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 09 常见的碱考试说明1.认识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常见碱溶液的稀释方法。3、知道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聚焦考点温习理解考点 1: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1、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易潮解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 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 (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制 法 Ca(OH)2+Na2CO3 = CaCO3+2NaOH CaO +H2O = Ca(OH)2用 途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去除油污:炉具清洁
2、剂中含氢氧化钠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建筑:石灰浆(粉刷墙壁)注意: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 +
3、 SO2 = Na2SO3 + H2O 2NaOH + SO3 = Na2SO4 + H2O(3)酸 + 碱= 盐 + 水 NaOH + HCl = NaCl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考点 2: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 值的范围:0-140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 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 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2、PH
4、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 溶液呈中性 例如:H 2O NaCl 溶液 Na 2SO4溶液PH7 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 例如:酸溶液PH7 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 例如:碱溶液注意: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3、改变溶液 PH 值的方法:(1)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 PH 值不断增大,最终将接近于 7(但不能达到 7);加碱性溶液,溶液 PH 值不断增大,最终 PH 值大于 7。(2)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溶液 PH 值不断减小,最终将接近于 7(但不能达到 7);加酸性溶液,溶液 PH 值不断减小,最终
5、PH 值小于 7。4、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读数为整数) 。注意:(1 )用 PH 试纸测得的 PH 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2)用 PH 试纸测 PH 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 PH 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 PH 值减小;中性溶液的 PH 值不变。5、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CO2) ;pH7 显碱性;pH=7 溶液显中性.酸性越强 PH 越小,碱性越强 PH 越大。类型二、碱的化
6、学性质【例 2】 【2017 年四川省成都市】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KNO 3 CK 2CO3 DFeCl 3【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鉴别,使用可溶性碳酸盐,生成碳酸钙的沉淀。故选 C。类型三、碱的俗名和用途【例 3】 【2017 年上海市】氢氧化钙俗称( )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答案】C【解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钙俗称石灰石;选 C。【点睛】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
7、的俗称。类型四、物质溶于水的热现象【例 4】 【2016 年辽宁省辽阳市】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答案】C【点睛】物质溶于水有三 种情况,大部分物质溶于水热现象不明显,如氯化钠;有些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硝酸盐;有些物质的溶于水或与水化合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生石灰.类型五、酸碱盐的性质【例 5】 【2017 年江西省】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C【解析】A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固体的质量应有所减少,反应结束后质量恒
8、定,故错误; B固体的总质量不为 0,故错误;C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固体的质量有所减少,反应结束后质量恒定,正确;D反应结束后固体的总质量不为 0,故错误。故本题选 C。【点睛】此题为图像题,解图像题的关键是要看图像的“三点、一线”即起点、转折点、最高点;一线为平行线的具体意义。本题由沉淀不是从零点开始,说明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一定含有盐酸溶液中含有盐酸时,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当盐酸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 【2017 年四川省巴中市】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在不用酸碱指示剂
9、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A石灰水 B 生石灰 C纯碱 D石灰石粉末【答案】D2、 【2017 年山东省潍坊市】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ANaOH 和 KOH 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N 2和 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DCaO 和 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答案】A【解析】ANaOH 和 KOH 都是强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N 2和 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氧气化学
10、性质活泼;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盐酸易挥发,硫酸不易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DCaO 和 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氧化铁不与水反应。选 A3 【2017 年山东省德州市】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C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D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答案】D【解析】A、氯化铵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尿素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无现象,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 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
11、显的热量变化,正确;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稀盐酸是无色,正确;D、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错误。故选 D。4 【2017 年江苏省苏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CaCO 3粉末(CaCl 2粉末)水 BCaO 粉末Ca(OH) 2粉末水CKC1 溶液(KOH)稀硝酸 DNaOH 溶液(Na 2CO3)稀盐酸【答案】A5 【2017 年四川省内江市】下列各物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OH、FeCl 3、K 2SO4 BNaCl、HNO 3、AgNO 3CNaCl、K 2CO3、Ca(OH) 2 DKNO 3、NaCl、Ba(OH)
12、2【答案】D【解析】A 选项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B 选项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C 选项碳酸钾和氢氧化钙产生沉淀;D 选项中硝酸钾、氯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答案选择 D6 【 四川省威远县严陵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m 克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n 克 20%的盐酸恰好完全,如果将 m 克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 m 克 2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pH ( )ApH7 BpH7 CpH7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设盐酸的质量为 36.5,则HCl+NaOHNaCl+H 2O36.5 40HCl+KOHKCl+H 2O36.
13、5 56观察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盐酸需要氢氧化钾的量多,当使用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 pH7 ;故选 A。7 【 辽宁省辽河油田欢喜岭第二初级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答案】C 8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2017 中考二模】在含有大量的 Ba2 、OH 、Cl 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CO 32 BNO
14、3 CH DFe 3【答案】B【解析】A 2a与 23O 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 A 不选;B三种离子均与 3NO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B 选;C 、 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 C 不选;D H、 Fe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 D 不选;故选 B。9 【 天津市河北区 2016-2017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二模】下列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符合下图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B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答案】D10 【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7 年化学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溶
15、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a(OH) 2、HCl、K 2CO3BNaCl、BaCl 2、CuSO 4、NaOHCBa(OH) 2、NaCl、Na 2SO4、Na 2CO3DAgNO 3、HCl、Na 2CO3、CaCl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 K2CO3溶液;与 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Ca(OH) 2;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 NaOH 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
16、别。B、CuSO 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 CuSO4溶液 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 NaOH 溶液,能与 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Ba(OH) 2溶液与Na2SO4、Na 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 2 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 Na2CO3溶液;与 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AgNO3、CaCl 2;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 AgNO3、CaCl
17、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钙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C。11 【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 2018 届九年级 10 月月考】学习过 CO2以后,我们已经知道 CO2可以与 Ca(OH)2发生反应,已知 NaOH 和 Ca(OH)2化学性质类似, CO 2和 NaOH 是否发生反应呢? (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_,b_。(2)以上三个实验中,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_实验_。(3)实验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5)如图,一个
18、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 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 NaOH 溶液,迅速塞紧瓶塞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振动,却听不到铃声。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_。【答案】 烧杯 胶头滴管 实验:试管内液面上升 实验小气球鼓起来 塑料瓶等 真空 状态声音没法传播,或者二氧化碳被全部吸收等12【2017 年内蒙古赤峰市】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_,也可能呈_。【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无色酚酞溶液_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_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继续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溶液呈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溶液呈_【答案】 【猜想与假 设】中性(或酸性) 酸性或(中性) 【实验验证】变红;OH -;中性(或酸性)【继续验证】酸性;Fe 2O3+6HCl=2FeCl3+3H2O; 无明显现象;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