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大精深的俎器文化探识 许满贵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漆弓”图 1新唐书卷一百五褚遂良列传:唐贞元十七年 (643) , 太宗问遂良曰:“舜造漆器, 禹雕其俎” (其事见韩子) , 而“夏桀造木碗”则见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卷十六秦士好古。 (图 1) 浙江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漆弓”; (图 2)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T231 出土的朱漆碗, 佐证“漆器”发明早于信史时代。追溯博大精深的俎器文化渊源, 探之有趣, 识之有益。冀希方家, 不吝赐教。图 2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典籍文献载述俎器俎 (读 z) , 置肉的几, 相当于今天的砧板、案板、餐桌, 是先秦贵族祭祀、设
2、宴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的重要礼器, 几乎与鼎的使用相始终。唐代学者李鼎祚周易集注鼎卦:“凡烹饪之事, 自镬升于鼎, 载于俎, 自俎入于口。馨香上达, 动而弥贵。”商周祭祀过程是先将洗净的牛羊猪放置在俎上宰割切块, 再把生肉块放入专门煮肉的大镬鼎中烹熟, 然后把熟肉捞出投入保温调味的升鼎中调制成带浓汤的羹, 接着把熟肉取出, 重新放到俎上切成可供食用的小块, 请诸神享用。每一个环节的疏漏, 都将是对神的不敬, 所以用于祭祀的俎大多制作精良、装饰华美。甲骨文“俎”字形演变 (图 3) 。“俎”与“宜”同源, 后分化。且,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是“俎”和“宜”的本字。 (甲骨文) “俎”字= (且,
3、 祭祖杀牲, 平分肉食) + (两个“夕”, 肉块) , 表示平分肉食。 (金文) “俎”字在“且”(平分肉食) 上加“仌” (砧板的桌脚) , 表示在砧板上切分肉食。 (小臣传卣铜器) 的金文加“刀”, 强调在砧板上用刀切分肉食。 (篆文) “俎”字将金文字形中的砧板桌脚形状写成“仌”。俎, (指事兼形声。字从仌从且, 且亦声。“仌”指“冰冻 (食物) ”、“冻肉”;“且”意为“加力”、“使劲”。“仌”与“且”联合起来, 表示“需要费力切开的冻肉”。说文解字:“俎, 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白话:俎, 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 常陈设牛羊肉。字形采用半个“肉字边”作边旁,
4、像肉放在且板上, 即今天的砧板、案板、餐桌。图 3 甲骨文“俎”字演变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标准宋体西周时期铜器三年壶 (图 4-1、图 4-2) 盖榫外侧铸 56 字铭文:“隹三年九月丁 (巳) , 王在郑飨醴 (礼) , 乎 (呼) 虢叔召兴, 易 (锡) 羔俎;己丑, 王在句陵飨逆酉, 呼师寿召兴, 易 (锡) 彘俎, 拜稽首, 敢对扬天子休用作宝 (尊彝) , 其万年永 (用亨) ”。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己丑日, 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 天子命虢叔传旨, 给郑国赏赐祭祀礼器羔俎一个 (羔俎:为祭祀用来盛放三牲六畜之一, 羊头的盘子) , 郑国为答谢天子之赐, 铸造俎并在俎
5、上记金文为祖考祭器, 以记录天子的恩德。周孝王三年 (前 889) 的礼器铜壶, 最早铭“羔俎”、“彘俎”, 说明当时盛放不同牲体的俎, 各有专名。俎载之实分贵贱。周礼天官内飨:“王举, 则陈其鼎俎, 以牲体实之。”所谓“牲体实”, 就是俎上所载的牲体, 如牛俎、羊俎、豕俎等。古代祭祀或宴客时, 俎上放哪种牲肉是有等级之别的。礼记礼运:“腥其俎, 体其犬豕牛羊。”就是说祭祀时, 杀牲、切肉、煮熟, 然后分别骨肉的贵贱, 载于俎上。正因为俎上所载的牲肉有贵贱之别, 故而仪礼乡射礼仪礼乡饮酒礼仪礼燕礼仪礼大射礼中都有这条规定:“宾俎脊肋肩肺, 主人俎脊肋臂肺。”宾、主食牲体部位, 也区分等级、尊卑
6、、贵贱。俎数多寡示尊卑。周礼天官:“王日一举, 鼎食有二, 物皆有俎。”注:十二鼎之中有正鼎九个, 皆有牲体, 所以牲俎是九个。就是说, 王每日食要设九俎。仪礼公食大夫礼中明确规定:“上大夫八豆、八簋、六鉶、九俎, 鱼腊皆二俎。” (唐) 贾公彦周礼义疏:“下大夫六豆、七俎。”在等级分明、尊卑有序的周代, 俎的使用与宗法制度紧紧相关。目前, 出土文物有九鼎, 而不见九俎相配, 仅为单俎。俎的形成代有沿革。礼记明堂位:“俎, 有虞氏以椀, 夏后氏以嶡, 殷以椇, 周以房俎。”“椀俎”:礼记正义:“椀, 始有四足”, 疏曰:“虞俎名椀, 椀形四足如案。”三礼图云:“椀长二尺四寸, 广一尺二寸, 高
7、一尺, 诸臣加云气, 天子牺饰之。”郑玄注云:“椀, 断木为四足而已。” (图 5-1) 三礼图由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及阮谌等撰编著, 是建立在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礼经著作之上, 但又超过这三部著作的本身, 有着更深的文化延展性。它以礼学为经, 以艺术学为纬, 进行了一次跨学科的尝试。椀俎为四条腿, 前后腿下端加一横木, 使俎腿不直接着地, 由横木承接, 这是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托泥”的始祖。可见俎在虞、夏、殷、周各称谓, 俎为后世桌、案、几、椅、櫈等家具奠定了基础, 是谓桌、案家具的始祖。图 4-1 西周三年兴壶盖榫外侧铭文图 4-2 西周三年兴壶。1976 年风县庄白村出土, 陕西周
8、原博物馆藏图 5-1 是三礼图中的椀俎 下载原图图 5-2 是三礼图中的嶡俎 下载原图图 5-3 是三礼图中的椇俎 下载原图图 5-4 是三礼图绘“周俎”器中的房俎 下载原图图 6 安阳大司空村殷墓出土石俎, 1980 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殷墓出土,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图 7 商代饕餮纹青铜铃俎, 1919 年 4 月义县稍户营子镇花尔楼村出土, 锦州市博物馆藏“嶡俎”:辞源:“夏后氏荐牺之俎也。与椀同, 而多足间之横距。 (汉) 贺循曰, 直有脚曰椀, 加脚中央横木曰嶡。”嶡俎, 与梡俎相似, 只是腿间多了左右两条横枨。 (图 5-2) “椇俎”:椇乃木名, 即“枳椇”, 俗称
9、“鸡距子”, 其树枝曲折。“椇者, 俎之足间横木, 为曲桡之形, 如椇枳之树枝也。” (图 5-3) 可知椇俎, 就是今之出土、专家命名的木俎。“房俎”:亦名周俎。礼记明堂位疏:“则俎头各有两足, 足下各别为跗 (脚背) , 足间横者似堂之壁, 横下二跗, 似堂之东西头各有房 (俎) 也。” (图 5-4) 清道光年间, 关中出土的西周早期天亡簋铭文:“丁丑, 王卿 (飨) , 大宜 (俎房) 。”于省吾云:“大俎者, 谓大陈牲牢于俎以祭。”殷墟近出刻辞甲骨选释:“飨, 谓大饮宾客。宜, 金文中宜、俎同字。”铭文是说武王祭祀完毕之后, 又举行宴会, 大宴宾客群臣, 用大房俎装载菜肴, 表示宴会
10、的隆重。以上是三礼图中所载的俎制, 而在出土实物中, 俎的形制与装饰更为丰富。(图见新定三礼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1) 俎在外交谈判为道具。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尸祝”, 是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主祭人, 不可越俎代之职掌供膳的厨师。庄子以“越俎代庖”, 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务。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比喻人是刀板上的鱼和肉, 任人宰割。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 禽将户内, 拔城于樽俎之间, 折冲席上者也。”“樽俎”, 指酒席宴会。“折冲”, 折指折还。冲, 指一种战车, 亦指交涉谈判。
11、成语“折冲樽俎”:宾主在酒席宴会间, 与各国外交官进行谈判, 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晋代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 堂上有奇兵, 折衝樽俎间, 制胜在两楹。”宋书柳元景传:北魏将这种谈判武官名曰“折冲将军”。隋代王通中说王道:“通闻迩者悦, 远者来, 折冲樽俎可矣, 何必临边。”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十一:隋禁卫军有折冲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将官。唐制折冲都尉, 全国各州有折冲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庆历初, 刘六符来, 执政不能折冲樽俎, 只烦一介之使, 坐致二十万物, 匮膏血以奉外敌。”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许国之忠, 应变之略, 隐然有俎樽折冲之风。”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幸
12、而茅先生还能够和他们折冲樽俎, 所以至今还没有闹开。”考古文物佐证俎器目前, 考古发现出土的俎器, 上限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龙山文化遗址 (俎残迹) , 下限汉代。材料有石、青铜、彩绘漆、木四大类;纹饰有饕餮纹、夔龙纹、兽面纹、动物纹、三角纹、云雷纹、素面纹等。改写秦汉典籍韩非子卷三十过、刘向说苑卷二十反质:“舜造漆器, 禹雕其俎”“舜作食器”“禹作祭器”“流漆墨其上”“墨染其外, 朱画其内”“觞酌有采, 樽俎有饰”“食器雕琢, 觞勺刻镂”“四壁四帷, 茵席雕文”说。商代饕餮纹石俎 (图 6) , 通高 12.8 厘米, 长 22.7 厘米, 宽 13.3 厘米。形状近似现代的几案, 平面作长方
13、形, 案面略低, 下有四条长方形的足, 足面上各有一个阴线刻的饕餮纹。饕餮刻画得比较简练, 面部近方形, 双眉卷曲, 两目圆睁, 嘴阔而方, 粗看接近几何线条, 而无凶神恶煞之态。石俎质料较纯, 为灰白色石料制作而成, 素雅洁净, 装饰简洁。商代末期饕餮纹青铜铃俎 (图 7) , 长 33.5 厘米, 宽 16.9 厘米, 通高 14.5 厘米, 板足高 12.5 厘米, 重 2.5 公斤。俎面为长方形盘, 凹槽状。下面为 4 个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 板足面饰精致的饕餮纹, 衬以云雷纹地, 板足裆间两端各吊有扁圆形小铃一个, 制作精美别致, 国家一级文物。商代兽面纹青铜俎 (图 8) , 长
14、41.2 厘米, 通高 18.6 厘米。俎呈长条几形, 俎面狭长而微凹, 四周饰以蝉纹, 两端饰夔纹, 两窄端下各一微弯的壁足, 壁足饰兽面纹及蝉纹。商代后期蝉纹青铜俎 (图 9) , 通高 18.8 厘米, 重 4 公斤。此俎为台面略微下凹、两端接板状支脚的器物。台面下凹部分边缘饰一周蝉纹带, 被两端所饰阴线龙纹夹持。两足外侧饰饕餮纹浅浮雕。其主要用于盛放供奉的肉类, 也可用于切肉。此种器型常见于漆器, 青铜器则少见。本器曾为日本收藏家鸟尾小弥太所藏, 罗振玉定其名为“俎”。西周夔龙纹铜俎 (图 10) , 通高 12 厘米, 边长 21 厘米。俎面正方形, 中部下凹, 浅斜直沿, 凹弧形底
15、, 四足宽扁, 略呈长方形板状;俎前后口沿均呈凹弧形, 饰变形双龙纹, 左右口沿直平, 饰窃曲纹, 四足外侧以云雷纹衬底, 上饰双首夔龙纹。商代兽面纹青铜俎 (线描图) ,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图 8图 9 商代后期蝉纹青铜俎 (线描图) , 容庚:海外吉金图录图 10 西周夔龙纹铜俎, 1960 年泰安龙门口出土, 泰安市博物馆藏图 11-1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出土西周漆木俎 (复制品) 图 11-2 西周漆木俎发掘图,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霸国”1 号墓原址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西周漆木玉饰俎 (复制品) (图 11-1) , 沿下和四足外侧, 正背两面各嵌饰 98块玉片, 构
16、成精图案纹。 (图 11-2) 西周漆木玉饰俎发掘图。三礼图:按诗经鲁颂闭宮:“毛炰即羹, 笾豆大房。”郑玄箋云:“大房, 玉饰俎也。”可证西周早中期的封国霸国 (今临汾市翼城县) 已有漆木玉饰俎 (西周俎房) 。春秋彩绘方柱形带立板凹形板四足漆俎 (图 12) , 长 25.7 厘米, 通高 15 厘米。俎面呈长方形, 中间稍凹, 俎面和两侧均涂黑漆, 朱绘斜三角纹和云纹。春秋彩绘动物纹漆俎 (图 13) , 长 24.5 厘米, 宽 19 厘米, 通高 14.5 厘米。木胎, 斫制。俎面呈长方形, 四边起棱, 两端上翘, 俎面下两端有四个印孔, 以榫卯安接四个曲尺形足。俎面髹红漆, 余均髹
17、黑漆, 并用红漆描绘 12 组 24只瑞兽和 8 只珍禽, 这些动物的形态各异, 图案优美。春秋晚期固始侯堆漆木俎 (复制品) (图 14) , 长 25.7 厘米, 通高 15 厘米。俎面呈长方形, 中间稍凹。俎面和两侧均涂黑漆, 朱绘斜三角纹和云纹。堆漆, 用稠厚的漆堆成花纹。春秋彩绘方柱形漆俎 (图 15) , 俎面呈长方形, 两端微翘, 中间稍凹, 俎面板、两侧均涂黑漆, 朱绘祥云纹, 4 足上端切弧线条, 各饰横漆线纹, 下端稍细直挺, 立体感极强。以上 4 件漆木俎, 是楚式漆木俎的代表。早期制作朴拙浑厚, 气度凝重;晚期简约隽秀, 凝练逸致。春秋战国时期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
18、 是低矮型家具发展时期, 形成了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楚式家具色彩绚丽无比, 图案浪漫神奇, 多以龙凤云鸟纹为主题, 充满浓厚的巫术观念。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大大发展, 出现了“失蜡法”的铸造方式, 木家具中也出现了浮雕、透雕工艺。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此时的家具强调社会关系“三纲五常”, 兼有礼器的作用。战国蛇蛙铜俎 (图 16) , 长 40 厘米, 宽 16 厘米, 通高 16 厘米。俎呈长方形, 上饰两条阳线蛇纹, 蛇头相背位于案的两端, 上昂蛇头中又各衔一鱼。案面四周边缘有头尾相连 30 多只立体蹲蛙。俎足作栅栏形, 上满铸阴刻鱼纹。铜俎做工精细,
19、 蛇、蛙、鱼造型刻画惟妙惟肖, 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西汉牛虎铜俎 (图 17) , 长 76 厘米, 通高 43 厘米。形体为一站立牛, 双角向前, 肌肉丰腴, 以内凹的牛背作俎面, 牛腹中空处横立一小牛, 牛后部一圆雕虎咬住牛尾。俎以圆雕分铸焊接二牛一虎组成, 在时代上打破了中原地区仅商周时代才有这类器物的局限性, 以滇民族作器的独特风格, 彰显其冶铸制造水平, 国家一级文物。赏析楚式镂空铜俎春秋镂空龙纹青铜俎 (图 18-1) , 身长 103 厘米, 宽 46 厘米, 通高 28.8 厘米, 重 3.85 公斤。俎面略下凹, 两端宽, 中间稍窄, 四足扁平, 上端宽, 下端窄, 断面呈凹
20、槽形。镂空龙纹俎面纹饰以镂孔与阴线细刻两种方式来表现, 俎面共有 42 个镂孔, 居于俎面中心, 中间的 8 个长方形镂孔把矩尺形、曲尺形、圆角折尺等镂孔对分成前后两组。其中的 8 个矩尺形和曲尺形镂孔分别构成了龙的鼻及上下颚、前后肢、角、耳、背和尾部。 (图 18-2) 尤其是俎面最值得玩味, 上为前后对称的两组变形交体龙纹, 龙首朝外, 4 尾聚向俎的中心, 由于青铜俎面两边高、中间下凹, 从而使龙首部分高于龙尾, 给人以升腾之感。再分析阴线细刻纹饰, 可分为三种:一为饰于 42 个镂孔间的细密云雷纹;二为饰于俎面窄端的蟠虺纹;三则是饰于俎面宽端的波曲纹带。镂空龙纹俎的扁足亦饰镂孔变形龙纹
21、, 镂孔间填饰细密蟠虺纹。商周龙首纹的演变。镂空龙纹俎俎面上镂孔龙纹示意图, 该俎共设计了 8 条镂孔龙纹, 俎面 4 条, 4 扁足各一条, 却又两两相对、相互呼应。俎面 4 龙又各自与扁足 4 龙组成两两呼应的对首龙纹。 (图 18-3) 再从俎面上镂空龙纹示意图赏析, 体现了多角度的对称设计 (即今日的四方连续图案设计) 的设计理念。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 其工艺精湛复杂, 令人叹为观止。图 12 春秋彩绘方柱形带立板凹形板四足漆俎, 2002 年 12 月湖北枣阳市九连墩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图 13 春秋彩绘动物纹漆俎, 1988 年当阳市赵巷 M4
22、号墓出土, 湖北宜昌市博物馆藏图 14 春秋晚期固始侯堆漆木俎 (复制品) , 1978 年河南固始县城关镇侯古堆墓出土, 固始县博物馆藏图 15 春秋彩绘方柱形四足漆俎, 2002 年 12 月枣阳市九连墩 2 号墓出土, 湖北博物馆藏春秋晚期王子臣铭铜俎 (图 19) , 通高 22 厘米。俎面呈长方形, 略束腰, 中部微凹, 中央有一个十字形镂孔, 4 隅分别有一 L 形镂孔, 俎面下接 4 扁平高足, 足断面呈凹槽形, 每两足之间有扉牙相连。通身素面无纹。俎面两端各铸“王子臣乍鼎彝用冬”8 字鸟篆铭文, 是现存唯一带铭铜俎。释读铭文可知, 铜俎主人为楚国名曰“臣”的王子, 为王子臣所作
23、此俎用于祭祀。春秋晚期楚国十字纹青铜俎 (图 20) , 长 32.6 厘米, 宽 16.3 厘米, 通高 16.3厘米。该器作几形, 俎面微凹, 中段有两排 4 个十字形镂孔, 镂孔可能为泄肉汁之用, 4 足上端粗下端稍细, 酷似一个小板凳。综述春秋楚式青铜俎, 俎面早期以槽形为主, 其后俎面多成下凹状;俎足的发展则是由壁足到板足, 进而发展出 4 支足;在纹饰的构成上, 商周时期都以兽面纹为主, 春秋时期出现环带纹、蟠虺纹、龙纹之类, 与各自对应时期的铜鼎腹部纹饰大体一致。春秋晚期王子臣铭铜俎、朱家集出土铜俎, 与淅川下寺镂空龙纹铜俎相比, 铸造工艺虽简约无纹饰, 4 支足简化为无镂空,
24、但同为楚国式青铜俎器, 其整体风格包括形制以及俎面镂孔的做法都极为相像, 时代跨越化从春秋中晚期直至战国晚期, 是一个由繁到简的工艺革新。图 16 战国蛇蛙铜俎, 2001 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老龙头出土, 四川凉山州博物馆藏图 17 西汉牛虎铜俎, 1972 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图 18-1 春秋镂空龙纹青铜俎图 18-2 镂空龙纹青铜俎侧面图 18-3 镂空龙纹青铜俎板正面示意图, 1978 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国墓葬出土, 河南博物馆藏著述荟蕞索隐杂俎“杂俎”, 顾名思义, 大杂烩。辞源:“杂俎”, 为杂记及类事之书, 言如肴薮之杂陈于俎。”唐代段成式最早将自己的笔记著作
25、以“俎”字命名。他在序曰“饱食之暇, 偶录记忆”, 并自谦“不以此间录味也”。意思是不想把这本书当做什么好东西, 成为能够被读书人称道的典籍啊!清代学者钱谦益序:“盖郑广文荟蕞, 段柯古杂俎之流。”宋史艺文志类事著录群玉杂俎三卷、广群玉杂俎四卷。明代以“杂俎”名著, 成为时尚。谢肇淛五杂俎、谈迁枣林杂俎、刘凤杂俎, 集志怪、传奇、杂录、琐闻、考证诸体汇为一编, 成为“杂俎”。清代书画家尤侗序说:“雕虫之技, 悔已难追;鸡肋之余, 弃复可惜”, 故名“杂俎”, 而不以“文集”标目。民国安徽南陵县徐乃昌辑丛书, 因道署中有“怀豳园”, 故将丛书定名怀豳杂俎。有趣的是“俎”姓, 为当今中国罕见姓氏。
26、20 世纪 50 年代江苏镇江市丹徒出土俎 (宜) 侯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晖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从康王时到西周晚期, 吴国一直以俎为其国都。”“俎”姓读音 z, 也有念 cu。考证“俎”姓, 来源于朱姓, 为明朝皇族后代。俎家第一代祖先, 名叫俎云阳, 即明末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明末战乱, 太子与他的弟弟朱慈炯及奶妈、丫鬟一起逃到乐亭冯家哨。太子改姓俎, 寄寓以帝王之身祭天地先祖之意。唐代诗人高蟾上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朱太子借“日边红杏依云栽”诗句, 隐喻真名实姓“俎云阳”, 是作者隐居后改的姓名。“俎”姓, 来源于祝姓。为北宋大将祝靖公, 河北磁县人, 娶民族英雄岳飞的姑母为妻, 生有 8 个儿子。北宋时, 奸臣秦桧谋害岳飞, 株连九族, 为避难, 祝靖公的 8 个儿子逃往四方, 到了河北磁县、山东济南、河南太康县等地, 隐名埋姓, 将祝姓改为俎姓, 以避免奸臣谋害。图 19 春秋晚期王子臣铭铜俎, 2014 年征集,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藏图 19-2 春秋晚期王子臣铭铜俎板正面鸟篆铭文图 20 春秋晚期楚国十字纹青铜俎, 民国二十二年 (1933) , 安徽省寿县朱家集出土, 安徽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