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4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37014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4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4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4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4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4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预习导引,知识点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下级武士,重农抑商,资本主义,闭关锁国,殖民地,五条誓文,1政治上:破旧立新(1)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2)废除身分等级制,实现_。(3)颁布_,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2经济上:殖产兴业(1)废除_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2)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政府扶植私人企业,将大批国营工厂出售给民间大资本家,推动_兴起。,知识点二 明治维新的内容,四民平等,大日本帝国宪法,封建领主,民间企业,3文化上:文明开化(1)开办学校,确立“_”的方针,推行四年

2、制义务教育。(2)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派遣人员出国留学。(3)掀起传播_的热潮,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4)生活习俗西方化。,国民皆学,启蒙思想,知识点三 明治维新的评价,近代化,工业国,立宪,2局限性(1)政治上:天皇专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_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2)经济上:土地改革不彻底(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_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3)文化上:愚民政策、_思想的根深蒂固。(4)军事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_传统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藩阀,国内市场,天皇崇拜,军国主义,【史料探究】史料一 今世的诸侯,

3、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世事见闻录,主题一 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史料二史料三 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 吉田松阴草莽崛起论,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日本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2)史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3)对比史料二,指出史料三政治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史料三观点的原因。,答案 (1)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阶级关系有很大变化。 (2)黑船事件。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使日本陷入

4、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3)史料三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政治,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民族振兴。原因:幕府的倒行逆施引起进步人士不满,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则激发了有识之士强烈的民族意识,推翻幕府统治成为改革势力的共识。,【史论归纳】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1)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改革的必要性:腐朽的幕府统治下的内忧外患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忧:政治方面,幕藩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经济方面,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外患: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3)改革的可能性:日本社会面临着内外的新情

5、况。 内部条件具备。 a政治前提:中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社会现状并成为领导者;武装倒幕,建立了明治新政府。 b经济条件: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和发展。 c思想条件:中下级武士中的有识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外部条件有利: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史料探究】史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

6、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主题二 明治维新的特点、影响与成功原因,史料二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史料三 明治维新期间,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

7、(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 (3)根据史料三,说明日本“脱亚入欧”的进步性。 答案 (1)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推动教育改革。 (2)学习西方时不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吸收。 (3)日本的“脱亚入欧”在当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日本的崛起。,【史论归纳】 明治维新的特点、影响与成功原因(1)特点从改革领域上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从改革方式上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并注重更新改造。从措施主体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从改革内容上看,在大力西化

8、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影响 经济方面: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政治方面: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文化方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了传播,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对外关系方面: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恢复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3)成功的原因 国际因素: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西方列强集中于对华侵略与内部事务。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加快了成功的步伐。 国内因素:直接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根本原因是明治政府执行了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的政策。,【课中思考】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

9、,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教材第92页)提示 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的传入。,2看一看,出岛设置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教材第93页) 提示 设置了一条对外通路。幕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严格限制日本人民与海外各国接触和贸易,仅保留与荷兰、中国、朝鲜等国的有限贸易,将长崎定为唯一的贸易港口,通路也只设置一条,以便于幕府控制贸易量及严格检查。,3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教材第95页) 提示 (1)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 (2

10、)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3)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 (4)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了幕府的势力。,4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教材第95页) 提示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从此,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和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教材第97页) 提示 富冈缫丝厂采用近代机

11、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较之手工工场,富冈缫丝厂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富冈缫丝厂为政府投资,手工工场是民间投资。手工工场对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6当时,有人认为开设国会为时尚早,因为日本人尚未完全开化,不学无智,由民选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教材第98页) 提示 (1)明治维新期间,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下级武士长期垄断国家政权,形成藩阀专制的局面。 (2)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日本出现了自由民权运动,对藩阀专制造成冲击。 (3)题干所列观点借口日本民众缺乏民主政治意识,拒绝实行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藩阀专制统治。 (4)这一观点不符合近代以

12、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不利于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全面发展。,7你认为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邻国?(教材第100页) 提示 明确自己近代化的成功,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外国殖民主义入侵的推动,牢记殖民侵略对自己所带来的恶果;另一方面也是借鉴邻国经验教训的结果。所以在对待邻国问题上,不要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主权之上,应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与思考】(教材第101页)下图反映了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试找出文明开化带来了哪些生活习俗的变化。提示 (1)交通方面:使用近代交通工具。(2)衣着方面:穿着西式服装。(3)建筑方面:出现西式建筑。(4)文化方面:西

13、方的基督教得到传播。,【解析与探究】(教材第102页)分析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各种态度,并结合课文总结出正确的态度应该怎样。提示 材料中反映出的态度有:(1)积极学习、吸收西方近代文化。(2)盲目排斥外来文明。(3)彻底否定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4)为了政治需要而做出吸纳西方文化的姿态,迎合外国人习惯。,正确态度:(1)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明,改革自身文化中的落后因素,跟上时代潮流; (2)在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特性,善于学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本民族的富强、发展。,【自我测评】(教材第102页)1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14、提示 (1)废除藩国制度和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取消等级身分制度和武士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2)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为日本奠定工业化的物质基础。(3)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落后习俗,发展近代教育。(4)政治上,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2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 (2)武装倒幕后,改革派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3)明

15、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全面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文明成果,对日本社会的落后因素进行改造,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4)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集中力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提示 (1)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新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2)崛起为东方强国 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家。 军事上:日本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外交上: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侵略朝鲜:1876年,签订江华条约迫使朝鲜开放通商口岸,后又取得朝鲜驻兵权,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 侵略中国:1874年,日本派军入侵台湾;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走上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