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7307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产学协同 探索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 培养新模式 柳长安 杨凯 华北电力大学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等工程教育成就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目前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 1000 多所, 占本科高校总数的 90%;2015年工科本科毕业生数达 118万, 工科在校本 科生数达524.7万, 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32%。 全国高校本科专业中工学门类下设 31个专业大类, 共计1.5万多个专业点。在 校生数最多的五个专业类是计算机类、 机械类、 电子信息类、 土木类和电气类, 五 类专业在校生数之和占全国本科工科在校生总数的 2/3。 经过长期的自主探索, 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以

2、来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我国高 等工程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 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形成了比较合理 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 有力地支撑了我 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就是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 工程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在培养理念上, 科、教尚 未融合, 师资“非工化”现象仍较严重;在培养内容上, 供、需尚需统一, 专业 设置和知识体系稍显滞后;在培养资源上, 产、学尚待协同, 相对性供需矛盾仍 比较突出。 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 (2014年度) 针对工科毕业生

3、质量的各个维度, 对 526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质量总体上是认可的。 对毕业生“通用能力”总体评价最高, “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次之, 对 “工程能力”评价相对较低。 与工科专业直接相关的“工程能力”评价相对较低, 则反映出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技术层面出现了一定问题。 毕业生质量的各个 维度所包含的指标如表 1所示。 表1 工科毕业生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框架 下载原表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 一方面毕业生掌握前沿知识差距较大。 即工程教育教学内容 吸收学科前沿知识不足, 与工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远不能很好适应。工程教育 如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适应工程科技飞速

4、发展,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毕业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相对不足。即工程教育重理论研究、轻工程设 计、忽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应是今后坚持不 懈的重要改革方向。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 当前,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高校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迫切需 要。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 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共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构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系机制。 一方面, 高校密切跟踪行业发展需求, 邀请行业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另一方面, 行业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 从工程教育的“用户”逐步向工程教育的“参

5、与者”转变, 将行业发展的需求反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推动工程人才培养质 量持续提升。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2010年 6月, 教育 部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 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 (学) 会, 共同实施卓越计划。 实施目标 卓越计划是针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着力推动三个方面的改革:一 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预期使参与学校达到开设有工

6、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的 20%左右, 使进入计划 的本科生占到工科专业本科生的 10%左右。该计划到 2020年的阶段目标是, 要 培养一批高素质工程师后备人才。 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 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培 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 才。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实施“卓越计划”的五项重点任务 2010年, 教育部批准了首批“卓越计划”试点61所高校。 十二五期间, 全国208 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专业点参与实施, 覆

7、盖在校生 约13万人。为适应我国工业化需要, 卓越计划在工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 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实施, 培养现场生产服务型工程师、 设计开发型工程师和研究 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实施领域既包括传统产业, 也包括战略 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实现预期目标, 要落实五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 即前提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 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核心是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建设高 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同时, 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是卓越工程人才 培养的基础;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支撑保障。 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 (筹) 校企联盟总体思路

8、为适应能源革命、 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创新电力人才培养机制, 联盟将以实 施卓越计划为载体, 校企协同, 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行业企业“用得上、留得 住”、 具备全球视野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能源电力发展提供持续的 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在教育部、中电联的指导下, 促进行业企业由工程教育的“用户”逐步向工程教育的“参与者”转变, 逐步形成“校企协同、校校协 同、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电力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 “校企协同”相关工作内容 行业参与、校企联合是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也是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需要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校企共同制订行业人才培养标准。

9、 确定行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规定 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与行业企业基本业务岗位需求相衔接。 第二, 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 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相衔接, 把行 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各环节, 支持出版系列专业教材。 第三, 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制订企业实践阶段培养方案。参加卓越 计划的学生累计有一年时间 (不少于32周) 在企业 (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 习。 第四, 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实践 1-2年;高校从 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承 担教学任务。 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在

10、4年内, 有6门专业课由具备5 年及以上企 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毕业设计的题目来自生产实践, 并由校企双方导师指导 在企业完成。 第五, 弘扬电力行业价值文化。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质量、安全、 效益、环境、职业健康等方面意识的培养。 “校校协同”相关工作内容 确立电力人才培养规格。 联合相关高校面向电力工业发展需要, 依据行业标准修 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着力培养电力行业急需专业人才。 优化电力相关专业结构与布局。 校际间建立需求导向的本科专业优化与调整机制, 突出专业优势特色建设。 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统筹加强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优质课程、 实验平台开放共享机制等。

11、 “共建共享”相关工作内容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一方面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 一方面提高企业新聘员工岗位适应度。 争取国家对电力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相关部委出台新形势下加强电 力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 促进国家在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 中心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校企联盟的职能使命 联盟要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和能源技术革命 创新行动计划 (2016-2030年) 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精神, 争取国家对电力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 吸

12、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电力类专业人才 培养, 形成“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协同育人”的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 为实现上述宗旨目标, 联盟致力推动以下工作: 对行业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促进双边或多 边合作。 组织制订行业人才培养标准, 推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实习以 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重点项目。 创新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共同开设 相关课程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促进企业和高校间人员互聘,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弘扬行业价值文化, 促进电力高等工程教育向基础教育阶段延

13、伸, 广泛建立优 秀生源基地。 受教育部委托, 开展相关专业卓越计划实施工作评价。 组织和举办相关论坛、会议, 畅通交流合作渠道, 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联盟组织结构以及华北电力大学相关情况 联盟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组织协调下独立开展工作。 联盟由领导小组、专家组以及若干专业工作组构成。华北电力大学是由教育部与 校理事会共建的、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 新平台”重点高校, 同时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始终把能源 电力行业作为办学的服务对象, 走校企合作兴校之路。2013年, 学校理事会换 届, 成员扩大至七大电力央

14、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 形成行业企业支 持学校办学的新格局。2014年, 理事会设立人才培养委员会, 以适应行业转型 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深入探索校企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新途径。 2014年9月-12月, 华北电力大学先后前往8家理事会成员单位调研, 了解行业 企业人才需求, 寻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形成了 华北电力大 学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在调研过程中与企业共同探讨了组 建“中国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相关事宜。 相关部门审议工作及联盟组织架构 目前, 筹备工作已经过多方审议批准。主要是, 2016年4月19日, 中电联与教 育部会谈, 商

15、讨了成立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校企联盟相关事宜;2016年 5月27日 上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会议, 审议通过了 关于组建“电力行业卓越 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的议案;2016年5 月27日下午, 教育部卓越计划专家 组会议, 审议了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筹备工作情况报告;2016 年11月 25日, 2016 年电力企业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联席会, 审议了“中国 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章程 (讨论稿) 。 下一步, 将成立领导小组, 负责规划卓越人才培养的规模和专业, 制定相关政 策措施;成立专家组, 负责审定卓越计划行业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评价卓越计 划实施情况等;设立专业 (工作) 组, 负责实施相关专业领域卓越人才培养工作, 落实联盟有关决议。 设置电气专业组、能源动力专业组、核电专业组、水电专业组、新能源专业组等 工作组。将从电气工程专业开始实施。以后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业组, 并逐步扩大 成员高校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