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卷 17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模拟冲刺卷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考试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经典模拟 广东六校 )目前,广 东大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下图) 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回答 12 题。1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 B缓解交通压力C促进人口流动 D优化资源配置2珠三角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
2、,推进主导产业同化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2015经典模拟 学易大联考山东卷 )2014 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 资源和环境压力。 读京津冀区域地形图,回答 34 题。23下列关于京津冀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是北高南低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植被为温带常绿阔叶林 D主要为半干旱地区4下列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京津人口大量迁入周边河北省的城市 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
3、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 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A B C D(2015经典模拟 浙江嘉兴 )2014 年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下表为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发展比较数据,据此回答 56 题。地区 城市化水平(%) (%) (%)京津冀 56.23 9 62.86长三角 65 18 38.88珠三角 66 11 46.51注:表示 100 万人以下城市吸纳的人口占区域城市总人口的比重。3表示 50 万人以下城市数目占区域城市总数目的比重。5京津冀地
4、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人口集聚程度低,100 万人以上城市发展不足,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小B城市人口集聚程度高,100 万人以上城市发展不足,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大C城市人口集聚程度低,50 万人以下城市发展不足,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小D城市人口集聚程度高,50 万人以下城市发展不足,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大6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A市场广阔 B著名侨乡C历史悠久 D交通便利(2015吉林延边) 读“ 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 图” ,完成 78 题。7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002008 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C属发达国家D工业化水
5、平不断提高8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2014经典模拟 福建福州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 年深圳市生产总值 7 806.5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三大 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 优化。 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 911 题。49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深圳市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2007 年深圳市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2008 年深圳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 2007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要进行产业转移A B C D10下列对深圳市第
6、三产业比重提高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微电子 生物制药 金融 物流A B C D11目前,深圳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 GDP 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 2 大题,共 56 分)12 (2015经典模拟山东滨州) (32 分)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
7、问题。山东省总面积 15.78 万平方千米,2007 年城镇化水平为 46.75%,已经接近 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 经济带的振兴, 20002006 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 1 286 万增加到 1 870.3 万。近年来山 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5(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两个方面。(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两个方面。(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13 (2015经典模拟江苏
8、南通)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图。6材料二 下表为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表。城镇人口比重(%)2000 年 2005 年苏南地区 59.6 67.0苏中地区 37.7 46.3苏北地区 31.2 39.5(1)描述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并说明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2)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试分析原因。(3)阐述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专题卷 17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模拟冲刺卷1D 2.B 第 1 题,区域一体化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不同地区资源优势的互补。第 2 题,珠江三角洲地
9、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原有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条件等存在差异,要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统一规划, 实现产7业错位发展,发挥各地资源优势, 实现地区间优势互补。 3B 4.D 第 3 题,结合图中海拔高度颜色深浅变化,京津冀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第4 题,要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 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
10、 进程。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等措施。5B 6.B 第 5 题,通过表格信息可知,京津冀地区 100 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区域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所以城市人口集聚程度高,100 万人以上城市发展不足;京津冀地区 50 万人以下城市数目占区域城市总数目的比重(%)高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所以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大,B 正确。第6 题,珠三角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台湾、马来西 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华人、华侨到此区域投资较大,对珠三角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是著名侨乡,B 正确。7C 8.D 图中横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纵坐
11、标表示工业化水平,图中阶段(1800 1948 年) ,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增长;阶段(1948 2008 年) ,随着该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而在 2008 年城市化水平超过 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 业比重 变化不大, 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 9A 10.C 11.B 第 9 题,据 图可知,2007 年深圳市第二 产业所占比重大;目8前,深圳市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第 10 题,微 电子、生物制药属于第二产业,不属于服务业;深
12、圳靠近香港,交通便利,金融、物流比较发达。第 11 题,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提高土地价格在现实中不可取,排除 A、C、D。12 【详细分析】第(1)题,要认真从材料和图中提取信息;第(2)题,城市化的表现有多个方面,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比重两个指标;第(3)题,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水体的 污染,以及固体 废弃物的增多等方面;第(4)题,分析城市化是否对水果生产有利,既可以从城市化增加了水果的需求量作答,也可以从城市化减少了耕地面积作答。答案 (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空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
13、染 噪声污染(4)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加。消费市场广阔。(或不利,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减少)。13 【详细分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的差异要从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两方面分析。第(2)题,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且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会 导致能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减少等问题,在其 经济发展中会导致工业“三废”的大量产生。第(3)题,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经济基础好,应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苏中地区借助淮河加强区域开发;苏北地区应积极发展工业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96 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慢;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快;苏中地区城市化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城市化速度最快。(2)水资源问题:污染严重,存在“水质型”缺水现象。能源问题:常规能9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跟不上。(3)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的开发;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