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民风民俗1.社戏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理清文章结构。2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之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我们曾陪童年鲁迅从“百草园”走到了“三味书屋” ,今天我们继续追寻另一段有他童年影子的难忘经历社戏二、整体感知1播放【影音资源】 鲁迅 ,了解作
2、家作品。2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 归省(xn)行辈( hn)潺潺(chn)不惮(dn ) 怠慢(di) 撺掇(cun duo)凫水(f) 踱(du) 吁气( x)宛转(wn ) 絮叨(x) 磕(k ) 舀水(yo ) 蕴藻(yn zo)(2)解释词语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惮:怕,畏惧。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行辈:排行和辈分。絮叨:翻来覆去地说。依稀:隐隐约约。3速读全文,重点语段播放【影视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吗?(2)本文的人物有谁?文章的线索是什么?(3)围绕“
3、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4)本文题目是“社戏” ,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却不多,能否把题目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5)课文以“社戏”为线索,贯串全文,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顺序的?明确(1)主要叙写“我”儿时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驾船去赵庄看戏的事。(2)人物:迅哥儿、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母亲、外祖母。线索:看社戏(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 7 件事。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略写的是:。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
4、,所以赵庄有社戏、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要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4)鲁迅先生怀念的并不是社戏本身。他只不过是通过盼社戏、看社戏、想念社戏,来表达平桥村人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参考【微教案】 社戏中的美 。(5)戏前波折(第 49 段) 、月夜行船(第 1013 段) 、船头看戏(第 1421 段) 、归航偷豆(第 2230 段) 三、局部探究1 “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和三次转机。请同学
5、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明确三次波折:一是叫不到船;二是不准和别人同去,外祖母担心;三是外祖母又怕都是小孩,不可靠。三次转机:一是八叔的航船回来了;二是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三是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这样写使故事波澜起伏,既烘托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又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可参考【微教案】 看戏的波折 。2在作者笔下, “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明确不好看。(1)正面描写: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想看“蛇精”和“跳老虎” ,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最怕看“老旦” ,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 ,并不停地唱着。(2)侧面描写:孩子们“喃喃的骂” “
6、不住的吁气” “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3为什么作者还要在结尾称赞“那夜”的“好戏” , “那夜”的“好豆”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预设一】“那夜”自然景色之美点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汽里的月色,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 “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鲜活的生命之感,给人以美好的向往。(1)朗读“月夜行船”的语段,作圈点批注,品味其语言表现出的自然美。这段景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明确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几点火听觉:似乎听
7、到歌吹了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2) “月夜行船”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说出来和大家分享。答案预设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用得好。本义指月光不明,在这里当动词使用,有“融化、融为一体”的意思。月色与水汽融为一体,到处都是朦胧一片,更烘托了“那夜”环境的优美、静谧。“清香”用得好。豆麦、水草的清香与弥漫的水汽融合在一起,扑面吹来,从嗅觉、触觉角度写出那晚“我”愉悦的心情。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踊跃” ,照应前面的“起伏” ,淡黑的连山蜿蜒起伏,在月色中好像是跃动的黑色兽脊
8、,写出了舟行水上远眺连山的动态美。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静物写活了,写出了船行之快。教师小结“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也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3)指名朗读“月还没有落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其他同学闭目想象其意境,体会归航的快乐。(4) “深夜归航”部分的景物描写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让你如临其境?说出来和大家分享。答案预设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赏析:“回望”两字,表现出“我”依依不舍的心情。作者仍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 ,与来时呼应,进一步突
9、出了戏台模糊在远处月色中的独特体验, “罩”更表现出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灯火中的戏台,仿佛红霞笼罩中的仙山楼阁,在月色中氤氲着色彩与光泽,神奇而缥缈。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赏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中穿行的白船比作“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又符合儿童的视角和心理,突出了一群孩子看戏归来的愉悦。几个老渔父“喝采” ,更从侧面烘托了船行之轻快,令人称奇。小结豆麦的“碧绿” ,远山的“淡黑” ,月光的“皎洁” ,渔火、灯光的“红” ,航船的“白”
10、;豆麦、水草的“清香” ,船头水声的“潺潺” ,横笛的“宛转,悠扬” ,孩子们的笑声,老渔夫的“喝采” ,作者将神奇的“月夜行船图” ,写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难怪那夜的戏难忘。可参考【微课堂】 形容词的妙用 。【预设二】“那夜”人情之美那夜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选一位人物,体会他的性格特点。答案预设双喜:当“我”看社戏遇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聪明)当外祖母担心“我们”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聪明、细心)归
11、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考虑事情周到)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考虑事情周到)双喜送我回到家,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做事有始有终)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反应灵敏)小结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充满自信,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头人。阿发:“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小结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阿发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
12、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而不是指责偷豆。 (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 ,便停了楫,笑道, 请客?这是应该的。 ”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豆可中吃呢?” (纯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 “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 (好强)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 (纯朴、好客、热诚)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纯朴、好客、热诚、好强的老人。可参考【微教案】 那夜的豆,那夜的戏 。四、总结拓展社戏一文写于 1922 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儿童教育就更成
13、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的视角来观察社会、体察人情的。文章处处洋溢着友谊的纯真和爱的温情,写得真切而又生动。并非那夜的豆最好吃,也并非那夜的戏最好看,原因在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受到这么纯朴、天真、可爱的少年朋友般的友情了。 “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是对主题的深
14、化。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五、作业设计1模仿月夜行船一段(11 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描写一处景物。150 字左右。2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最好是你的家乡戏)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六、板书设计社戏鲁迅至美的景戏里戏外 至真的人 不变的情怀至纯的情2.回延安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2熟读成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3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2 熟读成诵,体会诗人对
15、延安的深情厚谊。难点: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阿宝),导入新课。刚才播放的这首民歌歌名是什么?谁唱的?是用什么形式写成的民歌。(信天游)信天游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谷。【精品课件】展示“信天游”文体知识。信天游,也叫“顺天游” ,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
16、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可参考【微教案】 信天游那么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与贺敬之一起回延安,了解信天游,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作品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 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 ,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 乡村的夜 放歌集 雷锋之歌 贺敬之诗选等。2写作背景1935 年
17、 10 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 1940 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了六年。1956 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 。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3了解延安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 1935
18、 年到 1948 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这 13 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争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4初步感知。(1)自主朗读诗歌,感知诗意诗情。(2)听读【音频课文】 ,读准节奏和字音。搂定(lu) 脑畔(pn) 糜子(mi) 油馍( m)(3)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师生点评。(4)你认为洋溢于全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参考:激动、喜悦。回延安的过程。(5)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参考第一部分:写与亲人重逢时
19、的激动和喜悦。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第四部分: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前程。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可参考【知识总汇】三、局部探究【精品课件】(一)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朗读诗歌,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合作探究。1诗人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2 朗读诗歌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写出诗人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3体会诗人在第一部分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4朗读诗歌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5
20、朗读诗歌第五部分,思考: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6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品析。预设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2诗人离别延安已达 10 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 ,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两个“莫” ,表达了诗人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展示出诗人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3一“抓”一“贴”逼真的动
21、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唱” “笑” “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4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
22、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 10 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5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6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直接抒情,如:“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直接抒发自己离开
23、延安后的思念之情。“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把延安比作母亲,不断呼唤,用称呼揭示延安和“我”的关系,直接抒发了对延安的思念之情。间接抒情,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心理描写,通过两个“莫” ,表达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动作描写, “抓” “贴” ,动作急遽,极写感情的深挚。可参考【微教案】 抒情方式(二)品味诗句,学习写法。反复品读诗歌,琢磨诗歌味道。1播放【影视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使用“比兴”手法的?2第四部分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3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
24、产生的表达效果。(1)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参考1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使用“比兴”手法。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可参考【微课堂】 “比兴”手法2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
25、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 10 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倾吐了内心的喜悦。3 (1) “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 “千” “万”是夸张,极写其呼唤声之多、之密。 “母亲延安”直接把延安称作“母亲” ,是拟人手法,一下子把“我”和延安的关系揭示出来了。(2) “唱” “笑” “招”是写动作和表情的,这是拟人手法的连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3) “树梢” “树枝”和“树根”都是一棵树上的,俱为一体;延安的山、水、人对“我”来讲都是亲的,
26、后一句是由前一句联想出来的,是“比兴” ,表达形象生动。(三)总结特色,感受风俗。这首诗是诗人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请根据信天游的文体特点,说说这首诗具有哪些特色?(可从结构、情感、语言、修辞等各方面入手)参考1两行一小节,节内押韵。如第三部分第 7、8 节连用了“花” “拉” “话” “花”四个韵脚,渲染了欢聚时的喜庆气氛;第四部分 2、3、4 节连用“镜” “中” “平” “虹” “明”“风”等韵,强化了赞颂延安新貌的语气,读来朗朗上口。2大量使用“比兴”手法。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以“树”
27、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又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这两句以羊羔吃奶起兴,以此喻战士成长,十分亲切、自然,不仅写出了延安母亲对革命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革命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艺术形象新颖动人。再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等,这里是比,运用得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具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味。3善用修辞手法。擅用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另外,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信天游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
28、色彩。4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选用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洋溢着浓浓的陕北地方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大量运用叠字,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 “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 “几根根” “一口口” “一条条” “一排排”“一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 “飘飘” “团团” “高高” “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还有如“登时” “莫要”等陕北口语的入诗,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为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可参考【微教案】 回延安的写作
29、特色(四)质疑问难。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四、总结拓展1播放【影视课文】 ,学习总结。参考: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母亲”延安,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2拓展探究:在那个年代,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经过艰苦的努力,生活不断地好起来,那么在今天,“延安精
30、神”还值得我们学习吗?五、作业设计1背诵、默写诗歌。2查找资料,阅读延安颂小米的回忆记一辆纺车等诗文,了解那一时期的作品特点,感受“延安精神”。可参考【背诵指导】 【悦读世界】六、板书设计回延安贺敬之思路: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情感:激动 感激 喜悦 赞颂 热爱写作特色:信天游的形式,两句一节,押韵;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感情热烈3.安塞腰鼓教学目标1学习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2体会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3感受安塞腰鼓展示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2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加深对生命的思考与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
31、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 人人舞起来同学们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 ,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它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场精彩的腰鼓表演吧安塞腰鼓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家作品】刘成章,生于 1937 年,陕西延安市人,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写于 1986 年,它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2检查预
32、习,读准字音。晦暗(hu ) 羁绊(j) 冗杂(rng ) 蓦然(m )烧灼(zhu)辐射(f )亢奋(kng)淋漓(ln l)搏击(b )戛然而止( ji)3播放【影视课文】 ,学生进行跟读练习。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感受文章的音乐美。三、局部探究(一)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画面美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入理解课文,才能如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1寻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33、。明确黄土高原(厚实、大气)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充满力量) 、腰鼓(灵动而热烈的陕北打击乐器) 。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明确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 、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3教师示范朗读片段。4自由朗读,力求进入课文情境,读出文中的画面美。(二)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力量美1通过朗读,我们对安塞腰鼓有了自己的认识,试用“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进行评价。横线上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明确“壮阔” “豪放” “火烈” “有力” “元气淋漓” “惊心动魄” “奇伟磅礴”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34、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从中让学生感受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的震撼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量。2学生朗读,体会文章的力量美,力求读出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三)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遍。请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示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因为这句话的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答案预设1
35、从炼词方面说(1)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2) “茂腾腾的后生” “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 “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2从句式上说(1)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 “忘情” “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2) “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3) “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36、。3从修辞上说(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排比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2)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的排比,也有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句内部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
37、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4从写法上说(1)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2)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 ,更加突出了鼓声停止后的寂静。(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
38、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好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四)朗读课文,进行寻美大赛。请同学们进行分组朗读,寻找美点进行比赛。用“_美,你看(听)_。 ”的句式叙述出来。示例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答案预设1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激越的鼓声美。你听,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
39、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击鼓的后生美。 “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4变幻的舞姿美。你看,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五)主题探究1大家的朗读与分析,让我们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激越和壮美,课文中也反复出现一句话,表现对安塞腰鼓的赞叹,请找出来。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2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它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明确(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2)表
40、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3)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4)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必患得患失。四、总结拓展1播放【影音资源】 课文解读 ,小结全文。2拓展练习,欣赏【影音资源】 千手观音请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仿写句子。可选一个角度,亦可多角度描写。字数不限。示例那欢畅淋漓的舞姿,那优美娴熟的动作,那千般的娇姿,那万般的变化,似孔
41、雀开屏,似莲花绽放,似凤凰展翅。五、作业设计1积累词语,摘录文中的好词。2仿写训练: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形成强烈的气势,表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力量。许多排比对仗工整,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仿写一段话或描述一个场面,字数不少于 100 字。可参考【写作训练】六、板书设计安塞腰鼓刘成章安塞 音乐美腰鼓 图画美的美 力量美4灯笼教学目标1了解灯笼的故事,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3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
42、国的情怀。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媒体资源】灯笼的图片,导入新课。学生谈灯笼的发展历史、风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灯笼 ,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笔下有关灯笼的往事。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预习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1)作者作品吴伯箫(19061982) ,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 黑红点 北极星 忘年 吴伯箫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 一坛血 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 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
43、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2)重点字词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争讼(sng) 斡旋(w) 静穆(m) 怅惘( chng wng)锵然(qing) 褪色(tu ) 燎原(lio ) 熙熙然(x )解释下面词语。焚身:焚烧身体。争讼:因争论而诉讼。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斡旋:调解周旋。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破落户: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可参考【知识总汇】2初步感知播放【音频课文】 ,倾听朗读,感知全文内容。讲一讲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往事。
44、参考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跟着龙灯跑半夜。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3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而神不散也叫“形散神聚”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 ,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可参考【知识总汇】三、局部探究(一)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交流探究。【精品课件】1文中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乡间习俗?2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3
45、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4结合本文,说说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5本文丰富有味。结合课文,品味下列句子,谈谈你的体会。(1)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3) “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参考1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大人们在神龛里点起烛;村边社戏还愿,唱戏,挂神袍,村头挑红灯;女子出嫁打灯笼等。2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
46、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 司马懿探山 。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4本文的“形散” ,体现在所选材料较为广泛。既有孩提时代的生活经历,又有稍大一些时夜晚接祖父和作者自己上下灯学的事例;既涉及历史上唐明皇结
47、绘彩为灯楼、汉献帝以灯笼做伴的历史事件,又有作者现实中在延安面对日寇入侵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愿望。取材横跨时空。但全文都表现了明确而集中的中心: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怀恋,对国家的热爱。文章有这一思想情感统摄全篇材料,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5 (1)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2)运用动作、外貌描写。 “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3)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
48、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为下文表现家国情怀作铺垫。(二)质疑问难。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交流。问题预设:结合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的含义?参考: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出热爱祖国的情怀。四、总结拓展1总结:学生从内容、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几方面谈学习这节课的体会。2拓展灯笼,这个在贫穷年代用以照明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愈来愈被现代化的照明设施所取代:夜晚,开车有车灯,散步有路灯,航海有指明灯这些“灯” ,为我们带来了方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离不开“灯”的指引。写一段话,谈谈你对灯的认识。五、作业设计1完成【训练测试】 “基础训练” 。2描写小区路灯下人们聊天的一个场面,不少于 200 字。可参考【训练测试】 “写作训练”六、板书设计灯 笼吴伯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