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周测十一:现代科技与文艺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请使用 2B 铅笔填涂2.提前 5 分钟收答题卡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汉词典在解释列出的义项有公共汽车火箭的一级火车车厢公共马车。如果按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顺序应当是A. B. C. D.2.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这说明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成败的根本因素C.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D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
2、作用3.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 年 11 月 13 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 1921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A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B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C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D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4.卢卡契在评论 19 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
3、描述他们。 ”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5.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应显示,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 ,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6.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7.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 20 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怀疑。”下列事件属于“反思和
4、怀疑”的有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A- 2 -BCD8.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使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 (选自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 )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9.作家莫言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在写作技巧上,通过荒诞.怪异的描述手法,将
5、现实夸张.变形,从而更深刻地描绘出某种现实状况,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下列作品与其风格相似的是A 日出印象B 命运交响曲C 西风颂D 等待戈多10.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A占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11.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
6、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 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 世纪现代主义画家13.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首诗属于哪种文学风格?- 3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解冻文学14.巴黎圣母院响誉文坛,小说中的反叛者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作为真正美的化身,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
7、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下列作品与其主体风格相似的是(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舒曼的幻想曲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5.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赞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16.直到 19 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雪莱创作西风颂 彼特拉克歌集 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康德创
8、立“批判哲学”A B C D17.鲁迅在回忆 20 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 GBy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18.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19.1927 年以前的无声电影时代被称为“默片时代” ,这个时代电影的特点有声音与画面脱节 剧情具有即兴性 多为喜剧 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演员
9、一般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生动的表演来取悦观众A B C D20.仔细欣赏下列美术作品,哪幅作品最有可能利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就?A B C D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21.(改编+原创题)货币体系的变迁既是经济发展的反映,又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4 年 7 月,战后世界经济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就“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方案,美国提出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现金)份额的多少,英国则主张采取透支方式,不需缴纳现金。经过艰苦交锋,会议最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会议
10、期间,因担心美国借此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控制,苏联始终心存疑虑,最终也没有批准该协定。- 4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材料二:1976 年1 月,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 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会议,达成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协定,史称牙买加协定 。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有三条, 一是取消各国货币平价和各国货币围绕货币平价与美元形成的中心汇率,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并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二是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三是增加成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成员国可以自由进行特别提款权(SDRs)交易。由于缺乏能够取代美国提供新制度安排的国家,牙买加体系事实上仍然以美国为核心制度提供者。美国
11、的权利在市场化旗号下得到了事实上的增强,但同时其义务却弱化甚至虚化了。 洪波、虞红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牙买加体系的特点与问题 据材料一指出制约布雷顿森林国际经济会议顺利进行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会议结果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布林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的内容有何不同?并分析说明“美国权利事实加强”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参阅下图图 1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发言 图 2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
12、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材料三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 材料四: 在决定把 1973 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 ,“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 , “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
13、实现了吗?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尼克松在任期间,在与中国的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做- 5 -出了什么贡献?(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70 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2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冷战期间,美国积极充当“国际警察” ,遭到非西方国家的普遍谴责。但是冷战结束十多年后,兴起一种容忍、认可、甚至要求美国更多干预的舆论。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冷战的胜利视为西方“民主”的胜利,加紧推销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思想,推动“人权国际化”和联合国“人权中心化” 。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思想渗透到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制裁行动中,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特别是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受到挑战。摘自魏宗雷西方
14、“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与实践(1) “非西方国家”的主要类别有哪些?“非西方国家”普遍谴责美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指出冷战结束后兴起“更多干预”的原因。并归纳西方国家推行“人道主义”干预的主要手段。- 6 -0.专题 11:现代科技与文艺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D【试题考点】三次科技革命。能力层级为 B 级。【试题分析】汽车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火箭出现在现代,火车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马车出现在古代,故选 D。2.D3.D4.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成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19 世纪某一作家” ,结
15、合所学知识可知,薄伽丘和莎士比亚是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C,D 项不正确。英国作家拜伦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不符合题干中的“忠实地描述它们” ,A 项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B 项符合题意。5.D6.B7.A8.D9.D 10.C11.B12.【答案】A【命题透析】 本题以欧洲绘画创作题材的转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思路点拨】 文艺复兴的重要历史背景是资产阶级兴起,其核心是人文主义,这与题干中“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等信息相吻合,故选 A13.
16、A 14.B15.A16.D17.D18.C19.A20.D 二 、简答题21.因素:大国利己主义;大国间(或英美间)的世界经济霸权之争;苏联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的矛盾。影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 (任意答 3 点)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 “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黄金成为法定的定价基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制度是- 7 -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是平价基础;国际货币多
17、样化,美元不再是法定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不再维持法定的汇率波动幅度(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美国权利事实加强原因: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国为核心制度提供者;美国仍然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世界上最有实力的政治大国、最先进的军事大国,综合实力居世界首位。以雄厚实力为基础的美元全球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取代它的地位。22.(1)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扶持然后控制西欧,抑制苏联的扩张。(2)没有实现。西欧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条件发展自身的经济,与美国成鼎足之势。(3)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结束了中美 20 多年的对峙局面,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4)7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停滞不前,实力削弱;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23.(1)类别:冷战时期,一是社会主义阵营,二是不结盟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冷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依据:民族独立;主权自决;不干涉内政。(2)原因: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问题突出,为干预提供可能;世界恐怖主义猖獗,对部分主权国家产生威胁;美国国力强大的制度迷惑性;“人道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性质。 (6 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手段:借联合国安理会,进行经济制裁;武力干预;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理论,干涉别国内政;扶持主权国家内部亲西方势力等。 (回答其中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