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十二章 热 学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7864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十二章 热 学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十二章 热 学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十二章 热 学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十二章 热 学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十二章 热 学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2016 通州模拟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破镜不能重圆” ,是因为再接触部位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解析: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 A 错误;墨水滴入

2、水中出现扩散现象, 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选项 B 正确; “破镜不能重圆” ,是因为再接触部位的分子间距离太大,没有达到分子力的范围,选项 C 错误;用热针 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非晶体各向同性的表现,选项 D 错误答案:B2(2017 重庆模拟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 F 和分子势能 Ep 随分子间距离 r 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解析:当 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 r 增大,分子势能 Ep增大当 rr 0时,分子力为零,此 时分子势能最小故选项 B正确答案:B3(2017 沧州模拟 )如图所示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

3、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为 V0,压强为 p0 的气体,当平板状物品平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 V 时气泡与物品接触面的面积为 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是( )Ap 0S B. Sp0V0VC. S D. Sp0VV0 Vp0V0解析:取气泡内的气体研究,设压缩后气体压强为 p,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0 pV,则 p ,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 FpS p0V0VS,选项 B 正确p0V0V答案:B4(2016 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汽

4、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B在封闭的房间里打开冰箱一段时间后,房间温度会降低C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除非有外界的影响或帮助电冰箱把热量从低温的内部传到高温的外部,需要压缩机的帮助并消耗电能,故选项 A 错误;电冰箱工作时消耗电能,房间的总热量会增加,房间温度会升高,故选项 B 错误;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现象中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规律,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具体表现,适用于所有的热学过程,故选

5、项 C 正确,D 错误答案:C5(2016 西安模拟 )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 f(v)表示 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T 、T 、T ,则( )AT T TB T T TCT T ,T TDT T T 解析: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图象可以看出,大量分子的平均速率 ,因 为是同种气体,则 Ek Ek Ek ,所以v v v B 正确, A、C、D 错误 答案:B6(2015 山东卷 )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

6、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使得碳粒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有关,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越明显,则 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选 B、C.答案:BC7(2015 广东卷 )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A内能增大B压强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解析:题目中器材包含了金属内筒和隔热

7、外筒,水加热升温,封闭空气温度升高,而外筒隔热,不会有能量损失,则当加热水时,热量通过金属筒传给气体,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选项 A 正确;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又知压强增加,选项 B 正确;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气体体积不变,分子间距不变,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不变,选项 C 错误;温度只是与气体分子平均 动能有关,温度增加并不是所有分子速率增加,选项 D 错误答案:AB8(2016南京模拟) 图中 A、B 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当气体自状态 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 B 时( )A气体内能一定增大B有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C外界对气体做正

8、功D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由于从 A 到 B,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其内能一定增大,故 A 正确;根据 A、B 与 O 点的连线表示等容变化,直线 AO 的斜率大, 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TC( 常数),A 状态的体 积小,可知从 A 到 B,气体的体积增大,故 BpVT错误;由于气体的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气体体 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 为负值,从图中看出气体温度升高,即 U 为 正值,所以 Q 必须为正值,即气体必须从外界吸热,故 C 错误, D 正确答案:A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按题目要求

9、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8 分)(2015海南卷 )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h 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由此可以估算出,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解析: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 m,由大气压强产生 mgp 0S,即m .p0Sg分子数 n .mNAM p0SNAMg 4R2P0NAMg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各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则小立方体边长即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设为 a,大

10、气层中气体总体积为 V,a,而 V4R 2h,所以 a .3Vn 3MghP0NA答案: (4 分) (4 分)4 R2P0NAMg 3MghP0NA10 (10 分)(2016 盐城模拟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_.(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 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 40 cm

11、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 m.解析:(1) 由于一滴溶液的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应用微小量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液面上不撒痱子粉时,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酒精挥发后剩余的油膜不能形成一块完整的油膜,油膜间的缝隙会造成测量误差增大,甚至使实验失败(2)由油膜的体积等于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内纯油酸的体积可得d m1.210 9 m.VS 4.810 310 60.10%4010 4答案:(1) 在量筒中滴入 n 滴该溶液(3 分) 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3 分 ) (2)1.2 109 (4 分)11 (10 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设状态 A 的温度为 400 K

12、,求:(1)状态 C 的温度 TC为多少?(2)如果由 A 经 B 到 C 的状态变化的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400 J 的功,气体的内能增加了 20 J,则这个过程气体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其数值为多少?解析:(1)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分)pAVATA pCVCTC解得状态 C 的温度 TC320 K,(2 分)(2)由热 力学第一定律, UQW, (3 分)解得 Q420 J,气体吸收热量(2 分)答案:(1)320 K (2) 吸收 420 J12 (12 分)(2015江苏卷 )(1)在装有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然后密封进行加压测试,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将

13、袋内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则加压测试过程中,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包装袋内氮气的内能_(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 (2)给某包装袋充入氮气后密封,在室温下,袋中气体压强为 1 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 1 L将其缓慢压缩到压强为 2 个标准大气压时,气体的体积变为 0.45 L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包装袋是否漏气解析:(1) 因 为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对外放出的热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温度不变,即内能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变小,所以压强变大,由于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

14、频繁碰撞而产生的,所以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增大(6 分)(2)若不漏气, 设加压后的体积为 V1,由等温过程得 p0V0p 1V1,(2分)代入数据得 V10.5 L (2 分)因为 0.45 L0.5 L,故包装袋漏气 (2 分)答案:(1) 增大 (3 分) 不变(3 分) (2)漏气(赋分见解析)13(12 分)(2015课标全国 I 卷)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竖直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 m12.50 kg,横截面积为 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 1.50 kg,横截面积为 S240.0 cm2;两活塞用

15、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 l40.0 cm,气缸外大气压强为 p1.0010 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 ,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l2度为 T1495 K,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解析:(1) 设 初始时气体体积为 V1 ,在大活塞与大 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 闭气体的体积为 V2 ,温度 为 T2 ,由题给条件得 V1S 2 S 1 (1 分)(l l2) (l2)V2 S2l.(1 分)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 p1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S1(p1 p)m 1gm 2gS 2(p1p)(2 分)故缸内的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3 分)V1T1 V2T2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2330 K (1 分)(2)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面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1 ,在此后与气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没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由查理定律有 . (3 分)pT p1T2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1.0110 5 Pa. (1 分)答案:(1)330 K (2)1.0110 5 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