后下降速度开始放缓,并保持在较低水平波动。 表 2-5 我国各年份死亡率 年份 死亡率() 1952 17.00 1955 12.28 1960 25.43 1965 9.50 1970 7.60 1975 7.32 1976 7.25 1977 6.87 1978 6.25 1979 6.21 1980 6.34 数据来源:黄荣清 刘琰
37、中国人口死亡数据集 ,中国人口出版社,第 3 页 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13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并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一些曾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除去个别重大自然灾害等阶段死亡率总趋势是下降的,然后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表 2-5 中可以看到,死亡率在 1960 年以前波动比较大,由 1952 年的 17迅速下降到 1955 年的 12.28,然后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率飙升至 1960 年的 25.43然后快速下降到 1965 年的 9.5,在 1960 年之后死亡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在 1979 年达到最低值 6.21,此后一直在这个水平上下浮动。
38、婴儿死亡率也快速下降,从 1958 年的 80.8下降到 1975 年的 47。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死亡率快速下降主要是由于非人口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有效的公共卫生工作、经济发展和“爱国卫生运动”。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有效的公共卫生工作因素体现在建国后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和卫生事业费等快速增长。 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1949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年份卫生机构数总计医院疗养院卫生院门诊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中心防疫站图 2-3 1949-1980 年间卫
39、生机构数 数据来源: 2004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 由图 2-3 中可以看到卫生机构数在这三十年中的变化,其中医院、卫生院的数量一直是增长的。医院由 1949 年的 2600 所增加到 1980 年的 9293 所,人均医院数由 1949年的 0.0471 所 /万人增加到 1980 年的 0.0941 所 /万人( 1949 年年底中国人口达 5.4 亿,杨功焕、王俊芳等。影响中国人群疾病死亡因素的定量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12): 4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 281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141980年中国人口 98705
40、万人) , 三十年间增长了大约一倍之多; 卫生院从 1960年的 24849所增加到 1980 年 55413 所。除了医院和卫生院之外的医疗机构数目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又增加的趋势,但总体趋势还是增 加的,且增加数量巨大,比如门诊数由 1949年 0.0138 处 /万人增加到 1.038 处 /万人,妇幼保健院由 1949 年 0.00017 所 /万人增加到1980年 0.0278所 /万人, 专科疾病防治中心由 1949年 0.0002处 /万人增加到 1980年 0.0115处 /万人,卫生机构总数由 1949 年 0.068 处 /万人增加到 1980 年 1.829 处 /万人
41、。由此可以看出卫生机构不管是总数还是人均数都获得了巨大增长。 在卫生机构数增加的同时卫生人员数也同时在增加。 表 2-6 卫生人员数 (万人) 年份 卫生人员 卫生技术员 管理人员 工勤人员 1949 5.41 50.5 1.19 2.43 1950 6.11 55.5 2.19 3.43 1955 105.28 87.41 8.65 9.23 1960 176.92 150.49 13.2 13.23 1965 187.23 153.16 16.88 16.09 1970 179.25 145.32 15.69 17.16 1975 259.35 205.71 25.14 27.09 197
42、8 310.56 246.39 29.81 32.06 1980 353.47 279.82 31.08 39.78 数据来源: 2004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 从表 2-6 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三十年间我国卫生人员数不同年份的具体数值,与卫生机构数波动式增长趋势不同,卫生人员数一直 在增长,卫生人员数从 1949 年的 10.02人 /万人增加到 1980 年 35.81 人 /万人,其中卫生技术员数从 1949 年的 9.35 人 /万人增加到 1980 年的 28.35 人 /万人, 管理人员数从 1949 年的 0.22 人 /万人增加到 1980 年的 3.1
43、5人 /万人,工勤人员由 1949 年的 0.45 人 /万人增加到 1980 年的 4.03 人 /万人。由此可以看出卫生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总数和人均数都获得巨大增长。 此外卫生机构床位数也由 1949 年的 1.57 张 /万人增长到 1980 年 22.13 张 /万人,其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15中医院床位数从 1949 年的 1.48 张 /万人增长到 1980 年的 12.11 张 /万人。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卫生服务得到很大普及, 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可以享受到优质、 有效的卫生服务。这是死亡率快速下降的有力保障。 医疗卫生服务普
44、及要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同时我国居民收入也得到了巨大增长, 195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679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119 元, 到 198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4517.8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460 元,从 1952 年起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虽然有波动,但大体趋势是增加的。回顾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在 1949 年以前国家经济濒临崩溃、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的基础上的,新中国成立后短时间内经济状况有了改善,促使那些由于经济状况太差而影响死亡原因的死亡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改善了我国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死亡率也相应下降。 文化教育对死亡的影响也是重要且全面的,这种影响在经济比较
45、落后的地区更加明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 1952 年我国初等教育入学率是 49.2%,而经历不到 20 年发展到 1971 年初等教育入学率飙升至 95%。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人民的不良习惯,可以 增强保健以降低死亡的危险,因此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死亡率下降做出重要贡献。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对死亡率下降起到重要作用的 “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 1949 年为了改变我国传染病严重流行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卫生运动, 1952 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帝国主义对我国和朝鲜发动了细菌战,这场细菌战推动了群众性防疫运动的发展。党中
46、央作出了重要指示并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爱国卫生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和参与,成功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并直接导致死亡率快速下降。 2.2.2 新中国后到改革开放期间我国人口粗死亡率变动城乡比较 这个时期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率一直低于农村人口死亡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乡死亡率差距越来越小,人口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的变动趋势是不一致的,虽然都是从高死亡率快速降低,但其中所经历的过程却不尽相同。 赵锦辉。中国人口死亡变化趋势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西北人口, 1994( 4): 3 赵锦辉。中国人口死亡变化趋势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西北人口, 1994( 4): 3 河北大学法学硕士
47、学位论文 16表 2-7 中国各年份死亡率城乡比较 ()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1954 8.07 13.71 1966 5.59 9.47 1955 9.30 12.60 1971 5.35 7.57 1956 7.43 11.84 1972 5.29 7.93 1957 8.47 11.07 1973 4.96 7.33 1958 9.22 12.50 1974 5.24 7.63 1959 10.92 14.61 1975 5.39 7.59 1960 13.71 25.58 1976 6.60 7.35 1961 11.61 14.89 1977 5.51 7.06 19
48、62 8.28 10.32 1978 5.12 6.42 1963 7.13 10.49 1979 5.07 6.39 1964 7.27 12.17 1980 5.48 6.47 1965 5.69 10.06 数据来源:黄荣清、刘琰中国人口死亡数据集第三页。中国人口出版社。 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前,城市死亡率在 8上下小幅度波动,有升高有降低,然后到1959 年快速升高;而农村死亡率则一直快速降低,从 1954 年 13.71持续降低到 1957年 11.07,然后又快速升高到 1959 年的 14.61。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上一致, 其中除了城市人口死亡率在 1
49、975年从 5.39升高到 1976年 6.60, 其他年份城市人口死亡率基本保持降低态势; 农村人口死亡率从 1963 年 10.49升高到 1964 年 12.17外其他年份也基本保持下降趋势,且农村人口死亡率每年减少的幅度要高于城市人口死亡率减少幅度。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率之间差距逐年减少,从1954 年相差 5.64到 1980 年相差仅 0.99。 这种变化趋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逐步赶上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在享受卫生服务上,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也越来越少;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死亡率相对于城市死亡率的下降起点比较高,农村死亡率下降空间比较大。综上几方面原因农村人口死亡率降低幅度大于城市、人口死亡率城乡差距逐步减少。 第 2 章 死亡率变动分析 172.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动分析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进行多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收集了大量宝贵数据。与上一时期死亡率快速下降不同,在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