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7127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 陈连朋 王岗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摘 要: 国民文化心态综合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印记与传统文化的培塑, 是一种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所持有的总体态度, 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导向的干预, 进而对国民文化认知产生影响。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 从家族面子与武术的“入奥”追求, 他人面子与武术“能打”的证明以及自我面子与武术的“优越”情结 3个层面, 探讨了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研究认为:不可兼容的中西文化差异, 特殊的国民文化心态以及不全面的武术本土化认知, 导致中国武术在对“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时候出现误区。在此基础上, 提出,

2、要实现中国武术的体面发展应该坚守文化自觉的主张, 加快武术现代化转型;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 摆正武术的文化姿态;培育自尊自强的国民心态, 确保武术的理性发展。惟其如此, 才能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发展武术。关键词: 中国武术; 面子心理; 文化心态; 武术发展; 文化自信; 武术本土化; 作者简介:陈连朋,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14BTY076) Questioning and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Under the Guidance of FaceCHEN Li

3、an-peng WANG G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Wushu School,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national culture mentality embodies the impri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 kind of overall attitude held by its own national cultu

4、re and value, and is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social psychology and it affects the cogni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from the aspects of family face and pursuit of Wushu entering the Olympics, other peoples face and proof of Wushus ability to

5、 beat, and self face and the “superiority”complex of Wushu.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incompatibl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special national cultural mentality and the incomplete localization of Wushu cognition lead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Wushu in the course of

6、“self cognition”and“other cognition”.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Chinese decent should adhere to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Wushu;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orrect cultural attitude of W

7、ushu; foster self-esteem and national mentality, and ensur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wushu. Only then can we look at Wushu and develop Wushu from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perspective.Keyword: Chinese Wushu; saving face; cultural mentality; Wushu development; cultural confidence; localiz

8、a tion of Wushu; 2017 年伊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开篇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展现了华夏文明孕育出的自尊自信的文化心态, 形成了数千年来中国国民性格养成的集体“无意识”。体现在文化认知层面, 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文化心态, 无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对中国人的性格结构、价值理念及生活方式等有着深远影响的乡土文化, 都给社会个体在出生伊始就置身其中的一种特定文化环境。而面子心理作为数千年华夏文化塑

9、造的一种本土社会文化现象, 它同样使得生活在这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个体, 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心理建构与心态认知方面积淀着这种文化的印记。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丛中的个体,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传习不免带有面子心理和国民心态影响的烙印, 体现在哪些方面?何原因所致?站在什么立场上去评判?是本研究立题的最基本出发点。所以, 掌握面子心理对社会个体或群体的文化导向, 客观的分析与辩证的思考国民文化心态对中国武术产生的影响, 有利于我们从社会心理认知的视角窥探当前中国武术发展中的症结, 厘清中国武术的发展思绪。基于此, 本研究以“面子心理”“国民文化心态”“社会导向”“文化差异”“武术发展”等为主题词或关

10、键词,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平台上, 查阅了从 2001 年 1 月2017 年 4 月的相关研究成果 180 余篇, 并筛选出核心期刊文献 70 余篇, 同时参阅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武术等著作 20 余部, 大量的文献来源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支撑与详实的材料论证。1 面子心理释义面子作为一种泥土气息浓厚的乡土文化, 传习数千年至今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想品格、社会心理和生活习性等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初的“面”字出现在甲骨文中, 是一种有形可触摸的具体物, 指从额头到下巴的脸孔、颜面;但“脸面”的存在被用来解释或表达某种

11、社会心理和行为时, 就引申出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内涵, 尊严、地位、成就、声望、认可度等就成了面子另类存在的隐性标准。因此, 研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行为就不得不研究中国人的面子心理。虽然面子心理早已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存在, 但最早展开研究的是 100 多年前的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 他以生活在中国 22 年的亲身经历撰写了一本影响重大的书籍中国人的性格, 并在其总结的 20 多种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中, 开门见山的指出中国人“保全面子”的社会需要, 并提到面子“这个词是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1。而后在国内出现了鲁迅、林语堂、费孝通等知名文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对面子所蕴含的更深层

12、文化意象的论说, 其中林语堂先生将面子、命运、恩惠视为 3 个不变的中国法则, 而在此三者中, 尤以面子的影响最大, 因为它“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点, 它抽象, 不可捉摸, 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最细腻的标准”2。此外, 胡先缙在 1944 年首次从辞源学的角度向世人介绍了中国本土面子概念, 解读了中国人的“脸面观”, 并提出“面子是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尊严与声誉, 是拥有社会地位和成就的一种抽象自我认知”3。随后, 不同的学科领域又相继涌现出如何友辉、黄光国、成中英、朱瑞玲、周美玲、翟学伟等港澳台及大陆学者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 对面子本身的内涵、属性、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等提出了多元化

13、的理解与阐述。基本上对“面子心理”的认识都有 2 点共识, 即“一是认为面子是一种声望、尊重、价值、重要性或社会地位, 总之强调面子是一种社会尊重或社会价值。二是视面子为公众自我形象, 是他人所认定的自我形象。强调面子是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 是他人用来认定个人的整体感知”4。“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是经过数千年华夏文化的塑造逐步形成的”5, 它是一种自发的隐性权力, 是乡土自治与道德约束的社会规范, 当它被作为心理评判的准则来解释某些社会行为时, 就不自觉地变成了人们认知社会现象的一种显性标杆。上到民族的荣辱兴衰、国家地位, 下到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有没有面子都受到了绝大多数人

14、的关注。可以说, 面子心理已经深深烙印到了中国人的社会取向和行为处事中, 进而对国民的文化心态和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评判产生了重要影响。2 面子心理导向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面子心理”导向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先后走过“土洋体育之争”, 传统武术改良、竞技武术创编以及模仿西方体育入奥等一系列历程, 现代社会发展的驱动使得武术为保全面子和持续传承的需要进行了必然的改革与创新。不能说这是“面子心理”导向的正面结果, 但不可否认, 为获得与西方体育并存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需要, 中国武术发展迈出了积极的步伐;但发展至今, 仍多受诟病, 就成为了我们不得不追问与省思的时代问题

15、。2.1 家族面子导向与中国武术的“入奥”追求单从语义上分析我们知道, “羞”“耻”表现于容颜不专属于中国, 是人类的共性, 差别在于中国社会在心理行为认知中把人的这一特点泛化, 用来表示更复杂的价值与意义, 而这种心理与行为又是在整个家族荣誉和社会流动中体现出来的, 因此, 它更多地强化了国家形象与家族荣辱等群体取向的重要性。我们知道, 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家族为核心, 数千年文化观念的影响决定了个人成就与家族荣辱息息相关。古人高中状元后都要衣锦还乡, 祭拜祖先, 其实就是彰显个人地位的获得为家族争得的面子, 这种家族面子心理的导向, 自然也反映在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期待与表现之中。按照“面子心

16、理”研究成果认同的思维顺推,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关乎家族层面的面子需要表现中有 2 方面体现:一方面是自身导向的关于自我形象或他者评价的感觉认知, 尤以家族拳种传承或者门派武艺切磋中关于宗族颜面与形象维护为主。例如, 传统的中国武术在拜师收徒的标准中, 除了“对徒提出了种种要求外, 也对为师者提出了相应的责任与规范:既要有拳理功夫上的真技实艺, 同时也需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这是每一位被尊为师者赖以建立个人威信和地位, 或者说家族门派有无面子的必要条件”6。另一方面是武术作为一个国家或社会整体的象征所表现出来的荣誉与地位的认知, 上升到民族需要与社会尊重的层面时, 中国武术

17、就被引向了与世界身体文化云集的奥林匹克运动比肩的场域。这也是现代武术发展中, 家族面子导向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奥运会作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 是目前身体文化运动聚焦的最高领奖台, 对于尚没有常设项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来说, 武术能不能进入奥运会就不仅仅再是百年来国人夙愿的表达, 也成为了国家地位彰显和国际话语权需要的证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家族面子的获得就使中国武术情不自禁地步入了“入奥”的征途。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的表达, 以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国武术协会等牵头单位的落实与推进, 促成了武术“入奥”设项方案、评判模式等奥运公关课题的立项研究, 产生了大量武术“入奥”的重要学术成果探讨,

18、采取了创编“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套路, 修改竞赛规则, 加强海外传播与推广以及培养输出武术优秀人才等一系列措施, 为实现家国荣誉, 武术“入奥”的体育行为演变成了民族群体意愿的表达, 也正如学者所提出的“保全脸面这一行为准则不是以个人, 而是以跨越个人的社会单位为导向的”4那样, 中国武术是不是奥运项目不仅仅是关乎国人对武术个体的文化认同, 还成为评判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地位中的潜在衡量标准。可以说,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以及武术人对此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 但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 武术只是作为表演项目出席并没有如我们预期;因此这就不仅仅再“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奥运军团多

19、少的竞技问题, 还成为一个伤害民族情感的文化问题, 更成了一个关系国家声誉的政治问题”7, 卢元镇先生在谈到 2008 年武术“入奥”失败的问题时如是说。现如今, 我们在错失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绝好时机以及 2013 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会议上落选奥运项目“8 进 3”的行列后, 日本的柔道继 1964 年进入东京奥运会之后, 空手道也即将成为 2020 年奥运会的常设项目。在中日民族体育项目“入奥”的鲜明对比下, 虽然以家族面子为导向的中国武术“入奥”的步伐没有停歇, 但却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也难怪邱丕相先生撰文发出这样的慨叹:“对于武术, 我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苦苦追求并投入大量

20、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了 60年, 或者说是改革开放之后 30 年的中国武术, 始终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实现国内的大繁荣、国际的大发展?我们坚定不移地努力实现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目标, 为什么一次次地遭遇拒绝?”8这是我们付出诸多努力之后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但不可否认和不情愿相信的事实的确如此。2.2 他人面子导向与中国武术“能打”的证明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以及从他者视角给出的评价或看法, 往往是我们在处事心理与行为上比较在意的。而这也正是他人面子导向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主要特征, 而受此导向影响的个人在对社会文化现象做出评价与判定时, 同样会“在心理与行为上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对他人的意见、标

21、准、褒贬、批评特别敏感和重视, 在心理上希望在他人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9。体现在文化层面的比较,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 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以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和世界, 一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甚至更甚”10。就拿中国武术文化来讲, 打与不打和能不能打一直是世人争议的一个话题。其实不否认, 武术“打”的技术属性是真实的, 技击功能是武术产生时的社会环境赋予的原点特征, 武术动作本身所具有的防身自卫、攻防转换和技击价值的存在, 给了国人一种武术“能打”的形象认知, 外加多年来媒体的舆论炒作、影视作品的夸张渲染以及国人本身对武术正确认知的缺乏, 使原本普遍的武术“能打”

22、的认知被深化、扭曲, 再加上他者视角对这种认知判定的意义大小, 就顺理成章地导致了我们的假想和预设。这种假设在我们最初接触到西洋拳击时就已经得到了验证, 霍元甲、蔡龙云等爱国志士与其他武技的擂台比拼, 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武术“能打”的价值存在。再到后来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域外武技的流入, 以及 UFC 和 MMA 等不限比赛形式的武技格斗, 都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对武术“能打”的呼唤与期待。我们知道面子心理的影响在每个社会都存在, “但是在中国社会强烈的权力等级思想加上个人成就价值导向对它有很高的强化作用, 中国人往往更喜欢攀比, 在比较中分出高下”11, 中国武术“能不能打”的证明似乎

23、也就存在于与其他武技的水平比较中, 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术发展中体现明显。文化传播学研究者吴信训先生指出, “一般的外国人对中国武术最深刻的印象是克敌制胜”12, 也就是对武术“能打”的最表面认知, 由此在 20 世纪 70年代我们“创造了散打这一现代武术打之形式, 并将其作为武术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对阵外域武技的挡箭牌”13。以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媒体上报道的中日、中韩、中俄、中美等对抗赛、争霸赛中出现的都是“能打”的中国武术的身影。而近些年,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盛行, 国人对于中国武术的认识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以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和央视的武林大会等展现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多元化赛事相继

24、亮相。从媒介传播与技术切磋的大众认知视角, 传达出中国武术不仅仅“能打”, 而且“打”的体面。其实, 我们一再试图想证明中国武术“能打”的认识, 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社会预期所表现出的文饰心理,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看似在为中国武术技击价值的当代存在寻找合理的证明, 但实际上是在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一种不理性行为。社会转型与文化的变迁已经使得这一传统文化的功能属性发生了改变, 一味地以过去的历史存在来证明当下的社会价值, 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好比古代人的服饰是当时代社会语境下的产物, 现代人可以穿, 但是已经脱离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场域;所以不能说它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只是不能将这种片面认知意识放大化

25、, 不然就会形成以偏概全的胡同思维。2.3 自我面子导向与中国武术的“优越”情结文化学理论认为, 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 在文化和价值领域内没有可比性可言;因为每一种文化价值体系在其原初的自我理解上都是普遍的, 不同的是文化所产生的价值取向;但是, 当社会文化心理发生变化时, 人们就对文化有了差异性比较, 而差异判断的视角多是从偏重个人的体验和认知感受出发, 根据参照的文化对象给出看法, 这也正是自我面子导向下文化心理认知的直观体现。国人对中国文化普遍存在着一种先赋性的民族主义认识, 从地理版图上来说, 中国东南面环海, 西北面有天然的高山和沙丘屏障, 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 诞

26、生了影响世界的华夏文明, 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中华文化。在儒家看来, 这种文化有着极强的教育同化作用, 孔子说:“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性与融合力, 所以才有了“中国国疆版图之形成, 主要不依赖武力, 而是仁德自成、文化教育、近悦远来的自然结果。”14从而让中国人在认识自己本民族文化时, 不自觉地产生崇拜与自豪的优越感。中国武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同样给人一种心理优越的情结。纵向上讲, 武术传承数千年不曾断裂并愈发的彰显出勃发的生命力, 从最初一击一刺的原始格斗开始, 历经文化的熏陶、地域的融合、

27、形式的转变和技法的提升之后, 从野蛮的技击术到文明的武术, 它身上携带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 体现着当今时代需要的文化价值内涵;横向上来说, 中国武术融汇了儒、道、佛、墨等诸家思想和哲学、美学、兵学、医学等多种传统文化观念, 注重内外兼修和品性教化, 传承发展中创造出种类繁多的拳种和各具风格特色的技术流派, 在展现技击功能的基础上, 又兼具教育、健身、竞技、审美和娱乐等属性, 是极具文化负载力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哪里有中华文化哪里就一定有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同在的现象”15, 已经成为世人的一种普遍性认识。所以,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

28、碰撞中, 武术就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面旗帜, 有没有面子, 自然离不开与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和域外武技的比较, 在国民文化心态中“中国武术与跆拳道、空手道等相比, 决不能丢面子”16的主观判断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比较的依据不仅仅是体现在技击格斗的赛场, 还包括了它们的文化背景、社会认同和价值体现等多种渠道。那种希望在对比中找到自我优越感的情结, 往往让我们忽略了一个根源性的问题, 那就是在没有出现文化分野之前, 所有的武技都是作为一种技击术在各自的地域存在, 其防身自卫的本质属性是一样的。不同的文化介入后, “拳击、摔跤、击剑、泰拳、柔道、跆拳道等, 均体现为不同民族文化对技击之道的认识和理解

29、”6, 没有高低之别。即便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成就, 有着心理占优的文化心态, 但不能违背文化存在的理论依据, 那就是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 差异体现在于对文化认知的价值导向。3 中国武术走入“面子误区”的归因追问3.1 不可兼容的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而明了的成果, 对于差异性体现, 众多中西文化研究者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在根源之处,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基础性的, 他们之间无法通约出对彼此都具有规制性的、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元素。”17这在中西方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3 层次均体现明显。就拿中西方身体文化来讲, 西方身体观讲究身心二元、主客二分的理论主

30、张, 强调人与自然、身体与灵魂相对独立的认识, 进而形成直线型、分解式的认知思维;而中国的身体观则表现为一元的整体思想, 注重“天人合一”、身体与万物的融合, 形成了系统性、综合式的思维认知。著名“身体哲学”研究专家张再林18先生从中西身体观比较的视角认为, 西方文化孕育出的是一种“形神二分”的身体, 中国文化塑造出的是“形神一体”的身体, 并明确提出中国的身体观和西方的身体观迥然异趣。此外, 在宗教信仰、建筑风格、服饰特色、饮食口味、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也显而易见地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由此, 中西文化在根源上的区别、身体观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差异性的存在, 已经明示这 2 种文化本质上

31、的不可兼容, 表现在体育文化上理应同是如此;但是我们在中西体育文化的认识上却造成了不科学的误判:“长期以来我们总是用西方体育文化的种种要义, 西方体育的知识体系, 来审视和评价中华民族的身体文化。”19尽管我们知晓, 无论是在过去的历史还是当代的社会, 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都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 发挥着强身健体、教育人等社会作用, 但是在中国的认知中, 我们将中西体育文化本该平行的轨道, 强行错位, 致使中国武术在目标定位、学科归属和形式划分等诸多领域被禁锢在体育大权的统筹之下, 步履维艰。这是当前中国武术发展最尴尬、最无奈又最戏剧性的一种存在状态, 所以也就导致了“中国武术价值判断标准的异化、

32、文化精神理解的偏颇以及仅仅片面的看到了中国武术具有的体育身份, 而忽视了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20。文化融合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也是实现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必然渠道, 但融合不代表丧失自我身份向他文化靠拢, 那种过度遗弃自己的文化内核, 来求得与他文化融合的举措, 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对于中西方体育文化而言, 我们应该理性地、清醒地意识到他们根底差异的不可兼容, 不然, 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就会沦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一个附庸, 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对当下中国武术生存状态的一种警示。3.2 特殊的国民文化心态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直以中华民族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

33、心驱动力, 先天的地理环境、物产富饶的资源加上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 使得古代中国一直有着高高在上的心理优势。直到 1840 年, 鸦片战争掀开“天朝大国”的神秘面纱后, 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中国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蒙羞感, 文化心态上受到严重冲击。列强侵略、内忧外患、救亡图存的屈辱历史成为了中华儿女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这种特殊的历史记忆, 使得中国人民在民族心态上十分重视国家的荣辱兴衰, 对祖国的发展抱有深切的关怀”21。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发展一直走在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道路上,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人们逐渐认识并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存在价值;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记忆, 中国人对于西

34、方文化有着一种“欲迎还拒”“亦爱亦恨”的特殊心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 不仅给了国人新鲜与好奇感, 也让我们对文化的选择一时间不知所措。一些人曾产生过对西式快餐的爱不释手, 对域外体育的近乎痴迷, 对国外影片的目不转睛以及对洋节日的过分推崇等崇洋的心理和行为, 也出现过抵制外来文化, 甚至上升到用意识形态来划分是否爱国的非理性行为。而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 也出现过否定、批判和复古、保守的文化心态。由于整体上是在追赶西方的历史阶段, 所以“在整个国家的文化心态上与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相比呈现出相对劣势, 文化心态上表现出比较多矛盾和冲突的心理, 也表现出浮躁和不稳定的状态”2

35、1。基于这种国民文化心态的认识, 再回顾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 一些政府的决断、改革与政策推行是与国民心态反映出的文化现象不谋而合的。这种契合是站在不否认中国武术发展所取得历史成就, 不抹杀历代武术人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同时也不回避武术发展中的盲目行为和现实问题的立场上, 对中国武术的一种客观认知。例如, 竞技体育风靡的时候我们削足适履般地创编出竞技武术;域外武技涌入的时候我们创新出散打作为证明中国武术“能打”的盾牌;奥运会申办前夕我们表达出中国武术“入奥”的强烈愿望;文化复兴热潮兴起的时候我们倡导要回归传统武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时候我们响应号召又制定了标准化的武术段位制。这种特殊的国民文

36、化心态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心理导向与行为表现是无可规避的, 但也不得不说, 对于中国武术我们做了太多身不由己的决策与改制, 以至于“造成对武术本身文化意蕴价值认识的缺失”22, 种种行为体现, 实际上也就是关注和致力于武术发展的国民文化心态的现实写照。3.3 不全面的武术本土化认知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思想内涵与价值理念能否在本土发展中得到普及和人们的认同是判定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 文化的本土化认知程度也是实现其现代化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当前, 中国武术本土化认知存在不全面性, 这不是单一向度上的问题使然, 而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1) 从武术自身的内源性来说, 对于“武术是什么”的回答

37、还不够平民化、普及化。尽管我们在众多会议场合, 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武术是什么”的论断, 但对于全民的普及却缺少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尽管众多研究专家提出要将武术融入学校教育中, “使大学、中学、小学的学生做到人人习练;从宏观战略上说, 武术在学校普及之日就是武术在全民普及之时”23;但作为回答这一问题的最前沿场域, 学校武术教育开展却有点力不从心, 尴尬的地位和尚不明确的内容设置等等问题, 都使得武术的本土化普及与认知大打折扣。2) 从社会外源性的因素来说, 影视传播和媒体推介对中国武术的本土化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们获取信息咨询和消遣娱乐的最主要来源, 以互联网、手机和电视为代

38、表的大众媒介的导向正确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和判断。对于中国武术通过影视媒介传播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中小学生大多从武打片、武侠小说中了解武术, 比例分别占 86.9%和 46.2%”24。如此高的传播占有率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当前的许多作品没有有意识的将这一民族身体文化引向正确的认知场域, 以至于出现 2 方面的认知误区:1) 高深莫测的武林绝学和玄而又玄的神秘感, 在加上特化效果的夸张演绎后, 扭曲了真实的武术技艺;2) 严重缺失武术文化内涵的暴力美学, 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化的炒作与渲染中, 便容易使人在潜意识中认为这就是中国武术, 尤其是青少年。3) 中

39、国武术长时间的“入奥”追求, 扩大了人们对其竞技性与体育性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武术的文化性、健身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等功能属性的存在, 是对全面认知中国武术致命的伤害。而这种忽视不仅仅是普通的国民, 即便是体育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片面的从体育竞技的立场去评价武术的作用价值, 捆绑式的思维认知致使武术被桎梏在体育的统领下;可担心的不止如此, 更为严重的隐患是体育教育培养的师资人员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这种认知”影响, 会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中国武术本土化认知的模糊性与片面性。4 中国武术体面发展的文化省思4.1 坚守文化自觉的理论主张, 加快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自近代以

40、来, 中国发展的思想主流在文化认同上产生过“求同”还是“存异”的不同声音, 历经百年的发展, 中国文化走过了“西化”“现代化”到“本土化”“全球化”的现代转型之路, 在坚守文化自觉的前提下, 中国武术的发展同样在传统与现代的选择中加快了转型的步伐;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绝非是“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 现代化不是在文化真空中构建的, 它必然是以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作为资源, 从文化自觉的视角看待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而具体的转型路径无非 2 种:1) 追随西方竞技体育, 以进入奥运会为蓝本对中国武术进行改制与同化;2) 坚持民族本位的主体性, 以传承

41、中国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范式与创新。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如何选择?费孝通先生在其“文化自觉”的理论主张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 对自己生活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不是要复旧,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5;所以说, 现阶段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必然要走一条“中西结合”又“和而不同”的道路, 即坚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 开发中国武术的多元化社会价值, 在立足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国际化传播与推广。4.2 树立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念, 摆正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姿态文化自信源

42、于“古”成于“今”, 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所禀赋的文化价值的积极肯定, 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深厚的积淀与丰富的内涵, 是中国文化自信发展的根与魂。意见中提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 在巩固、深化文化自信的基础上, 把以传统体育和中华武术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再次上升到国家高度, 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认同与肯定。因此, 在文化自信价值观念的引领下, 源远流长数千年的中国武术, 应该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文化姿态, 以什么样的面貌和气度“面向未来”, 关乎着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身

43、份定位与历史发展走向。众所周知,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土壤, 造就了中国武术独特的身份气质, 这种特有的魅力归根结底就是千百年来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所以, 中国武术的文化姿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当前“体育的武术”“文化的武术”“艺术的武术”或者“身体的武术”等某一范围的探讨与评价, 而是要站在更宏观的视角立场上, 对内凸显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对外塑造中国文化的身份与形象, 坚守文化的民族性与主体性, 丰富世界身体文化的版图。4.3 培育自尊自强的国民心态, 实现中国武术的理性发展自尊自强的国民心态是一种对自我肯定、尊重与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的心理认同, 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心态上, 则是这个民族和国民对自己文化的一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