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设计与实验探究.实验设计与评价【2018 年上海嘉定区中考化学一模】4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验证石墨具有导电性【答案】B【2018 年上海普陀区中考化学一模】45对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分析肯定不合理的是( )A点燃 CO发生爆炸CO 的纯度不高,混有空气B大理石加热后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不变红加热温度太低C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现刚开始有气泡,后反应液不再有气泡装置可能漏气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木炭或氧化铜粉末过量【答案】C【2018 年上海金山区中考化学一模】
2、28.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燃烧条件 C.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D.研究分子的运动【答案】A【2018 年上海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46草酸亚铁晶体(FeC 2O42H2O)受热的方程式为:FeC2O42H2O FeO +CO+CO 2+2H 2O,通过如下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 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固体为胆矾,可验证气体产物中的水蒸气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答案】B【2018 年上海杨浦区中考化学一模】19在实验探究
3、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CBAA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B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D氧气验满【答案】D【2018 年上海长宁区中考化学一模】28.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 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 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的质量最多D. 对比分析点 c、d 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答案】C.实验探究性质探究【2018 年上海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36.
4、用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实验二中,向集满 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试管外大气压强(填“”或“=”或“2mol IV无法判断【答案】 (9 分)实验一:(1)D 处尾气燃烧;(2)CO+CuO Cu+CO2;还原;澄 高 温清变浑浊;还原性、可燃性;实验二:(1)C+CO 2 2CO ,D处尾气燃烧;防止 高 温液体倒流使玻璃管破裂;III。【2018 年上海杨
5、浦区中考化学一模】31 (9 分)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同时挤压滴管 B和 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写出 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 。AMnO 2加快反应速率B半分钟内球形 III中产生气体少 C反应过程中球形 II比球形 III内反应剧烈DMnO 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 微热燃烧器,蜡烛 b、c 燃烧,蜡烛 a不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探究可然物燃烧需要氧气说明红磷与白磷是同素异形体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3)挤压滴
6、管 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 I中,球形 I中产生的现象为_。一段时间后,蜡烛 c熄灭,然后蜡烛 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此反应_(选填“能”或“不能” )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碳和磷,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31 (9 分) (1 2H 2O2 2H2O+O2; ABC;(2) 2Mn4P+5O2 点 燃 2P2O5; AD;(3)产生大量气泡 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4)CO 2+Ca(OH)2 CaCO3+H 2O; 不能;(5)4:5。组成探究【2018
7、 年上海宝山区中考化学一模】5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电解水、氢气燃烧、氢气还原氧化铜三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水的组成,其中图二、图三中反应所需的氢气来自实验室制氢气装置。 (资料:实验室用锌粒和 10%的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 4+H2)按左上图一实验,写出电解水反应方程式_,b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按右上图二实验,图二 U型管中氧化钙的作用是_,在 d处点燃氢气,证明水的组成的现象是_。按下图三实验,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 装置中的现象是_。若实验测得 B装置实验前后减少了 3.2克,C 增加了 4.0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8、1:4,大于实际结果 1:8,可能的原因是_。若 B中仍有黑色固体,则实验结果_(偏大,偏小,无影响) ,图三实验装置中 D装置的作用是_。【答案】2H 2O 2H2+O 2;O 2 通 电干燥氢气;烧杯底部有水珠凝聚H 2+CuO H2O+Cu;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通入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无影响;防止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C中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2018 年上海闵行区中考化学一模】26.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甲处的现象是 ,体现了碳的 性。乙处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丁装置的作用是 。该实验
9、体现了 CO的性质有 。若将丁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能否检验乙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塔?请说明理由 。【答案】26黑色粉末逐渐减少;还原;黑色固体变红色;CO+CuO Cu+ 加 热CO2;收集一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各 1分,共 2分) ;还原性、难溶于水;不能,通过甲处未完全反应的二氧化碳会干扰检验;【2018 年上海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37.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他们称取了 20g固体样品,用图 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至反应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石灰水足量) ,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 2所示:图 1实验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
10、用补救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图 2中 M点的含义是_。20-16.8=3.2,3.2 克是_的质量。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如果将另一份含 8克氧化铜样品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答案】无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其现象判断反应的开始与停止并吸收 CO2除去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样品中的氧化铜已反应完全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80% 0.1mol【2018 年上海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38.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种类,设计了下列实验(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浓硫酸
11、用以吸收水蒸汽):【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CO 猜想:CO 2 猜想:CO 2和 CO【实验设计】:装置图如图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实验时,A 中出现_的现象。若猜想成立,B、D 处的实验现象是:B_,D_。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A(试管+固体) m1 m2B+C(广口瓶+溶液) m3 m4若猜想成立,则(m 4-m3)_(m 1-m2) (选填“” 、 “”、 “=”) 。此时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猜想成立,且 8gCuO全部参与反应,则碳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_ n _。【
12、答案】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无明显现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2CuO 2Cu+CO2 0.05moln0.1mol 高 温【2018 年上海闵行区中考化学一模】25.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溶液仍为无色。为了证明她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图 1 图 2图 3 图 1中从 ab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14) ,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图 2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变化情况,c 点表示的意义是 (15) ;当溶液的 PH=2时,此溶液的溶质有 (16) 。 图 3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图像中能正确反应
13、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17) 。【答案】溶液从无色变红色,又从红色变无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HCl、NaCl(氯化氢、氯化钠) ;BD;0.1;【2018 年上海浦东新区中考化学一模】48.“分解”与“化合”是两种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研究问题 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探究氧化汞的元素组成研究方法 水的分解 汞与氧气的化合搜集证据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a端气体,气体燃烧发出_色火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端气体,观察到_。汞与氧气化合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将上图中反应后缺少的微粒补画完整_。结论水是由_元素组成的。氧化汞是由氧、汞元素组成的。【答案】48.淡蓝色;2H 2
14、+O2 2H2O;木条复燃;氢、氧(H、O) ; 点 燃【2018 年上海崇明区中考化学一模】50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实验猜想】猜想 1:只有 CO2;猜想 2:只有 (12) (填化学式) ;猜想 3:含有 CO和 CO2。若猜想 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 。【实验探究】基 于 猜 想 3, 根 据 CO和 CO2的 性 质 , 兴 趣 小 组 同 学 设 计 了 下 图 装 置 进 行探究。(提示:NaOH 溶液能吸收 CO2)()观察到 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15、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 CO2,A 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现象 1: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 (15) ,E 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现象 2:D 装置中出现 (16) 的现象。()C 装置的作用是(17) 。()图 中 气 球 的 作 用 是 (18)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猜想 3成立。【答案】50 (12)CO (13)C + 2CuO 2Cu+ CO2 ;(14)CO 2+Ca(OH) 2 CaCO3+H 2O;(15)不浑浊(或无明显变化);(16)固体从黑色变红色;(17)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18)收集尾气,防
16、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2018 年上海金山区中考化学一模】3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对甲烷燃烧的产物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O2,不完全燃烧生成 CO。【对燃烧产物的猜想与假设】甲:CO 2、H 2O;乙:CO、H 2O;丙:NH 3、CO 2、H 2O;丁:CO 2、CO、H 2O。你认为 (24) 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25)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 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A、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6) ;实验中观察到 A中无水
17、CuSO4变蓝,B、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 (27) 同学的猜想成立;请写出 A、B、C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28) 、B. (29) 、C. (30)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 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1) 。【答案】 (24)丙(25)反应前反应物中不含 N元素,故生成物不可能有 NH3(合理即可)(26)否;(27)丁(28)CuSO 4+5H2O CuSO 4.5H2O(29) CO2+Ca(OH)2 CaCO 3+H 2O (30)CO+CuO Cu+CO 2 ;(31)氧气充足 【2018 年上
18、海青浦区中考化学一模】28我们用“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探究实验来证明水的组成元素。依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上述探究水的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16)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17) ,检验正极上气体的方法是 (18) 。.上图步骤中集气瓶里观察到的现象是 (19) 。.了解了水的宏观组成,即水是由 (20) 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答案】28(本题共 5分)(16)质量守恒定律 (17)2H 2O+O2 通 电 2H2+O 2 (18)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9)有水珠 (20)氢元素和氧元素【2018 年上海青浦区中考化学一模】30.石灰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甲乙同学设计了
19、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甲同学取石灰石按图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认为石灰石已分解。甲同学结论不合理的理由是 (1) 。.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煅烧后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过滤,取滤液,滴加 (2) 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固体中含有 (3) 取滤渣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4) 含有碳酸钙【答案】30 (1)一氧化碳燃烧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不一定来自于石灰石分解;(2)酚酞;(3)氧化钙;(4)有气泡 ;(5)6.6; 【2018 年上海青浦区中考化学一模】32甲烷(化学式为 CH
20、4)不完全燃烧时生成水和其它氧化物。某实验小组对此展开研究:常用 (15) 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水对燃烧产物中的其它氧化物进行探究:(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假设 实验 现象 结论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现象是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写出 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和氨水的混合液) 。因此可在装置 B后再连接右图装置 D,其目的是 (18) ,装置 B、D 的连接顺序:导管 C连接 19 (填“E”或“F” ) 。实验小组通过装置 B中石灰水变浑浊判断燃烧产物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你觉得该实验小组的判断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设计简
21、单实验判断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20) 。 【答案】32(本题共 7分)(15)无水 CuSO4; (16)黑色氧化铜变成亮红色;(17)CO+CuO CO2Cu; (18 )吸收 CO,防止其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中毒 (19)F ;(20)不合理。将燃烧产物先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燃烧产物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2 分)【2018 年上海松江区中考化学一模】52石灰石进行煅烧实验,过程如下(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 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16) (17) 利用滤液 A或滤渣 B设计方案证明石灰石分解情况。实验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17) (18) 石灰石
22、已分解(19) (20) 石灰石完全分解【答案】 (16)CaCO 3 CaO+CO 2(共 3分,答对一个方案 2分。合理即可)实验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17)取滤液 A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或通入二氧化碳)(18)变红(变浑浊) 石灰石已分解(19)取滤渣 B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20)无气泡 石灰石完全分解【2018 年上海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37. 在实验室中,用于配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没有及时清洗,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上会附有一层白色固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该白色固体成分的过程如下:提出假设A、白色固体可能是 (20) ;B、白色固体可能是 (21) ;C、白色固体可能是
23、 (22) 。实验步骤先将烧杯内壁的白色固体刮下,分成两份。后续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有红色出现;乙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 (23) (填化学式)联系实际如何除去盛放过饱和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会附有的白色固体? (24) ;实验室中氢氧化钙应如何保存? (25) 。【答案】37.(20)Ca(OH) 2;(21)CaCO 3;(22)Ca(OH) 2 、CaCO 3;(23)Ca(OH) 2 、CaCO 3 ;(24)用稀盐酸洗涤;(25)密封保存。【2018 年上海长宁区中考化学一模】34.实验研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以下实验研究。实验
24、一:木炭还原氧化铜。观察到 B中溶液变浑浊,试管 A中的现象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还原剂是_。反应完全后,若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_。实验二:为了探究某混合气体是由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种气体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欲探究混合气体中含有 CO2和 H2O蒸气,在图中的 A、B 装置内依次盛放的化学试剂为_;检验出水蒸气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 E、F 的作用分别是_、_,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没有装置 E_(填“能”或“否”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请简述理由_。实验结束后先熄灭装置 D处的酒精灯,E 中石灰水不会倒流的原因是_。该实验
25、中体现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实验三:有些化妆品中添加的高纯度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如下图。 (假设石灰石中除碳酸钙外,所含杂质仅为 SiO2,其不溶于水,高温不会分解,也不与盐酸反应)I. 写出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_、_。II. 气体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III. 操作的目的是_,用到的仪器主要有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_。IV. 为验证实验结果后得到的固体 B中碳酸钙是否已经完全分解,请设计两种方案完成下表内容。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方案一方案二【答案】实验一:黑色固体变红;C+2CuO 2Cu+CO2;C B 中水倒吸入 A中使 高 温试管炸
26、裂实验二: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A 中白色粉末变蓝;CuSO 4+5H2OCuSO 45H2O检验 CO与 CuO反应产物 CO2;处理尾气;CO 2+Ca(OH)2CaCO 3+H 2O能;D 中黑色粉末变红、F 处有淡蓝色火焰均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 COCO 在持续通入中 还原性、可燃性实验三:I. CaCO 3 CaO+CO2;CaO+H 2OCa(OH) 2 II. CO2+H2OH 2CO3 高 温III. 提取碳酸钙固体;蒸发皿 IV. 可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合理即可。【2018 年上海杨浦区中考化学一模】32 (10 分)某小组对石灰石进行煅烧,并对煅烧后固体成分进行探究。(1)
27、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猜想。固体残留物成分:I. 只有氧化钙;II. 只有碳酸钙;III.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种方案探究煅烧后固体成分。友情提示:CaO+2HClCaCl 2+H2O;Ca(OH) 2+2HClCaCl 2+2H2O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解释方案一40+少量固体残留物 温度传感器水5 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判断理由_。方案二乙同学得出猜想 II成立该同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_。足量稀 HCl固体残留物 产生大量气泡待不再产生大量气泡 ,滴加酚酞试液 无色固体残留物滴加 _现 象 1滴加现 象 2水方案三 (丙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完成探究。 ) 猜想 III成立【答案】 (10 分) CaCO 3 高 温 CaO+CO2; (2) CaO和 CaCO3;(3) 方案一: CaO CaO+H2O Ca(OH)2方案二:否(1 分) ,先加足量盐酸会将固体中氧化钙反应掉,导致无法检验出方案三:酚酞 现象 1:无色变红色足量盐酸 现象 2: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或少量盐酸 现象 1:无明显现象足量盐酸 现象 2:产生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