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功和机械能年级 八 科目 物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课题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章节复习 授课类型 复习课标依据3.1.3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例 1 用荡秋千 的过程定性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3.5.1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1知道力学中做功和功率的含义,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功和功率的含义,
2、并能用相关公式计算功和功率。2、能说出机械能的分类,能利用相关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3、在能区别动势能的基础上,认识动势能间的转化过程,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秋千等) ,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机械能守恒的意识。教学重点1用相关公式计算功和功率。2、能说出机械能的分类,能利用相关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3、在能区别动势能的基础上,认识动势能间的转化过程,并能分析、 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秋千等),有用能 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用相
3、关公式计算功和功率。3、能分析、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秋千等),有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2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来源无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 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
4、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论_交流_总结 J.其他教学环节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机械能1、机械能的分类 及其影响因素。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典型例题处理:学生读题口答,教师引导评价讲解加油后的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速度和高度飞行,动能、势能、机械能怎样变化?回顾章节知识,搭建知识框架利用动势能转化解释相关现象36. (2016安 徽 )掷 实 心 球 是 某 市 的 中 考 体 育 加 试 项 目 之 一 掷 出 去 的 实心 球 从 a处 出 手 后 , 在 空 中 运 动 的 轨 迹 如 图 所 示 , 球 最 终 停 在 水 平 地面 e点 处 (不
5、 计 空 气 阻 力 ) 则 实 心 球 ( ) 第 6题 图 A. 在 a处 重 力 势 能 最 小 B. 在 b处 动 能 为 零 C. 在 a、 、 c三 处 机 械 能 相 等 D. 在 d处 动 能 为 零 13. (2016杭 州 )如 图 所 示 , 一 个 静 止 小 球 从 A点 沿 粗 糙 程 度 相 同 的 轨道 下 滑 , 经 B点 到 达 C点 , 从 A点 到 达 C点 的 过 程 中 , 小 球 的 动 能_; 小 球 的 重 力 势 能 _; 小 球 的 机 械 能 _ (选 填 序 号 ) 第 13题 图 功和功率计算1、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并引导回顾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2、典型例题处理:农用耕地机以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若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某次耕地的平均速度是 1.4 m/s,受到的阻力为 6 300 N,工作时 间为2 h(1)此次耕地过程中,耕地机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是多大?(2) 如果土地需要耕作得更深些,耕地机以额定功率工作,耕地的速度如何变化?请简要说明理由一生板演,学生在作业本 上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后,多生上台纠正,教师最后点评明确计算工具基本知识、基本计算技能掌握作业 完成本章测试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