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齿轮轴切削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目录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一、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二、 定位基准的选择-2三、 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3四、 加工余量的确定-5五、 综合分析、审查-7六、 参考文献-7一、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批量。机加工表面形状、精度、粗糙度、热处理要求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零件为机床的配换齿轮轴,材料为 45 号钢,尺寸为 130mm*38mm,属于小型零件,数量为 10 件,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该零件的表面多为圆周面,精度最高为 IT7,表面粗糙度为 Ra12.5-Ra0.8。该零件要经过退火、淬火和回火的热处理过程。零件表面粗
2、糙度 Ra12.5,Ra6.3,Ra3.2 的外圆表面选择粗车-半精车加工。表面粗糙度 Ra0.8 的外圆表面选择粗车-半精车-粗磨-半精磨的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 Ra6.3 的平面和半圆键槽选择粗铣加工。表面粗糙度 Ra3.2、精度为 IT9 的孔选择钻-粗扩-精扩的加工方法。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加工精度、安排加工顺序和提高加工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定位的作用看,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因此,选择定位基准的总原则,应该是从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中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零件开始加工时,所有的面均未加工,只能以毛坯
3、面作定位基准,这种以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以后的加工,必须以加工过的表面做定位基准,以加工过表面为定位基准的称精基准。 在加工中,首先使用的是粗基准,但在选样定位基准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首先考虑的是选择精基准,精基准选定以后,再考虑合理地选择粗基准。1. 车外圆的表面时所选的基准:外圆表面:粗基准中心孔:精基准2.铣平面和键槽时所选的基准:外圆表面3.钻孔时所选的基准:外圆表面:粗基准中心孔:精基准4.扩孔时所选择的基准: 若首先要求保证工件末一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时,应该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作为粗基准。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应该选择内孔表面作为粗基准。若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
4、面的相互位置的要求,则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保证壁厚均匀应该选择外圆表面为粗基准。4.安装的形式和次数的选择原则:(1)安装次数应该尽量少,车削安装夹具为三爪卡盘,车完一端调头再车另一端,所以在粗车和半精车的时候经过两次装夹。(2)铣削时安装卡盘为虎钳,一次安装。(3)钻、扩孔时,安装卡盘为虎钳,一次安装。(4)磨削时,安装卡盘为三爪卡盘,一次安装。三、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为保证零件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在安排加工顺序时一般遵守“先基准面后基准面” 、 “先粗后精” 、 “先主后次”和“先面后孔”的基本原则。遵循“先基准后其它”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钻中心孔及车外圆;遵循“先粗后精”原则,
5、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车外圆各个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铣键槽和加工左端面孔,以及车螺纹;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左右端面,打中心孔,再加工各个台阶面 。1.锻造2.热处理 完全退火3.粗车 夹左端,车右端面钻中心孔,粗车 38mm, 25mm, 16mm 外圆,切退刀槽和倒角4.粗车 调头装夹,车端面保证总长 130mm,钻中心孔,粗车22mm,和 16mm 外圆,切退刀槽,倒角5.半精车 顶右面,半精车 38mm,25mm, 16mm 外圆,保证各段长度6.半精车 调头装夹工件,半精车 22mm 和 16mm 外圆,保证各段长度7.车螺纹
6、车 2*M16 的螺纹8.粗铣铣 25mm 的平面,使其宽度为 mm.0.318铣位于 22mm 上的长度为 40mm 的半圆半径为1.5mm 的键槽9.热处理 高频淬火,低温回火10.钻孔 钻 10mm 和 2*4mm 的孔11.粗扩 粗扩 10mm 的孔12.精扩 精扩 10mm 的孔13.粗磨 粗磨 22mm 的外圆14.半精磨 精磨 22mm 的外圆15.检验 按零件图检查各部分尺寸精度车床的选择:车削加工 磨削加工 铣削加工 钻孔扩孔加工车床 磨床 铣床 钻床夹具和刀具等其他工具的选择:夹具:三爪卡盘,虎钳刀具:车刀,键槽铣刀,平面铣刀,钻头等。热处理过程:完全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高频
7、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四、加工余量的确定查表可知:1.各工步加工余量:根据机械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查表得到以下数据:粗车:2mm,半精车: 0.9-1.0mm,粗磨:0.5mm,半精磨:0.3mm粗铣:1.0mm钻:2mm,粗扩:1.5mm,精扩:1.0mm2.各工序加工余量:车削:2.9mm(22mm 外圆) ,其余 3.0mm磨削:0.8mm铣削:1.0mm钻孔:2.0mm扩孔:2.5mm3.热处理加工余量:查机械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得:加工余量为 5mm。4.毛坯的总加工余量:各部分轴段对应的加工方法的余量与热处理加工余量的总和。五、总括与检查零件经过锻造完全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高频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的过程。由于 和 的)(72041.2f)(9036,.H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分别采用“粗车-半精车- 粗磨-半精磨 ”和“钻孔-粗扩- 精扩”的加工路线。加工完成后应按照零件图对零件进行检查,以防操作失误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六、参考文献1. 张万昌.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 热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2.张世昌,李旦,高航.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3.机械加工工艺手册4.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