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行车视角的道路景观尺度探讨.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7459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行车视角的道路景观尺度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行车视角的道路景观尺度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行车视角的道路景观尺度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行车视角的道路景观尺度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行车视角的道路景观尺度探讨 李婧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摘 要: 道路景观是城市道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应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及空间需求。文章从视觉特性分析的角度出发, 通过探讨动态行车视角下的道路景观尺度, 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 使得道路景观尺度更加适宜合理, 视觉上更加流畅舒适, 为驾驶员、乘客以及各种用路者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道路环境。关键词: 行车视角; 尺度; 速度; 道路景观; 美国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 曾提到有关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和原则。丹麦扬盖尔也在交往与空间提出了对城市尺度的思考以及汽车城市的尺度与步行城市的尺度之间的矛盾关系。这说明

2、不同的社会生活对人造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人在静态和运动这两种不同状态下, 对周围景观有不同感受和体验。即人的静态观赏尺度和动态观赏尺度有所不同。静态观景方式主要包括静止、步行等传统运动状态下的观景方式, 是一种相对的静态概念, 在这种静态的观景方式下, 视距比较固定。而在动态的观景方式下, 视距视角都会相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1 行车视角下的道路动态观景方式1.1 行车速度与城市道路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具有不同的使用群体及视觉特征, 城市道路景观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需求进行设计。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的分类按城市骨架进行区分, 主要依据道路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分为 4 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

3、路和支路。快速路一般只允许汽车行驶, 行人及非机动车禁入。为控制车速, 车辆只能从特定的地点出入快速路, 设计时速一般为 6080km/h。主干路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 这类全市性干道连通着城市主要的居住区、工业区、车站、码头、港口等货运中心, 负担着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 一般设计时速为4060km/h。次干路是城市中的一般性交通道路, 在城市中数量最多, 它与主干道一起形成的城市干道网络, 联系起各区域, 起交通集散的作用。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一般是 40km/h。此外, 次干道兼具服务功能, 在道路两侧常设置公共建筑及停车场。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通往城市干道的道路, 是以服务功能为主

4、的生活性道路, 承担局部交通功能。一般为 40km/h 以下的低速交通, 主要使用者是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过对不同等级道路的信息进行分类, 把握不同等级的道路对车速的不同要求, 从而更好地进行动态行车视角下的道路景观设计。1.2 动态行车视角下人眼的角度变化由于人的生理原因, 在具有一定速度的运动状态下的视角与视距都会与静态状态的方式有所不同。其基本规律是速度越快, 视角相应减小, 越近处的物体却越难看清其细节。机动车在道路上行进, 当速度逐渐增加时, 司乘人员的视野范围及注意力会产生很多变化。特别是对于驾驶员, 其头部转动的角度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视线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 即观察视野随速度提高

5、而缩小。这个特性对于道路景观设计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司乘人员在行进过程中, 随着速度的不断变化会有不同的动态视觉。有关研究表明, 当车速为 40km/h 时, 驾驶员的视觉距离在前方 180m 处, 水平视角为75左右, 25m 以内的细节无法看清;当车速上升到 65km/h, 视觉距离在 400m处, 视角也较少至 60左右, 能看清车体两侧 24m 之外的物体及构成的景观序列;而当车速为 90km/h 时, 则需要在 33m 以外方能看清, 如小于上述距离, 肉眼基本无法识别。1.3 动态的行车视角下人对物体的感知相比于静态景观, 在动态的视角下, 人们对环境的感受性不同。行进在不同等级的道

6、路上, 动态速度不同, 司乘人员对道路周边的环境景观感知也不同。道路景观是一个具有强烈动态三维空间的景观, 不同景点通过道路这一线性的路径, 联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 使人产生一种记忆强化的效果。动态观景的人们能更加容易感受到道路景观的整体性、转折性、起伏性。此时, 道路本身也成为动态景观的视线走廊。2 道路景观尺度2.1 客观的“尺”人们常见的观景方式中, 当视距比较固定时, 整体上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3 个等级。城市干道中, 大致分为近景 (0400m) 、中景 (400500m) 和远景 (500m 以上) 。远景一般可以观看景物的整体轮廓线, 如山林景观, 建筑轮廓线等。中景主要是看

7、景物的组合关系。如空间序列, 湖景及田园景观等。近景则能体验近距离周围环境的相关细节。2.2 主观的“度”城市干道中, 远景、中景、近景作为客观的“尺”, 既在空间中客观的分布, 也被动态行进中的人通过主观的“度”感受和认知。远景一般是在快速行驶中体验到, 此时驾驶者要求前方视野开阔, 产生远距离的舒畅和安全感;中景的情况下, 驾驶者能舒适的感受道路两侧的风景;近景则只能在车速较小时才能留下较清晰的影像。在一定的速度下, 对于过于集中的近距离视域, 会容易产生压迫感;而过远的景色会减弱其对观赏者的信息输送水平, 也达不到较完整的信息传播目的。此外, 有关时间认知理论的规律表明, 人们对单一事物

8、保持注意力具有时间性。对于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空间, 可使人产生兴奋与愉悦, 促进和强化注意力。相反, 缺乏变化、乏味、冗长的空间则会使人产生心理方面的疲劳和厌倦, 影响人的注意力。明确上述的层次划分与时间认知理论, 也就是明确道路景观中客观“尺”与主观的“度”, 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道路景观设计。2.3 道路尺度的节奏与韵律2.3.1 速度与尺度。考虑到人类视觉的局限, 为了感知事物, 首先得使得事物处于人的视觉范围内, 另外, 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分析和处理人接收到的视觉印象。对于快速行驶中的汽车, 司乘人员对路边行人的感知时间短, 基本看不清路边的行人。但是对于有一定距离的景物, 就能获得

9、足够的视域停留时间, 因此, 需要引起驾驶者注意的景物, 应位于一定的距离之外, 以便其有一定的时间从远处被识别。相应的, 随着车速的提升, 相同距离识别标志需要加大尺寸, 景观元素的尺度也要相应扩大。2.3.2 道路景观的节奏。节奏按照形式有不同的类型, 有连续、渐变、起伏、交错这几种形式。这些节奏可以套用在“标准段”上。虽然形式不同, 特点各异, 但都体现出一种共性, 即具有极其明显的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道路景观可以通过对节奏的把控, 创造出具有韵律感和美感的景观。相对于静态观景方式下的人们, 在运用节奏形成有韵律的景观之后, 动态观景的人们对于道路景观的序列性有更加明显的感知。另外,

10、 当道路把不同景点结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后, 还能使人产生一种累积的印象。借助于道路景观节奏的设置, 既可以加强整体的统一性, 又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3 结语本文通过对行车视角下道路动态观景方式的探讨, 以及对道路景观尺度的剖析, 提出道路绿化设计中可采用“标准段”设计的方式, 加强道路线性特征和景观连续性, 从而强化视觉印象体现道路尺度的节奏与韵律。当然,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 安全性始终是第一需要考虑的要素, 同时也是道路景观序列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在景观设计中应以安全性为前提, 把握行车视角下动态道路景观尺度的规律, 为司乘人员设计出流畅舒适的道路景观。参考文献1刘静.速度与景观汽车时代西湖景区多重景观尺度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 2009 2 田少朋.三类速度体验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3 汤振兴.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4 贾秉玺.基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