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 课时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设计课题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课型 新授课设计说明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 “分数”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 础,先 让学生说出已经了解的“分数”知识,既可找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2.重视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图形表示的 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在想14象交流、画图与操作中理解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经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取出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理解单位“1”。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分数单位。课前准备教
2、具准备:PPT 课件学具准备:圆形纸片、线段图、香蕉图、面包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5 分钟)1.回顾旧知。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把你知道的分数知识和大家说一说。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对分数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其实,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1.学生自由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分数知识。如:以一个分数 为例,说出分12数的各部分名称。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 份,其中的 1 份可以用( )表示。(2) 这个分数的分子是 ( 14),分
3、母是( ),这个分数读作( ) 。4二、 深入体验,理解意义。(20 分钟)1.情境设疑,了解分数的产生。课件出示古人测量情境,现实分物情境。思考: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数形结合,建构数学思考模型。(1)利用课件演示:借助一个图形,一条线段,分步演示所表示的含义。14(2)引导学生研究一些物体的。143.概括分数的意义并相机板书。4.引导借助图形等直观认识分数单位。1.观察情境了解在测量和分物的过程中,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下,需要用到分数。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2.(1)观看课件展示,小组交流了解 的含义。14(2)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借助一个圆、一把香蕉、一块面包构建一个整体的观念,
4、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3.明确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4.记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分数单位。2.先分一分,再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涂色部分占这堆萝卜的( ),空白部分占这堆萝卜的( ) 。涂色部分占这些花的( ),空白部分占这些花的( )。3.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37 611 784三、训练“四基” ,提高“四能” 。(12分钟)1.完成教材 63 页 14 题。2.开放训练,拓展延伸。分糖游戏:(1)小红取出 9 颗糖的 ,琪13琪取出 6 颗糖的 ,比较他13们谁取得多。(2)宁宁取
5、出 4 颗糖的 ,平12平取出 6 颗糖的 ,比较他13们谁取得多。1.独立完成基本练习题,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2.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拓展内容。学生比较发现:(1)单位“1”不同,它 们的 表示的数量也不同。13(2)不同的单位 “1”中,一个量的 和另一个量12的 表示的量是相同的,13都是 2 颗糖。4.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 )( ) (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 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1.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记下作业,课后完成。教师批注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把一个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144把一条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14把一把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把香蕉的 。14把一盘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14单位“1”:一个物体 一些物体分数单位: 23 13 813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