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98018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18.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山西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山西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山西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山西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第9讲 古诗词曲阅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讲 古诗词曲阅读,山西专用,1(2015山西5题2分)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96732092)(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D,【解析】D项是一首有名的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无力百花残”点明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而无私奉献精神是后

2、人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的延伸理解。,2(2014山西6题2分)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96732093)( )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B,我选: 赏析: 一个“割”字,表

3、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示例二:小 “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割,4(2012山西6题2分)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96732095)( )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起

4、笔的“老夫”与词中的“鬓微霜”相照应。 【解析】C项考查诗歌理解与写作技巧鉴赏,例句正面描写了收麦劳动。结合原文分析,写尽农民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C,考点一 炼字、赏析诗句,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答案】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意境。,解答炼字题,我们首先要明白,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我们可以抓住“字与意”这个关系,把它们放到原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手法,从语言的生

5、动性、形象性及该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高远的意境、所寄托的深邃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品味。解答时,首先理解字词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其次赏析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等几方面的妙处;最后点出表达了什么感情、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传达了什么思想。答题方法是:,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不要忽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如果分析字词不能结合句意,赏析佳句不能联系整首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那么将造

6、成赏析的片面性。,考点二 意象意境,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7、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_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_【答案】1.B(作者的心情分析有误,应该是被贬后的凄凉与落寞。) 2.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3.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1把握意象、意境 诗词中所绘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8、就是“意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2答题方

9、法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考点三 情感主旨,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0、】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1诗歌的主要内容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川名胜、描写自然景色;(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理想;(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1、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借助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 “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两个典故

1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有针对性地训练。,考点四 表达技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

13、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1常用表现手法:白描、用典、象征、想象、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2常用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3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通感、互文等。,【主题思想】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对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其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1(2015荆州)下面对关 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96732096)( )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

14、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D,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比兴手法。3(2015天水)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从诗中分别找出体现主人公“乐”和“哀”的句子。(导学号:96732097) 乐: 。 哀: 。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主题思想】这首诗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描写追求

15、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通过对实景的描写和对想象的描述,十分曲折、动人地把一位痴情人对恋人的相思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D,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导学号:96732099)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主题思想】这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

16、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导学号:96732100)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八十”与“十五”相互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之久,从而揭露当时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当时的战乱不息和百姓离乱之苦。 2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用原诗回答):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些诗句体现出来的?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主题思想】这首乐府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

17、的精神,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的抱负。,1(2015辽阳)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导学号:96732101)(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礡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解析】这四句是诗人的想象之景,属于虚写。,D,2这首诗以“_”字总领,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 。 3请你展开合理想象,

18、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主题思想】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闲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鄙弃官场,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1下列对饮酒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

19、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A,2(2016海南)(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和“_”。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心远,悠然,3(2016广州)(导学号:96732102)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构筑房舍 傍晚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

20、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荣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智慧、勇敢、坚强、淳朴的优秀品质。,1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

21、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解析】这几句诗表现出木兰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和战争的旷日持久以及战斗的激烈悲,C,2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导学号:96732103) 表达出木兰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3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导学号:96732104) 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的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4由诗歌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扑朔迷离 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主题思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

22、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1(2014河南)(导学号:96732105)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城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请对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内容和情感方面作简要赏析。 这句诗的意思是远隔万水千山的朋友只要拥有深情厚谊,就好像近在咫尺。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主题思想】本诗

23、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1.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96732106)( )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解析】“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C,2(2016桂林)(导学号:96732107)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

24、愤。 情感: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主题思想】这首诗写诗人泊舟北固山时所见江南冬末的景色与感受,抒发了诗人流落在外不得归乡的愁思。,1(2016玉林)下列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96732108)( ) A诗人从北向南外出游历已有多时,途中路过满目青翠的北固山。这里还不是目的地,他还要乘船继续前行。 B诗人放眼江面,只见江水清绿,水波不兴,只有自己乘坐的船儿行驶在开阔的江面上,虽是顺风而行,但显得是那么的孤独! C也许是一夜未眠,诗人早

25、早起身,看见朝阳已出,春色已现,感到年关已到,自己还身在客途,且离家越来越远,未免心生孤寂与焦虑之感,眼前的良辰美景也已黯然失色。 D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自问家里的来信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啊?抬头看见北归的大雁,诗人想请它到洛阳代他打听一下家里的消息。 【解析】“眼前的良辰美景也已黯然失色”表述错误。,C,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和“悬”。(导学号:96732109) 一个“阔”字,描绘出了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空间感,展示诗人开阔的胸怀。“悬”写出了船在海上行驶的形象,在广阔无垠的海上,帆影高高悬立,突出了大景中小景的形象。 3(2015河南)“海日生

26、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导学号:96732110)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主题思想】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1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27、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辉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B,2(2016孝感)(导学号:96732111)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示例一:“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

28、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和雄奇。 示例二:“孤烟”显示在无边的荒漠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诗人(自己),3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这幅图画具有构图美,请说说这种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示例: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1(2016大庆)(导学号:96732112) (1)诗题中“左迁”的意思是 。 (2)诗歌三、四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

29、达了作者 的情感。 (3)赏析诗歌首句“杨花”“子规”的作用。 作者撷取“杨花”“子规”的景象,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贬谪,降职。,拟人,同情与关切,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_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_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1(2015葫芦岛

30、)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导学号:96732113)( )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D,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导学号:96732114)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

31、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导学号:96732115) 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

32、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导学号:96732116)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

33、由景生情,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1(2016铁岭)选出对杜甫的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导学号:96732117)(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虚实结合,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登上了泰山之巅,俯视一切,不免豪情满怀。 D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解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临泰山极顶的意愿,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选项中“诗人登上了泰山之巅”表述有误。

34、,C,2(2015鄂州)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 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 3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比喻、夸张、拟人,高大雄伟,1(2016淄博)阅读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

35、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解析】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D,2(2016陕西)(导学号:96732118) (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草、木、花、鸟 (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3请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简要赏析。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在感时中忧国,在恨别中思家,深切地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1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歌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36、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 。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 。,安史之乱这一背景下老百姓苦难的生活,抒发诗人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语意双关,“长夜”既是指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苦雨的慢慢寒夜,又暗指“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混乱的政治局面,正像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1(2015苏州)(导学号:96732119) (

37、1)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给出判断,理由陈述合理即可。答案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违背逻辑)。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歌或白雪歌,(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

38、感上最为接近?( )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A,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导学号:96732120) “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_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

39、怀。,1(2016绥化)(导学号:96732121) (1)这首诗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中所作, 首联运用“ ”和“ ”两个词语,表现出诗人坎坷的人生境遇。 (2)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 示例一:用“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水”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定会比现在更好。 示例三: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

40、事物,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凄凉地(凄凉),弃置身(弃置),2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2015襄阳)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导学号:96732122)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96732123

41、)(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C,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

42、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解析】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运用描写。,A,3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1(2015泰安)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6732124)( ) A具有画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 B具

43、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 D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D,2(2015泰安)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6732125)( ) A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达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C,

44、3(2015海南)(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_”字和“_”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争,啄,1(2014绥化)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全诗采用了_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2)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夸张,爱国热情,2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

45、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解析】并非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而是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C,(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示例:角度一

46、,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对赤壁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以古战场的遗物想到周瑜在赤壁一战的胜利。 B后两句是假设的一种情况,第三句前省略了一个“如果”。 C后两句写周瑜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偶然取胜的,其中末句暗示周瑜取胜后的得意。 D全诗隐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解析】“暗示周瑜取胜后的得意”表述有误。,C,2(2016常德)(导学号:96732126) (1)“前朝”在这里是指 。 (

47、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示例一: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 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示例二: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赤壁之战时期,1(1)诗中用一个“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96732127)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笼,近酒家,D,2.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3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