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投资经济学.ppt

上传人:暖洋洋 文档编号:1728652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284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4页
投资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4页
投资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4页
投资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4页
投资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投 资 经 济 学,第一章 投资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投资的含义 投资的实质 投资的分类 投资的作用,一、投资的含义,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资通常是指为获取利润而投放资本于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内外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来实现。所以,在西方,投资一般是指间接投资,以投资学命名的书籍也一般都介绍如何计算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怎样估价风险和如何进行资产定价,帮助投资者选择获利最高的投资机会。 在我国,投资概念既包括间接的股票、债券投资,也指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流动资产的经济活动,有时也用来指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和

2、储备流动资产包括股票等有价证券的资金。从事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流动资产(包括有价证券)的经济活动,必须运用资金,而运用上述资金的过程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投资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既用来指特定的经济活动,又用来指特种资金。 简而言之,可以把投资定义为: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的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本书的论述就是在这种定义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投资的实质,投资只在运动(生产和经营)中才能具有生命力。通过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使投资资金遵循一定途径不断循环与周转运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收益,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资金

3、循环周转实现增值的过程,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才能使其价值达到增值,并在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进行新一轮的运动,开始新的循环过程。资金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下图是资金的循环运动示意图:,资金的货币形态,资金的商品形态,资金的生产形态,附加增值的资金货币形态,进入下一轮扩大规模的循环,三、投资的分类,投资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不同投资的性质和活动的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投资活动进行科学管理。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投资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按投资运用方式的不同,将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的建设或购置

4、以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资。直接投资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间接投资则是投资者通过购买有价证券,以获得一定预期收益的投资。按其形式,主要可分为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四、投资的作用,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经济理论界,西方和我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增长情况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来分析。 2、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投资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应用都必须通过某种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

5、之间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构,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如试验设备等)等的产物。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 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西方投资理论对比分析,一、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1、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1)关于投资与资本形成的关系。马克思虽然没有过多的关于投资与资本的专门论述,但他仍然坚持把投资与资本形成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他认为投资实际上就是把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在他看来,这是资本运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和环节,是资本具有生命力的象征和标志。(2)关于投资范畴问题的研究 。受前苏联投资理论

6、的影响,我国经济理论界,长期把投资理论研究的范畴定在基本建设投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只重视物质资本的投资,不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只重视固定资本投资,不重视流动资本投资;只重视固定资本投资,不重视流动资本投资;只重视新增净投资,不重视更新改造投资;只重视投资的数量,不重视投资的质量所带来的弊端很多,造成的影响也很深。但是,从最近几年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之中。,一、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2、我国社会主义投资理论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增长的经济模式。在社会主义“一大二公”的前提下,投资主体显然是惟一能

7、够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经济利益的国家和政府,投资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公共积累和财政的投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平等互利且共同一致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如何有计划、按比例地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关系,毛泽东就提出了“论十大关系”。 后来,毛泽东在论述积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时,又提出了“二、三、四”比例关系理论 由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我国的投资理论研究长期缺乏对投资主体、投资结构、投资利益等一些主要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引进了大量的现代投资理论,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都对现代投资理论,尤其是证券投资理论进行了非常详

8、细和深入的介绍。但在具体应用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完全适合本土市场发展的理论并没有出现。,二、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近代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在前古典经济学时期,“投资”这个词语并没有出现,而是用“资本”一词来替代。只是到了重商主义的晚期,像托马斯孟等人才开始提出除货币之外的“存货”的概念。后来,重农学派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起源的看法,把经济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魁奈用“预付”一词代替货币资本。魁奈之后的杜尔哥则可以看成是把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这一专门理论的创始人。关于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的古典看法是亚当斯密的创见。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

9、基础,以边际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的新古典经济学,对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承了古典关于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思想并加以体系化,运用边际思想又使之形式化,这一进程开始于杰文斯;二是对古典资本理论没有能够说明的某些投资问题进行补充与完善,这一进程主要是由克拉克等人来推进的。,二、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现代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首次把投资作为一个重要的自变量纳入到其国民收入一般均衡模型中。标志着西方投资理论的研究已经步入了现代研究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2)投资理论与实践的范

10、畴进一步扩展(3)强化了对金融投资的研究,并通过企业投资行为将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对于金融与投资、风险与投资、宏观经济波动与投资等方面的问题都有比较广泛的研究。,三、中西方投资理论对比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投资理论过去主要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问题,但目前正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问题的探索,其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西方投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投资问题,有比较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两者研究的范围有比较大的宽窄之分。相对于西方投资理论研究的广泛性而言,中国的投资理论过去长期存

11、在着重视实物投资、轻视金融投资;重视政府投资主体,轻视其他投资主体;重视投资增长比例,轻视投资质量与效益;重视生产性投资,轻视非生产性投资;重视物质资本,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偏差与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当代西方投资研究十分注重量化分析,特别是在投资结构、投资效益、投资风险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形成了数量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中国的投资研究,目前仍然大量使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有所前进,但步伐仍比较慢。,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投资的基本概念和投资的基本理论。第一节首先从投资的含义出发,介绍了投资的不同社会形态与经济运行格局下对投资的不同理解;接着论述

12、了投资的本质和投资的分类;最后详细分析了投资的作用。第二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分析了我国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最后一部分对中西方投资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章关键术语投资 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 投资乘数 资本积累 存货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现代投资理论 金融投资理论,本章思考题1、简述投资的含义与实质。 2、简述投资的作用,并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3、简述中国投资理论发展的历程。 4、简述西方投资理论发展的历程。5、对比分析中西方投资理论发展的异同点。,第二章 投资规模,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 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 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第一节 投

13、资规模概述,投资规模的含义 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 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一、投资规模的含义,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投资规模有两层基本含义,即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投入到固定资产再生产方面的资金总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一年内投入在固定资产再生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年度投资规模应与当年的国力相适应。 在建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当年施工的

14、建设项目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所需的投资额,包括以前年度已完成的投资以及本年度和以后年度继续建设所需要的投资,反映了一定年份全国实际铺开的建设战线的长短。在建投资规模应与一定时期的国力相适应。,二、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1、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区别(1)统计口径不同(2)反映的供求关系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4)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5)调节的难度不同(6)适当与否的评价指标不同(7)两者变动的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同 2、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联系(1)年度投资规模是在建投资规模的基础(2)在建投资规模又会影响年度投资规模,三、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1、年度投资规模的衡

15、量及变动规律 (1)年度投资规模的衡量: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是指一个年度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量以及与此相关的全部费用,通常用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两项指标衡量。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增长弹性系数(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长/GDP增长(2)年度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概括地讲,年度投资规模具有波动增长的规律,从短期来看表现为波动性,从长期来看表现为增长性。,三、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2、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及变动规律 (1)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在建投资规模反映和决定在一定时期的投资需求状况,在建投资规模决定的投资总需求的扩张会导致投资规模膨胀。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16、投资比率在建投资规模/GNP,正常年份0.91之间比较合适建设周期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正常年份3.13.7之间比较合适资金占用率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在建投资规模,正常条件在6067比较合适新增规模扩大率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在建项目当年投资额,正常为40。(2)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在建投资规模具有相对稳定增长的规律,这是与在建投资规模的构成有关的,在建投资规模等于年度投资规模乘以建设周期,年度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的变化决定了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化。,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 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一、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1、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投资规模(1)要根据社会供求状

17、况确定投资规模 (2)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投资规模 (3)要根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的需要确定投资规模 2、根据先消费后投资的顺序确定投资规模 3、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的原则,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1、年度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1)国民经济积累率法。该方法是计算投资资金的各源泉的数额,然后加总,得出年度投资规模。公式为:年度投资规模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固定资产投资占积累的比重(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消费基金转化额利用外资部分 (2)投资率法。投资率是指直接在当年国民收入额中确定年度投资额的适当比例。该方法是在确定投资率的基础上,通过测算GDP,然后得出年度投资规模。公式为:年度投资规模计划年度

18、GDP测算数投资率 式中: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GDP100(3)年增长率法。该方法是通过确定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来确定年度投资规模的一种方法。公式为:计划年度投资规模基年年度投资规模(1+合理增长率)式中: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基年度投资总额100,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2、在建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建设周期法。建设周期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所需要的时间。建设周期分为实际建设周期和合理建设周期两种。该方法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建设周期,然后找出合理的年度投资规模,两者相乘即可。 公式为:在建总规模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式中,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的平均的适

19、度年度投资规模,而不是某一特殊年份的投资规模。(2)年增长率法。该方法的思路与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法相同。所不同的的是一旦基期的适度在建投资规模确定之后,可以基本按照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来确定考察期间适度在建投资规模每年的增长率。公式为:在建投资总规模基年的在建投资规模(1+在建投资规模的合理增长率)式中: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基年度投资总额100,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 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 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一、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投资规模调控一直是我国投资调控中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抑制投资规模膨胀。 目

20、前中国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2)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资源约束矛盾仍很突出(3)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4)投资需求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过多,投资扩张的冲动还很强烈 为此发改委提出2005年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继续有效的运用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对违规企业和项目依法予以处理。积极落实已经确定的各项调控政策,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

21、焦炭等行业的投资反弹。,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1、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 (1)积累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比较:国民收入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价值分配中,必须保证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与国民收入相适应;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快。(2)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一致;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快。(3)投资品供给与投资品需求平衡关系比较: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适度;投资品供给增长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

22、需求增长相对不足;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过高。,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4)积累率水平:积累率是一定时期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积累基金是国民收入中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积累率用公式表示为: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使用额100 消费率1-积累率 积累率30,高积累水平。 (5)投资率水平:投资率30,高投资率水平。,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2、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1)有利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是投资规模调控的最重要目标(2)投资增长率等于或者略大于GDP增长率(3)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协调(4)财政、信贷、外

23、汇和物资基本平衡(5)投资效益能够不断提高(6)积累增长率等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7)消费和投资增长相协调,三、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1、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1)必须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2)进一步加大政企分离的力度,为企业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必须从以铺摊子为主转变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改组和扩张上来,努力增加更新改造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2)要从主要进行实物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变为主要向技术进步投入上来;要从重投入、轻管理转变为强化管理、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上来

24、;要从项目小型化、分散化、低水平重复建设转变到讲求规模效应和专业合作,产业结构高级化上来 3、完善经济金融手段为主的调控手段,本章小结本章第一节是投资规模的概述,首先介绍了投资规模及其两层基本含义,即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而后紧接着介绍了这两层基本含义的联系和区别,接下来分别就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方法和变动规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第二节主要讲解了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在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当中主要介绍了根据需要与可能、根据先消费后投资的顺序、以及瞻前顾后、留有余地三大原则;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当中则分别对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作了介绍。本章最后一部分介绍投资

25、规模的调控。本节首先对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历史作了必要的回顾,接下来介绍了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和理论标准,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讲述了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主要方法。 本章关键术语年度投资规模 在建投资规模 投资额 投资率 投资增长弹性系数 建设周期 资金占用率 新增规模扩大率 国民经济积累率法 投资率法 年增长率法 建设周期法 积累率,本章思考题1、投资规模的含义是什么? 2、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3、如何衡量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 4、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分别有怎样的变动规律? 5、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6、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有哪些?7、适度投资规模的

26、判别的数量标准和理论标准是什么?8、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有哪些?,第三章 投资结构,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 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 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 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一、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投资结构从不同的侧面看,可分为以下几种:(1)投资主体结构。是指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在投资总量中的比例关系(2)投资的项目性质结构。是指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3)投资的来源结构。不同来源的投资在投资总额所占的比重称之为投资来源

27、结构(4)投资产业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三大产业之间分配的数量比例关系 (5)投资的用途结构。是指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比例关系(6)投资的项目规模结构。是指投资用于大型、中型、小型投资项目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二、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资源结构相适应,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合理的投资结构有利于投资要素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三、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关键产业重点投资的原则关键产业主要应当包括以下两类:瓶颈产业部门和新兴产业部门 基础部门超前发展的原则 推进技术进步的原则 存量调整

28、与增量调节配套进行的原则,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分类,产业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关于产业结构分类的方法和标准不一致,其中使用最多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1)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认为,社会总生产的物资生产部门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第二部类为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2)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分类法。(3)三大产业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最早由新西兰费希尔教授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的结构。(4)四产业

29、划分法。四产业划分法是美国经济学家、信息专家马克波拉特等人在1977年撰写的信息经济书中首先提出的,是在“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产业,即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前期,在这个时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处于萌芽状态,农业占据绝对大的位置,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些必需的消费性的部门 第二阶段是前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但仍占相当大的比例,现代工业较快地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也逐步增长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退居第二位,第三产业

30、的比重明显上升,这一阶段结束表明国家已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被称为“脱农化” 第四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已降低到一定的位置,第二产业的比重呈稳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取代第二产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1、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从长时期来看,投资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但现有的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又有一种制约作用。投资结构通过影响资产的存量结构进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一定的产业结构是由过去历年的投资结构塑造出来的,即投资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但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又往往制约着以后的投资结构,为了

31、维持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再生产,要求投资按照原有的比例关系继续投入。 2、我国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1)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3)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低,使得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3、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发展的趋势 (1)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要走出集约型产业投资的道路 (2)合理安排第二产业投资,在保证第二产业投资绝对量有所增长的同时,使

32、其内部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3)强化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 投资结构调控目标及对策,一、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前的投资结构演变1、改革开放前的投资结构演变:(1)“一五”建设时期(2)大跃进时期和五年调整时期(3)建立地方工业体系为重点的建设时期2、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投资结构主要出现出以下特点:(1)投资主体结构比较单一,片面强调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忽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2)单纯依靠财政手段集中和无偿拨付资金,忽视金融市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3)投资结构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经济失衡状况始终未得到根

33、本改变,长期以来加工业、制造业的超前发展导致绝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农业和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一直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后投资结构的特点 1、1979年国家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投资的部门结构由向生产资料倾斜转向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倾斜,把农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2、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国家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的投资比重逐渐上升的态势。 3、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展,呈现出国家财政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投资和利用外资多种融资渠道并存的格局,在投资来源结构中国家财政投资的比重趋于下降

34、,与此同时银行贷款投资、企业自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比重趋于上升。 4、在投资领域指令性计划调节速度逐渐弱化,投资结构的调节转变为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由国家指令计划性调节的主要是中央政府投资及信贷投资的总规模,而国有企业自筹投资、集体企业、个人及外资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它们根据市场需求的状况确定投资的目标和投资的规模。,二、投资结构调控目标及对策,1、投资结构调控目标(1)以协调产业结构为目的,即在现存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维持现有产业的平衡发展(2)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的,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换(3)以产业升级为目的,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35、,通过调控投资结构,促使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2、投资结构调控对策(1)落实产业政策、完善投资结构调控 (2)完善财税制度,强化财税对投资结构的调控作用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咨询系统 (4)妥善安排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的结构问题,加快对存量资产调整的步伐,本章小结本章详细介绍了投资结构的含义和应包括的六个方面内容, 阐述了投资结构优化的内涵和优化的标准、四个原则。提出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国内外对产业结构的分类。重点介绍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调整的总结,结合我国历经多年改革取得的成果和教训,

36、提出我国产业投资结构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出我国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和对策。 本章关键术语投资结构 产业投资结构 产业投资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调控,本章思考题1、投资结构的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2、结构优化的标准有哪些?3、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有哪些?4、合理投资结构的标志是什么? 5、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是什么?有几种分类方法?6、产业结构有怎样的变化趋势?7、我国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是什么?8、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9、改革开放后投资结构的特点是什么?10、投资结构调控目标及对策有哪些?,第四章 投资环境,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 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第三节 投资环境

37、优化,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投资环境的涵义和特点 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的具体内容,一、投资环境的涵义和特点,投资环境,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对企业来说,投资环境是不可完全控制的因素,企业必须努力认清其所处的环境,并努力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回避不利因素。 投资环境在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环境的综合性 (2)投资环境的整体性 (3)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4)投资环境的动态性,二、投资环境的分类,按投资环境要素的物质形态属性不同,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

38、环境是指那些具有物质形态的要素组合;软环境主要是指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要素。 按投资环境研究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三种。宏观投资环境多指影响整个社会资本运动的宏观社会经济变量和历史文化现实,探索研究的内容是全国或大区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发展、商业周期兴衰、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变革、文化传统习俗的嬗变,以及国家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地缘关系等。微观投资环境则是指某个投资项目选址时考虑的具体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中观投资环境多指地区投资环境和产业投资环境,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一个层次,承上启下。 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角度对投资环境进行分类。如按投资运动阶段不同可分为投资的投入环

39、境、使用环境和回收环境;按投资的国别不同分为国内投资环境和国际投资环境;按照组成要素的不同,分为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等。,三、投资环境的具体内容,政治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政局的稳定性;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法律法规是否齐备和公允的司法实践等。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宗教、风俗习惯等。 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基础设施、经济政策等。,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一、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由于投资环

40、境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构成投资环境的要素既有宏观要素也有微观要素;既有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等硬件要素,也有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软件要素。 客观性原则。评价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既要看到区域投资环境现状,又要看到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评价。 比较性原则。投资环境的优劣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标准。而且,即使是同样的投资环境对不同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时效性原则。投资环境具有动态性,即构成投资环境的各个因素以及评价投资环境的标准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目的性原则。各个投资主体的投资动机多种多样,对投资环境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二、投

41、资环境的评价标准,安全性。安全的收回本金是投资活动最基本的要求。这一标准要求投资环境应当是稳定的。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都会尽力避免过大的经济政治动荡,使投资风险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盈利性。资本的本性是增值,它也是投资者所最终追求的目标。盈利性是投资环境评价的重要标准。 服务的完善性。资本运动除需要一系列必要条件外,还需要各种配套条件和辅助设施。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构成了辅助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惠性。政策和制度是重要的投资软环境要素,优惠政策包括税收、资金供给等诸多方面,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1、“冷热”因素分析法 美国的伊尔利特法克(Isiah ALi

42、tvak)和彼得班廷(Peter MBanting) 在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框架一文中提出。 (1)政治稳定性。若一国的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被称为“热”因素,反之被称为“冷”因素(2)市场机会。若市场机会大,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4)文化一元化。若一元化程度高,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5)法规阻碍。若法规阻碍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6)实质阻碍。如实质性阻碍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7)地理和文化差距。如果地理和文化差距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43、,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2、等级尺度评分法 1969年,美国的罗伯特斯托伯(Robert BStobaugh)在如何分析国外投资气候的文章中提出。该方法主要从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把投资环境的内容划分为八大因素:()资金抽回限制;()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管制和歧视程度;()币值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本供应能力;()近年通货膨胀率。再进一步对上述因素分别划分出子因素。然后根据每一个子因素对投资的有利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最后将分值汇总,根据分数的高低综合反映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3、多因素评估法 由香港

44、中文大学闵建蜀教授提出,把投资环境因素分为11类,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财务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条件、辅助工业、法律制度、行政机构效率、文化环境、竞争环境。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详见表4-1。在评价投资环境时。先由专家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作出优、良、中、可、差的判断,最后计算投资环境总分。 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在15之间,愈接近5,说明投资环境愈佳。反之,愈接近1,则说明投资环境愈劣。多因素评估法考虑到的因素比较细致全面,由专家进行评分简便易行,但对各个因素的权重的设定需要认真分析确定。,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表4-1多因素评估法的主要因

45、素及其子因素,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4、抽样评估法 抽样评估法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的抽取或选定若干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调查者设计出有关投资环境的评价因素,由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要素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估,根据综合后的意见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通常采取问答调查表的形式。抽样评估法的主要特点是简便易行,调查对象和项目可以根据投资需求来合理地选择,而且调查结果的汇总与综合评价也不难,可以使调查人较快地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它的主要缺陷是评估结果往往带有被调查者的主观倾向,有可能使其与现实投资环境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这可以通过适当扩大样本数量来加以解决

46、。,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5、相似度法 相似度法,是以若干特定的相对指标为统一尺度,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确定评价标准值,得出一个地区(城市)在诸指标上与标准值的相似度,据以评判该地区(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相似度法将数量经济学方法应用于投资环境评价工作之中,并试图以尽量少的相对指标为客观尺度来进行定量评价,是对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一种创新。不足:参照样本“公认的投资环境好的地区”概念模糊,不易选取;在技术上,最大的缺陷是指标设置不甚合理,指标过于笼统,没有包容国际投资者普遍重视的政治、社会文化、外资政策及相关法律因素等指标。 6、准数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由我国学者林应桐提出的。按各种投

47、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分类如下:投资环境激励系数,城市规划完善因子,税利因子,劳动生产率因子,地区基础因子,汇率因子,市场因子,管理权因子,并把每一类因子分成若干子因子,再对子因子进行类似于多因素评估法的加权评分,求和得到该类因子的总分。,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7、国家风险等级法 该方法是将投资东道国政治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对外金融因素、政治的安定性等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的大小分别打分量化,然后将各风险因素得分汇总起来确定一国的风险等级,最后进行国家之间的投资风险比较。(1)富兰德指数 (2)国际国家风险指南 (3)欧洲货币国家风险等级表 (4)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风险等级表

48、,第三节 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优化的一般原则 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和优化的主要方向,一、投资环境优化的一般原则,协同性原则 定向优化原则 坚持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改善投资环境的原则 平等互利、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原则,二、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和优化的主要方向,引进国际上投资促进新理念,按照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司法体制建设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分析了投资环境的内涵、分类和主要构成要素,阐述了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的主要原则、标准和方法,着重对“冷热“因素分析法、等级尺度评分法、多因素评估法等常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对

49、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当前的改革实际情况,对深化当前投资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本章关键术语投资环境 “冷热“因素分析法 等级尺度评分法 多因素评估法 抽样评估法 相似度法,本章思考题1、投资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2、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3、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和优化的主要方向4、投资体制的含义 5、投资体制改革的措施,第五章 投资体制,第一节 计划投资体制 第二节 中外投资体制比较 第三节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措施,第一节 计划投资体制,计划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传统计划投资体制的特点和主要弊端 1979年以来投资体制市场取向改革的尝试和展开,一、计划投资体制的

50、历史沿革,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确定以3年时间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在此期间,人民政府致力于接管官僚买办资本,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管理,以及随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这都需要有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重要内涵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存在着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公司合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这决定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决定了国家投资占主导地位。形成了财政拨款、公私合股投资、银行贷款投资及赎买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 1951年3月和1952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先后颁发了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暂行办法和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 (1)确立了由中央各部分配投资的体制 (2)制定了对基本建设项目按投资限额管理的办法 (3)规定了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建设工作程序 (4)监督管理建设投资的专业银行交通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