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实习支教背景下师范教育模式的反思.pdf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01308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支教背景下师范教育模式的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习支教背景下师范教育模式的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习支教背景下师范教育模式的反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习支教 背景下师罔示ly 范教育模式的反思贵志浩摘要师范生实习支教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而实施的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反思性教学这一教师教育理论视角出发,透视实习支教实践中凸显的师范教育问题,进而从教育观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构建出适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师范教育模式关键词实习支教反思性教学师范教育作者简介贵志浩(1965一),男,浙江衢州人,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育。(浙江衢州324000)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85一01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

2、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中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然而。从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实际状况来看,师范生往往暴露出知识面较窄、艺术人文素养不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较欠缺等问题,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素质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它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到师范

3、教育和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因而,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格的教育人才,就成为我们师范教育己作的一个重要议题。一、由实习支教所引发的对师范教育现状的思考通过实习支教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来审视师范教育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师范教育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法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观念层面,师范教育观念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原有的“重学科、轻实践”的学术型教学,已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伞面发展目标,而目前从事师范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缺乏足够的了解。此外,师范教育

4、人才培养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几年城市中小学的师资已近饱和,师范生就业呈现出逐渐向农村中小学转移的趋向,然而,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未能适应这种变化。体系层面,师范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衔接,渗透融合不够,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在承担基础教育引领和服务的功能方面难以尽如人意。因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衔接平台和互动机制极为重要。这种缺憾,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构建上,当前各高校的师范教育仍存在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特色不够明显。行为层面,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修订、理

5、论与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方式的设计等方面与新课程改革的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缺乏足够的调查与研究,缺乏前瞻性。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的矛盾,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学科教学法与般教育类课程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实践环节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学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的缺失等,仍是师范教育行为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师范教育所面l临的并应解决的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制约培养合格师资目标的实现。因而,重新反思先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二、师范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从实习支教

6、T作中所暴露的问题切入,依托反思性教学理论,分析评价教育过程和教学经验,不断探究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不失为实现师范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个途径。所以,对师范生实习支教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不仅可以及时反思当下师范教育的得失,而且还可以寻找出一种能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师范教育模式。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意识科学的教育理论、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反思性教学的逻辑前提。师范教育各专业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造成了教师观念上的相对自足,而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观念的根深蒂固,又影响着教师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热情,真正关心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并不多,深入研究中小学新课程的就更少。因而,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

7、求的合格师资,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就必须立足基础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并对教育教学各要素进行积极的反思,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构建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体系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情况看,师范教育存在较显著的照本宣科现象。所传授理论知识与农村小学实际教育教学需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有的用不上,有的不够用。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就要从各方面人手,加强与各地教育局、各中小学校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借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契机,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在两者的互动中增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师范教育教学的质量。万方数据本科毕业

8、论文写作模式研究段冰摘要文章在肯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逐年下滑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基本做法,以期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所帮助。关键词毕业论文模式创新作者简介段冰(1977-),女,河南南阳人,江苏教育学院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江苏南京210024)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86-02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授予本科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锻炼

9、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200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各高校要把高等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在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这项丁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根据该规定,各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把本科毕业论文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一、现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基本上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

10、,即由学生选择题目,老师根据学生写作的情况进行分步骤的指导,完成一篇毕q腑邕文并进行答辩。根据近几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本人拟从选题和写作两方面分析这种模式下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1选题方面的问题。写好一篇毕业论文,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题目。选题一般由指导老师提出,原则上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并不是每年都拟定本届学生的选题,而是由每位指导老师拟定十个题目,形成本专业的一个3改革培养方案。反思性教学强调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实现途径的有效性,合理性是反思性教学的理想目标。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师范本科生进小学、师范专科毕业生大多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严峻现实,需要师范教育尤其是师

11、范专科教育改变沿袭多年的专业教学培养模式,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人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师资需求、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调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出适合学生素质养成和专业成长、适应新农村教育的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4调整与改革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目前“重理论、轻实践,重分化、轻综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注重综合”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体系,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把专业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功能的协调融合。要将师范各专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教育共性,

12、兼顾个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三者的比例,增设艺术人文素质课程,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见习、实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的比重,提炼专业核心知识与普通话、书写、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核心能力。5优化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益。要从优化学牛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等角度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如大学英语、体育课程的大纲修订,必须考虑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要根据师范教育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特色,整合教育学、11l 2)11年6月中o_L_-_-_-_-_-一心理学、学科

13、教育学等课程,加强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与教材教法、教育教学技能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训练。要打破课程内容的封闭性,使专业基础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内容上建立广泛的联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执教能力。6改进教育方法,反对机械灌输和简单重复。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建市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采取自学、辅导、讨论、课题研究、论文及设计、社会实践等多种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丰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总而言之,对实习支教这一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审视与再

14、认识,就是要追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行为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审视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和专业技能的长足发展,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境界的自我提升这也正是反思性教学的现实价值所在。勘参考文献I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辛涛教师反恩研究述评J腈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3】刘茗,李春晖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撤(教育科学版),2007(4)【4李思殿扶贫顶岗支教: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J冲国高等教育,2007(10)万方数据实习支教背景下师范教育模式的反思

15、作者: 贵志浩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浙江衢州,324000刊名: 教育与职业英文刊名: EDUCATION AND VOCATION年,卷(期): 2011(17)参考文献(4条)1.李思殿 扶贫顶岗支教: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期刊论文-中国高等教育 2007(10)2.刘茗;李春晖 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刍议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4)3.辛涛 教师反思研究述评期刊论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8(03)4.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 1999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 赵新平.王福应.ZHAO Xin-ping.WANG Fu-ying 实习支

16、教:乡村教育的助推器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2. 何芸 理想背后的思考期刊论文-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6)3. 叶泉波 城乡教育失衡现状与思考农村中学支教感悟期刊论文-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4. 吴东涛 入职式实习探讨期刊论文-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 郭建耀.闫祯 支教实习:实现校地生共同发展的共赢模式期刊论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6. 马振彪 对民族地区地方性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思考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期刊论文-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3)7. 孙卓 浅析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期刊论文-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8. 王刚 师范院校赴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师范大学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实习支教为例期刊论文-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9. 吴文姝.Wu Wenshu 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与建设刍议期刊论文-台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10. 杨春萍.杨公安.YANG Chunping.YANG Gongan 我国农村教师学历结构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5)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