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宗庙建筑.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04782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宗庙建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宗庙建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宗庙建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宗庙建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宗庙建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宗庙建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理论方式、精神实践方式、艺术方式和宗教方式。马克思在这里将宗教的思维方式,与艺术的思维方式相提并论,是因为宗教与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非常接近,有着比其他意识形态更为一致的地方。 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是艺术思维的重要特点。艺术创作的整个思维活动,都是在想象和幻想之中进行的,离开了艺术的想象活动,艺术形象就无从存在。为此,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宗教思维也同样运用想象和幻想,马克思指出:“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

2、,这就是说,宗教的思维方式,甚至连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都充满了想象和幻想。宗教教义则更不用说,是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建立自己的形象系统,并在教义中加以生动的描绘和表现。所以,宗教思维的想象和幻想,并不比艺术思维逊色,甚至比艺术思维的想象和幻想,更为生动和丰富。,所不同的是,两种思维在对现实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艺术的想象和幻想,目的在于创造艺术真实,审美地反映真实的人生,即使采用变形的艺术形式,或者远离现实的荒诞形式,仍然是主体的现实精神的折射,其立足点主要是现实。艺术家并不把自己笔下的虚幻世界当作现实。而宗教幻想,却把用幻想创造的虚幻世界,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甚至把作为艺术品的“祖

3、像看作神本身,看作实在的活的实体”(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宗教思维中的这一现象,是由于它们“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关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事实的空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但我们也须看到,正由于宗教和艺术两种思维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时,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才使它们在对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中,产生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艺术因素,艺术中存在着宗教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宫殿及宗法礼制建筑体现出鲜明的祖宗崇拜字不待说,即便是外来建筑,也无一例外。以古代宗教建筑为例,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实是很复杂的,有土生土长的

4、道教,有印度传来的佛教,唐代以后传入的伊斯兰教,明代末期传入的基督教等等,但是他们举行祈祷活动和仪式的庙堂仍然基本上沿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式,以及带有大屋顶的木结构房屋体系。因此从整体上看,在中国传统各种宗教的寺院庙宇,较少表现出各自信仰上的特殊性,他们同其他类型的古建筑一样,较多地受到祖宗崇拜带来的宗法礼制思想的制约和影响。,祠庙建筑是以精神为原动力而创造出来的。 精神功能指人们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审美、认知、崇拜三个方面。 祭祀是祠庙建筑最初的主要功能。 祭示篇云:“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日报功,二日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对自然神的祭祀出于报功的心理,对祖

5、先的祭祀就是修先报恩了。而民间百姓则主要出于禳灾祈愿的现实需要和对自然力的恐惧依赖的矛盾心理。 古代人谢神和祈祷仪式是极形象而富于浪漫想象力的。乐雅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尝;冬祭曰蒸。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祭山曰技悬;祭川浮沉;祭星曰布;祭风曰磔。”就根据所祀对象的不同采用了各不相同的象征手法。 礼记祭法郑玄注说:“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最早的“先祖之尊貌”可能就是标志生殖崇拜的灵石,宗庙之主“石”。说文云:“石,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日大石,约在汉代又演为木主,也就是后代的祖宗牌位。 应祭祀功能的需求,祠祀的建筑也就产生了。并随居住、宫殿等营造技术的发展,祠祀建

6、筑也由野外的坟、坛、石进入了有顶的庙宇,又因祭祀仪式的分工专门化和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又演变为寝殿、献殿或香亭的组合群体。,一、中国宗庙建筑,宗法思想和建筑形式中国人崇拜祖宗,这就导致中国建筑紧贴大地,朝着水平发展。在中国祖宗崇拜历来得到高度重视。据说山古三皇五帝时便有了祭天,祭祖的习惯,到商代就出现了称作“名堂的祭祀性建筑,周礼对此作了记载并规定了王城规划必然重视祖庙的地位,按“左祖右社”进行布置。中国古代宗法礼制思想便是从“尊祖”这一基本信仰派生出来的。 宗法是以天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他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的祖先崇拜。这一思想观念对建筑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宗族观念要求父子,亲属生活在一起

7、,以免削弱宗族的力量,这一思想基础就决定了建筑的基本模式是许多房间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另外,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土地是宗族赖以发祥的根本,因此房屋必须立足与土,这就排除了建筑向上发展的可能。在宗法思想的制约下,中国古建筑就出现了典型的特殊风貌:以某一房屋为中心向前后左右伸展的多组单层建筑群体。,一般认为,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最为严明,其礼拜寺也有自己特殊的规定和要求。但是自传入我国之后,中原大部分地区的礼拜寺均是属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系,而没有使用伊斯兰教建筑的大穹隆顶和拜克楼形式。保留迄今的化觉港大寺是全国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其前后四近的院落式布局和建筑形式完全是中国传统

8、的,唯朝向因受伊斯兰教教义的制约,处理成座西朝东。 佛教建筑除了最初的白马寺是按照印度式样建造的,但不久就渐渐汉化了,以致可“舍宅为寺”,被纳入到传统建筑艺术的范畴。 从这两方面的实例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宗教建筑的共同特征,可以说是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大框架下,作某些局部的改动,加入一些宗教语汇而形成的。于此看出,中国传统建筑受到“尊祖敬祖”思想的影响之深刻,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的兼容性和中国建筑文化的强大同化力。,寺院和佛塔,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保存了大

9、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白马寺-寺院布局 白马寺北依邙山,南临洛河,目前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 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阁,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白马寺六景:如琇和尚于“禅诵之余”,“偶拈古迹六事,缀以韵言”题为“白马寺六景”,从此便有了著名的“白马寺六景”之称。由如琇和尚赋诗并楷书的白马寺六景碑刻,现

10、嵌于竺法兰殿门外南侧壁间, 其碑文如下: 清凉台:兰台画阁碧玲珑,皓月清风古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爽籁落空濛。 焚经台:榆档贝文是也非,要从烈焰定真机。虚空说偈人西去,剩有荒台锁翠微。 夜半钟:古寺云深藓径封,离离百八动千峰。洛阳多少卢生梦,枕上惊回第几春。 腾兰墓:堂封对峙依林隈,断碣模糊长绿苔。金骨流香天地永,不随人世化飞灰。 齐云塔:风回铁马响云间,一柱高标绝陟攀。舍利光含秋色里,崚嶒直欲压嵩峦。 断文碑:笔锋磨灭失真踪,天妒奇文藓尽封。会有秋风生怒雨,森森鳞鬣起蛟龙。,建筑布局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

11、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 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山门左右两侧各立一匹青石圆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齐云塔,齐云塔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在洛阳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

12、0米处,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据白马寺现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载,东汉永平已已(公元69年),汉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岳峙,号曰齐云“。今存之砖塔,实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 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现存之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所重修,故又称“金方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齐

13、云塔另有一奇,当您站在齐云塔南面,大约二十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处发出“哇哇“的叫声,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这也是齐云塔独特造型所致,一种声学的物理现象,因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声不齐所致。,佛塔种种,塔在印度的本义為坟陵,用以放置舍利瓶。在佛陀去世二百年后,印度出现了一位统一全国的伟大君主阿育王,他广建八万四千座宝塔,积极传播佛法,从此佛塔成為佛弟子思念佛陀的象徵。 既然佛塔从印度起源,為什麼我们所见的佛塔形状都不一样呢?因為佛塔在传播的过程中,都会融合该国的建筑风格,形成各式各样的佛塔。 在外观上,有的佛塔金碧辉煌,有的洁白大方、有的古朴典雅,各有特色。在形式上,分别有覆式塔、楼阁式

14、塔、单层塔、密檐式塔、藏式塔和金刚宝座塔等。然而,不论是哪一种佛塔,原则上都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份所构成,中国的楼阁式佛塔往往建有地宫。 然而,不论是哪一种佛塔,原则上都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份所构成,中国的楼阁式佛塔往往建有地宫。,20世纪初德国人拍摄记录中国的塔,互动思考,思考塔在中国古典建筑的符号性意义? 当代建筑中哪个建筑融合了塔的元素进行设计?,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场所。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1961年,天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坛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5、,布局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俗称“天地墙”。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穀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闢有六门:祈穀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乾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穀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皇穹宇,思考题 天坛的艺术成就?功能与形式的关

16、系?,建筑特点天坛所在北京市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时代明编号1-105登录1961年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穀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

17、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九龙藻井,晋祠和孔庙,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鱼沼飞梁,孔庙,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