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3日-283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9月13日-2834)1: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布鲁纳B、施瓦布C、卢梭D、布莱梅尔德E、弗莱雷 3: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2、)。单项选择题A、讲演法B、探究的方法C、直观的方法D、实习的方法 4: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单项选择题A、礼、乐、射、辞、书、数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礼、乐、射、御、书、数 5: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的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6: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
3、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法 7: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跟踪法B、追因法C、临床法D、产品分析法E、教育会诊法 8: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单项选择题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9: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
4、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TS李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何积极作用?()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D、关注学生的发展 10: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集体扩散 11: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单项选择题A、后记部分B、原则部分C、说明部分D、序言部分 12:口语表达的基本要素是()。多项选择题A、语速B、语音C、词汇D、声调E、句法 13:诊断性评价只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判断题对错
5、 14: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是()。多项选择题A、弹琴技能B、阅读技能C、记忆技能D、运算技能E、体操技能 15: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单项选择题A、4年B、6年C、9年D、9年 16:小学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_、_。()多项选择题A、德育目标B、德育任务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17: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18: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作用。单项选择题A、决定B、主导C、促进D、减缓 19: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
6、,什么都要学好判断题对错 20:课时计划就是教案。()判断题对错 21:记载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多项选择题A、理想国B、政治学C、爱弥尔D、论演说家的教育 22:“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单项选择题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23: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孟子B、荀子C、华生D、格塞尔E、洛克 25: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
7、权、学习权和()。单项选择题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 26:苏格拉底将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等级。()判断题对错 27: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杜威C、卢梭D、康德 28:提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班级授课制度,主张“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29: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多项选择题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30: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
8、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2:答案D,E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B,C,D,E 解析 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 8:答案A 解析 罗斯杰的观点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属于非指导教学模式。 9:答案A,B,C,D 解析 10:答案A,B,C,D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学科课程标准
9、包括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两部分内容。 12:答案B,C,E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14:答案B,C,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中华民国的教育。 16:答案C,D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 程,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20:答案正确
10、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23:答案B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24:答案B,C,E 解析 孟子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25:答案B 解析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6:答案错误 解析 柏拉图将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等级。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该书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9:答案A,B,C,D,E 解析 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30:答案B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的人格。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