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短文两篇精讲与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49054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短文两篇精讲与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短文两篇精讲与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短文两篇精讲与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短文两篇精讲与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短文两篇精讲与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短文两篇【要点同步精讲】基础知识补充1.补充字音晓雾将歇(xi) 夕日欲颓(tu)亦未寝(qn)2.一词多义(1)欲 夕日欲颓 (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 (人间)(2)奇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头)3.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 。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与唐朝的韩愈、柳

2、宗元等人合称“唐宋八大家” 。4.文体常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 ,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多记事陈情。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在无意中将其写成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实用功能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被刻意写纯粹的文学作品。5.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

3、 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 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课文精华巧学 答谢中书书 问题一 作者在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他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山川之美的?答案:作者在文写到的景物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作者运用动静相衬的方式来描绘这美好景色。从仰望高峰到俯视清流,又描绘了崖壁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是静景描写;然后描绘猿、鸟、鱼怡然自乐的神态,这是动景描写。以上景物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问题二 前人分析本文时,认为“猿鸟乱鸣” “沉鳞竞

4、跃”二句中的“乱”和“竞”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什么地方。知识点拨:炼字类题目的阐述方式:该字有的含义, (采用了的手法) ,写出了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烘托了 的 情 境 。答案:“乱”字写出了猿和鸟“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而“竞”字写出“跃”的状态,鱼儿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这样的描写,富有灵动2的生命气息。问题三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知识点拨:情景交融指在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的一种表现手法。情 景 交 融 包 括 寓 情 于 景 和 借 景 抒 情 。答案:本文写景,没

5、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借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 自 然 、 归 隐 林 泉 的 志 趣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四 夜游期间, 作 者 的 心 情 发 生 了 怎 样 的 变 化 ?知识点拨:试抓住文中关键词句 , 体 会 作 者 的 心 情 。答案: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 “月色入户” ,于是“欣然起行” ,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其中含有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 ,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

6、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问题五 如何理解本文最后 一 句 中 “闲 人 ”的 含 义 ?答案: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复杂的情感。一方面, “闲人”指具有闲情雅志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上是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因为这里有志趣高雅的人在欣赏它。另一方面, “闲人”也包含着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一再被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问题六 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写月,极富特色。试分析其

7、妙处。答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作者以此写出了月光如水、柔和、皎洁,夜的宁静、淡雅,以及赏月的欣喜之情。全句无一字写“月” ,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基础知识巩固】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湿润的青苔在雨中静静生长,茉莉在黄昏浮动它淡 y(1)的幽香你无须涉水而行,只踱步在轻烟长巷,便可不 q(2)而遇一份纯净的美好。江南,粉墙黛瓦,微风细雨,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情不自 jn(3)地发出赞叹。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

8、完美的体现。 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B. C. D. 3.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2013 年 6 月,随州市将迎来以“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为主题的第五届美育节,组委会拟面向全市中学生招聘主持人。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1)(2)题。(1)在主持人招聘面试现场,你这样向评委推荐自己:(要求:有礼貌、有理由,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2)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围绕主题,运用比喻为本次活动开幕式设计一段开场白。【整体类比阅读】阅读

9、下文,回答问题。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浴于汤池 ,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 百仞。山八九折,折 处辄为潭,深者縋石 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 ,观山烧 ,火甚。俯仰度 数谷。至江,山月出, 击汰 中流,掬 弄珠璧。到家,二鼓 ,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 不 复 甚 寐 。 书 以 付 过 。 东 坡 翁 。【注释】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佛迹院:寺庙名。汤池:温泉。悬水:瀑布。折:弯转

10、。縋(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度:越过。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7.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考同步阅读下面苏轼小品

11、文两则, 回 答 问 题 。(一)临皋闲题临皋亭 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 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 及助役钱 耳。(二)记游松风亭余尝寓居惠州 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4(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两税:夏秋两税。

12、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木末:树梢。死法:死于军法。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虽兵阵相接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若毒之乎 B. 若夫淫雨霏霏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 卿言多务孰若孤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11.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12.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短文两篇1.(1)雅 (2)期 (3)

13、禁2. C 3.(1)略 点拨:有“你好” 、 “谢谢”等礼貌用语,语句通顺,自荐理由充分,意思接近,酌情给分。(2)略 紧扣主题,运用比喻即可。4.吃 回头看5. A 点拨: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6.(我们)在温泉中沐浴, (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7.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附:参考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

14、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过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用船桨击打着江心,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倒映着的月亮。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8.优美;美好 即使 点拨:此题考察文言词语的解释。此类考题常考查的字词类型有5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一词多义等。句中的“胜”与句中的“虽”都属于古今异义词,解释时,可联系具体

15、语境,进行仔细推敲。如句“范子丰新第园池”是一处景物,据此可以推断“孰胜 ”中的“胜”应为“优美” 。9.C 点拨: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 “若人悟此”中的“若”解释为“如果” 。A、B、C、D中的 “若”分别解释为“你” , “像那”,“如果” , “比得上” 。答案为C。10.因此(我)就像挂在钩上的鱼,一下子获得了解脱。点拨: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五字原则:(1)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2)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3)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4)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

16、的词。翻译此句,要把省略的主语“我”补上,并且注意所给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11.“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审美心灵的人。点拨:临皋闲题与记承天寺夜游同是苏轼所作,写作背景相同贬官。据此,可以推测临皋闲题中的“闲者”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意思相近。12.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点拨:此题考查两文的主旨比较。答题时,可以抓住两文中体现主旨的词语或句子,如临皋闲题中的“闲者”和记游松风亭中的“解脱”都道出了闲适自由的感受;其次,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从中不难看出苏轼对自然的热爱。附:参考译文临皋闲题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罢了。记游松风亭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