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749625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摘要】六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出自我意识逐渐产生,独立性和承认感日益增加,但认识社会的能力尚不完善,遇事总表现出冲动、急躁。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榜样活动;教育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出学龄中期(12岁左右)的儿童已有了自己的爱好和向往:有的想成为音乐家,有的想成为科学家。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事对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尽管他们尊重父母和老师,却常常表现出顶嘴、不服从、对立等反抗行为。随着儿童经历的丰富、智能的增长。他们喜欢讲理,与别人商量事情,有效地参与集体计划、分担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得到他人的公平对待和信任。升上六年级后,很多学生

2、的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有些在五年级时表现得乖巧的男生突然间变得咄咄逼人,女生不爱穿校服了、变着花样弄头发,学生们的这些变化都告诉老师和家长:他们正在进入青春期,更需要我们用心教育。下面谈谈我在六年级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以教师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 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施予影响的诸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最积极、最重要的。教师不仅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地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影响,而且以自身的完整人格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感染、激励学生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对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产生敬仰的心情,愿意接

3、受教师的要求,将教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楷模和表率加以仿效,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在班中我非常珍惜教师的自然威信,时刻做学生的榜样。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不会恶语中伤,讥讽挖苦打击,而是循循诱导,把学生引向正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结合各项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

4、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合日常教育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在每一节课上,每一次谈话中,都可以不失时机地贯穿有心理健康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充分利用。在学科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时,能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在教学当中有些学生遇到困难时,我都会鼓励“你能行,老师相信你”,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结合班级管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集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振奋全体学生,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一个学生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班级活动,学生能在丰富多彩愉悦舒心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 以上是我在小学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经过实践沉淀下来的的几点做法。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