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文化期末复习指导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判断题三、多项选择题第一章1.( )一书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A.管理思想的演变 B.追求卓越的管理C.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 D.创造企业精神 C2.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合著的( )一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分析传统的理性主义管理的缺陷。A.成功之路 B.管理思想的演变 C.失败之路 D.追求卓越的管理 A2.最早将文化这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科学家是( ) 。A.切斯特.巴纳德和菲尼普.塞尔茨尼克 B.马克思 C.尼根希 D.安东尼.阿索斯 A3.国外学者从( )开始涉及企业文化的研究。A
2、.20 世纪 80 年代 B.20 世纪 30 年代 C.20 世纪 4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 B4.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于( ) 。A.1988 年 B.1998 年 C.2000 年 D.1970 年 A5.当前,发达国家的公司出现了以下的发展趋势( ) 。A.公司经营的国际化 B.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化C.世界各国文化一体化 D.公司的私有化 ABC6.企业文化理论是 80 年代初期日本学者在受到日本经济增长经验的启发,总结、比较日、美企业管理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A.正确 B.错误 B7.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 )A.正确 B.错误
3、A8.1980 年,在哈佛商务评论上发表的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一文,初步奠定了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 ( )A.正确 B.错误 A9.以人为本的管理萌芽于日本的土壤,但开花结果却在美国。 ( )A 正确 B.错误 B.第二章1.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稳定的管理方式是在( )实现的。A.日本企业 B.美国企业 C.中国企业 D.欧洲企业 A2.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是( ) 。A.战略管理理论 B.企业文化理论 C.市场营销理论 D.生产管理理论 B3.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从属特征的是( ) 。A.无形性与有形性相统一 B.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C.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D.独立性与合作性相统一 D4.
4、以企业的最高目标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类型属于( ) 。A.竞争型企业文化 B.目标型企业文化 C.创新型企业文化 D.团队型企业文化 B5.以下属于低风险、慢反馈型的企业化的是( ) 。A.强人文化 B.拼搏与娱乐文化 C.赌博文化 D.过程文化 D6.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基本功能的是( ) 。A.凝聚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强化功能 D7.对“Y”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 B.有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C.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 D.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8.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 。A.企业整体价值
5、观念 B.企业精神 C.企业伦理道德规范 D.企业风貌与形象 ABCD9.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为( ) 。A.个异性 B.共识性 C.非强制性 D.相对稳定性 ABCD10.企业文化从发育状态上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 ) 。A.成长型企业文化 B.成熟型企业文化 C.衰退型企业文化 D.国际型企业文化 ABC11.企业文化从企业的性质上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 ) 。A.国有企业文化 B.合资企业文化 C.乡镇企业文化 D.民营企业文化 ABCD12.企业文化从市场角度进行分类,具体可以分为( ) 。A.强人文化 B.拼搏与娱乐文化 C.赌博文化 D.过程文化 ABCD13.按时间的继承性可以
6、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 ) 。A.传统模式 B.现代模式 C.东方模式 D.西方模式 AB14.企业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 ) 。A.经济价值 B.个人价值 C.公司价值 D.社会价值 AD15.团体感情状态的几种基本假设为( ) 。A.依属型假设 B.攻击逃避型假设 C.配对型假设 D.分立型假设 ABC17 领导者与下属关系的病态类型包括( ) 。A.幻想型风格 B.强迫型风格 C.戏剧型风格 D.压抑型风格 ABCD18.从团体的角度来划分,焦虑类型包括( ) 。A.基本存在的焦虑 B.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 C.深层焦虑 D.浅层焦虑 ABC19.约束功能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7、之一。 ( )A.正确 B.错误 A20.企业文化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三座里程碑。 ( )A.正确 B.错误 B21.成熟型企业文化是一种个性突出且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类型。 ( )A.正确 B.错误 A22.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 ( )A.正确 错误 AB.第三章1.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企业经营运作、发展战略的导向、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伦理道德 D.企业形象 B2.以下不属于企业精神特点的是( ) 。A.企业精神是一种个性精神 企业精神 B. 企业精神是一种团体精神C.企业精神具有实践性 D.企业精神具有不稳定性
8、 D3.下面哪一种不是企业精神的取名方式?( ) 。A.形象比喻命名式 B.人名命名式 C.内涵提炼命名式 D.外延扩展命名式 D4.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企业精神“永不休止地追求一流”采用了哪种表述企业精神的方式?( ) 。A.目标表述式 B.经验荟萃式 C.特点整合式 D.传统继承式 A5.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的企业精神“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采用了哪种表述企业精神的方式?( ) 。A.目标表述式 B.经验荟萃式 C.特点整合式 D.传统继承式 C6.以下对“企业形象”描述错误的是?( ) 。A.企业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企业形象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C.企业形象是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的统一
9、D.企业形象是现代和传统的统一 D7.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整体印象是( ) 。A.理念形象 B.产品形象 C.公关形象 D.员工形象 A8.以下不属于企业形象的要素的是( ) 。A.理念形象 B.产品形象 C.环境形象 D.生产形象 D9.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 ) 。A.企业形象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积累 D.企业精神 C10.企业文化选择过程的实质是( ) 。A.企业文化的创始过程 B. 企业文化的积累过程C.企业文化的冲突过程 D.企业文化的整合、变革过程 C11.企业价值观的作用包括( ) 。A.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B.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
10、业的基本特性C.企业价值观对员工起到导向作用D.企业价值观能提高企业凝聚力 ABCD12.从纵向系统考察,企业价值观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 。A.员工个人价值观 B.群体价值观 C.整体价值观 D.部分价值观 ABC13.最基本的价值观包含以下哪几方面的内容?( ) 。A.经济价值取向 B.社会价值取向 C.伦理价值取向 D.政治价值取向 ABCD14.企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几个基本点?( ) 。A.主体内容 B.形态特征 C.载体基础 D.发展机理 ABCD15.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包括( ) 。A.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一致性B.企业伦理道德与规章制度紧密相连C.企业伦理道德具
11、有稳定性和连续性D.企业伦理道德具有不稳定性 ABC16.企业伦理道德主要通过哪些方面来体现?( ) 。A.企业主体的品德 B.企业的服务行为 C.企业经营的客体 D.企业的人际关系 ABCD17.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A.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B.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C.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D.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 ABCD18.企业形象的特征包括( ) 。A.企业形象具有整体性特征 B.企业形象具有对象性特征C.企业形象具有效用性特征 D.企业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特征 ABCD19.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原则为( ) 。A.个性化原则 B.整体性
12、原则 C.战略性原则 D.大众性原则 ABC20.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 )A.正确 B.错误 B21.员工形象是企业劳动者的整体形象,它包括管理者形象和一线员工形象。 ( )A.正确 B.错误 A22.企业伦理道德与企业规章制度没有任何关系。 ( )A.正确 B.错误 B23.树立企业形象要突出个性,强调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别具一格,勇于创新。 ( )A.正确 B.错误 A24.企业形象在不同的社会公众对象中的理解和认识是一致的。 ( )A.正确 B.错误 B25.价值观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 ( )A.正确 B.错误 A26.企业精神具有实践
13、性。 ( )A.正确 B.错误 A27.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 ( )A.正确 B.错误 A第四章1.企业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是( )A.企业文化传播 B.企业文化选择 C.企业文化积累 D.企业文化演变 A2.企业文化特质改变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叫( ) 。A.企业文化传播 B.企业文化冲突 C.企业文化选择 D.企业文化变革 D3.( )把企业文化归纳为 Z 型文化和 A 型文化。A.威廉.大内 B.尼根希 C.安东尼 .阿索斯 D.德鲁克 A4.公司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形成的公司文化称为( ) 。A.企业创业文化 B.企业守业文化 C.企
14、业败业文化 D.企业求实文化 B5.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为( ) 。A.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B.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C.国家文化与个人文化的冲突 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AB6.可以从哪几方面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 ) 。A.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B.企业文化的维系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C.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D.企业文化的考核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 ABC7.企业文化正向积累的四种类型包括( ) 。A.企业创始人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B.家族继承人和其他继承人的继续积累C.在子公司中形成的一种脱离旧有文化积累轨道的新的企业文化积累D.企业文化在成长
15、过程中对内生文化创新和外生文化创新的合理积淀 ABCD8.企业文化外传播的主要通道为( ) 。A.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传播 B.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C.企业文化行为主体的攀比、模仿 D.企业家的意识、行为、作风等 ABC9.企业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都遵循着以下共同的文化传播规律( )。A.同构易播规律 B.异体或异构抗播规律 C.异构易播规律 D.同构抗播规律 AB10.企业的文化起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无关。 ( )A.正确 B.错误 B11.企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 )A.正确 B.错误 B12.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就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 ( )A
16、.正确 B.错误 A13.企业文化在发展中不仅具有排异性,也具有整合性。 ( )A.正确 B.错误 A第五章1.下面哪个不是企业环境的特征?( ) 。A.稳定性 B.不确定性 C.复杂性 D.简单性 D2.德国的企业文化观最早起源于 1914 年 R 戴特策的( ) 。A.经营科学 B.管理科学 C.经济科学 D.服务科学 A3.美国企业文化的理论源泉是( ) 。A.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战略管理理论 D.安全管理理论 B4.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初创期为( ) 。A.19561966 B.19491954 C.19661978 D.1978至今 A5.关于企业与国家、与同行
17、竞争伙伴关系的法律、制度规范属于( ) 。A.法律软环境 B.法律硬环境 C.法律大环境 D.法律小环境 B6.关于维持企业文化共同体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规范属于( ) 。A.法律软环境 B.法律硬环境 C.法律大环境 D.法律小环境 B7.以下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优秀的企业精神的是( ) 。A.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C.爱厂如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D.儒家精神 D8.企业环境的类型可以分为( ) 。A.简单静态环境 B.复杂静态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复杂动态环境 ABCD9.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A.企业文化是变革社会
18、生产方式的精神力量B.企业文化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C.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改革与进步的因素D.企业文化可以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ABCD10.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 。A.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初创期 B.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劫难期C.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重建和发展期 D.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成熟期 ABC11.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是( ) 。A.地位不同 B.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 C.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 D.内容不同 ABC12.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可以归纳为哪几方面?( ) 。A.实业报国、服务社会的精神 B.“人和”精神 C.严细精神 D.儒家精神 ABC1
19、3.影响企业文化的经济环境因素有( ) 。A.世界经济一体化 B.经济发展水平 C.生产力 D.经济全球化 ABCD14.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 。A.正确 B.错误 A15.经济增长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 ) 。A.正确 B.错误 A16.企业文化不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A.正确 B.错误 B17.企业文化是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 ( )A.正确 B.错误 A18.市场经济是现代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 ) 。A.正确 B.错误 A19.企业文化经过法律环境的熏陶便产生一种企业制度文化( ) 。A.正确 B.错误 A第六章1.突出个人能力和强调理性主义
20、,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 。A.美国 B.欧洲 C.日本 D.中国 A2.以下不属于美国文化特征的为( ) 。A.冒险、开拓和创新精神 B.自由、平等精神 C.实用主义 D.集体主义 D3.以下不属于东方企业文化的特点的是( ) 。A.强调集权式管理 B.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C.制度化 D.重视感情和人际关系 C4.员工与企业形成家族式的关系,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之特征?(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B5.总结东西方的企业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代企业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专利品 B.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C.企业文化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D.各国的管理在国际化
21、中会呈现越来越多的共性 A6.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二者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管理是文化的母体 B.文化是管理的母体 C.文化影响着管理 D.文化制约着管理 A7.日本文化的特征包括( )A.民族昌盛愿望 B.学习精神 C.忠诚精神 D.和谐一致精神 ABCD8.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为( ) 。A.强调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B.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 C.突出个人能力 D.强调理性主义 AB9.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主要表现为( ) 。A.提倡集体主义管理B.提倡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 C.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团队D.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个人 ABC10.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22、为( ) 。A.强调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B.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C.突出个人能力 D.强调理性主义 CD11.欧洲各国家企业文化的特征包括( ) 。A.强调员工理性主义和创新、竞争精神 B.强调集权式管理C.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D.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 ABCD12.欧洲国家文化的特征包括( ) 。A.追求精神自由 B.人文主义 C.强调理性与科学 D.追求民主精神 ABCD13.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包括( ) 。A.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B.强调明确性 C.强调科学性 D.重视物的因素 BCD14.强调经营理念的重要性是美国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征。 ( )A.正确 B.错误 B15.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
23、的发源地。 ( )A.正确 B.错误 A16.美国文化是物质性的。 ( )A.正确 B.错误 A17.欧洲文化的精神来源于基督教。 ( )A.正确 B.错误 A18.任何管理和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 )A.正确 B.错误 A第七章1.企业文化的主体是( ) 。A.企业客户 B.企业经理 C.企业员工 D.供应商 C2.从楷模形成特点看,企业楷模可分为( ) 。A.群众楷模和领导楷模 B.共生楷模和情势楷模C.单项楷模和全能楷模 D.历史楷模和现实楷模 B3.以下不属于中国企业家的职业修养的是( ) 。A.政治坚定 B.品德高尚 C.发展意识 D.眼光敏锐 C4.以下不属于建立良好的培
24、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运行机制的是( ) 。A.建立企业家的约束机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改变企业家的形成机制 D.形成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A5.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A.坚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B.以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为指导C.保证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D.坚持企业的科学管理 ABCD6.企业楷模的作用包括( ) 。A.榜样作用 B.聚合作用 C.舆论导向作用 D.调和作用 ABCD7.从企业楷模的来源看,企业楷模分为( ) 。A.群众楷模 B.领导楷模 C.共生楷模 D.情势楷模 AB8.企业在造就楷模时主要应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 。A.善于发现楷模
25、“原型” B.注意培养楷模 C.着力塑造楷模 D.考核楷模 ABC9.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角色包括( ) 。A.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 B.企业文化的精心培育者C.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设计者 D.优秀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 ABCD10.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独具慧眼的创新精神 B.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C.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D.科学理性的实效精神 ABCD11.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 ) 。A.基本职业追求 B.基本职业修养 C.基本职业意识 D.企业家的基本职业能力 ABCD12.企业家的基本职业意识包括( ) 。A.发展意识 B.用户意识 C.负债经营意识 D.
26、利润意识 ABCD13.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楷模与企业经理的角色总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A.正确 B.错误 B14.企业家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 )A.正确 B.错误 A第八章1.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建设中调查研究的内容的是( ) 。A.企业的经营领域 B.企业员工的素质 C.企业的优良传统 D. 员工的工资 D2.企业员工在社会公众联系及交际过程中的礼仪是指( ) 。A.工作惯例礼仪 B.生活惯例礼仪 C.纪念性礼仪 D. 交往性礼仪 D3.与企业生产经营、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带有常规性的礼仪是( ) 。A.工作惯例礼仪 B.生活惯例礼仪 C.纪念性礼仪 D. 交往性礼仪 A4.
27、企业文化的制度保证包括( ) 。A.健全企业领导体制 B.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C.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D.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 ABC5.企业文化的物质保证包括( ) 。A.生产工程建设 B.福利工程建设 C.文化设施工程建设 D.制度工程建设 ABC6.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目标原则 B.共识原则 C.一体原则 D.卓越原则 ABCD7.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包括( ) 。A.调查研究 B.定格设计 C.实践巩固 D.完善提高 ABCD8.企业文化定格设计应遵从哪些原则?( ) 。A.从实际出发和积极创新相结合 B.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C.领导组织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D.约
28、束和激励相结合 ABC9.企业文化氛围由哪几部分构成?( ) 。A.物质氛围 B.制度氛围 C.感情氛围 D.精神氛围 ABC10.企业文化的教育保证包括( ) 。A.领导人员的培训 B.管理人员的培训 C.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 D.一线员工的培训 ABCD11.调查研究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 ( )A.正确 B.错误 A12.企业成员对企业各项政策、制度及规定的态度、情绪等属于企业文化氛围中的物质氛围。 ( )A.正确 B.错误 B13.企业组织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 )A.正确 B.错误 A第九章1.企业形象设计中最根本的是( )的设计。A.理念识别系统 B
29、.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形象识别系统 D2.以下不属于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的是( ) 。A.企业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企业形象 D3.CI 的中文名称为( ) 。A.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B.理念识别系统 C.行为识别系统 D.视觉识别系统 A4.CI 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为( ) 。A.CI 是塑造企业文化形象的 B.CI 是一种“文化资本积累”C.建设企业文化是 CI 的基础 D.CI 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 ABC5.理念识别系统的要素有( ) 。A.企业哲学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精神 D.企业目标 ABCD6.理念识别系统的功能为( ) 。A.向导功能 B.制
30、约功能 C.凝聚功能 D.激励功能 ABCD7.视觉识别系统的特征为( ) 。A.一致性 B.独特性 C.审美性 D.简单性 ABCD8.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程序包括( ) 。A.确立设计理念阶段 B.设计开发阶段 C.反馈再加工阶段 D.编制指导手册阶段 ABCD9.CI 是 Corporate Identity 的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识别,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简称。 ( )A.正确 .错误 A10.企业精神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共同信念基础之上的,为全体成员认同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 )A.正确 B.错误 A11.CI(企业形象识别)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传入祖国大陆的。 ( )A.正确 B.错误 B12.CI 设计中最根本的是理念识别系统的设计,这种设计所要解决的是价值观的问题。 ( )A.正确 B.错误 A第十章1.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的是( ) 。A.从企业内部面临的主要矛盾入手 B.从总结企业的优良传统入手C.从企业环境的重大变化入手 D.从企业的发展机遇入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