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题狂练 A 组(限时 40 分钟)一、2018昆明质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登 进士第,又制策登科。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群在内职,常以谠言正论闻于时。宪宗嘉赏,降宣旨云:“自今后学士进状,并取崔群连署,然后进来。 ”群以禁密之司,动为 故事,自尔学士或恶直丑正, 则 其下学士无由上言。群坚不奉诏,三疏 论奏方允。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穆宗时为遂王, 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 ,命群与澧王作让表。群上言曰:“大凡己合当之,则有陈让之仪;己不合当,因何遽有让表?今遂王嫡长,所宜正位青宫。 ”竟从其奏。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进绢五千
2、匹,充助修开业寺。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 请止其所进。 群前后所 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十二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坐赃, 诏付京兆府决杀。长孺母刘氏求哀于宰相,群因入对言之。宪宗慜其母耄年,乃曰:“朕将屈法赦长孺何如?”群曰:“陛下仁恻即赦之,当速令中使宣谕。如待正敕,即无及也。 ”长孺竟得免死长流。群之启奏平恕,多此类也。时宪宗急于荡寇,颇奖聚敛之臣。故藩府由是希旨,往往捃拾,目为进奉。处 州刺史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群议以为违诏,受之则失信于天下,请 却赐本州,代贫下租税。 时论美之。穆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召见别殿谓群曰:
3、“我升储位,知卿为羽翼。 ”群曰: “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数日,拜御史中丞。大和六年八月卒,年六十一,册赠司空。(选自旧唐书崔群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 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B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 /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C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D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 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答案 D解析
4、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授陛下淮西节度使”为双宾结构,意 为“授任陛下为淮西节度使”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两项。 “节度使 ”是一个专有名词,如果和“臣”连在一起,不好理解,且“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语意完整,这里的“臣”是“奉命草制”的主语, 应该 在“臣”前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策,皇帝有事书之于策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与进士、明经、词科、任子、府史杂流等同为国家取士的科目。B连署,在文中的意思是“连名” “联合署名” 。古代为证明已签署的文件的可靠性而由其他人连同签字。 “连
5、署”还有一个意思是“同一官署” 。C青宫,太子居于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之宫为青宫。 “青宫”与“东宫”一样可以借指太子。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进行追封爵位官职的制度。如文中的“司空”即为赠官。这既是对死者的尊敬,也能光耀死者门楣。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赠”还包括对已死官员的父祖(亲属)加封官爵。对已死官员追封爵位官职,在古代叫赠官,只是“赠”的形式之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崔群正直敢言,却难违圣意。宪宗要求学士进奏要有崔群的署名才能呈上,崔群认为这容易成为定例,会阻碍学士的言路,坚决不
6、奉诏,但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B崔群行事得体,不以功自居。当初在建储之事上崔群的建言既符合情理又有利于遂王。遂王登基后,向他表达感谢之情,他表示功不在己,但依然得到晋升。C崔群坚持原则,能“守职尽责” 。田季安献绢五千匹助修开业寺,他认为于理不合,奏请阻止;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他认为这违反诏令,请求退还,以代贫民的租税。D崔群宽厚仁慈,法外也容情。权长孺获死罪,其母向宰相乞求怜悯,宪宗同情权母老迈,欲赦免权长孺。崔群怕等不及正式赦令,建议宪宗及时派宦官先颁布赦免旨意。答案 A解析 “难违圣意” “但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错,原文“三疏论奏方允”的意思是“再三上疏议论方才获准” ,崔群最终也没有遵从
7、圣意,是皇上做出了妥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5 分 )译文: (2)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5 分)译文: 答案 (1) 宪宗认为澧王年长,宫中又有许多帮助他的人,将立太子时,命崔群替澧王写辞让的奏表。(2)崔群前后奏议大多切合圣意,皇上没有不听取采纳的。(崔群) 升迁为礼部侍郎,选拔有才能有品行的人,(大家) 都认为公允恰当。解析 (1) 关 键词:以、储贰、与。(2)关键词:惬、听纳、咸。参考译文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 岁考中进士,又考中制策科。元和初年,
8、召入翰林院任翰林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崔群在内廷任职,因经常有直言正论而闻名于当时。宪宗赞赏他,降下诏书说:“从今以后学士进呈奏状,都要有崔群的署名,然后才能进呈上来。 ”崔群认为官禁中的一些事情,动辄形成规章制度,如果翰林学士中有嫉恨正直直言之人,那么以后的学士就无法进呈直言了。崔群坚持不遵奉诏令,经他再三上疏议论方才获准。元和七年,惠昭太子去世,穆宗当时为遂王,宪宗认为澧王年长,宫中又有许多帮助他的人,将立太子时,命崔群替澧王写辞让的奏表。崔群上奏说:“大凡自己应当得到的,才有表示辞让的礼仪,自己本来不应当得到,为什么突然要有辞让的表章呢?如今遂王为嫡长子,正适合做太子。 ”宪宗最终听从了他
9、的论奏。当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进献五千匹绢布,说是资助修建开业寺。崔群认为事出无名,这种做法尤其不可行,奏请制止田季安的进献。崔群前后奏议大多切合圣意,皇上没有不听取采纳的。(崔群)升迁为礼部侍郎,选拔有才能有品行的人,( 大家) 都认为公允恰当。(元和) 十二年七月,崔群被授任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犯贪污罪,皇上下诏令交付京兆府处决。权长孺的母亲刘氏向宰相乞求怜悯,崔群因而在奏对时议论此事。宪宗怜悯权母年老,便说道:“朕将枉法赦免权长孺怎么样?”崔群道:“陛下如果怜悯他,那便赦免他吧,不过得尽快派宦官宣旨说明。如等待正式赦令,那就来不及了。 ”权长孺最终被免除死刑而永
10、远流放。崔群的奏疏平和宽恕,大多如此。当时宪宗急于扫荡盗寇,对能为朝廷聚资敛财之臣大加奖掖。于是藩镇州府的官员因此迎合朝廷意旨,处处搜求聚敛,称作进奉。处州刺史苗稷以赋税盈余的名义进奉七千贯钱,崔群上奏认为这是违反诏令,若朝廷接受了就会失信于天下,请退还处州,以替代贫民租税。当时舆论赞美他。穆宗即位,征召崔群担任吏部侍郎,(穆宗)在别殿召见崔群时说:“我能升为太子,知道是你辅助的结果。 ”崔群道:“先帝的意思,本来就是陛下您。当初授任陛下为淮西节度使时,臣奉命起草诏书,若不知先帝的旨意,臣岂敢轻率出言?”数日后,拜任御史中丞。大和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册赠司空。二、2017安徽省皖北协作
11、区高三下学期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 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 战 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隆庆初,加右副都御史。吉囊子吉能据河套为西陲诸鄙长,南扰河、湟番族, 环四镇皆寇。其冬, 进崇古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 。崇古奏给四镇 旗牌,抚臣得用军法督战,又指画地图,分授诸大将赵岢、雷龙等。数有功。吉能犯边,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吉囊弟俺答 纳
12、叛人 赵全等,据古丰州地,东入蓟、昌,西掠忻、代。四年正月,诏崇古 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古禁边卒阑出 ,而纵其素通寇者深入为间。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归者接踵。其冬,把汉那吉来降。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则赵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俺答方掠西番,闻变 急归,索把汉甚急,使使诇 之。崇古令把汉绯袍金带见使者。俺答大喜,屏人语曰:“我不为乱,乱由全等。天子幸封我为王,永 长北方, 诸部孰敢为患。即不幸死,我孙当 袭封,彼受朝廷厚恩, 岂敢负耶? ”遂遣使,并请互市。崇古以闻,帝悉 报可。俺答遂缚全等十余人以献,崇古亦遣使送把汉归。
13、崇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 军民乐业,不用兵革, 岁省费什七。诏进太子太保。十五年,三封告成。又二年卒。赠太保,谥襄毅。(节选自明史王崇古传,有删改)注 阑 出:无凭证擅自出边关。诇:音 xin,侦察,探听。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 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B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 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
14、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C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 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D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 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本句的陈述对象就是王崇古一人,所以断句时要注意动词的变化,以此作为断句依据,如动词“从”的主语是王崇古,而非“靖江” ,据此排除 A、C 两项;“浒墅”是作战的地名, “已”是表时间的词,据此排除 B 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
15、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侍郎之下。B旗牌,指写有“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准许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凭据。C袭封,与“荫”相同,均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上辈的封爵,都是一种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D互市是指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马互市”等。答案 C解析 “与荫相同”错。 “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权利。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崇古通晓军事,保护一方平安。他任宁夏巡抚时,熟悉各边关的险要关隘,组织抵抗防守,收纳投降归附盗寇,屡次出兵直
16、捣敌巢,使敌寇不敢残害宁夏。B王崇古善于用人,具有战略意识。他统辖陕西等四地区军务时,画出防区,分别授权给赵岢、雷龙等大将,这些大将各自独立作战,灵活机动。C王崇古巧抓时机,促使事况转变。当把汉那吉来降,他认识到这是处理蒙汉关系的契机,厚待把汉,让其穿绯袍束金带,趁机安抚俺答,铲除了叛徒赵全等人。D王崇古重视贸易,稳定发展边境。他广招商贩,听任贸易,数千里边地不动兵兴武,每年节省了很多费用,出现了数千里军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答案 B解析 “各自独立作战”错,原意为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镇发放旗牌,使抚 按大臣能够按军法督查战事,并没有“各自独立作战”之意。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7、分)(1)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5 分)译文: (2)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5 分)译文: 答案 (1) 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陷落敌手的汉族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安抚。(2)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安宁。解析 注意重点词语“劳” “自拔” “存抚” “诣” “罗拜” “休息”的翻译。参考译文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任安庆、汝宁二府知府。 调任常镇兵备副使,在夏港攻击倭寇,在靖江追上并歼灭了他们。跟随巡抚曹邦辅在浒墅作战。不久,与俞大猷
18、一起追倭寇出海。他积功升任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四十三年,他改任右佥都御史,任宁夏巡抚。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受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隆庆初年,他被加封为右副都御史。吉囊的儿子吉能占据河套做了西部边疆各部落的首领,向南骚扰河、湟一带的少数民族,周围四镇都遭侵犯。这年冬天,王崇古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陕西、延、宁、甘肃地区的军务。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镇发放旗牌,使抚按大臣能够按军法督察战事,他还根据地图画出防区,分别交给大将赵岢、雷龙等。他屡次立功。吉能侵犯边关,雷龙等人从
19、花马池、长城关出兵与他们作战,大败他们。吉囊的弟弟俺答收留了叛贼赵全等人,占据古丰州地方,向东攻入蓟、昌地区,向西劫掠忻、代地区。隆庆四年正月,诏令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地区的军务 。王崇古禁止 边防兵卒擅自出境,却放出一向通敌的人深入敌营充当间谍。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陷落敌手的汉族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安抚。回来的人接连不断。这 年冬天,把汉那吉来投降。把 汉那吉是俺答第三个儿子铁背台吉的儿子。王崇古考虑可以趁此制服俺答,铲除赵全等人,便将把汉那吉等人留在大同,慰问安抚备至。俺答当时正在掳掠西部少数民族,听到事变急忙回师,急切地索要把汉,派使者刺探。王崇古让把汉穿绯袍束
20、金带接见使者。俺答很高兴,屏退随从对他讲:“我不作乱,祸乱是赵全等人所为。希望天子分封我为王,永远为北方首领,各部落谁敢生祸乱。即使我不幸死去,我的孙子应当世袭封爵,他接受了朝廷的厚恩,怎敢辜负呢?”于是派遣使者,并请求互市通商。王崇古将这件事上报,皇帝全部答复可以。俺答就绑缚了赵全等十多人献给朝廷,王崇古也派使者将把汉送回。王崇古广泛地招集商贩,听任他们做生意。布匹丝绸、豆子米粮、皮革从遥远的江、淮、湖广用车运到了边塞附近。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安宁。东起延、永地区,西到嘉峪关七镇,数千里地区的军民安居乐业,不动兵兴武,每年节
21、省十分之七的费用。诏令晋升他为太子太保。万历十五年,三次封贡都成功了。又过了两年,王崇古去世。封 赠为太保,谥号襄毅。B 组(限时 40 分钟)一、2017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四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李 ,字元盛。父崇,冯 跋吏部尚书。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 ,或未可知。 ”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 从者曰:“此小子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帝曰:“李 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 贵也!”遂劝成婚。文成即位, 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 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
22、冠之胄,就而受业。 书奏,献文从之。以 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尚书李敷与 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献文闻之罪状,槛车 征 ,拷劾抵罪。敷兄弟将 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 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 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女婿裴攸曰:“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来引簪自刺,以带自绞,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 ”攸曰:“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有司以闻,敷坐得罪。诏列 贪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
23、刑,配为厮役。未几而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 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群议曰:“畜聚敛之人,未若盗臣。 ” 弟左军将军璞谓之曰:“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不早绝之,后悔无及。 ” 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 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 ,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 外叛。文明太后征 至京师,言其叛状。 曰:“无之。 ”引檦证 。 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贻伊戚,万悔于心,何嗟及矣!”遂见诛。(选自北史李 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4、 )A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 切恨之/ 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B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 /为敷杀其家/切恨之/ 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C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 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D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 其家切恨之/ 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句为裴攸的话,结合上文内容可知, “何 为为他死”是对李 求死的质问,表意明确。据此排除A、D 两项, “者”是句末表停顿的语气词, “者,”是判断句的标志。应在“者”后停顿,据此排除 B 项。2下列对
25、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表” “疏”等。B “胡 ”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胡”字,如胡床、胡服。C “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D “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假” “转”等。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 “转”不是代理官职,是转任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6、( )A李 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为自己的子孙效劳。B李 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C李 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D李 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而被诛杀。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李 为保自全,出卖朋友”理解有误,丑化传记主人公形象;且他并未捏造李敷犯罪事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李 后必官达
27、,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5 分)译文: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5 分)译文: 答案 (1) 李 以后一定会官运通达,使人的门第光大,可以使女儿做他的妻子,不要(把女儿)许配给其他贵戚了。(2)百姓竞相以财物来贿赂管理官员,各自请求在前面缴粮,从此远近的百姓处于困乏疲惫之中。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注意此题中的(1)必、达、妻之;(2)竞、以、困弊。参考译文李 ,字元盛。他的父亲李崇,是 冯跋的吏部尚书。李崇说:“这个儿子出生时,看相的先生说他有贵人之相,我常观察他,或许说不定。 ”于是李崇 让儿子李 入都城当中书学生。当时太武帝前去中书学,他见到李
28、 后觉得他不同寻常,指着李 对随从的人说:“这个孩子终究能效命于我的子孙。 ”于是用心观看并记住他。皇帝的舅舅阳平王杜超有个女儿,将要许配给贵戚,皇帝说:“李 以后一定会官运通达,使人的门第光大,可以使女儿做他的妻子,不要( 把女儿)许配给其他贵戚了。 ”便劝说他们结成婚姻。文成帝即位,李 因故恩受宠,被提拔 为仪曹尚书。出京任相州刺史。他为政清廉俭约,百姓们称赞他。李 上书请求在州郡各自设立学官,使士族、望族之流和官绅的子弟就地从师学习。奏书呈上,献文帝听从了这个建议。因为李的政绩为各州中最好,增加赏赐衣裳服饰。从此,李 便有骄傲自得之意,开始接受别人的钱财和礼物,贩卖胡人的珍宝。士兵民众上
29、告。尚书李敷与李 从小到大都关系密切,常常帮助他。有人劝李敷将此事奏报,李敷没有答应。献文帝听说了李 的罪状,用囚车将李 押回京,拷打并审判他应负的罪责。李敷兄弟将被疏远排斥时,有关部门将皇帝怀疑李敷兄弟之意委婉暗示于李 ,让李 揭发列举李敷等隐藏的罪行,这样李 就可以保全自己。李 十分不情愿,而且他也不知道内情,于是他对女婿裴攸说:“我与李敷,世代虽然很远,但情如一家。居官任事便有此勉励,昨日以来我用簪自刺,用带子自绞,都没能致死。况且我也不知道他的事。 ”裴攸说:“为什么要为他而死呢?李敷兄弟的事情其罪过可知,有个叫冯阑的人,以前被李敷所杀,他家的人对李敷深切痛恨。你只要喊来冯阑的弟弟问情
30、况,足以知道详委。 ”李 听从了他的话。又有赵郡人范檦详尽列出李敷兄弟的罪状,主管此案的官吏奏明皇帝,李敷因此获罪。诏令列举李 贪图财物罪应处死,由于检举揭发李敷兄弟,所以免除死罪。李 被处以鞭打一百和剃去头发的刑罚,发配为奴仆。不久就免除劳役任太仓尚书,统管南部大事。李 用了范檦提出的计策,让千里之外的百姓,分户运输,到官仓缴纳粮食。致使处处粮食积压,滞留拖延了时间。百姓竞相以财物贿赂管理官员,各自请求能在前面缴粮,从此远近的百姓处于困顿疲惫之中。路上的众人议论道:“容留搜刮民财的人,不如容留盗窃府库财物的人。 ”李 的弟弟左军将军李璞对李 说:“范檦善于用媚态取悦人,用谄言恭维人,没听见他
31、说过道德仁义的话,如不早些与他断绝关系,将后悔莫及。 ”李 不听弟弟的劝告,反而更信任范檦,心中有事都告诉范檦。献文帝驾崩,李 升为司空。范檦知道文明太后怨恨李 ,又知道朝内朝外也都痛恨李 ,太和元年,他迎合皇上的旨意,告发李 在外反叛。文明太后召李 到京都,言说他反叛的罪状。李 说:“没有这事。 ”太后让范檦对质李 。李 感慨地说:“我不听李璞的话,自己留下这个忧患,万千悔恨在心头,还忧叹什么祸患来临。 ”他于是被诛杀。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
32、正,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夏竦节制陕西并护诸将,四路以禀复失事机,且诏使出师,逗遛不行。及丰州陷,刘平等覆师,主 帅皆坐谴,竦独不 预,方平劾罢之,而请四路帅臣,各自任战守。西师久未解,元昊亦困弊,方平言:“陛下犹天地父母也,岂与犬豕豺狼较乎?愿因郊赦,引咎示信,开其自新之路。 ”帝喜曰:“是吾心也。 ”是岁,改 庆历 赦书,敕边吏通其善意,元昊竟降。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方平曰:“此必妄也。 ”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 适上元张灯,城 门三夕不 闭,
33、得邛部川译人始造此语者,枭首境上,而流其余党,蜀人遂安。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 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 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方平不自安,请知南京。安石行新法,方平陛辞,极论其害,曰: “民犹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祸。 ”帝怃然。新法鬻河渡坊场,司 农并及祠 庙,宋阏伯、微子庙皆为贾区。方平言: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亦不得免乎帝震怒,批牍尾曰:“慢神辱国,无甚于斯!”于是
34、天下祠庙皆得不鬻。数请老,以太子少师致仕。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赠司空。遗令毋 请谥,尚 书右丞苏辙为请 ,乃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吾已得其详矣 详:详情B夏竦节制陕西并护诸将 护:庇护C许以便宜 便宜:见机行事D料简士马 料简:鉴别、挑选答案 B解析 “护”应解释为“统辖,统率”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 亦不得免乎/B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 亦不得免乎/C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
35、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 亦不得免乎/D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 亦不得免乎/答案 D解析 依据“阏伯封”表意不完整,可排除 C,依据“封于商丘”缺少主语,可排除 A、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方平敢于弹劾边帅,建言怀柔外族。他要求罢免行动迟缓、贻误战机的夏竦,建议对边境反叛者通过边吏释放皇上的善意,实行安抚政策。B张方平果断采取措施,一举平息谣言。他首先调集军队修筑城墙,又在元宵节连续三天晚上不关城门,诛杀为首的造谣者,终于使益州民心安定。C张方平处事未雨绸缪,精心守边御敌。闻讯西夏的军队即将压境,
36、他认真备战,并且声言主动出塞,由于扎实有效的谋划,使得西夏不敢来犯。D张方平极力反对新法,忧其危及国家。他一面进言皇上,以为新法或致国家倾覆;一面对新法实施过程中买卖祠庙作为商贸场地的做法,严词谴责。答案 B解析 “调集军队修筑城墙”表述有误,这不是张方平做的事情,而是他到任前的代理知州所为。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5 分)译文: (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 分)译文: 答案 (1) 在路上碰到( 前往蜀地)戍守的兵士,(张方平)都让他们回去,其他的劳役也都停止。(2)倘若对他治罪,以后守边大臣都不敢( 在敌人入
37、侵之前) 做好事先的准备了。解析 (1) 关 键词:道、遣归、罢。(2)关键词:罪、为、备。参考译文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年时聪敏绝顶,家庭 贫寒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说:“我已经了解了其中的详情了。 ”被推荐 为优异等次的茂才,任校书郎、昆山县知县。又考中贤良方正科,被选拔升任为著作佐郎,睦州通判。夏竦调度管束陕西并统率各路将领,四路将领因为往来请示汇报贻误了战机,加之皇上令他们进兵,他们却停步不前。等到丰州失陷,刘平等兵败,各路主帅都因此遭谴责,却唯独没有牵涉到夏竦,张方平弹劾他,免了他的职,请求给四路将帅各自决定作战还是坚守的权力。西北诸军长久不得休整,西夏元昊
38、的军队也疲惫不堪,张方平说:“皇上是天下人的父母,岂能同禽兽豺狼计较得失?希望皇上能趁着举行郊祀的时机,赦宥罪犯,使他们自我检讨过失,取信于天下,给西夏人开辟一条悔过自新之路。 ”皇上高兴地说:“这正是我心里所想的。”这一年,修改了庆历年间赦免边寇的文书,让边境将士将皇上的好意转告对方,西夏王元昊终于降服了。又以侍讲学士身份任滑州知州,转任益州知州。还未到任,有人造谣说侬智高在南诏,将侵犯益州。益州代理知州急忙调兵筑城,日夜不停,百姓大受惊扰。朝廷听说这件事,也从陕西调集军队武器,络绎不绝地开往蜀地戍守。下诏书催促张方平尽快赴任,允许他见机行事。张方平 说:“这必然是谣言。 ”在路上碰到( 前
39、往蜀地)戍守的兵士,(张方平 )都 让他们回去,其他的劳役也都停止。正逢上元节灯会,城门三晚上不关,抓获最先造侬智高犯兵谣言的邛部川的翻译官,将他斩首于边境,放逐余党,蜀民才安定下来。升任尚书左丞、南京知府。不久,以工部尚书身份统率秦州。谍报人员报告西夏将来侵扰,张方平挑选兵马,声称要出关讨伐西夏。但是后来夏人又没有来侵犯,言官认为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我方的军队又没有越过边界,怎能说轻举妄动?强寇不来,是我方已有防备的原因。倘若对他治罪,以后守边大臣都不敢( 在敌人入侵之前)做好事先的准备了。 ”张方平自己觉得处境不好,请求调任为南京知府。王安石推行新法,张方平在向皇帝辞行时,极力陈述新法
40、的害处,说:“老百姓好比水,可以使船浮起,也可以使船倾覆。战争好比火,如果不加以平息,一定会烧到自己。假若仓促推行新法,必然会有翻船、自焚的祸患。 ”皇帝很不高兴。王安石等推行新法,卖渡口码头以及官府开设的市场,司农在变卖土地时涉及到宗祠和庙宇,甚至宋地先贤阏伯、微子庙都成了商贾活动用地。张方平说:“宋地是宋朝王业的发祥地,商朝时阏伯受封于商丘,主持祭祀大火星;微子是宋地的第一个封君。这两座庙,难道也不能幸免吗?”皇帝大怒,在奏章后面批示说:“亵渎神明,有辱国家,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于是天下的祠庙都不得出卖。张方平几次请求告老,后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元祐六年,去世,享年八十五 岁,赠给司
41、空 职位。张方平的遗书让家人不要请求封谥号,尚书右丞苏辙为他请求封谥,于是朝廷给他封的谥号为文定。C 组(限时 4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也。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 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 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 间。 安重 诲恶晟,以 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晟奔于吴。是时,李 昇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
42、晟 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昇尤 爱之,引与 计议,多合意,以 为右仆射。周世宗征淮,李景惧,始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奉书以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景敌,而师甚盛,寿春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景表,尽献淮北诸州。 ”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明等还,景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
43、重进、 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 扬、泰诸 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景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 ”永陵者,昇墓也。及崇 质还,而晟与钟谟 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每朝会入阁,使班 东省官后,召 见必饮以醇酒。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 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
44、人皆杀之。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晟既死,钟谟亦贬耀州司马。其后,世宗怒解,怜晟忠,悔杀之,召拜 钟谟尉少卿。景已割江北,遂遣谟还,而景闻晟死,亦赠鲁国公。(节选自新五代史孙晟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 副:带领B乃以蜡丸书遗重进 遗:送给C馆于都亭驿 馆:住宿D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 收:逮捕答案 A解析 “副”本为名词“副手,助手” ,如战国策燕策 荆轲刺秦王中有“乃令秦武阳为副”的语句,在 A 项中活用作动词,应为“担任的副手”之意。2下列对
45、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著作佐郎是著作郎下的属官。三国魏开始设置著作郎,属中书省,掌编撰国史。B判官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名,始设于隋朝,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C蜡丸书指的是封在蜡丸中的密件。古时为了方便传送与保密,将书信藏于蜡丸。D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商旅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如都亭驿、孟城驿。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来往商旅”表达有误, 应为“ 来往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孙晟自幼多磨难。少年时做道士,因早晚拜会贾岛画像而被误认为妖怪,被道士用木杖
46、驱赶。担任朱守殷的判官,因朱守殷造反被杀而顾不上妻子和孩子,只身逃亡到陈、宋之间。B孙晟有文才。因文章出色被李昇任命为教令,孙晟由此得名。孙晟先天口吃,但坐定后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忘了疲倦。商量大事很合李昇心意,被任命为右仆射。C孙晟临危受命。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恐惧,两次派人求和、称臣,但周世宗不答应。李景于是派遣孙晟奉表割地求和,周世宗依旧不答应,扣留孙晟作为人质。D孙晟忠心耿耿。孙晟奉命出使求和之前,就明白此行难免一死。尽管周世宗厚遇孙晟,但孙晟拒绝回答周世宗对江南战事的询问。被害之前,孙晟正衣冠南望而拜。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 “周世宗依旧不答应,扣留
47、孙 晟作为人质”表述有误,原文为“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5 分)译文: (2)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5 分 )译文: 答案 (1) 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便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到,于是灭了他的家族。(2)李重进与张永德两军相互猜疑,有矛盾,张永德上书说李重进(意欲 )谋反,周世宗不相信。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恶、购、族。(2)关键词:疑、隙、不听。参考译文
48、孙晟,起初名凤,又改名为忌,是密州人。喜欢学习,有文才,尤其擅长写诗。年少时做道士,居住在庐山简寂宫。经常画唐朝诗人贾岛的画像挂在屋里的墙壁上,早晚拜会。简寂宫道士厌恶孙晟,认为他是怪异、邪恶的人,用棍杖驱逐他出去。于是他就穿着儒服向北走到赵、魏,在镇州拜见 唐庄宗,唐庄宗任命他为著作佐郎。天成年间,朱守殷镇守汴州,请孙晟当判官。( 后来)朱守殷造反,被杀, 孙晟便抛妻弃子,逃亡到陈、宋之 间。安重 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便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到,于是灭了他的家族。孙晟逃奔到吴。当时,李昇刚刚篡夺了杨氏政权,正广泛招纳四方贤士,得到 孙晟, (因为)喜欢他的文才,便让他当
49、教令,他因此而知名。孙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擅长说嘘寒问暖一类的应酬话,可坐定之后,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忘掉疲倦。李昇非常喜欢他,经常和他商量大事,很合心意,任命他为右仆射。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害怕,起初派遣泗州牙将王知朗到徐州,手持文书求和,周世宗不答应。又派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周世宗还是不答应。于是又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当孙晟的副手奉表( 求和) ,钟谟与孙晟等人都(对周世宗 )说李景愿意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贡奉百万两 银子用来供应军队。但周世宗已经攻取滁、扬、濠、泗各州,打算完全攻占淮南才停止进军,因此留住使者不准回去,(自己)却加紧攻打寿州。钟谟等人看见周世宗英武,李景不是对手,而周军士气又很盛,寿春危急,就说:“请陛下宽限五日不杀我们,让我们回去取李景的表,进献淮北各州。 ”周世宗答应了,派遣供奉官安弘道押着李德明、王崇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