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1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宣贯培训材料严格管理和监督,确保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杜 荣 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 00 九年十月二十六日以建质2009254 号文发布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 ,这是住建部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大力遏止坍塌事故的重要专项举措。 “导则”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指导性规则” ,而由政府发布的规则,都具有法规的属性,因此,它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导则的条文较为清晰明确,不难理解。但要将其较为原则性的规定,转为具体细致和有力有效的监督管理作为,及时发现和消除会
2、导致高大模板支架发生坍塌事故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许多现实存在的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的工程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在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进程中,也泛起了利益驱动、恶性竞争和浮躁作风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反映到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工作中。重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连接不断发生,也说明了问题的存在及难控性。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事故、记取教训,克服浮躁心里、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法规和标准,抓好不同工程的关键环节和安全控制点,将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做的更扎实一些,努力将监管工作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按照
3、宣贯导则的要求,我综合地讲以下六个问题:深入研究和认识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原因;(1) 导则出台的背景与学习和贯彻要求;(2)方案管理和设计安全控制;(3)材料、施工管理和施工安全控制;(4)监督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提高;(5)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规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我在释解导则条文规定的同时,将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一些更为具体和可以操作的控制数据或要求,也会说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深入研究和认识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原因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21、模板支架是重大伤亡事故的多发领域(1)模板支架坍塌在重大工程建设事故中
4、,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在 1992 年至 1995 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的 83 起各类坍塌事故中,模板(模板支架)坍塌为 16 起,占 19.3%;在 1992 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 3 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楼板倒塌死亡 59 人和重伤 20 人,分别占总数的 38%和 59%;在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警示录一书收集的 2000 年到 2003 年 6 月发生的 100 起一次死亡 3 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脚手架坍塌事故为 15 起,亡 66 人和伤 137 人(平均每起亡 4.4 人和伤 9.1 人) 。分别占 15.45%和 43.63%。模板支架坍塌在重大工程建设事故中,
5、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高大厅堂楼(屋)盖模板支架由于浇筑作业面上的施管人员较多,在发生坍塌时,伤亡人数往往会超过 20 人。因此,住建部在总结 08 年的建设安全工作情况时说,在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下降的同时,一次死亡 3 人以上事故反而上升了 17.14%,这其中就有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不断发生原因。(2)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2000 年 10 月 25 日发生的南京某演播厅屋盖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面积 624,支架高36.4m,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立杆间距达 1.5m 以上,步距 1.5-2.0m(漏设水平杆处竟达3.9m) ,且未设置扫地杆。在浇筑作业刚过中部大梁时突然发生坍塌,整
6、个过程仅延续 4 秒钟,造成 6 人死亡,25 人受伤。2003 年 8 月 9 日发生的厦门某两层砖混结构连续坍塌事故:层高分别为 5m 和 4.5m,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仅凭一张平面示意图就雇佣民工兴建。在二层楼板浇筑 7 天后拆除其下模板支架并移支上层,在仅浇屋盖 20%的混凝土时,模板支架失稳坍塌,冲砸二层楼面,导致其下砖柱错位断裂,造成仓库整体坍塌,将现场 80 名工人中的 45 人压埋在坍塌的建筑下面,造成 7 死 38 伤。2005 年 9 月 5 日发生的北京西西工程 4#地中庭楼盖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面积 423,总高 21.9m,使用扣件钢管支架,步距 1.5m,立杆间距为 0
7、.6m(梁下)和 1.2-1.5m(板下) ,立杆顶部伸出长度达 1.4-1.7m。支架方案未经审批就进行搭设,在其三面邻跨楼盖未浇筑的情况下,临时改变先浇筑中庭,在浇筑快接近完成时,从楼盖中偏西南部位发生凹陷式坍塌(图 1) ,造成死亡 8 人,重伤 21 人的重大事故。现场人员当时看到楼板形成 V 形下折情况和支架立杆发生多波弯曲并迅速扭转后,随即整个楼盖连同布料机一起跨塌下来(图 2) ,落砸在地下一层顶板(首层底板)上,形成 0.5-2m 高堆集,至 10 日凌晨才挖出最后一名遇难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3者。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支架均有显著变形和损伤(图 3) 。图 4 则示出了中庭边部架
8、体的变形情况。事故发生后,5 名责任人判刑,责任企业不得不进行重组改貌。图 2 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图 3 西西工程相应地下室结构的支架受损与变形情况图 4 西西工程邻边部位支架变形情况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的模板支架坍塌事故还有:2006 年 5 月 19 日的大连沈乐大连校区教学楼梁板模板支架坍塌事(亡 6 人,伤 18 人) ,2007 年 2 月 12 日的广西医科大图书馆演播厅屋盖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亡 7 人,伤 7 人) ,2007 年 6 月 13 日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东二环六标段模板支架预压坍塌事故(亡 2 人,伤 2 人) ,2007 年 9 月 6 日的郑州富田太阳城中庭模板支架
9、坍塌事故(亡 7 人,伤 17 人) ,2008 年 3 月 13 日的西安法门寺正圣门东 A 区中庭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亡 3 人,伤 6 人) ,2009 年 10 月 20 日的京沪高铁徐州段支架坍塌事故,2010 年 1 月 3 日的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38m 跨)工程支架坍塌事故(亡 7 人,伤 34 人) ,以及湖南凤凰堤溪沱江大桥支架坍塌事故(亡 47 人,伤 20 人) 、 ,石家庄桥东污水处理厂蛋形池模板支架解体坍落事故(亡 6 人,伤 1 人,经济损失超过 1000 万元) 、南京赛虹立交桥中华门段高粱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福建南平顺昌县在建大桥支架坍塌事故,郑州郑东新区在建商
10、业楼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和温州鹿城段铁路高架桥模架在移动中倒塌事故等。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4各类施工支架在承载和使用中发生坍塌事故时,大多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特别是高大的混凝土楼屋盖和桥梁模板支架在浇筑中发生的整体坍塌事故,往往都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不仅会给遇难人员家庭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和会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会给各级工程安全监管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对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特别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的研究,将引发支架坍塌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技术和管理原因以及各种可以蕴育和引发坍塌事故的安全隐患表现及其存
11、在情况(严重程度)搞清楚,并相应采取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管理监督措施,预防和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为多发事故什么是多发事故?就是具有多发性的事故。多发事故大都具有以下 3 个基本特点:1)在相应的领域内,长期存在可蕴育和引发事故的环境条件因素和大量生产(施工)安全隐患;2)同类事故接连不断发生;3)相同或相近原因事故反复发生。包括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就具有多发事故的上述基本特点。而多发性的内含就是复杂性和难控性。模板支架是“模板支撑系统”的简称,包括支架之上的承传载构造(分布梁等) 、支架附着拉结措施、水平力分传构造、基础(地)及其他支撑结构。其中任何
12、一个环节出现“致命”问题,或者相关环节问题“致命”地叠加。都会引起事故的发生。再加上工程、企业和施工人员的自身情况及安全工作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就造成了模板支架施工安全的复杂性和难控性。2、 引发模板支架事故的技术原因和技术责任(1)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或内在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一段话: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 ,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
13、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 ,导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5造成实际荷载增加和实际承载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列于表 1 中,在施工中模板支架可能出现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的情况列于表 2 中。荷载作用效应(简称“荷载作用” )即杆件的内力(轴力、弯矩)等,而架体的设置和工作状态与其承载能力密切相关,不能分割。引起模板支架实际荷载增加和实际抗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表 1变化方面 类 别 造成实际值高于或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实际荷载1)劲性配筋和高配筋率结构件未调增自重标准值;2)出现了未予计算、但数值较大的施工设备、堆料等荷载;3)在作业面上集中了过多的人员和浇筑、振
14、捣设备;4)在架面上进行支顶或校正等其他荷载加大因素支架荷载及其作用的增加实际形成的荷载作用1)未按最不利受载部位(如梁交汇处,设安装用具处等)计算;2)立杆的实际间距或负载面积大于设计值;3)架体相邻顶部支点不同步承载或受载后沉降变形不一致,使高位和沉降变形小的立杆承受较大或过大的负载作用;4)支架立杆未按与集中荷载作用点对中或与集中线荷载轴线对称要求设置,造成较大的偏心作用;5)巨大集中点荷载承传分布构造对其下墩式支架立杆的不均布作用;6)混凝土浇筑或屋盖结构安装工艺不能达到稳定、逐层(步)和均衡加载的要求,或者临时做违反这一要求的改变材料和构架情况1)使用劣质、减料、变形、磨损的杆件和连
15、接件;2)构架节点和杆件连接不合格;3)顶横杆以上立杆的伸出长度过大,扫地杆设置过高;4)漏设横杆;5)梁下与板下支架或混合支架(满堂与墩式或排式支架的组合)各部位架体的立杆间距和步距不配合,横杆不能按设计要求拉(连)通,使构架的整体刚度降低;6)随意加大构架的参数;7)未按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斜杆)或设置不合格;8)架体结构没有斜杆设置竖向框格的高宽比 h/ (或 )过小(0.8);9)混用互不配合的不同架种材料;10)立杆垂直偏差过大;11)架体受到风载以外的侧力作用支架实际承载力的降低支座、架型和架高情况1)可调托、底座丝杆的直经偏小(36mm),工作长度(顶托板或底座板至托柄螺母
16、的距离)过大(2/3 丝杆全长或 300mm);2、架体窄边高宽比过大;3)抗力降低因素随架高增加形成的不利积累架体不应出现的主要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 表 2类别 脱离或影响设置与工作状态设计的变化架体设置状态1)设置基地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部分立杆脱空,虚支或滑移;2)支架底部未设置支垫或支垫不合格;3)未按规定设置架体顶步加强层和扫地杆加强层;4)高支架未设置必要的附着拉结或整体稳定加强措施;5)未设置专门承传水平泵送管道及其他水平、斜向力的构造;6)在毗邻地区进行地下工程及其他危及支架设置安全的施工架体工作态度1)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架体(立杆)倾斜;2)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未予考虑的水平力
17、作用;3)在遭受强自然力(风、雨、雪、地震等)之后未做检查,调整和加固;4)由加载不均衡引起的工作状态变化;5)由突加冲击荷载和局部损坏连带引起的工作状态变化。(2)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和主要诱发点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直接起因,大致来自以下 3 个方面:第一方面:支架因设计和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6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这类支架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也即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将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除非因已发现异常变形、晃动或声响(杆件、连接件和节点开
18、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和撤离人员(但往往已来不及做) ,则事故将不可避免。没有施工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一般作业架搭设的、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的以及在搭设中任意加大构架尺寸和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南京事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工人搭的是满堂作业架、而不是模板支撑架) ;第二方面:支架因设计和施工原因,使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裕,使其难以在支架的实际荷载增加和实际承载能力降低因素影响下确保安全。当遇有显著的实际荷载增大或实际的承载能力降低时,就会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发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立杆计算应力170N/mm 2以及由一侧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
19、重大梁和在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作业人员时,所谓“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临界加载,是其主要特征。不少事故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三方面:因承载构造和支架的设计或施工原因,使其存在较为危险的起因物或薄弱部位。即使在较为正常的荷载下,也极易在此部位出现局部垮塌,产生很大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连带架体整齐垮塌。属于这种情况的有模板和木格栅裂断、顶横杆和连接点破坏、立杆顶部伸出段失稳扭转等。北京西事故就是由立杆伸出段失稳扭转引起的典型案例。以上三个方面直接起因中的主要诱发点列于表 3 中。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直接起因的主要诱发点 表 3序 主要诱发点 序 主要诱发点12345678模板、木方薄弱或有明显
20、缺陷;直接承载 48 钢管横杆的跨度1.2m立杆伸出长度 a0.5 h或 550mm; 步距1.5m 或设计横杆漏装;未按设计要求拉通双向横杆;未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使用劣质、减料、变形、有损伤的杆件和连接件;节点不合格或紧固不够;91011121314立杆接头处于步距中部或未错开;使用劣质底、托座,丝杆的直经36mm 或工作长度300mm; 未按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或连接不符合要求;采用不安全的施工程序和浇筑工艺;在作业面上集中过多浇筑设备和作业人员;构架参数过大注:该表所列主要针对扣件支架,其他支架情况纳入不够。(3)模板支架坍塌类型的界定应从技术角度较为全面和准确定地界定模板支架坍塌
21、的类型,可采取以下构成式进行描述: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7模板支架坍塌类型直接的技术起因诱发点坍塌破坏模式模板支架的坍塌破坏模式情况各异,可大致归纳为表 4 所列 5 类(每类中各有多种) 。按这一构成模式,可将南京演播厅工程事故的类型界定为:“没有方案设计、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不能满足高大模板支架的承载要求,采用由一侧边部向中部推进的失当浇筑工艺、在达中部大梁后瞬即发生架体失稳造成的整体坍塌事故” 。可将北京西西工程事故的类型界定为:“由各种明显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的技术安全缺陷、特别是立杆伸出长度过大引发支架上部失稳造成的模板支架整体坍塌事故” 。而石家庄蛋形池工程事故的类型则可界定为:“由模板
22、环形梁存在明显设计和施工缺陷、在浇筑层段合拢部位又集中两套浇捣设备和作业人员、成倍增加的侧压力引发环梁裂断破坏造成的模板及支撑系统迅速接续解体的整体垮塌事故” 。在采用这一模式描述事故的类型时,应按直接起因,诱发点、破坏模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以通顺的文字,形成对引发事故技术原因的清晰界定。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难以得到确定诱发点的目击和勘察材料,可以将直接起因、多种可能的诱发点和破坏模式综合在一起,做出对事故类型的不失全面性和符合性的描述。模板支架坍塌破坏的常见模式 表 4序 坍塌破坏模式12345支架顶(中、底)部失稳引起的整体(局部)坍(垮)塌破坏;模板(木格栅、承传分布构造)破坏引起的支架整
23、体(局部)垮塌破坏;基地沉降(或架底滑移)引起的整体(局部)垮塌破坏;支架过大顶部或中部节点侧移引起的整体(局部)倾覆垮塌(坍塌)破坏;突发冲砸作用引起的整体(局部)坍(垮)塌破坏(4)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安全责任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都有其技术原因和相关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工作责任。当事故主要由技术安全责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术责任事故。北京西西工程项目的土建总工误认为“只要立杆的伸出长度不大于步距就可以” ,并在施工日志和“重大隐患整改通知单” (为当时已发现立杆伸出长度有超过 2m 而发)确认这一技术的控制要求时,这是一起“技术责任事故”就被定了性,而该同志也就因此而被
24、认定为第一责任人。尽管大家对此也都深感惋惜,必竟该同志是只有助理工程师职称的老同志。目前对建设工程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责任尚无明确的界定规定。一般说来,技术安全责任就是表 5 所列建设工程施工方案和措施的 8 项技术安全要求应予履行的责任。当对由技术安全问题做为主要原因引发的事故追究法律责任时,表 6 所列各项违反技术安全要求的行为和过失,将是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8施工方案和措施应予达到的技术安全要求 表 5序 方案和措施的技术安全要求12345678符合现行标准的技术安全规定。当无相应或可参照的标准规定时,应通过专项试验、分析研究和专家论证确定可行的技术安全规
25、定;符合工程及施工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计验算项目及采用参数必须覆盖住实际存在与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和危险的情况;计验算式、荷载和调整系数的取用正确、无遗漏,计算过程无错误;对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设置与工作状态、构造和连(拉)结要求、施工工艺和使用条件、杆件变形和基地稳定等一切可能影响支架工作安全的控制事项,均有明确严格的限控指标、要求或措施;对危险的环节、部位、事项和因素有可靠的保险和保护措施,必要时应设监测或监护;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异常情况与突发事态有全面和充分的考虑,有到位的应急处置和安全排险救助预案;有对各级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和及时反馈情况的规定或要求;有对方案、措施实施情况的考察、记录、研究
26、和总结要求(5)项目总工必须管好、做好工程的技术安全工作不仅模板坍塌事故,凡是一切工程安全事故,项目总工都是事故责任的被追究者之一。项目总工是项目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管,肩负着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决策和技术安全掌管责任,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掌管好工程施工的技术安全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工作上;并且应当有职有权,确保达到各项工作要求。当受到施工安排和经济考虑的冲击时,也能坚守住起码的安全保证要求、确保不出技术安全事故的底线!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 表 6序 追究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123456789方案措施编制粗糙、内容欠缺,不具有操作性;方案措施严重脱离工程和施工实际情况,失去对施工的控制作用;
27、方案措施中存在违反标准和规定的突出问题;方案措施中存在已引发过去支架坍塌事故的不当设计和错误施工做法;在支架设计计算中存在影响安全的重要疏漏和错误;对缺少可靠依据的关键事项未做试验和论证,草率决定;没有全面、明确提出技术安全限控要求,使得施工未能进行相应的控制;对改变、调整方案措施的处置不当,招致新的问题出现;其他工作失职或缺陷所造成的事故因素;目前项目总工未能将技术安全工作掌管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工作上的粗和浮;考虑不全面、研究不深入、规定不细致、保障不到位。出于各种原因,项目总工较多难以坐下来、并静下心来研究技术的安全保证问题和仔细审查方案的设计计算,且大多也缺少按需要进行专项试
28、验和课题研究的相应条件,难以在推进技术改善、进步和创新方面施展才干。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对设计计算工作生熟、甚至不会计算,看(查)不出问题、拿不起工作的也不鲜见。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模板支架方案措施的编制质量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9不高,不能提供可靠的技术安全保证和其他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成为以项目总工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3、发生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管理原因和管理责任(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这里所说的管理包括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和监控管理等三大类管理,而每类管理之中又包括多个分项和更多的细项。三大管理包括的管理项目(分项)列入表 7 中。建设工程三大管理的主要管理项目(分
29、项) 表 7类别 主要管理分项技术管理1)施工方案、措施与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论证和批准;2)技术课题研究、工程监测和专项试验;3)方案措施的技术交底和施工执行情况的检查;4)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的修改、调整;5)新出问题、异常情况和突然事态的技术处置;6)工程技术总结和技术文件资料施工管理1)施工队伍使用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2)施工方案(措施) 、安排的制定与修改调整;3)施工现场与环境条件;4)进场材料的检查、送检和验收与材料的修复和报废;5)支架的搭设安全与检查验收;6)混凝土浇筑施工与使用(承载)安全;7)模板支架的拆除安全;8)施工各阶段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整改;9)异常情况与突
30、发事态的应急处置监督管理1)工程监理方案设计和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2)企业上级部门的检查管理;3)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培训、检查和监督管理;4)有关主管部门对法规、标准编制工作与遵守情况的监督管理(2)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常说施工安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这并不是说技术只有“三分”的重要性,技术安全是施工安全的基础,肯定要占“七分”以上。之所以提出“七分管理” ,这是因为:1)技术也得管理。因为任何技术的出现、改进和完善、任何方案、措施的选择、设计、审核和实施,都得用管理来实现其工作要求。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技术要求需要施工和监督管理加以保证(保驾护航)
31、。即使是再完善的技术与方案、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施工和监督管理,不被认真执行,或者可以随意改变,也难以实现其本有的安全保证要求;3)技术与方案、措施的不足之处需要管理的弥补。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方案和措施都会有一些不足、不细、不实际、甚至不当之处,需要通过管理予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而施工各阶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不可能都纳入方案与措施规定,而又直接影响、削弱技术安全的以经理为载体的安全隐患,以总工为载体的安全隐患以及大量的“习惯性安全隐患” ,都需要依靠管理来解决。(3)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10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之所以会不断发生,除直接引发事故的技术问题和技
32、术管理原因外,还有多个方面的管理原因,其中应特别提出的是,必须高度重视以下 3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与工作决策和安排问题;二是对大量存在的“习惯生安全隐患”熟识无睹的问题;三是在标准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违规行为是违反现行建筑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企业各级安全规章的行为,它是滋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温床;而不当的施工决策与工作安排问题,将会导致安全保证要求的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和不安全状态的出现,成为引发事故的直接、主要或重要原因。也是以项目经理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其主要的常见表现列于表 8 中。违规行为、不当决策和以经理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的主要常见表现 表 8方面
33、常见表现违规行为1)违反现行法规、标准和规章;2)违规承包、转包和以包代管;3)没有施工方案、措施或未经审查、论证、批准;4)违章施工、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5)不按规定提供和使用安全护品;6)不按安全规定进行交底、培训和教育;7)不按规定严格进行材料和施工的检查验收工作;8)不按规定严格进行生产(施工)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工作;9)不认真配合或以各种办法影响工程监理单位的监控工作;10)没有安全应急预案。不当的施工决策和安排1)降低安全要求投标和承包;2)使用不具有规定资质的施工队伍和人员;3)降低方案措施的安全保证要求;4)削减安全工作投入;5)决定使用不合格、带病的材料和机具;6)不顾安全地
34、强令赶工、抢工和交叉施工;7)随意改变施工的方案和安排;8)对异常情况和突发事态做出错误处置其它经理工作隐患1)忽视或没有切实重视安全工作, “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存在侥幸思想、经验作怪,自认为“不会出事” ;3)狠抓进度和效益,而忽视相应的安全要求;4)对技术安全和设计计算工作生疏,听不进坚持安全要求的意见所谓“习惯性安全隐患” ,就是长期存在于施管人员之中的、已变成习惯性做法、习以为常、熟识无睹的生产(施工)安全隐患。其在模板支架安全工作和坍塌事故中的常见表现列于表 9 中。“习惯性安全隐患”在模板支架安全工作与坍塌事故中的常见表现 表 9序 常见表现 序 常见表现
35、12 3 4 5678按“便宜”要求采购和租用劣质、减料、不合格的材料和产品;不严格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送检和验收;不编制施工方案,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按一般满堂脚手架搭设重载和高大支架;不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来者不拒” ,使用不合格和有变形、缺陷的材料;不控制立杆上端的伸出长度;不控制可调支座丝杆的直径和工作长度;1314151617181920不按规定设置或者随意去掉构架的横杆和剪刀撑;立杆底部不设支座、垫板,部分立杆悬空或支垫不稳;不严格控制相邻同高支点的高差;节点未按规定要求装设和紧固;架体杆件安装的垂直和水平偏差过大;随意改变浇筑工艺和程序;在局部作业面上集中过多的机具和人员;施工
36、方案未经审查批准,就进行施工;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119101112立杆采用搭接接长;临时加设不落地支顶立杆;横杆直接承传重型梁板荷载;相接架体的构架尺寸不配合,使应予拉通的横杆不能拉通;2122未经监理同意,就进行搭设或浇筑作业;搭设和浇筑作业中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监护法规和标准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必要在下面单起一题说说。(4)几个在标准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在涉及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现行标准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们不仅是标准管理本身的问题,也波及到相应的监督管理,成为相互关联的管理工作问题。1)标准给出的允差过大和不适当“开口子”的问题
37、如钢管脚手架扣件的 95 标准 GB15831-95 就撤除其 85 标准 JGJ22-85 对扣件图的尺寸标注,代之以这样一条规定:“扣件必须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进行生产” 。而并未明确按何规定程序、由谁(部门)批准的何种图样进行生产?这条规定就成为日后“缺斤短两”扣件大行其道、使标准品在市场上绝迹的“通行证”和“挡箭牌” ,造成相应监管工作呈现出“六个红头文件管不住一个扣件”的尴尬局面。现今市场上流通的直角和旋转扣件的单重只有标准重(分别为 13.2N 和 14.6N)的 7075%,而对接扣件的单重只有标准重(18.4N)的 5055%,从而显著地降低了扣件的刚度与约束能力和节点的力
38、学性能。不仅使得扣件架的稳定承载能力降低,而且也使得节点成为达不到“不能先于杆件破坏”要求的薄弱部位,图 4 所示立杆在对接处呈“”形折弯的情况就是证明。现行扣件的螺栓、螺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和拧不紧的问题,首都对扣件紧固情况的普查结果表明,平均拧紧扭力矩只有 2530Nm,远低于 4065Nm 的标准规定。而北京西西工程检查的结果则为:仅个别达到 40Nm,半数以上只有 10Nm 或多一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某扣件支架工程测得的平均拧紧力矩仅为 18Nm。2001 年颁布的扣件架标准 JGJ130-2001,又将 483.5 钢管的外径和壁厚允差规定为-0.5mm,使得规格为 47.53.
39、0 的钢管也合格,其截面积为 419mm2,为标准值(489mm 2)的85.69%,而 483.0 的截面积为 424mm2,为标准值 86.7%,这一规定则又成为市场上无有 3.5厚 48 钢管供应和流通的起因。而且壁厚低于 3mm 的 48 管也在大量使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某扣件支架工程测得的壁厚为 2.283.34mm,平均 2.62mm,其面积(373.5mm 2)仅为标准值的 76.38%(最小值仅为 67%) 。而 JGJ130 制订计算规定所做试验(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的都是足尺寸的标准扣件和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12钢管,拧紧力矩为 50Nm。所做对比试验表明,拧紧扭力矩 3
40、0Nm 的承载力比 50Nm 约降低 20%左右。由此可见,由于扣件能力削弱、钢管壁厚减薄和拧紧力矩减小这三项降低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现扣件架的稳定承载能力降低的幅度达 2040%。2)对设计安全度规定不一致的问题鉴于脚手架结构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难控性,其设计需要比正规钢结构工程采用较高一些的安全(可靠)度。因此,在 1997 年制订的“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 (97)建标工字第 20 号(以下简称“统一规定” )规定其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同时要求其计算结果应与脚手架使用的历史经验大体一致,亦即应按原单一系数法设计结果进行安全度数核,其单一安全系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41、强度(计算)K 11.5,稳定(计算)K22.0。按此要求增加了抗力调整系数 R=Om,其中:O 为结构重要性系数,按临时结构取 0.9;m 为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用于强度计算的 m=1.19 i;(i 为数值1.0 的活载与恒载比值的关系式,不组风载时为 1,组合风载时为 2) ,用于稳定计算的 m=1.59i 。由于荷载分项系数采用当时的荷载规范 TJ9-74 的规定(G =1.2,Q=1.4 和 =0.85)的规定,当取 i =1.0 时 m 的最大值 1.19 和 1.59 时,其对抗力设计值的最大调降幅度分别为 0.934(强度计算)和 0.699(稳定计算) 。新荷载规范 GB5
42、0009-2001 规定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恒载效应0.737 总荷载效应)应取G =1.35。按此计算的 K 对 K 的变化系数平均为 1.1,即在原计算方法不变时,将 K 值分别别乘以 1.1 的系数,取 K1=1.65,K2=2.2,相应的 m 为 1.31i (强度)和1.75i (稳定) 。现行和即出标准的相应规定在这方面的存在问题主要有:a. 没有做 R 的调整,即没有对脚手架结构采用比正规钢结构稍高一些的设计安全(可靠)度。当其荷载组合受恒载控制时(多数高大模板支撑架属此受载情况) ,由于仍采用 G =1.2,使其设计安全(可靠)度还低于对正规钢结构工程的保证要求。b.仍
43、取 =1.155 来计算立杆的计算长度 o ( = h),而 =1.155 只相当于“统一规定”的 0.9m=1.333 的调整效果,其只适用于扣件架的 h1.5 的情况且仍偏小(当h 分别为0.9m、0.9m 和1.2m、1.2m 和1.5m、1.5m 和2.1m 时,其 值分别应取 1.234、1.185、1.167 和 1.163) ,而按 K11.65 和 K22.2 的要求,则仍没有达到设计安全(可靠)度的要求。3)相关的标准一些共性规定不一致的问题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13相关标准的相应规定应当一致,特别是同一主管部门管辖的相关标准的相应共性规定应当一致,但目前各本标准各行其是、使得
44、相应共性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相当突出;除对设计安全度的要求不一致外,还表现在对杆件规格允差、杆件长细比、立杆伸出长度、扫地杆高度以及活载的计算项目和取值等规定上。相当混乱,令人难以适从。4)计算规定没有试验依据与取 o = h+2a 的问题列入标准的设计计算规定,都应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试验和工程实测研究依据,应是基本成熟的和为业界所普遍认可、即没有较大争议的。由于脚手架的杆件节点和构架情况显著不同于正规钢结构工程,套用钢结构工程标准的设计计算规定是有问题的,必须按需要进行系列试验、专项试验或验证试验,以拟定能够符合不同脚手架、支架实际情况的设计和计算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目前现行(包括新出)
45、的标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模板工程标准 JGJ162-2008 所做的设计和计算规定,未见条文说明中有相应试验依据的说明。如 525 条 2 款对工具式钢管立柱受压稳定性计算的如下规定:“立柱上下端之间,在插管与套管接头处,当设有钢管扣件式的纵横向水平拉条时,应取其最大步距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杆件计算” 。由于横向拉杆的约束条件取决于扣件的拧紧扭力距与立柱间距( 和 ) ,且位于拉结点上下的立柱段(插管和套管)因受其规格(涉及截面惯性矩)和承传部位工作状态的影响,抗力薄弱段有可能出现在步距较小的插管段。只有通过试验证明上述规定是正确的,才能消除这一疑问。而碗扣架标准 JGJ166-200
46、8 的编制也未做专门的支架试验,使得其对支架的构造和计算规定缺少相应的试验依据。如第 563 条对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取值所做的如下规定:“1.在每行毎列有斜杆的网格结构中按步距 h计算;2.当外侧四周及中间设置了纵、横向剪刀撑并满足本规范第 622 条第 2 款构造要求时,应按 o= h+2a 计算,a 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 。这里暂不做详细的探讨,但以下几点不通过试验是难以释疑的:a、取o= h 时,即表明可认为支架结构本身属于“铰接的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构架”或者其立杆为“无侧移的框架柱” ,其按承载试验结果确定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1.0。在架体“每行每列有斜杆“、当未规定具体设置
47、要求及斜杆配置率 ax(=有斜杆框格数/总框格数)的情况下,能否保证其 就1.0?如果“每行每列有斜杆”的就配置率还小于 622 条规定时,是否也仍然取 o=h?在这一构造要求下,是否就可以不考虑 a 的影响?b、当取 o = h+2a 时,o 的大小取决于 a 的取值,若 h=1.5m , a 分别为 0.3m、0.5m 和 0.7m 时,其 o 相应为 2.1m、2.5m 和 2.9m,按 Q235、483.5 钢管计算的长细比 和压杆稳定系数导则宣贯培训杜荣军 14 分别为 133/0.381、158/0.281 和 184/0.211,分别为 o = h 时的 (=0.626)的60.
48、86%、44.89%和 33.71%,承载能力的差别非常大;c、碗扣件架的立杆间距 a、b 和步跨比 h /a 、h /b 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除非有系列试验可以证明其影响很小。5)可否按标准给出的杆件和扣件单重(质量)进行监控的问题。对于缺斤短两扣件能否继续使用的问题,现已通过审定的扣件架新标准采用“模棱两可”的处理:一方面要求“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于架扣件 (GB15831)的规定;”另一方面又维持 JGJ130-2001 给出的扣件自重。执行 GB15831 时,现在的缺斤短两扣件只要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就可使用;若按后者的单重控制,就不能用。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已无 3
49、.5mm 厚的 48 钢管。碗扣架钢管杆件也是如此,虽不能直接量测壁厚,但可通过称量杆件单重加以下判断。JGJ166-2008 将杆件的单重(理论质量)纳入条文规定,同时又规定 48 钢管的壁厚为 3.5mm,且不允许有负误差。这就从标准规定上消除了“缺斤短两”杆件存在的“合法”性。但对现市场上流通的大量不合格品如何处理?又成为监管工作的难题。因此,我们只讲对法规标准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而忽视对法规标准制定工作以及存在问题时是否及时处理(解决)的监管,是不够的和不全面的。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反馈和协调机制,以避免法规和标准中的某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酿成难以监管的问题。(5)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管理责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有什么样的认识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问题。当以管理问题为主引发事故时,就是管理责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