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规划原理.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697789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8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规划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规划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规划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n2005年06月16日城市规划师2005规划原理4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其后续动力B农业为城市化提供生产原料、提供市场、提供劳动力C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得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D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3、关于佩鲁1950年提出的增长极核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平衡

2、但不同时进行的B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C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不平衡但能同时进行的D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平衡也能同时进行的4、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 )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文化职能DA、B和C5、通常所说的中心城市,主要是指( )所依托的城市。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D商业中心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 )。A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B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

3、其需要的能力C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D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7、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B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C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8、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的工具,其作用主要是( )。A由政策导引和信息供应来支撑,将影

4、响到整个土地市场B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C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D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规划目标相一致9、下列对省域规划和县域规划或县级市域规划各自特点及其比较不对的一项是( )。A前者的对象是以区域形成的基本因素为基础的地域单元,集中反映了该地域类型发展及其布局的实质和特征B后者是以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解决整个地区的生产力综合配置问题C前者的缺点是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全一致,实施协调上有较大难度D后者涉及的各项内容往往受现行行政区的局限,最好是从小到大逐级进行10、城市总体规划要着重解决

5、好( )等重大问题。A城市发展方向、战略和城市布局结构B要配合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C各类工程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D城市防灾规划要引起高度重视11、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A水土流失B山体滑坡C地基承载力D地震12、( )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土体或岩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A滑坡B水土流失C地震D崩塌13、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 )。A区位理论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循环论14、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对城市居民的劳动组织有很大影响的是( )。A公共建筑群B工业

6、组织方式与布置形式C生活居住区D城市绿化系统15、城市规划编制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分区规划属于总体规划B分区规划属于初级规划C分区规划不属于总体规划D分区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16、以下属于确定城市发展性质依据的有( )。A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及人文素质B该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素质C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D该城市的历史现状及人口增长率、人文素质等17、下列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的是( )。A规划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B确定排水干管的位置、走向、服务范围、

7、控制管径以及主要工种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C估算分区用水量,确定主要设施位置D确定各种管线的干管走向,水平排列位置18、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 )。A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B城镇体系规划文本和附件C综合规划报告和专题规划报告D基础资料和主要图纸19、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不能涉及到的一方面是( )。A自然地理环境B自然气象因素C自然位置环境D自然生态环境20、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 )。A四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和混合式道路系统B三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C四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8、自由式道路系统和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D三个方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21、在城市布置中,下列有关客运交通枢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无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冲击和影响客运交通干道的畅通B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C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D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客站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22、公路汽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关于它的分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按其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

9、技术站和混合站B按其作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停车站C按其车站所处的地位可分为起、终点站和区段站D按其功能可分为休息站和就餐站23、在市区干流两侧筑有堤防,有利于洪水流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干流筑有堤防,在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并可根据干流水位的高低控制水库的蓄泄量B干流筑有堤防,支流的洪水由截洪沟排入下游,其余地区的地面可设排水泵站排水C干流筑有堤防,支流的水在汛期由于受倒灌影响难以排入干流,但其流量很小,堤内有适当的蓄水坑或洼地时,可以在附近设排水泵排水D市内临近支流地段内的地面积水可以设置排水泵站用来排水泄洪24、不同烈度设防区域对疏散场地的要求不同,下列有关人均避震疏散面

10、积描述有误的一项为( )。A当城市设防烈度为6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0m2B当城市设防烈度为7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5m2C当城市设防烈度为8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1m2D当城市设防烈度为9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5m225、财政机制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着重要地位,其表现之一为( )。A政府可以按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公共财政的预算拨款,直接投资新建某些重要的城市设施,特别是城市重大基础工程设施和大型公共建设设施B政府可以自由发行财政债券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以加强城市建设C政府可自由调节税率,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D政府可以雇佣工作人员,直接投入资金,以实现城市规划的目的26、英国在( )产生了

11、第一部城市规划法。A1909年B1908年C1907年D1906年27、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28、城市化水平是指( )。A城市数量的多少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镇规模的大小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29、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分为( )两大部类。A主要经济和次要经济B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C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30、城市中的产业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和互动性,一个部类的发展对于其他部类具有促进作用,这是城市发展机制的( )。A集体经济B规模经济C集聚经济D效益经济31、一

12、次调查表明,北京城市铁路建成开通后,沿线房地产价格上升一定幅度,这是城市物质环境的( )效应。A区位性B可达性C内部D外部32、现代城市综合楼性质的建筑,接近地面往往是( )用途,向上依次是( )和( ),体现了城市物质环境的( )。A商业;居住;办公;可达性B商业;办公;工业;可达性C商业;办公;居住;集约化趋势D办公;商业;居住;集约化趋势33、以下四项中,( )项不是城市化。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34、城市引力作用的大小与城市规模( ),与城市间距( )。A成正比;成正比B成正比;成反比C

13、成反比;成反比D成反比;成正比35、“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出自于我国古代( )文献的记载。A春秋B周礼考工记C商君事D墨子36、美国人( )设计的纽约的中央公园是城市美化运动的产物。A伯汉姆B奥姆斯特C西谛D凯伯里(Geotge Cadbury)37、下列各条中,( )是英国密而顿凯恩斯(Mition Keynes)规划的特点。A多种就业机会,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方案灵活经济B生活设施齐全,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赖母城的工业生产C就业平衡,交通便捷,方案灵活经济,生活服务设施齐备D多种就业机会,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依赖母城

14、38、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不包括( )。A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B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C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D由指导性的思想方法转向指令性的思想方法39、( )书的出版被人们形容为“好似在欧洲城市规划领域炸开了一颗爆破弹”。A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B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西谛C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沙里宁D城市设计产自伯德40、“先诊断后治疗”是城市社会学家( )的名言,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一分析一规划。A路易斯芒福德(Lewimumford)B沙里宁(ESaarinen)C格迪

15、斯(Patrick Geddes)D西谛(Candll Sitte)41、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论述下列( )不妥。A把城市中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把腾出来的地区,按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C保护城市中新的价值D城市和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42、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 )及其方法论。A生态思想B控制论思想C系统思想D信息论思想43、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全面准确地为可持续发展下定义。A全球二十一世纪议程B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对策C我们共同的未来D人类环境宣言44、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 )。

16、A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B强调社会公平C强调经济增长D强调环境保护45、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46、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区域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体系是( )编制模式;以前联邦德国为代表的是( )编制模式。A计划经济;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计划经济C宏观调控;微观调控D微观调控;宏观调控4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中期计划一般为( )年,长期计划为( )年。A3;5B5;10C10;20D

17、15;3048、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现场踏勘或观察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文献资料的运用49、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是( )。A平均数B众数C极差D标准差50、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业规划包括( )类。A8B10C11D1351、下列( )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内容。A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B制定各地块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C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走廊D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52、住宅区内的单车道,要求每隔( )左右设置车辆会让处。A150mB200mC250mD300m53、港口岸

18、线水深( )时,可停泊万吨级船舶。A6mB8mC10mD15m54、航空港在满足选址的各项条件下,距城市的距离一般以( )km为宜。A10B20C30D5055、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中心地区一般以( )为宜。A200mB300mC400mD500m56、( )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A150B200C300D50057、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城市人口每人( )m2安排。A0.10.2B0.20.5C0.50.8D0.81.058、能够适应“钟摆式” 的交通流的道路横断面类型是( )。A一块板B两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59、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量不大,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

19、要求的道路最好选用( )类型横断面形式的道路。A一块板B两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60、规划城市人口超过( )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A50万B100万C200万D400万61、在城市道路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 )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 )m。A50;30B60;40C70;50D50;10062、区域变电所(站)通常是大于等于( )电压的变电所。A550kVB330kVC110kVD66kV63、用户达到71万户的城市移动电话网,应采用( )移动电话网。A小区制B中区制C大区制D无量级64、城市用水主要有四类,分别是( )。A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20、B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C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D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65、我国人民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实行( )方针。A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B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协调发展C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D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66、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m;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m。A80;4B80;3C70;3D70;467、1982年首批(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标志着我国名城保护制度的初创。A18B20C22D2468、我国分三批共有( )个城市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A97B98C99D10069、观

21、赏古建筑的水平距离为建筑物高度( )倍时最佳。A1B2C3D470、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使城市的功能与( )之间不断地趋于平衡。A物质性设施、空间组织B城市空间环境建设C城市经济、社会发展D城市各项建设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总计30分71、关于卫星城的概念,以下( )种说法不妥。A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B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又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土地归公众所有C与中心城市有依赖关系,往往是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D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

22、市,为其本身周围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截流作用72、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不包括( )。A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B制定城市远期发展目标及城市市区规划C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D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功能分区73、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确定的方法包含( )。A按照千人指标制定公共设施指标B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C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D按公共设施设置的目的、功能要求、分布特点来确定74、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 )三个方面。A规划法规B规划行政C规划运行D规划文件75、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的区域规划包括( )。A城市地

23、区的区域规划B工矿地区的区域规划C省域规划D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区域规划76、城市规划调查所使用的方法包括( )。(多种)A现场踏勘或观察B抽样调查或问卷C模拟推理D访谈和座谈会77、城市的性质是(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B城市的主导职能C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的最基本的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D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78、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不包括(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B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C该城市在区域经济中所处地位D城市的产业经济主导结构79、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 )方法。A定性分

24、析B定量分析C定位分析D空间模型分析80、以下( )项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中的内容。A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B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强度划分C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D城市土地的影子价格8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模式有( )。A分散型B集中型C网格型D放射型82、在居住区的控制指标中,不属于规定性指标的是( )。A建筑形式B容积率C基础设施D建筑间距83、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方向和数量取决于( )因素。A乘客起讫点B公交道路网密度C道路系统的布局D公共汽车行驶间隔84、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包括以下( )种。A顺序总体需求预测B直接总体需求预测C群

25、体行为需求模式D间接总体需求预测85、下面所列各项中属于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A预测城市供电负荷B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C进行造价估算D确定城市变电站容量和数量86、城市污水是指( )。A生活污水B工业污水C工业废水D降水87、“场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A占有性B非空间性C空间性D随机性88、根据功能不同,城市广场有以下( )类型。A市民广场B绿化广场C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D商业区广场及市场89、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包括( )。A地段生活的保护B建筑的保护C街道格局、空间系统的保持D景观界面的保持90、城市更新的方式分为( )。A重建或再开发B拆除C整建D保留维护91、

26、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有( )。A政治斗争B经济发展C价值观念D生活方式变化92、城镇体系的构成要具备以下( )条件。A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职能应接近,联系密切B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地域上应邻近,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C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共同构成系统的等级原则D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应具有中心城镇的引力作用E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均具有自己的功能和形态特征93、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包括以下( )类分析。A地理位置条件B区域自然条件C区域自然资源储量与利用D区域发展宏观战略E区域运输系统及容量分析94、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科技创新B信息技术C服务产业D知识转让E人力素质95、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

27、下( )的特性。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6、城市交通调查时,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搜集方法有( )。A现场踏勘B座谈法C邮寄回收法。D问卷法E路旁询问法97、考核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要从( )方面来衡量。A迅速B准点C安全D方便E卫生98、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的主要规定性指标包括( )。A道路定位与标高B停车泊位C公共站点D出入口E道路面积比例F道路横纵断面形式99、城市一次送电电压为( )。A500kVB330kVC220kVD110kVE66kVF35kV100、城市开发中常提到的“七通一平” 中的“七通”是指( )的贯通。A给水管道B排水管道

28、C电力线路D电话线路E热力管道F燃气管道答案:第1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导致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就成为了城市。所以综上所述,形成早期城市的主要动因是人类劳动的大分工。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29、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第2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因为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

30、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第3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7: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

31、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类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非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城市发展过程: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长比郊区人口增长多。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增

32、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比分散状态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区域发展。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工业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制造业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成为生产/装配基地,在世界范围内呈扩散式空间分布;发达国家成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间分布。第4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在经济职能中又可分为工业、交通运输外贸、商业、金融、旅游等职能,对工业职

33、能还可进一步按部门和行业细分。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第5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经济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较集中的场所。它的多级性决定了中心城市的多级性。考点: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考点

34、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第6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B、C两项说法是错误的。D项的正确说法应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

35、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 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

36、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第7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中国21世纪议程阐述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而A、C、D三个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是说到其中的三个部分。考点: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点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

37、自于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 221世纪议程: 关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各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促进供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 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区规划和管理; 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开发的能力。第8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B、C、D都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的体现。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

38、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1:城市规划的作用; 1作为国家宏观调整手段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第9题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后者涉及的各项内容往往受现行行政区的局限,最好是从大到小逐级进行。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9:区域规划的类型; 1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 a.城市地区区域规划; b.工矿地区区域规划; c.农业地区区域规划; d.风景旅游

39、及休、疗养地区区域规划; e.大中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 2按我国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省区、地区和县区三级区域规划。 3按地区开发程度为标志划分:新开发地区规划和已开发地区规划等。第10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城市总体规划要着重解决好城市发展方向、战略和城市布局结构等重大问题,同时要配合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做好各类工程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别是对城市防火规划要引起高度重视。考点: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考点1:城市规划的作用; 1作为国家宏观调整手段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

40、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第11题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土质的自然堆积情况产生的地基承载力的差异,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布置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地基土质常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其物理性质,从而对地基承载力带来影响。特殊的地质现象对城市用地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如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冲沟使用地支离破碎,尤其在冲沟的发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给工程建设带来困难。考点: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9: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1调查内容 (1)区域环境调查: a城市化水平: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耕地总量的历史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城镇建设投资的数量及增加量。 b城镇体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地位;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各城镇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产业;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利用率。 (2)历史环境调查: 体现在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3)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地理、自然气象、自然生态。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