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某公司六层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全套图纸】.doc

上传人:QQ153893706 文档编号:1710307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某公司六层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某公司六层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某公司六层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某公司六层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毕业设计(论文)-成都市某公司六层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0 页 共 40 页摘要: 本设计为成都市某公司宿舍楼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本建筑共 6 层,总建筑面积 8430 ,总层高 19.9 m,空调面积约 5371 。全楼采用多联机供给空调方式,室2 2m外屋顶上设置二十五台美的生产的 MDVJ140W510,单台制冷量为 14KW。根据各不同的功能房间,该多联机系统选用一种空调送风方式:采用多联机系统加独立新风系统,多联机采用暗装吊顶式,新 风直接由全热交换器引进室内,在全热交换器中经过与回风换热后直接送入房间。所有职工宿舍送风均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侧送,二楼活动室用方形散流器下送的送风方式。制冷剂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一楼靠墙有外窗的卫 生

2、间采用排风扇排风,二层洗衣房通过房间上的窗户进行自然通风与室外的空气直接进行交换达到室内的空气流通。关键词: 多联机系统 全热交换器 空气源热泵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第 1 页 共 40 页目 录第 1 章 设计参数 1设计原始资料 11.1 土建资料 11.2 热源条件 11.3 水源条件 11.4 电源条件 11.5 气象资料 1第 2 章 负荷计算 3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确定 32.1 冷负荷理论依据 32.1.1 房间冷负荷的构成 32.1.2 房间湿负荷构成 32.2 主要计算公式 32.3 冷负荷计算 52.3.1 主要计算公式 52.4 冷负荷计算举例 102.4.1 冷负

3、荷计算参数选取 102.4.2 冷负荷的计算 102.4.3 湿负荷的计算 132.5 其他房间冷负荷计算表 132.6 热负荷计算举例 152.6.1 基本计算公式 152.6.2 热负荷的计算 172.7 其他房间冷负荷计算表 18第 3 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213.1 多联机系统 213.2 系统方案采用 22第 4 章 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以及空调设备的选择 23各类型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 234.1 多联机系统送风处理过程计算 234.2 空调设备的选取 244.2.1 室内吊顶空调机的选取 244.2.2 室内机的布置 254.3 室外机的选择 254.3.1 配管长度及高差修

4、正 25第 2 页 共 40 页4.4 全热交换器的选择计算 264.4.1 全热交换器的选取 264.4.2 全热交换器的布置 27第 5 章 室内气流组织的确定 285.1 气流组织布置形式 285.2 送风口的布置 28第 6 章 热水管路的设计 296.1 设计依据 296.1.1 耗热量的计算公式 296.1.2 热水量的计算公式 296.2 热水管露的计算 306.2.1 南排水力计算 306.2.2 北排水力计算 316.3 空气源热泵的选取 33第 7章 消声、减振与保温设计 347.1 消声与隔声设计 347.2 减振设计 347.2.1 水泵的减振 347.3 管道的减振

5、347.4 保温设计 35参考文献 36第 3 页 共 40 页第一章 设计参数一、设计原始资料1.1 土建资料南排 1 层高 3.4 米,26 层层高 3.3 米;北排 1 层高 3.4 米,26 层层高 2.8米。外墙体为 02240 号水泥沙浆砖墙,屋面为非上人加气混凝土砌块 100-聚苯板 90 的屋面,楼板为 31 号钢筋混凝土楼板,窗为 5mm 厚的普通玻璃单层钢窗(内有浅蓝色内遮阳布窗帘) ,门按照墙的参数进行计算。 外墙为 02 号墙体: =240 mm k=1.94 W/m2.K屋顶为非上人加气混凝土砌块 100-聚苯板 90 的屋面:=460 mm k=0.38 W/m 2

6、.K窗户:普通玻璃单层钢窗:k=5.18 W/m 2.K挂浅蓝色内窗帘,无外遮阳 1.2 热源条件以 60热水的集中供热,由空气源热泵供应,为本宿舍楼设计热水系统的热源。1.3 水源条件以市政自来水管网为本办公楼设计的水源。1.4 电源条件以城市电网 220/380V,50Hz 为本宿舍楼设计的电源。1.5 气象资料室内参数:第 4 页 共 40 页空调房间:夏季温度 26 冬季温度 20相对湿度:夏季湿度 60% 冬季湿度 50%室内风速:夏季风速0.2 m/s 冬季风速0.3 m/s室外参数: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得成都市室外气象参数值为:地理位置:北纬 3040 东经 10401 平均海拔

7、500m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采暖温度: 2冬季空调温度: 1夏季空调温度: 31.6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 28夏季湿球温度:26.7相对湿度:最冷月相对湿度:80最热月相对湿度:85风速: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8 m / s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1 m / s大气压力:冬季:96.3 hPa夏季:94.8 hPa第 5 页 共 40 页第二章 负荷计算一、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确定冷负荷计算是空调设计及空调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组选型的主要依据。在冷负荷计算中,我们经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在房间冷负荷计算中,包括外墙和屋顶冷负荷、外玻璃窗冷负荷、日射得热冷负荷、人员散热冷负荷、

8、设备冷负荷、照明冷负荷。在选择室外机组时,需要的是空调机组冷负荷,它包括房间冷负荷、新风冷负荷和再热冷负荷。由于我们在空气处理时不需要再热,所以不考虑再热冷负荷。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的房间同时使用情况,系统类型和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的综合最大值或各房间的计算冷负荷累加值而定,并应计算新风冷负荷引起的附加冷负荷。本设计不采用各系统冷负荷综合最大值作为室外机的容量,而是把每个逐时值的累加最大值作为选用室外机组的依据,为使其有富裕值,一般在选用室外机组时,对机组的容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富裕量。21 冷负荷理论依据211 房间冷负荷的构成(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2)透过外窗进

9、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3)外窗逐时传热冷负荷(4)人体散热量;(5)照明散热量;(6)设备散热量;第 6 页 共 40 页212 房间湿负荷构成 (1)人体散湿量;(2)其他室内散湿量。22 主要计算公式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当计算某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时,可按条件查出相应的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用稳态传热公式形式即可算出经围护结构传入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1) 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Q=外墙(屋面)面积传热系数(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温度的地点修正)温度修正系数室内设计温度(2) 外窗冷负荷:a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外玻璃窗传热系数窗口面积(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逐时

10、值地点修正室内设计温度)b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有效面积系数窗口面积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最大日射得热因素窗玻璃冷负荷系数(3)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包括内门、内窗、内墙、楼板)Q=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内维围护结构的面积(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附加温升室内设计温度)(4) 人体冷负荷:a由显热散热造成的冷负荷Q=群集系数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一名成年男子小时的显热散热量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b由潜热散热造成的冷负荷Q=群集系数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一名成年男子小时的潜热散热量人体潜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5) 人体湿负荷:Q=0.278群集系数空调房间人数

11、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第 7 页 共 40 页(6) 灯光冷负荷:a白炽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的冷负荷Q=1000同时使用系数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b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的冷负荷Q=1200同时使用系数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c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的冷负荷Q=1000同时使用系数反射通风系数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d其他冷负荷Q=1000照明实际散热量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7) 设备冷负荷:a电热设备冷负荷Q=1000同时使用系数利用系数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通风保温系数设备安装总功率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b电

12、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Q=1000同时使用系数输入功率系数设备安装的总功率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c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Q=1000同时使用系数输入功率系数(1电动机的效率)设备安装总功率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d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内的冷负荷Q=1000同时使用系数输入功率系数电动机的效率设备安装总功率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e其他冷负荷Q=1000设备散热量设备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8) 新风冷负荷:Q=空调房间的新风量(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空气焓值夏季室内计算参数下的空气焓值)(9) 新风湿负荷:第 8 页 共 40 页Q=空调房间的新风量(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空气

13、含湿量夏季室内计算参数下的空气含湿量)0.00123 冷负荷计算231 主要计算公式(1)外窗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 )()( Rdxcixc ttKAQMERGEFORMAT (0.1)式中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c外墙和屋面的面积,;A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 ;K室内计算温度,;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Rt地点修正值;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d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k吸收系数修正值;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t注:其中 , , , , 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Rtdk()ct(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冷负荷

14、的计算公式: * ()()cwcdRQAKttMERGEFORMAT (0.2) 式中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c窗口面积,;wA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 ;K室内计算温度,;Rt第 9 页 共 40 页地点修正值;dt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注:其中 , , 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Rtd()ct(3)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 () maxcawsijLQQCADAMERGEFORMAT (0.3) 式中 外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c有效面积系数;aC窗口面积,;wA窗玻璃的遮阳系数;s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15、iC最大日射得热因素;maxjDA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LQ注: , , , , 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CmaxjAisCa(4)人体散热形成冷负荷和散湿量a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csLQqnC(2.4)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c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sq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系数;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无因次。LQC第 10 页 共 40 页但应注意: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 ,由于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 1.0。LQCb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clqn(

16、2.5)式中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c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lq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系数;c人体全热冷负荷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ccQ(2.6)式中 人体全热冷负荷,W;()cQ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cd人体的湿负荷湿负荷的计算公式: 60.2781wmng(2.7)式中 人体散湿量,kg/s;wm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g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系数;注: , , , , , 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lqwmgLQCsq(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第 11 页 共 40 页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冷负荷

17、计算的公式分别为:白炽灯 ()10cLQNC(2.8)荧光灯 ()12cLQn(2.9)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cQ照明灯具所需的功率,KW;N镇流器消耗功率因素,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1n取 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11.0;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 ,可2n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 0.50.6;而荧光灯罩无2n通风者 0.60.8;2n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无因次。LQC(6)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冷负荷计算公式: ()csLQC(2.10)式中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cQ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

18、热量,W;s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无因次。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LQC运行,则 1.0。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式计算:1) 电动设备a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1230/sQnN第 12 页 共 40 页(2.11) b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1230sQnN(2.12) c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1230snN(2.13) 式中 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N电动机效率,可由产品样本查得;利用系数,是电动机最大实效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1n0.70.9,可用以反映安装功率的利用程度;电动机负荷系数,定义为电动机每小时平均时耗功率与

19、机器设计2时最大时耗功率之比,对精密机床可取 0.150.40,对普通机床可取 0.5 左右;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3n功率之比,一般取 0.50.8。2) 电热设备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按下式计算:12340sQnN(2.14)式中 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 0.5。4n其中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 电子设备计算公式同(2.14) ,其中系数 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计算机可取2n1.0,一般仪表取 0.50.9。24 冷负荷计算举例第 13 页 共 40 页现在以第一层南排最西面的房间 12:00 为例来说明负荷的计算。241 冷负荷计算参数的选

20、取:由以上土建资料可以知:1、围护结构选取(1)外墙:外墙为厚度为240mm的02号墙,墙体内外白灰粉刷。因此外墙参数为: = 1.94 。 K)/(2KmW(2)外窗:外窗采用的是普通玻璃单层钢窗,内设内遮阳窗帘颜色为浅蓝色。因此外窗的传热系数: 1=4.32 ,根据传热系数的修正)/(2KmC=1.2,故外窗的总传热系数是: =4.32*1.2=5.18 )/(2KmW其他冷负荷相关参数:(1)电视机的功率:75W(2)照明功率:20W/2、围护结构面积统计主要外墙的面积:南外墙:7.12 北外墙:12.44 西外墙:25.16 主要外窗的面积:南外窗:5.8 北外窗:0.48 3、其他室

21、内压力稍高于室外,不存在室外空气渗透问题242 冷负荷的计算1、计算外墙温差传热冷负荷利用公式(2.1) 进行计算)()( Rdxcixc ttKAQ其中 = 1.94 ;K/2mW, , ;1.7A南 24.1北 216.5m西所以南外墙上午 12:00 的温差传热冷负荷为:Q12:00 = =7.121.943.79=51W)()Rdxcitt北外墙上午 12:00 的温差传热冷负荷为:Q12:00 = =12.441.943.87=91W)()RdxcittKA西外墙上午 12:00 的温差传热冷负荷为:Q12:00 = =25.161.945.46=260W)()Rdxcitt2、计算

22、外窗逐时传热冷负荷2.1 利用公式(2.2) 进行计算()()cwcdRQAKtt式中 = 5.8 ;w/2mW=5.8 =0.48南 北第 14 页 共 40 页所以南外窗上午 12:00 的温差传热冷负荷为:Q12:00 = =5.85.83.51=118W)()RdxcwttKA北外窗上午 12:00 的温差传热冷负荷为:Q12:00 = =0.485.83.51=10W)()Rdxctt2.2 计算外窗逐时透入日射冷负荷利用公式(2.3) 进行计算() maxcawsijLQQCADA式中 =0.87 =173 = 0.6 =0.93 =0.85 LQCmxj isCa=5.8 南所以

23、南外窗上午 12:00 的透入日射冷负荷为:Q12:00 = = 0.855.80.930.61730.87=414 WLQjiswCDAmax对于北外窗式中 =0.85 maxjA=115 iC=0.6 s=0.93 aC=0.85 =0.48北北外窗上午 12:00 的透入日射冷负荷为:Q12:00 = = 0.850.480.930.61150.85=22 WLQjiswCDAmax3、计算人体散热冷负荷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可知:在温度为 26时,在宿舍中属于静坐会产生显热 63W /人,潜热 45 W /人,湿量 68 g / h.人。 3.1 人体显热

24、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公式(2.4) 计算()csLQqnC式中 宿舍内的人数,为 4 人;n人体显热量;为 63W /人sq 群集系数;为 0.93 冷负荷系数 为 0.95LQC所以,人体在 12:00 人体散热冷负荷为: Q12:00 = =6340.930.95=223WLsnq3.2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公式(2.5) 计算clqn式中 宿舍内的人数;为 4 人; n第 15 页 共 40 页人体潜热量; 为 45 W /人lq 群集系数;为 0.95所以 =4540.93= 167WclQn3.3 人体全热冷负荷根据公式(2.6) 计算()()ccQ式中 人体全热冷负荷; (

25、)c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为 223W()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为 167WcQ所以 =223 + 167 = 390 W()()c4、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根据公式(2.9) 计算()120cLQnNC式中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cQ照明灯具所需的功率; 为 0.8kwN镇流器消耗功率因素, 取 1.2;1n 1n灯罩隔热系数, 取 =0.62 2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无因次。 取 =0.51LQCLQC所以上午 12:00 室内照明冷负荷为:=10001.20.60.80.51=294W()120cLnN5、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根据公式(2.10)和(2.13) 和 进行计()

26、csLQC1230snN算式中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cQ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s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取 1.0;LQCLQC第 16 页 共 40 页取 =1; = 75% =0.8 =0.4 =0.6N1n23n1230sQN=64 W175.06.48. 由公式(2.10) 可知()csLQC=64 1=64 W()csLQ243 湿负荷的计算根据公式(2.7) 进行计算60.2781wmng式中 人体散湿量,kg/s;w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为 68g/h;g室内全部人数 =4 人;nn群集系数; =0.93所以人体散湿量为:=0.27840.936810=1

27、13.6 kg/h60.2781wmng25 其他房间冷负荷计算表根据以上所述的方法同理可以算出其他各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在一层从西面开始将各个房间编号南区的一层最西面的房间编号为 S101,从西到东依次是 S101S116;而北区最西面的房间编号为 N101,从西到东依次是 N101N116。下表所列的负荷是本工程综合冷负荷最大时各个房间的冷负荷值。一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见下表:第 17 页 共 40 页表格 1 单位:W对于一层的值班室和二层的活动室由于该房间的功能与其他的不一样所以单独列出它们的冷负荷。分别为:值班室冷负荷:1284W;活动室冷负荷:10164W二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见下表:

28、表格 2 单位:W三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见下表:表格 3 单位:W四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见下表: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S101 1601 S102S115 1144 S116 1694N101 1401 N102 1157 N103N107 1069N108N111 896 N112113 852 N114 1021N115 1386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S201 1562 S202S215 1308 S216 1652N201 1179 N202 960 N203N207 870N208N211 705 N212213 819 N214 830N2

29、15 1135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S301 1562 S302S315 1308 S316 1652N301 1107 N302N308 870 N309N312 705N313 819 N314N315 939 N316 1247第 18 页 共 40 页表格 4 单位:W五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见下表:表格 5 单位:W六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见下表:表格 6 单位:W26 热负荷计算举例2.6.1 基本计算公式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2.15))(wnjtKFQ式中 基本耗热量;j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室内空气计算温度;nt室外供暖计算温度;w温差修正系数;

30、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S401 1562 S402S415 1308 S416 1652N401 1107 N402N408 870 N409N412 705N413 819 N414N415 819 N416 1135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S501 1562 S502S515 1308 S516 1652N501 1107 N502N508 870 N509N512 705N513 819 N514N515 819 N516 1135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 房间号 冷负荷S601 1667 S602S615 1390 S616 1737

31、N601 1258 N602N608 953 N609N612 783N613 897 N614N615 897 N616 1220第 19 页 共 40 页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2.16))1()(1( jgflimfchjQ式中 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j朝向修正;ch风力修正;f窗墙面积比过大;m两面外墙修正;li房高附加;gf间歇附加; j3.通过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公式(2.17)VtcQwnp)(28.0式中 通过外门冷风渗透耗热量;室外温度下空气比热容;pc室外温度下空气密度;渗透空气体积流量;V(2.18))(lLm式中 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

32、缝隙长度;l每 m 门窗缝隙的基准缝隙长度进入室内空气量;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0.4HX0.4)B(2.19)bxbhCn)4.0(1)(.式中 风压单独作用下,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指数,b=0.560.78,当无实测数时,可取 b=0.67;b计算门窗的中心线标高(h 小于 10m 时,按 10m 计算)第 20 页 共 40 页作用于门窗上的有效热压差与有效风压差之比C建筑物层数小于六层,取 m=n;若 C=-1 或 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 h10m 时,h=10m。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

33、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 一面外墙有窗房间 二面外墙有窗房间 三面外墙有窗房间 门厅换气次数 k 0.5 0.5-1.0 1.0-1.5 2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VKtQwn)(4.128.0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2.20)kqj3式中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jQ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kq2.6.2 热负荷计算现在以第一层南排最西面的房间为例来说明热负荷的计算。1.计算外墙的基本耗热量利用公式(2.15) 进行计算)(wnjtKFQ其中 = 2.0 ; =20; =1; =1K)/(2mW wt; ; 1.7F南 24.1北 216.5mF西

34、所以南外墙的基本耗热量为:=7.122.0191=271W)(1wnjtQ北外墙的基本耗热量为:=12.442.0191=473W)(2njtKF西外墙的基本耗热量为:=25.162.0191=956W)(3wnjtQ第 21 页 共 40 页2.计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利用公式(2.15) 进行计算)(wnjtKFQ式中 = 6.1 ; =1w/2mW=5.8 =0.48南 F北所以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6.15.8191=672W)(4wnjtKFQ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6.10.48191=56W)(5njt3.附加耗热量计算利用公式(2.16) 进行)1()(1(1 jgflimf

35、chjQ计算由于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结构附加 5%10%。式中 = -20% =0% =0% =0% =15% =0% chfmligfj所以南外墙总的温差传热热负荷为:=271(1-20%) (1+15%))1()(1(1 jgflimfchjQ=249W同理可以得到其他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北外墙总的温差传热热负荷为: 598W 西外墙总的温差传热热负荷为:12Q1044W 南外窗总的温差传热热负荷为: 580W 北外窗总的温差传热热负荷13Q14为: 71W54.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围护结构的特点,可以确定通过门窗隙

36、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外门开启冷风冲入耗热量很小,对冬季室内热负荷的影响甚微,故忽略不计。27 其他房间热负荷计算表根据以上所述的方法同理可以算出其他各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编号同冷负荷。一层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见下表:第 22 页 共 40 页表格 7 单位:W对于一层的值班室和二层的活动室由于该房间的功能与其他的不一样所以单独列出它们的冷负荷。分别为:值班室热负荷:1531W;活动室热负荷:20018W二层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见下表:表格 8 单位:W三层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见下表:表格 9 单位:W四层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见下表: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S101 3524 S102S1

37、15 2616 S116 3524N101 2847 N102 2240 N103N107 1950N108N111 1572 N112113 1900 N114 1900N115 2808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S201 3454 S202S215 2572 S216 3454N201 2419 N202 1918 N203N207 1679N208N211 1311 N212213 1639 N214 1639N215 2387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S301 3532 S302S315 2650 S316 3532N301 2427 N302N

38、308 1679 N309N312 1311N313 1639 N314N315 1717 N316 2465第 23 页 共 40 页表格 10 单位:W五层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见下表:表格 11 单位:W六层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见下表:表格 12 单位:W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S401 3532 S402S415 2650 S416 3532N401 2555 N402N408 1807 N409N412 1465N413 1793 N414N415 1793 N416 2541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S501 3532 S502S515 2650 S

39、516 3532N501 2555 N502N508 1807 N509N512 1465N513 1793 N514N515 1793 N516 2541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 房间号 热负荷S601 3777 S602S615 3142 S616 3777N601 2801 N602N608 2053 N609N612 1711N613 2026 N614N615 2026 N616 2774第 24 页 共 40 页第三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一、系统方案比较及决定由土建资料得知各房间功能:该建筑一层至六层的南排和北排均是职工宿舍;一层和二层中间分别是值班室,配电室和活动室。显然,

40、一层到六层大部分面积为职工宿舍且空调使用时间不尽相同。初定为如下几种方案:当采用全空气系统时,对于一层至六层的南排和北排职工宿舍来说,系统除具备设备集中,运行和管理都比较容易,施工方便的优点外,其缺点是由于房间为职工住宿用房间,其人员出入情况很不定,若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当部分房间负荷变化时,系统不能作出相应调节,当部分房间不需要空调时系统还在继续运行,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不适合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当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时,对于一层至六层的南排和北排职工宿舍来说,系统虽然可根据房间的负荷变化及使用情况进行调节。但是该系统设备分散,运行、维修和管理都比较困难,施工复杂,系统形式复杂。同时

41、室内不用空调时,仍然要将新风处理,这样会造成新风机组较大的能源浪,所以不适合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由于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都需要风管。而从本设计所提供的建筑底图来看,如果要安装风管,其可能安装位置有三处:走廊上空,房间顶部,阳台上空。不论是哪种安装位置,为美观安全,都必须在安装风管后吊顶。但是本工程中的宿舍走廊全部是外走廊,外走廊吊顶影响美观;还有,从所提供的建筑底图上分析,走廊,房间,阳台三处吊顶高度不够,几乎没有风管空间。3.1 当采用多联机系统时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优点:首先,多联机具有容量自由组合(856 HP) ,系统简单、设计灵活,室外机位置任意、作用半径大,

42、精确控制室内温度,室内机独立控制、室外机变频,环境要求低。它能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与传统空调相比,投资少;与多台家用空调相比,它只用一个室外机,安装方便美观,并且投资少。 控制灵活方便。它可实现各室内机的集中管理,采用网络控制。可单独启动一台室内机运行,也可多台室内机同时启动,使得控制更加灵活和节能。 占用空间少。室外机可放置于楼顶,其结构紧凑、美观、节省空间。 长配管、高落差。采用的第 25 页 共 40 页室内机可选择各种规格,款式可自由搭配。它与一般中央空调相比,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一开俱开” ,且耗能大的问题,因此它更加节能。其次,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需要专

43、用的机房和专人看守的问题。它可以一台室外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并且可以通过它的网络终端接口与计算机的网络相连,由计算机实行对空调运行的远程控制,满足了现代信息社会对网络家电的追求。从以上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变频一拖多式空调系统在一次性投资方面与冷水机组系统中央空调差不多,但在运行费用、使用寿命、维护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缺点:随着配管长度的增加,其制冷效率随之下降,多数专家认为多联机的配管长度应该控制在 50m 以内;当室外温度低于一定限制时,特别是在长江以北流域多联机组的热泵衰减、能量的流失就显得更为严重;当室内机过多明显增加室外机负荷,而且当管道过长的时候,能量的流失较多;多联机应用于大型项目

44、,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室外机太多,安放困难,安置不好还会互相影响;多联机换新风问题的解决难度比较大。对于一层至六层的南排和北排学生宿舍来说,若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可根据房间的负荷变化及使用情况进行灵活的调节,这样既节省能源同时也满足人员的使用要求。3.2 系统方案采用综合以上方案的比较,对该设计的空调系统采用下述方案:对于一层至六层的南排和北排职工宿舍来说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共用二十五台室外机。一层至六层的南排和北排职工宿舍由于房间结构大都相同,吊顶空间狭小,且考虑到南排宿舍若采用上部向下送风会使上铺人感到不舒适,因此均采用相同的室内机和送风方式侧送侧回,房间的新风由每个房间独立安装的全热交换器来从

45、室外直接供给。以每层的八个宿舍用一台室外机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将室外机设置在楼顶上。一层和二层中的值班室,活动室采用一台室外机并将它放置在活动室顶部的楼面上。同时活动室采用嵌入式四面出风送风方式。多联机的制冷剂系统采用异程式系统。根据土建资料和实际情况,该办公用楼设二十五台室外机。对于一层到六层的南排和北排学生宿舍,为了分户计量,每个宿舍内设置一台全热交换器独立向室内提供新风。对于一层、二层的厕所和洗衣房来说,由于该房间的实际用途,对其全年采用自然通风。最后在厕所设置自然排风,解决了厕所的通风问题。第 26 页 共 40 页第四章 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以及空调设备的选择一各类型空调房间送风参数计算4.1 多联机系统送风处理过程计算送风系统夏季工况在焓湿图上的表示如图 4.1 所示hdh =10%OWNC图 4.1 送风系统夏季工况焓湿图0送风状态点 N室内状态点 W室外状态点 W1经过全热交换器处理后的状态C室内机处理后的状态点 室内热湿比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