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省际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抗私 周晓蒙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 使用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大学毕业生的省际流动特征, 发现其就业地点大多为毕业院校与生源地所在省份;东部地区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跨省就业发生率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地区之间教育收益率差异与工资收入的学历差异揭示了大学毕业生的省际流动决策同时受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元 Logistic 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生源地因素、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均能影响大学毕业生的省际流动。因此, 地方政府应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构建宜居环境入手, 吸引高学历人才, 进而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关键词:
2、省际流动; 教育收益率; 经济因素; 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 作者简介:张抗私, 经济学博士,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作者简介:周晓蒙,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6-12-02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政策研究” (14BSH107) An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r-provincial Flow of the GraduatesZHANG Kangsi ZHOU Xiaomeng School of Economics, Do
3、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survey data to analyze college educated workers inter-provincial mobility, we found that most of the graduates choose to work in the province where their graduate institutions or origin places belong to, the rate of labor mobility
4、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workers mobility rises along with their education level. The difference in the benefit of education among regions reveals that the migration decision of graduates could be influenced by both economic and
5、non-economic factors. This paper use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study the factors effects the flow of the graduates. We found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origin place are the main consideration of graduates migration decision. Therefore,
6、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build livable environment to attract highly educated personnel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 inter-provincial flow; educational return; economic factor; living condition; natural conditi
7、on; Received: 2016-12-02一、引言关于劳动力流动问题学术界最初认为这是一种由一些外部事件的负向冲击所引致的现象, 如经济衰退、自然灾难以及战争等因素所造成的人口被动搬迁过程1。后来,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相互渗透, 劳动力自愿流动现象逐渐增加, 学者将劳动力的流动行为纳入社会选择框架下进行研究, 当前关于劳动力的流动行为选择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劳动者的效用是关于收入的函数, 其流动决策遵循成本收益法, 追求最大化货币化效用的行为选择路径。鲍哈斯 (Borjas) 基于 Roy 模型构建了一个劳动力流动的标准模型, 模型假定在给定工资和价格水平
8、下, 个体选择消费和地点来最大化其消费水平2。同时, 搬迁成本、终止当前工作的损失以及新工作和新家的搜寻成本等流动成本问题也逐渐被纳入此框架中1。在成本收益框架下, 劳动力发生流动的动机是追求相对收入最大化, 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是朝着可以获得最高收入的地区, 且流动最终会使得均衡时流入地与流出地工资相等, 许多学者利用此框架研究劳动力流动的行为选择问题, 且得到了经验验证, 例如, 鲍哈斯使用 19702000 年波多黎各和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 研究劳动力流动引致劳动力供给变化所带来的工资和就业机会的变化, 实证分析发现:波多黎各流入与流出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特点存在很大差异, 波多黎各相对吸引高技
9、能劳动力的流入而低技能劳动力流出较多;同时, 劳动力的流入使竞争者工资降低, 劳动力流出使竞争者工资增加3。第二种观点认为, 人们进行跨区域流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 更多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 而经济状况的改善未必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幸福感的提升。因为流动后绝对收入增加而相对收入未必增加, 且更高的收入往往伴随着更大的压力, 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工作和交流, 较少的时间进行娱乐活动4, 另外, 由于流动的劳动者在社会经济方面都面临不利状况, 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往往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变差5。而社会服务、生活环境、文化和政策环境等非经济性因素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变量6-
10、7, 因此, 在此框架下, 劳动力流动行为具有复杂性, 其效用水平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 包括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劳动者在流动时除要考虑流动期间损失的收入和交通成本外, 还需权衡与亲人朋友的疏远以及社会关系网的重新建立等心理成本8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和信息通讯等外部条件的便利性。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劳动者只能在户籍归属地工作和生活, 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之间的流动被明令禁止, 这一时期不存在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区域之间的往来不断增强, 户籍制度才有所松动, 劳动力逐渐流动到外地城乡工作, 由此我国的劳动
11、力流动问题才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我国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城乡流动问题上9, 对于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劳动力跨省就业的分析较少。我国自 1999 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增加, 1999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101 万, 2010 年增至 630 万, 2017 年将达到 795 万, 其增速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水平。近几年,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和结构问题尤为突出, 如何妥善安排和引导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也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劳动力的省际流动会导致区域就业与人口增长率的差异, 进而影响创新与经济增长8, 尤其具
12、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者能够带来巨大的外部经济收益, 如能为地方贡献更多的税收,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投资增长等10。因此, 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留住与吸纳高学历人才, 研究大学生的省际流动, 分析跨省就业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为地方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同时也能够为个体的升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此背景下, 本文使用微观调研数据, 研究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跨省就业行为, 分析其省际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大学毕业生的省际流动:方向与特征1.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 2014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政策研究” (14BSH1
13、07) 的问卷调查。该调研范围涉及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华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共 21 个省市, 调研对象为劳动力市场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群体, 调研目的是获取真实、可靠的资料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 以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调研涉及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IT 业、采矿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余种行业。本次调研共收回问卷 5049 份, 剔除学历信息缺失的问卷后, 剩余 4905 份问卷。由于本文研究大学生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问题, 在国外求学回国就业的群体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对这部分群体加以剔除后, 本文的样本
14、容量为 4190, 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表 1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下载原表 由表 1 可知, 从性别分布来看, 样本中男女分别占 51.04%和 48.96%, 比例较为协调;从年龄分布来看, 40 岁以下占比达 98.02%, 其中 2530 岁者占 52.82%;从学历结构来看, 以本科学历为主, 博士群体数量相对较少;从单位性质来看, 样本中劳动者就职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例各占 30%以上, 就职于在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比例为 17.36%, 就职于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比例均不足 10%;从行业分布来看, 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业占比均在 20%以上, IT 业和社会公共行业分别
15、为 9.15%和 5.88%, 其他行业如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占比均在5%以下, 分布较为均匀;从劳动者毕业院校所属的区域分布来看, 东、中、西部各占 46.13%、42.86%和 11.00%。2. 劳动者就业地域选择(1) 省际流动发生率。本文以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毕业院校是否在同一省份 (自治区、直辖市) 来衡量跨省就业情况, 若二者不在同一省份, 则视为发生跨省就业;反之, 则视为省内就业。在此定义下, 跨省就业发生率 Mi如 (1) 式所示, X ii指毕业院校与工作地点都在省市 i 的劳动者人数, X ik代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为 k 而流动到 i 省市就业的劳动者人数, i
16、k。整体上来看, 样本中有 73.46%的劳动者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 因此总体上劳动者的跨省就业发生率为 26.54%。从三大区域比较来看, 中部地区的劳动者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最高, 为 78.86%, 西部地区次之, 为70.31%, 东部地区最小, 为 69.11%, 说明在东部地区劳动力的省际流动最强, 吸纳了较多外来劳动力。这主要源于我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使东部地区得到较多的政策支持, 加之地理位置优越, 东部地区引进了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和高技术资本设备, 进而提供更多的复杂性工作岗位, 吸引较多的人才流入11。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劳动者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的比
17、例依次为83.02%、73.17%、63.47%和 50.94%, 说明劳动者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下降, 跨省就业发生率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 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劳动者的跨省就业发生率依次为16.98%、26.83%、36.53 和 49.06%, 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学历水平越高的劳动者对信息的处理效率越高进而其流动性越强6。从三大区域的比较来看, 在各学历层次上中部地区劳动者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的比例相对较高, 而东部地区则明显低于样本的平均水平。女性劳动者更倾向于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 总体上男性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为 71.19%, 明
18、显低于女性 75.85%的水平, 各区域也表现出这一特征。从区域比较来看, 各地区跨省就业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工作经验为 35 年的劳动者留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为 76.14%, 而工作经验在 6 年以上的劳动者这一数值为 73.10%, 说明随工作经验的积累劳动者的省际流动发生率会有所提高, 各区域也表现出这一特征, 中部地区最为明显。(2) 生源地就业比例。整体上看, 样本中有 77.75%的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从三大区域来看, 中部地区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最高, 达 88.43%;西部地区次之, 为 72.09%;东部地区最小, 为 69.4
19、6%, 说明相对而言, 东部地区吸纳的外来劳动力人口最多, 详见表 2。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依次为88.72%、78.87%、60.94%和 36.17%, 说明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下降, 学历层次越低的劳动者越倾向于留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从三大区域的比较来看, 在各学历层次上中部地区劳动者留在生源地所在省市的比例明显高于样本平均水平, 而东部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表 2 劳动者就业地域选择 下载原表 整体来看, 样本中 79.58%的女性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 而男性劳动者这一数值为 76.08%。从区域比较来看,
20、西部地区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性别差异最为明显, 76.28%的女性劳动者选择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 这一数值较男性劳动者高 7.66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 71.75%的女性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 男性劳动者这一数值为 67.79%;中部地区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在 88%以上, 且男女差异并不明显。工作经验为 35 年的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为 64.94%, 而工作经验在 6 年以上的劳动者这一数值为 77.85%, 说明随工作经验的积累劳动者更倾向于回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 各区域也表现出这一特征, 其中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明显, 在东部地区工作且工作经验在
21、35 年的劳动者在生源地所在省市就业的比例为 45.71%, 当工作经验为 6 年以上时这一数值增加至 69.49%。3. 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分析本文采用经典的明瑟方程来估算教育投资回报率12, 该方程将个体的收入水平刻画成关于人力资本因素 (教育和工作经验) 的函数, 认为学习一种技能的过程不仅需要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同时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 其中, 学校教育与个体的收入水平是正相关的, 个体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会提高其收入水平;而工作经验积累与收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即在参加工作的早期,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 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使个人的收入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由于技术过时和体能下降
22、等问题, 个体的生产能力下降, 产生人力资本折旧, 从而使收入水平出现下降趋势, 因此, 劳动者的收入关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抛物线形式。模型构建形式如 (2) 式:其中, W ij为个体 j 在 i 地区就业的工资收入;edu j为个体 j 的受教育年限, 系数 1i代表劳动者在 j 地区就业所获得的教育收益率, 理论上 1i0;expj为个体 j 的工作经验, 系数 2i、 3i反映劳动者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理论上 2i0, 3i0;sexj是性别虚拟变量, 若个体 j 为女性取值为 0, 为男性取值为 1, 系数 4i反映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 ij为随机
23、扰动项。为进一步比较不同学历群体工资收入的差异, 本文在 (2) 式的基础上将受教育年限变量替换为学历虚拟变量, 以专科学历为基准, 分别加入本科 (Bac) 、硕士 (Mas) 和博士 (Doc) 虚拟变量, 具体形式如 (3) 式:回归结果如表 3 所示, 整体上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明显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为 11.81%, 中部和西部地区仅为 5.05%和 7.09%;同时, 东部地区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学历差异明显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 具有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较专科学历劳动者高出 15.78%, 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该值仅为 13.06%和
24、8.37%。在东部地区, 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较专科学历劳动者分别高出 54.38%和 78.54%, 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该值仅分别达到 23.50%和 43.00%、27.08%和 62.15%, 这意味着与专科学历相比, 学历层次越高的劳动者在东部地区将获得越高的工资收入。表 3 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回报率的明瑟方程回归结果 下载原表 由于劳动者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明显, 且地区之间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学历差异较大, 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省际流动并非仅仅受收入因素驱动。因为按照罗伊模型的假设, 劳动者按照收入最大化原则决定是否发生流动, 即使考虑到各地区的生活成本与物
25、价水平不同, 导致教育收益率无法直接比较, 但是由于各学历层次的劳动者在同一地区面临的生活成本是相同的, 各地区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学历差距应该是一致的或相差不大, 而我们的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学历差距相差很大。因此, 可以断言, 在我国专科以上学历劳动者的省际流动决策并非是按照收入最大化原则进行的, 而是由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决定。三、大学毕业生跨省就业的影响因素1. 模型构建样本数据表明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学历差异明显, 与专科相比, 在东部省份就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学历劳动者工资收入更高一些,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工资收入等于其边际产出, 那么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意味着地区之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