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质量检测(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分)1农夫山泉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矿物质成分(单位:mgL 1 )Ca:48.00 K:39.00 Mg:3.10 Zn:0.08 F:0.02 等,则对此矿泉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不能导电 B该矿泉水能导电C该矿泉水是电解质 D该矿泉水是非电解质解析:选 B 从题干知该矿泉水不是纯净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D项错误;该矿泉水中存在矿物质离子,因此可以导电,A 项错误。2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
2、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C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解析:选 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 不正确。3下列反应中画线物质是还原剂的是( )AZnH 2SO4=ZnSO4H 2BCl 22NaBr= =2NaClBr 2CCCO 2 2CO= = = = =高 温 DFe 2O32Al 2FeAl 2O3= = = = =高 温 解析:选 D 还原剂是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A、B 中画线物质为生成物,C
3、中画线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4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 2 、Ag 、NO 、Cl BCu 2 、Na 、SO 、Cl 3 24CBa 2 、K 、NO 、Cl DZn 2 、Na 、OH 、SO3 24解析:选 C 注意题目给出的两个条件:酸性和无色透明。A 中的 Ag 与 Cl 不能大量共存;B 中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但 Cu2 在水溶液中显蓝色;D 中的各离子虽都是无色的,但OH 不能大量共存于酸性溶液中,且 Zn2 与 OH 不能大量共存;C 中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正确。5.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
4、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 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 HCl溶液是电解质B闭合开关 K,向烧杯中加入 NaCl固体,由于 HCl与 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变化C闭合开关 K,向溶液中加入 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不变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 0.1 molL1 的 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解析:选 C 开关闭合后,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HCl 发生了电离,HCl 是电解质,但 HCl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 错误;向 H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电流计示数增大,B 错误;向HCl溶液中加入 CaCO3
5、固体,由于 2H CaCO 3=Ca2 CO 2H 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但离子所带电荷数增大,导电性不变,电流计示数不变,C 正确;盐酸和硫酸浓度相同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同,导电能力不同,电流计示数不同,D 错误。6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 2SnO23C= =2Sn aMCO 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中 SnO2被还原B a的值为 3C反应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的物质有两种D每生成 1 mol CO2转移电子 8 mol解析:选 B 由原子守恒知 a2,M 应为 CO。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 3H 2B碳酸钙
6、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 =Ca2 CO 2H 2O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 =Cu2 Ag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 2 2OH =Mg(OH)2解析:选 B A 项,Fe 与稀 H2SO4不能生成 Fe3 ;C 项,应为 Cu2Ag =Cu2 2Ag;D项,除生成 Mg(OH)2沉淀外,还有 BaSO4沉淀生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 SO Ba 2 2OH =Mg(OH)2BaSO 4。24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CO 2H =CO2H 2O23Ba 2 2OH 2H SO =BaSO42H 2O24Ag Cl =AgClFeCu 2 =
7、Fe2 CuA BC D没有解析:选 D 代表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代表 Ba(OH)2与 H2SO4的反应,还能代表 Ba(OH)2与过量 NaHSO4的反应;代表硝酸银与氯化物的反应;代表金属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9卫星发射时是以 N2H4(联氨)和 N2O4为火箭的动力源。反应温度高达 2 700 ,反应式为 2N2H4N 2O4=3N24H 2O。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氨是氧化剂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12C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的优点有热值高、无污染等解析:选 D A 项,N 2H4中 N元素化合价升高,联氨是还原剂,错误;B 项,根据化学方程式 2N2H4N
8、2O4=3N24H 2O,2N2H4转化的 2N2为氧化产物,N 2O4转化的 N2为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21,错误;C 项,反应物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错误;D项,反应温度高达 2 700 ,热值高,生成物是 N2和 H2O,无污染,正确。10已知 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 ,Co 2O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 26FeI 2=2FeCl34FeI 3BCl 2FeI 2=FeCl2I 2CCo 2O36HCl(浓) 2CoCl2Cl 23H 2O= = = = = D2Fe 3
9、 2I =2Fe2 I 2解析:选 A 根据题意,由氧化性 Fe3 I 2知还原性 I Fe 2 ,当 Cl2与 FeI2反应时,I 优先被氧化,所以 A项错误,B 项正确。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C、D 项均正确。11在一定条件下,RO 和 F2可发生如下反应:n3RO F 22OH =RO 2F H 2O,从而可知在 RO 中,元素 R的化合价是( )n3 4 n3A4 价 B5 价C6 价 D7 价解析:选 B 此反应是离子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方法 1:根据电荷守恒有 n1
10、2112, n1。设元素 R在 RO 中的化合价为 x,3则 x231, x5 价。方法 2:设元素 R在 RO 中的化合价为 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7 x)10(1)n32,所以 x5 价。12在 2KMnO416HCl= =2KCl2MnCl 25Cl 28H 2O反应中(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1解析:选 A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为 KMnO4,还原剂为 HCl,当 2 mol KMnO4被还原为2 价锰离子时,有 10 mol HCl被氧化为氯
11、气,另外 6 mol氯离子没有变化;氧化产物为氯气,还原产物为氯化锰,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小题,共 40分)13(13 分)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MgO、Na 2O、CO 2、CuOHCl、H 2O、H 2SO4、HNO 3NaOH、Na 2CO3、KOH、Cu(OH) 2(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B_;C_。(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 NaHCO3,该反应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写出物质 C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H
12、CO 与 H 、OH 在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3_。解析:(1)中 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都是金属氧化物;中 H2O不是酸,其他都是酸;中 Na2CO3是盐,其他都是碱。(2)化学反应为 Na2CO3CO 2H 2O=2NaHCO3,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CO 2 H 2O Na 2CO3(2)不是(3)CO 2H =H2OCO 223(4)HCO H =CO2H 2O、3HCO OH =CO H 2O3 2314(12 分)(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结合、实验现象可知 F
13、e2 、Cu 2 、Ag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 5种物质:S、H 2S、HNO 3、NO、H 2O。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 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 g。(3)将少量 Cl2通入 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Cl 2=2Fe3 2Cl ,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为_。解析:(1)铁与 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 2 =Fe2 Cu,氧化性 Cu2 Fe2 ,Cu 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 Cu2Ag =Cu2 2Ag,Ag 附着在 Cu的表面,氧化性 Cu2Cu2 Fe
14、2 。(2)由于 HNO3中的 N为5 价,为氮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只具有氧化性,H 2S中的 S为2 价,只具有还原性,故此反应为 HNO3H 2S SNOH 2O,还原产物为 NO,氧化产物为 S,其中 H2 ,转移 2 mol e 生成 32 g S,故转移 0.3 mol e 时,得到 S的质量S 2 S0 为 4.8 g。(3)Fe2 、Br 均具有还原性,当通入少量 Cl2时,只有 Fe2 被氧化,说明还原性 Fe2 Br Cl 。答案:(1)FeCu 2 =Fe2 Cu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Ag Cu2 Fe2(2)NO 4.8(3)Fe2 Br Cl15(15 分)(1)已知
15、有下列反应:A2NaHCO 3 Na2CO3H 2OCO 2= = = = = B2NaCl 2 2NaCl= = = = =点 燃 CZnCuSO 4=ZnSO4CuD2KMnO 4 K2MnO4MnO 2O 2= = = = = ECaOCO 2=CaCO3F4FeS 211O 2 2Fe2O38SO 2= = = = =高 温 把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的编号填在下列空白处: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属于分解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 (2)用
16、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Cu4HNO 3(浓)= =Cu(NO3)22NO 22H 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还原产物是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当有 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是_ g。解析:(2)双线桥法分析如下: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Cu,氧化剂是 HNO3,还原产物为 NO2,氧化产物为 Cu(NO3)2;当有 4 mol HNO3参加反应时,作氧化剂的 HNO3只有 2 mol,对应的氧化产物 Cu(NO3)2为 1 mol,则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有 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Cu为 0.5 mol,即 32 g。答案:(1)D E B A F(2)Cu NO 2 2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