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检测(二十一)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专项强化练.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92972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二十一)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专项强化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检测(二十一)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专项强化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检测(二十一)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专项强化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检测(二十一)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专项强化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检测( 二十一)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专项强化练(时间:40 分钟 满分:40 分)题组一 对点练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虞 美 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踏 莎 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试比较两者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答: 参考答案:化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2 分) 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2分)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生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2 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 本诗是作者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所作。 愁颜:指友人北 归途中见此景象时的表情。这首诗除借景抒情外,整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答: 参考答案

3、: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2 分) 首联写实,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 ,而自己却“不得还” ;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旅途中寂寞、艰辛、愁容不展和危险的处境。(2 分) 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开拓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诗的情感。(2 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风 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注 宝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爱,终于实现匡国济

4、世之志。新丰酒: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取酒独酌。后来他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这首诗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用典:首联,引用郭元振的故事,说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才大略和匡世济时的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幸运,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尾联,引用马周的典故,说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怀才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运,所以只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这两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愤郁不平的心情。(示例二) 对比:颔联上句用风雨中落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下句的青楼管

5、弦形成一寂一喧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示例三) 象征:诗中的“风雨”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答出任意一种即可。手法 3 分,分析 3 分)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鹧鸪天 赏荷金 蔡松年秀樾 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 梦,分付西风此夜凉。注 樾(yu ):路旁遮阴的树。凌波:曹植洛神赋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本意形容洛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两种并作鉴赏。答: 参考答案:烘托

6、(渲染)。横塘十里、山黛空蒙、月波流转、暮云秋影等营造出静谧朦胧的意境,烘托荷花的秀美。比喻。把荷叶比喻成“翡翠盘” ,突出荷叶翠绿、圆、大的特点;把露珠比喻成“夜光”珠,突出露珠晶莹剔透的特点。远近结合。上阕近景描摹荷花,下阕描写远山、月波、秋影,远近结合,画面生动。情景交融。借月下荷塘、天光云影、山容水态,营造出幽静温馨的氛围。(每点 3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酒 泉 子潘 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 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

7、答案: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3 分)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 (2分)题组二 综合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利州南渡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 “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 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 。棹:桨,也指船。(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 分)答: (2)尾联借用范蠡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 参考答案:(1)动静结合。(2 分)“波上马嘶看棹去”写水上马在嘶叫,船在缓缓而行,是动态描写;“柳边人歇待船归”写柳树下人在歇息,等待船归,是静态描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充满情思的立体画面。(3 分)(2)诗人触景生情,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2 分)表达了自己淡泊遗世、忘却机心的归隐之志。(2 分) 同时“独忘机 ”三字流露出了无人理会的失意、无奈之情。(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