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G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设计【全套资料】.doc

上传人:QQ153893706 文档编号:1731200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G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设计【全套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G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设计【全套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G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设计【全套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G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设计【全套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G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设计【全套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基于 UG 下的钢丝包装机的虚拟装配全套设计,加 153893706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机 电 学 院所学专业: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摘 要UG 是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先进三维软件,其功能十分强大。本文介绍了基于 UG 下的钢丝包装机各零件的造型过程,详细说明了在 UG 的装配模块对钢丝包装机各零件如滚动滑轮,轴,底座,面板 ,支架的虚拟装配并制作出工程图,根据装配图对设计 的钢丝包装机各零件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看是否存在干涉现象,进一步观察 设计的钢丝包装机是否合理,从而提高了钢丝包装机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关键字: UG;参数化设计;三维造型;虚拟装配

2、;工程 图Virtual Assembly and Movement Simulationof Steel Wire Automatic Packaging Based on UG Abstract:UG is in the modern computer-aided design applies the most widespread advanced three dimensional software, its function is very formidab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UG under steel wire pac

3、kaging machine various components modelling process, explained in detail in the UG assembly module to the steel wire packaging machine various components like gear, the rolling pulley, the axis, the foundation, supports hypothesized assembly and manufactures the engineering plat, carries on the exam

4、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assembly drawing to between the design reduction gear various components relations, looked whether to have the interference, finally through the production steel wire packaging machines movement simulation, further observes the design the reduction gear to be whether reasona

5、ble, thus enhanced the steel wire packaging machine design accuracy and the efficiency.Key words: UG; Parametrization design; Three dimensional modelling; Hypothesized assembly; Engineering plat10目 录1 绪论 11.1 CAD 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1.2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意义 21.3 背景及本文所做的工作 22 基于 UG 的钢丝包装机设计方案 32.1 最终模型图及工作原理 32.2 三大运动

6、系统的实现和调节 42.2.1 钢丝定位运动系统 .42.3.2 钢丝的滚动运动系统 42.3 钢丝包装机零件的设计 52.3.1 底座的三维模型设计 52.3.2 底座上的固定联结支撑部分设计 62.3.3 轴,齿轮轴及带轴的三维模型设计 .62.3.4 操纵轴及轮的三维模型设计 72.3.5 固定滑轮的三维模型设计 .72.3.6 滚轮的三维模型设计 82.3.7 带的三维模型设计 .82.3.8 螺钉的三维模型设计 82.3.9 支架的三维模型设计 92.3.10 包装带圆环的三维模型设计 .92.3.11 面板的三维模型设计 .1012.3.12 升降轴的三维模型设计 112.3.13

7、 升降手轮的三维模型设计 112.3.14 操作面板的三维模型设计 122.4 钢丝包装机的装配 122.4.1 装配的概述 .122.4.2 底座组件的装配 .132.4.3 面板的装配 142.4.4 支架的装配 152.4.5 钢丝包装机的总装配 .153制作工程图 .174 结束语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1 绪论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 CAD,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运用和生成各类数字信息和 图形信息以进行产品设计。CAD 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和 CAD 软件对设计“产品” 进行分析,计算与模拟,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性能,并 进行绘图。 这

8、种技术把 设计人员所具有的 最佳特性(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 ,知 识经验,综合判断与分析的 能力)同 计算机的 强大的 记忆与信息检索能力,大量信息的高速精确 计算与处理能力,易于修改设计,工作状态稳定且不疲劳 的特性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和效率,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1.1 CAD 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CAD 技术的思想于 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萌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三坐标铣床,并开始2研究 APT(Autormatiaiiy Programmed Tools)系统。同一时期,美国 CALCOMP 公司研制成功简式绘图机

9、,GERBER 公司研制出平台式 绘图仪,这些都为发展CAD 技术 提供了 最基本的 物质条件。 60 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 Sutherland 发表了 SKETCHPAD人机对话系统一文, 为 CAD 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1966年出现了第一台使用的图形显示装置。60 年代的实验室研究,又促进了 计算机图形学的飞跃发展。70 年代初,CAD 技术进入早期使用阶段。美国 Lockhead 飞机公司推出了 CADAM 系统。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 DAG-1 自动设计系统。由于飞机和汽车中遇到大量的自由曲面问题,法国人 提出了 贝塞尔算法。应用此算法能在二维绘图系统 CADAM 的基础上,开

10、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推出三维曲面造型系统 CATIA。它的出现,首次首先以计算机来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同时业使得 CAD 技术的开发又了现实的基础。这式的 CAD 技术主要运用于军用工业。80 年代,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 产品的功能达到新的水平,性价比大大提高,尤其式 32 位小型机和 超级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 CAD 系统开始为中小型企业所用。我国对 CAD/CAM 技术的研究始于航空工 业。高等院校和 科研院在 CAD支撑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上担任及其重要的角色。在二维交互绘图系统,又不 少自主版权的软件,如开目 CAD 、CAXA 电子图板,金银花系统等 都在国内

11、行业中 推广使用。在应用领域,如通用机械零件设计,冲 压和注射模具的设计制造,汽车外形设计,汽轮机叶片 设计分析等方面我国均研制出实用的 CAD 软件,如今 CAD 技术及其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现在的 CAD 已成为一 门综合性应用新技术,它涉及以下基础技术:(1)图形处理技术。如二维交互图形技 术,三 维几何造型技术 及其它图形输入输出技术;(2)工程分析技术。如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方法,物理特性计算,模拟模拟以及各行业的工程分析;(3)数据管理与数据交互技术。如数据库管理,不同的 CAD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接口等;(4)文档处理技术,如文档制作,编辑及文

12、字处理等;(5)软件设计技术。1.2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意义参数化技术的出现使 CAD 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在此之前的造型技术都属于约束自由造型。考察机械制造全过程可以发现,在设计一个新产品时, 约7080的成本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后继工艺规划及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措施对成本的影响有限。因此,采用先进的 设计方法和 工具以提高设计效率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参数化技 术就 应运而生。 对于结构比较定形的产品,建立参数化模型,通过调整参数,修改控制几何形状,自动实现产品的精确造型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 设计质 量。参数化设计方法在不断的3发展和完善,早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二维

13、图形由于二维图形的局限性,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局限,因此三维实体参数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实体参数化设计方法不但弥补了二维设计的局限性,而且设计者设计产品时,头脑中总时先形成三维模型,三 维实体建立好以后,再将其转化为二维工程图,这样就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参数化 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储存了 设计的全过程,能设计出一 组而不时单一的产品模型。它使设计人员不需要考虑细节而尽快草拟零件图,并可以通过变动某些参数来更新设计,而不必运行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参数化技术避免的重复劳动,避免了资源浪费。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应用参数化设计,能提高 产品的设计效率,缩短新产品的开

14、发周期,使设计人员从繁重的计算和绘图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的经历放在创造性的设计工作中去。因此,它 成为进行初始设计, 产品模型编辑修改,多种方案设计和比较的有效手段,深受工程设计人员的欢迎。1.3 背景及本文所做的工作在机械设计中,利用 UG 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和虚拟装配功能,能使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设计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本课题以 钢丝包装机为研究对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为了保护产品及运输的方便,要对钢丝进行包装,传统的人工包装效率低而且包装的质量也不好,所以有必要设计出自动包装钢丝的机械,对钢丝进行快速且高质量的包装,用 UG 对其进行设计和虚拟装配将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课题的主要

15、工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成钢丝包装机的各个零件;二是在各个零件的基础上对钢丝包装机进行虚拟装配,并检查安装在钢丝包装机上的各零件是否存在干涉现象。三是对所安装的钢丝包装机进行运动模拟,检查钢丝包装机的运动性能是否合理。2 基于 UG 的钢丝包装机设计方案用 UG 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生成钢丝包装机的各个零件,然后在虚拟装配功能下在各个零件的基础上对钢丝包装机进行虚拟装配,并 检查安装在 钢丝包装机上的各零件是否存在干涉现象。数据,主要零件参数见表 1。表 1 钢丝包装机主要零件参数表叠合范围 任意重叠(可调) 包装材料 编织带(或其他缠绕材料)钢丝宽度 W W500mm 钢带 外径OD800m

16、mOD1400mm4钢带内径 ID 450mmID1000mm 环体 转速 v v40r/min(变频控制)托辊高度 约 500mm 托辊承重 2000kg总 功 率 约 3kw 电压 /频率 3380V/50Hz重 量 约 约 2000kg2.1 最终模型图及工作原理8910 当钢丝放到底座的滚轴上时,可以通过升降手轮 1 来调整面板到合适的高度,然后转动手轮 6,通过四个固定滑轮 8 使钢丝准确的固定在底座的正中间; 在电机的带动下,4 开始旋转,从而通过皮带 5 带动另一滚轴以同速同向的运动转动使钢丝在滚轴摩擦力作用下以开始滚动,其滚动速度可能通过调整电动机的速度来实现; 同时,另一电动

17、机带动主轴 10 转动,主轴 10 通过面板后的皮带带动其它三个滚轮一起以同速同向转动,从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胶带环 9 以一定的方向旋转; 在两个运动同时作用下,使在 3 上装的胶带准确、快速的缠绕在钢丝上.12345675完成对钢丝的自动化包装.2.2 三大运动系统的实现和调节2.2.1 钢丝定位运动系统 1232.3.2 钢丝的滚动运动系统 通过旋转手轮 3 使滑轮 1 和滑轮 2 以同速相对运动,从而迅速而准确的实现钢丝的定位23 用 4000W 的电机通 过带传动带动轴 1 转动,轴 1 通过三角带与轴4 相连,从而使两滚轮 2 同速同向转动,使放在上面的钢丝按预定的速度和方向滚动

18、。 调节钢丝的滚动速度和方向可能通过相应的调节电动机的转动速度和转向来实现。142.2.2 钢丝的滚动运动系统 62.2.3 胶带的缠绕运动系统123465 胶带环通过滚轮1和2定位在面板上,其中2是动力轮,用4000W的电动机带动轴5旋转,通过带6的摩擦力 使其它三个滚轮一起旋转,从而通过滚轮与胶带环相互的摩擦力使胶带环绕其中心线作旋转运动,使固定在轴4上的胶带有条不紊的对钢丝进行缠绕包装。 调节其转速和转向可能通过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进行调节。2.3 钢丝包装机零件的设计进入 UG4.0 初始环境以后,需要新建一个文件,注意文件名和路径不要使用中文字符.单击 图标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再单

19、击 图标按钮,这样不进入了UG4.0 的建模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可以建立和修改实体、曲面、钣金等特征。其基本的建模思路如下。(1)因为 UG 的建模思想是模仿零件的加工工艺路径的,所以首先需要分析所建立模型的形状特征,色划出模型的大致建立过程。按照零件的加工顺序,从毛坯开始,逐步加工,逐步建模,直到完工,形成需要的零件。当然,这一步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来建立形体。(2)建立一个主要的实体特征或曲面特征,即毛坯。(3)在主要实体或曲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步的粗加工。采用切割或叠加的方式来构建第一道“ 加工程序 ”。(4)后面的步骤按照前面的重复进行,直至完成。2.3.1 底座的三维模型设计设计思

20、路:首先生成底座的曲线,然后通过拉伸生成底座基本实体,以底座上侧面为草图面进入草图生成底座挡板曲线轮廓,再通过拉伸生成挡板,最后通过镜像生成另一侧的挡板,细节 操作生成底板上孔及槽等特征。以坐标原点为基点绘制的底面轮廓曲线如图 1 所示。图 1 底座轮廓曲线最终生成的底座效果图如图 2 所示7图 2 底座图2.3.2 底座上的固定联结支撑部分设计此部分的设计要充分计算各个部分的大小和布局的合理性,做到节省材料又使机构各个零件之间配合紧凑,精确。设计时充分用到草图拉伸,孔和 镜像操作。最终效果如图 3 所示图 3 底座上的固定联结支撑部分2.3.3 轴,齿轮轴及带轴的三维模型设计轴根据其功能和用

21、途分为很多种,在这里以光轴为例。光轴是一种精密的机械支撑元件,用于支撑轮类 零件。 设计思路是:首先建立草图曲线,然后通 过旋转得基本实体,再通过草图拉伸及作布尔差运算生成带轴,最终模型如图 4 所示。图 4 轴生成的齿轮轴如下图 5 如示:8图 5 轴,齿轮轴及带轴 2.3.4 操纵轴及轮的三维模型设计本节设计主要采用二维草图对螺旋线进行导动方法进行模型设计,以与之配合的上面部分零件形成传动联接。生成的三维效果图如图 6 所示。图 6 操纵轴与操纵轴配合的传动零件如下图 8 所示主要操作步骤是在基本实体做出以后,与上图操纵轴配合作布尔差运算便可生成该实体,最终效果图如下图:图 82.3.5

22、固定滑轮的三维模型设计本节将综合运用 UG NX4.0 中的圆柱体特征, 圆椎特征,孔特征来 完成一个典型的滑轮零件的创建,由于本设计共有四个滑轮,仅以一个滑轮为例,由 图9 所示的效果图所示。图 9 固定滑轮图2.3.6 滚轮的三维模型设计设计思路是:首先创建一个同心圆,然后拉伸,最终图形见图 10 左,基本 实体形成以后,做出与滚轮圆 柱面交一定深度的管道(内直径为 0),进行布尔差运算,最终图 形见图 10 右。9图 10 滚轮 2.3.7 带的三维模型设计三角带其实没必要设计出来,因为设计出来的实体只是一个造型,而没有柔性,但为 了最终装配的整个 设计效果, 这里简单的设计 出一个基本

23、的带的造型。这里用到的所有的一共有两根三角带和三根平带,完成后的实体效果图如图 11所示。图 11 上是三角带,下是平带2.3.8 螺钉的三维模型设计螺钉设计的一般思路也是绘制二维草图,然后进行拉伸操作生成基体,再在接伸体表面上创建圆台,生成螺纹等细节特征。 绘制出的二维平面图如图 12 所示。图 12 螺钉头的二维草图生成的效果图见图 13 所示。10图 13 螺钉实体2.3.9 支架的三维模型设计支架是钢丝包装机中的简单零件之一,主要操作是拉伸,镜像,生成孔特征和螺纹特征,包括 8 个对称螺 纹孔, 3 个导向孔,最终效果图如图 14 所示。图 14 支架2.3.10 包装带圆环的三维模型

24、设计本节设计是在一个同心圆的二维草图上进行拉伸操作,然后做出一个穿过该环的长方体,以圆为目标 体, 长方体为工具体,两都做布尔差运算,从来做出圆环的开口部分;利用圆台和螺纹命令最后做出的效果图如图 15 所示:图 15 包装带圆环2.3.11 面板的三维模型设计面板的设计从建模角度上讲,设计过程要比支架零件简单一些,面板和 支架一样,仍然属于典型的左右 对称零件,可以按照左右对称零件的设计思路来设计面板零件,先利用基本特征造型工具设计零件左半部分的全部特征,然后按照镜像体工具镜像生成完全对称的右半部分,最后利用合并工具将左右两部分合11为一个整体。在设计左半部分时,大体的 设计思路如下:1)利

25、用长方体特征做为其他特征的基体。2)利用圆台工具创建面板下的导向轴部分。3)利用拉伸草图等工具创建侧面两个螺纹孔部分。4)利用孔工具创建与动力轴配合的两个孔特征。5)利用凸台工具创建滑轮的配合轴。7)镜像实体,产生出右半面板实体,合并左右 实体。完成后盖的效果图如图 16 所示。可以按照上面的思路设计机座零件,这里不再叙述设计过程。图 16 面板零件效果图图 17 后盖2.3.12 升降轴的三维模型设计首先单击圆柱体命令,输入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参数,建立初步的基本实体,然后单击圆台命令,在轴的端部建立一定直径和高度的圆台,接着把两部分求各,使之成为一体;最后利用螺纹命令,输入相关的螺纹参数,作

26、出升降轴上的联接12和传动部分。图 18 升降轴2.3.13 升降手轮的三维模型设计本节综合运用 UG NX4.0 中的圆柱体特征,孔特征,球特征,实例特征来完成一个典型的升降手轮零件的创建,1)首先单击圆柱体命令,输入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参数,建立初步的基本实体;2)然后单击草图命令,以建立的圆柱体上下截面的对称中心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界面,作通过圆柱体截面中心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限制一定的长度,退出草图;3)利用圆管命令,以刚刚作出的两条直线分别为基准线,设置圆管的内直径为 0,外直径为一定的数值,再 进行求和,使作 现的两 轴和圆柱基体成为一体;4)利用球命令,分别以轴的四个截面圆中心为

27、中心,输入 球的直径,作出四个球体,再进行求和,使球和轴成为一体,这样整个造型基本上已成形;5)最后利用孔和螺纹命令作出其联接和传动部分,作出由图 19 所示的效果图所示。图 19 升降手轮2.3.14 操作面板的三维模型设计本节使用长方体特征,圆台特征,拉伸特征及布尔运算,生成基本实体后做倒圆角修饰处理。最后生成的效果图如图 20 所示13图 20 操作面板2.4 钢丝包装机的装配2.4.1 装配的概述UG 装配模块不仅能快速的将零件组合成产品,而且在装配中,壳参照其他部件进行部件关联设计,并 对装配模型进行间隙分析和重量管理等操作。装配模型产生后,可建立爆炸图,并可将其引入到装配工程图中。

28、同 时,在装配工程图中可自动产生装配明细表,并能对轴测图进行局部挖切。在大多 CAD/CAM 系统中,有两种不通的装配模式:多组件装配金额虚拟装配。多组件装配:该装配模式时将部件的所有数据复制到装配中,装配中的部件与所引用的部件没有关联性。当部件修改时,不会反映到装配中,因此,这种装配属于非智能装配。同时,装配是要引用所有部件,需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因此影响装配工作速度。虚拟装配:该装配模式是利用部件链接关系建立装配。该装配模式有如下优点。1)由于是链接部件而不是部件复制到装配,因此,装好配时需要的内存空间小。2)装配中不需要编辑的下层部件可简化显示,提高显示速度。3)当构成装配的部件修改时,

29、装配自动更新。UG 软件采用虚拟装配模式。2.4.2 底座组件的装配本节对底板进行装配,底板组件包括十五个零件,底座为基础零件,四个完14全相同的固定滑轮、滚轮和轴做为配合零件,最后装相三角带,完成后的效果 图见图 17 所示。1)导入基 础零件底座并安装轴和固定滑轮图 21 装配工具条在图 21 中点击添加现有的组件按钮,然后选择部件文件,选取底座做为部件文件,弹出图 22 所示对话 框,一直点 击确定按钮 。然后又回到 选择部件文件对话框,选择 与底座轴支撑部分相配合的轴,在定位里面选择配对,然后点 击确定。弹出图 23 所示配对条件对话框。点击配对按钮,分别选择轴端面和底座上的孔端面做为

30、配合面,点击应用 进行装配,然后再分 别选择 配对类型为中心, 选择轴的外圆表面和底座孔的内表面,点击确定,使 轴的轴 心线与底座孔的轴心线重合,从而配合完成。生成图 24 所示的图形。15图 22 添加部件对话框 图 23 配对条件对话框图 24 底板组件间配合图 24 底座组件2.4.3 面板的装配方法是:在配对条件中选择配对按钮,分别选择滚轮侧面和面板的表面,点击应用按钮,在配对条件中 选择中心按钮, 选择滚轮 孔中心和面板上轴的中心,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四个小 滚轮的装配。以同 样的步 骤选择轴和大滚轮进行依次16装配,最终如图 25 所示。正面 后面图 25 面板组件的配合2.4.4

31、支架的装配具体操作步骤和前面的一样,点击添加现有的组件按钮,然后选择部件文件,选取支架做为部件文件,弹 出图 22 所示对话框,一直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又回到选择部件文件对话框,选择 与支架部分相配合的升降轴,在定位里面选择配对,然后点击确定。弹出图 23 所示配对条件对话框。点击配对按钮,分 别选择支架上面孔的内圆表面和升降轴的外面表面做为配合面,点击应用进行装配,然后再分别选择配对类型为中心,选择 孔的内圆表面和升降轴的外面表面,点击确定,使孔的内圆表面和升降轴的外面表面的轴心线重合,从而配合完成。生成图 24 所示的图形。生成的最终图形见图 26 所示。图 26 支架组件2.4.5 钢丝包

32、装机的总装配17在 UG NX 系统中,常用的装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 3 种。1)自顶向下装配:是指在装配中创建与其他部件相关的部件模型,在顶层产生一个装配,逐步向下添加零件产生部件或者子装配体。2)自底向上装配:从底层向上装配,在装配中创建与其他相关的部件模型,将零件加入到装配体中。3)混合装配:混合装配是将自顶向下装配和自底向上装配结合在一起的装配方法。例如,先创建几个主要的部件模型,再将其装配到一起,然后在装配中 设计其他零部件,即混合装配。在实际的设计中,可根据需要在两种模式下切 换。钢丝包装机的总装配包括底座组件的装配、与面板组件的装配、与支架组件的装配、面板后盖、操作面板、螺钉、垫片

33、、定位销等许多元件的装配,具体的装配方法略,生成的最终 装配图见图 27 所示 3。图 27 三维轴测图现将钢丝包装配的三维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绘制如图 28 和 29 所示。18图 28 三维正视图 图 29 三维俯视图由上面所示的装配关系可以看出,钢丝包装机的结构设计合理,没有产生任何干涉现象。钢丝自动包装机是专门为冶金行业而研究,设计,制造的一种新 颖的缠绕包装机,用于钢丝、焊丝、线缆等线材的缠绕 包装,以达到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本机具有安全性高,包装速度快,包装范围广泛,操作简便等优点。是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 时间,减少 产品包装成本,提高产品档次的最佳选择。基本特征:采用 PLC

34、 微电脑 控制。 变频控制,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包装带的重叠度。手动 /自动工作模式选择 。配 备胶带粘贴装置。往复式操作。包装 带的松紧度可调。托 辊和护辊均采用高耐 压聚胺脂包胶。滑 环高度可调。安全、便捷,占地小。3制作工程图UG NX4.0 提供了强大的工程图生成功能, 让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由三维模型直接生成工程图,得用工程图模块可以建立 3D 图、剖视图、局部视图等。由于 UG 是建立在单一数据库结构下,因此在建立工程图时如果对尺寸进行修改,相关零件、装配体等也会随之改变。同样,任何 对零件的修改也会反映在相关的工种图上。单击“图纸布局 ”工具栏上的 “基本视图”图标按钮,在图

35、纸上合适的位置放置基本视图,并添加相应的投影 视图、 轴二测视图,并 标注其装配的整体尺寸,最终效果图如图 30:19图 30 基本视图4 结束语UG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本文所讨论的是利用 UG 平台来创建包装机系列零件的三维模型,并在 UG 环境下实现包装机的虚拟装配。通过虚拟装配,可以减少设计过 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由于时间的关系和对软件掌握程度的不足,没能对整个钢丝包装机进行参数化建模,对包装机的设计也比较简单,以后需要在此基 础 上进一步改进。20致谢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当中,指导老师以及同学们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支持,指导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

36、求知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鼓励我孜孜不倦,锐意进取,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他有意识地培养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相信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令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受益匪浅。在此,对他们所给予的指导 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21参考文献1胡仁喜,UnigraphicsNX3.零件设计实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孟清华,UGNX4.0 中文版机械设计专家教程 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63纪名刚,机械 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胡小康,UGNX2 运动分析培训教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吴宗泽等,机械 设计课程设计

37、 手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孙江宏等,基于 UG 的直齿 参数化实体设计通用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11:123-125.7吴平良等,基于 UG 的斜齿轮 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扫描成型法J .工具技术,2003:19-22.8廖美根,基于 UG 生成表驱动 的零件三维参数化模型研究J. 机械, 2004,12:46-47.9白剑锋等,基于 UG 的渐开 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 J.现代制造工程,2006,2:118-121.10苏纯,基于 UG 的变速箱参数化 设计方法研究 J.制造业自动化,2005,4:11-13.11李素平,基于 UG 参数化快速 设计方法的研究应

38、用 J.锻压技术,2006,2:85-88.12庄亚红,基于 UG 的零件三 维参数化设计技术 J.机械,2004:81-86.13韩新华,详细 螺纹显示的参数化 标准件库在 UG 上的实现 J.制造业信息化,2006,5:96-98.14陈拂晓等, UG 环境下标 准件库的建立 J.CAX 技术及应用,2005,3:2628.15王锦红,邵明,基于 UG 软件的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应用J .现代制造工程,2003,2:2930.16李素平,刘根生等,基于 UG 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及程序设计技术J .模具工业,2005,12:13-17.17杨家鹏,基于 UG 的零件参数化 设计 J.计算机应用,2003,4:26-28.18万九团,基于 UG 的三维 参数化标准件库的建立 J.电器技术与自动化,2002,4:82-84.19苏纯,袁国定,基于 UG 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模块开发J .计算机应用,2005, 6:55-57.20周欣,张秀 华,齿轮类零件参数化 CAD 研究现状分析J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4:222-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