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人分粥的启示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 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 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 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
2、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启示 “七人分粥”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情境有 7 个人组成的小团体, 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想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在没有计量工具或有刻度的容器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那么,如 何分食这一锅粥?多次博弈后这 7 个人的小团体形成了以下诸种规则,但是规则形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连带产生一些问题。 规则一:指定一人负责分粥事宜,成为专业分粥人士。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3、最好,于是又换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这碗粥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规则二:指定一个分粥人士和一名监督人士,起初比较公平,但到后来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从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 ,于是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分的粥最多。这种制度失败。 规则三:谁也信不过,干脆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人在一周中只有 1 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 6 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一制度造成了资源浪费。 规则四:大家民主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开始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以后他就
4、有意识地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放任其腐化和风气的败坏,还得寻找新制度。 规则五:民主选举一个分粥的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的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此制度效率太低。 规则六:对于分粥,每人都有一票否决权。这有了公平,但恐怕最后谁也喝不上粥。 规则七: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制度下,7 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象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每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这些规则其实揭
5、示的是管理中“管”与“理”的平衡问题。 何谓“管理”?追根溯源, “管理”一词缘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管” ,我国古代指钥匙,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管是法治,是依靠制度规范组织行为,体现着权力的归属;所谓“理” ,在古代是雕琢玉器、整治土地、治疗疾 病。引申有疏通、引导、处理事务之意。 “管” 、 “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因此, “管”与“理”的组合决定了管理的两大 基本职能,即控制职能与协调职能。 曾看过一份权威的调查分析报告称:在中国,管理者80的时间用在管理,仅有 20的时间用在工作。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曾指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
6、”遵照的是 20与 80的比例,这与中国管理中的“管”与“理”的比例恰好颠倒。 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是:组织中具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也不缺乏良好的指挥流程,但效益就是上不去。究其原因在于管理者将太多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管”上。原 本很简单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变得很复杂,严格的规章和流程由于到具体事务上无用而成了摆设。甚至,还常常陷于这样的无奈:部门之间互相推委、扯皮,可举起 板子却找不到屁股来打。 经济学家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管理=管+理=管好管住+理清理顺。不言而喻, “管”蕴含着权力,表现的是指挥与服从,支持“管”的是一套规章制度。 “理”则蕴含着智慧,表现的是沟通与协作,它更需要的是一种韬略,一种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东西,支持“理”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因此,良好的管理机制应有权责明确的制度,并辅之以文化的润滑和组织架构的匹配。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像 CEO 韦尔奇一样真正领略“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