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论歌仔戏的声腔与表演特色——以传统经典折子戏《平贵别窑》等为例.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7295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歌仔戏的声腔与表演特色——以传统经典折子戏《平贵别窑》等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歌仔戏的声腔与表演特色——以传统经典折子戏《平贵别窑》等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歌仔戏的声腔与表演特色——以传统经典折子戏《平贵别窑》等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歌仔戏的声腔与表演特色以传统经典折子戏平贵别窑等为例 曾宝珠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 歌仔戏是我国 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 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闽籍华人聚居地, 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培育的戏曲剧种。闽南歌仔随着闽南人“唐山过台湾”传入台湾, 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剧种元素, 于 20世纪初形成, 并迅速回传闽南, 是闽南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歌仔戏自诞生后, 两岸艺人演出交流绵延不断, 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折子戏也称为散出、插出、摘锦等, 是全本戏里的一折或一出。折子戏在戏曲从业者长期演出实践中汇聚了经典的艺术品质,

2、 同时在历代传承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演出样式, 所以折子戏是全本戏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折子戏浓缩地体现了音乐唱腔的精髓, 高度表现了戏曲文学的深厚底蕴, 娴熟展现了戏曲程式的技法规范, 建立起演员与观众特殊的观演关系。因此, 折子戏对于一个剧种或者一个演员而言, 具有重要的艺术养成作用。对折子戏的继承学习是提高演员表演艺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衡量考察演员表演功力的一个准则。二十多年来, 笔者在学习传统经典折子戏的过程中, 以敬畏之心努力学习, 从中汲取了表演的智慧与唱腔的精华, 树立了对自己甚至是剧种的自信。下面, 就经典传统歌仔戏折子戏平贵别窑和雪梅教子, 粗浅分析歌仔戏表演与声腔的特点。经

3、典传统折子戏别窑讲述薛平贵揭下皇榜, 降服红鬃烈马, 有功入朝, 唐王特加升赏, 先封后营都督府, 旋即被王允一本, 改为马前先行出征西凉国, 即日起行。薛平贵回窑与王宝钏告别, 悲喜交加、泪眼相对, 诉不尽生离之苦。在这折戏里, 笔者继承了谢月池老师特有的歌仔戏台湾流派唱腔风格, 刻画了王宝钏与薛平贵离别的种种无奈、深情和不舍不甘。日盼已久的王宝钏终于盼到了丈夫的归来, 当得知平郎当了后军都督, 因王允参奏, 降为先锋, 发配西凉出征, 今日回家与妻辞别而来的消息, 王宝钏的感情从火热的顶点跌至冰冷的谷底。表现此时此景用了歌仔戏里最具特色的主调之一【七字调】里的【七字哭】。【七字哭】的特点低

4、回委婉, 最能体现王宝钏此时内心的痛苦。接着, 王宝钏听了平贵的诉说之后, 就引用了歌仔戏的另一主调【杂碎调】, 哭骂爹爹不仁道, 在悲切中追问平郎:“你这一走, 不知何时方能回转家门, 留下为妻孤身一人如何度一生。”平贵满怀不忍与无奈:“只留下这干柴十担米八斗, 如果守得住就把我守, 守不住来你就回你相府门。”王宝钏愤慨表示, 再苦也忍受, 即使与人洗衣缝补苦度日子至死也不向爹爹求, 表现出王宝钏坚贞不渝的真情。平贵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战鼓声声, 催人泪下。一卯, 二卯, 三卯, 军令如山, 时刻一到如不从令, 人头落地。这一连串快【杂碎调】的运用, 恰到好处, 更加突出两人内心的矛盾、焦虑

5、与不舍。送出窑门, 两人依依不舍的【送哥调】“走出窑门心似油滚, 宝钏含泪送夫君。战鼓催人欲断魂, 至死不离我夫君”, 倾诉了王宝钏心中的缠绵不舍。哭喊一声“平郎”, 昏倒在地。一曲【运河哭】, 接着又运用了【阴调】的甩腔, 激昂高扬, 不甘、不舍、不愿溢满胸间。但是, 战鼓声咚咚作响, 平郎上马挥鞭, 王宝钏不顾一切, 扑上去死抓住平郎的袍旗, 这时用上了圆场, 一圈、两圈、三圈, 由慢至快, 满场的跪蹉, 直至平郎忍痛割袍, 王宝钏哭昏在地。剧中用了一连串的唱腔曲牌, 通过唱腔来体现王宝钏的坚韧与执着, 如泣如诉,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王宝钏与平郎生离死别的情景以及王宝钏对自由爱情忠心不渝的追

6、求。经典传统折子戏雪梅教子讲述明朝时, 寡妇雪梅坚贞守节, 教养亡夫小妾的儿子商辂, 但儿子却逃学忤逆, 雪梅一气之下, 断杼教子, 引来公婆劝慰。最后, 商辂知错, 立志勤奋, 一家和好。该折由歌仔戏大师邵江海于 1941年改编。在教训商辂的唱段中, 创作了叠板杂碎调什一字句式, 进一步丰富了杂碎调的表达功能, 是使杂碎调迈向板式变化的成功范例。这出折子戏是邵江海亲传弟子纪招治老师代表作, 在唱腔方面继承了邵江海的演唱风格, 以亲切、自然、朴实的乡土味浓见长。在向纪招治老师学习这出折子戏时, 老师先介绍了邵江海的唱腔特点及全本雪梅教子的故事情节, 使我对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纪老师一再强调本折

7、子戏是一出唱功戏, 要靠演员的功力。要有感人至深的声腔, 所以一定要在唱方面下苦功, 强调用真嗓和丹田气;咬字要清晰, 要处理好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协调关系。还要有对人物入木三分的体验和生动准确的刻画。一开场, 秦雪梅内喊“商辂, 你这冤家啊!”从【大调头】的进入, 通过锣鼓点催场, 把情绪调动起来, 在激烈的气氛中秦雪梅拿着剪刀出场。表明了秦雪梅见含辛茹苦、精心养育的儿子不思学业, 不听教诲, 万念俱焚, 在绝望中要拿剪刀剪断织布的悲愤心情。出场后, 散板【柴桥韵】曲牌的运用将秦雪梅悲痛的心情充分地渲染起来, 直到一四拍的跺板, 短促有力、速度加快、情绪激昂, 表现了雪梅内心复杂的

8、心情。接下去“枉我造桥难对岸, 谁知烈日晒雪山, 好像冷水浇火炭, 今日打你为因端。”运用【七字仔调】体系中的【七字哭】, 清板演唱, 凄美的语调色彩和婉转的腔韵十分感人。用【七字仔调】的哭, 把秦雪梅望子成材却又希望落空的心境表现出来。接下来用传统的【杂碎调】, 旋律起伏不大, 节奏较为稳定, 在唱段中起到情绪过度的作用。紧接着用一曲清新的小调【花调】, 由叙述转咏叹, 增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渲染, 表现了雪梅强烈的失望情绪。秦雪梅要剪断辛辛苦苦织好的纱绢时, 运用传统哭调中的【大哭】【小哭】, 这种连缀形式的出现, 将悲惨哭诉充分体现出来。演唱时把握哭调的特性, 依字行腔, 特别注意

9、对一些装饰音的运用, 把秦雪梅的悲苦, 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哭调抒发完感情时, 运用【花调】, 在板式上做节奏的调整, 节奏音型如歌如诉, 速度较稳定, 旋律起伏也不大, 但很有韵律感。在演唱中运用说与唱的层层推进, 将悲、苦诉进其中。最后一首用小调【青春调】来结束, 旋律优美抒情, 节奏平稳变化, 富有歌唱性, 把秦雪梅的悲伤、怨恨、酸楚的情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 使其更富有戏剧渲染力。戏曲程式是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在学习雪梅教子时, 有一段水袖程式动作的表演, 纪老师一直强调水袖是为剧情服务的, 是为了刻画人物, 而不是为了突显演员的技巧。水袖是剧中特殊的道

10、具, 运用恰当合适, 会让人物的形象鲜活感人, 更具形式美, 但如果运用功力不到的话, 水袖可能成为制约演员的因素。所以, 在学习单抛、双抛、旋子、抖袖、翻袖、绞袖等十几种水袖动作时, 尽量把水袖拖动时的飘逸洒脱, 抛出与收回时的干净利落, 恰如其分、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而这些水袖程式动作是在剧情基础上, 选择属于人物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舞台语汇, 做到技与艺、情与理、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这样才更具有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平贵别窑雪梅教子等传统经典折子戏, 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经典传统折子戏是传统戏曲在当代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 经典折子戏的传承是演员提升表演水准、院团继承保存剧种传统、戏曲吸引观众的重要方式。只有不断向经典学习、挖掘, 戏曲的传承发展才会有生命力, 中国传统戏曲才能在社会变革潮流中适应时代发展, 始终焕发生机。参考文献1王馗.福建传统经典折子戏展演的启示, 福建艺术第 6期. 2林志杰.歌仔戏.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 2013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