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6日-8419)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6日-8419)1: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文件是()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单项选择题A、清政府B、北洋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教育B、遗传C、环境D、社会活动 3:主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A、是非题B、选择题C、填空题D、论文题 4: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代表人物。()判断题对错 5:5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
2、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什么特征?()单项选择题A、单维思维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D、具体逻辑推理 6: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单项选择题A、唐代B、清末C、民国初期D、新中国成立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单项选择题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8:虽然在教学中师生所处的地位不同,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判断题对错 9:教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多项选择题A、研究课题的选择B、研究方案的设计C、研究方案的实施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E、研究成果的鉴定 10: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从头讲
3、到尾B、以讲授法为主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D、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 1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单项选择题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社会经验D、感性经验 12: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判断题对错 13: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课程实施C、课程评价D、课程设计 14: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单项选择题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C、鉴别功能D、激励功能 15: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16:我国对学生
4、的义务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单项选择题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17: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这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单项选择题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B、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19: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
5、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单项选择题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20: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教育发展B、生理发展C、心理发展D、人的发展 21: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单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 22:儿童发展的源泉是()。单项选择题A、儿童主体的活动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C、家庭和社会教育D、社会环境 23: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 24: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管理
6、相结合。单项选择题A、国家、地方、校长B、国家、地方、教师C、国家、校长、教师D、国家、地方、学校 2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单项选择题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单项选择题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7: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先进性组织
7、。()判断题对错 28: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模仿性和()。单项选择题A、复制性B、新颖性C、创造性D、具体性 29:德育的途径是指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各种渠道或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是()。多项选择题A、各科教学B、班主任工作C、说服D、榜样E、劳动 30: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而教学同智育是相同的。()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3:答案D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C 解析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等特征,认为其他人或物的
8、思维与自己的一样,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6:答案B 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7:答案B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8:答案正确 解析 9:答案A,B,C,D,E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参见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胡厚福、成功主编的教育理论)
9、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A,C 解析 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是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影响的主要体现。 16:答案B 解析 教育法对学生的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20:答案D 解析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21:答案D 解析 略。 22:答案A 解析 略。 23:答案C 解析 实质教
10、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24:答案D 解析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5:答案C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6:答案D 解析 略。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往往具有模仿性和创造性。 29:答案A,B,E 解析 德育的途径是指实施德育的渠道,包括思想品德课教学、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劳动、课外和校外活动、少先队活动。 30: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教学不同于智育,二者相互关联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