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4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4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4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4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1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1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2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2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3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3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3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3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1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1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1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2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2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2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8072713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消息二则》教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难点: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方法:讲读法。预习要求:1. 先阅读本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再通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五要素” 。2. 从互联网搜索、浏览关于渡江战役的资料,理解战役的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的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二、介绍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研读“‘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相关内容,教师补充介绍。 )1、新闻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各个时期的优秀新闻作品,汇聚成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浩瀚的资源。“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2● 新闻的特点:⑴ 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只写给自己看,或写给个别人看的,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其他特性都与这点有关,都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需要。⑵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 ,称为“五个W”: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有的还加上How(如何) ,即“五个 W 加一个 H”,成为新闻“六要素”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编造、虚假。⑶ 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 “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有的新闻,如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也追求文字形象、生动,以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2、消息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 、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导语,即开头部分,将全文最重要的内容作概括性的说明。消息写作,以概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地球三分钟 净增五百人》 (新华社 1996 年 7 月 13 日电讯稿) 、 《杭城新事见新风 拎书拜年书压岁》 (1991 年 2 月 19 日《解放日报》 )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 、引题(眉题) 、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主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 Why(为什么) 。结尾,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3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三、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投影或板书)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荻港:dí2.解释词语(投影或板书)经营:筹划、组织、管理。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溃退:溃败后退。四、熟读课文(可以全班整体朗读,也可以个别阅读) 。1.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该题检测学生对新闻“五要素”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明确: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 1949 年 2 月 10 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 ;为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⑴ 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⑵ 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2.小结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的最主要文体之一,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的主要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阅读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我们本堂课的主要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二、介绍新闻: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4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 、描写。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 、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1)时代背景简介1947 年 7 月到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 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 年 1 月 21 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 1948 年 12 月 31 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 。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 年4 月 15 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 8 条 21 款,限蒋介石 20 日前表态。20 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 月 21 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21 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 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四、分析本消息的结构: 5消息结构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必不可少) 电头( ):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发电时间和地点。 【附】:新华社即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在各省、市和自治区都设分社,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派驻记者,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和新闻图片,并向国外发布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如:法国:法新社。 英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 本文电头中发电时间精确到“时” ,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标题:新闻内容的提要。 (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三标齐全,或只有主标。 (前)引标:交待背景,点明中心。 (中)主标。 (后)副标:概括主要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 本文标题以凝练的语言,不仅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而且“百万” “横渡”写得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思考: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中路军 30 万人;西路军 35 万人;东路军 35 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大都是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较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 本文的导语: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①句概述主要事件(渡江胜利) ②句在地点上作补充:“百万大军”——(人数之多) ,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一千余里”——(区域之广) 。 “均是”——概括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冲破敌阵” 、 “横渡长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思考:(1) “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 “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本文导语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下文;它气势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洋溢着胜利豪情。 (2)为什么导语部分不交待时间? 因为在《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4月 22 日2时电)已作了介绍,本文是报道渡江战役的第二篇,时间仅隔 20 小时,读者关心的是战役的进展,故时间交待从略。主体: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具体展开事实,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消息的躯干) (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本文主体分别写中(30 万) 、西(35 万) 、东(35 万)三路大军渡江盛况,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结语。五、 分析新闻六要素:(即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6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 20 日夜起 24 小时内 地点——1000 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 35 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六、分析主体部分:(一)指明学生朗读主体部分,了解各路军渡江时间和人数,体会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①给课文主体部分分层次。第一层:从“20 日夜起“到“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第二层:从“21 日下午“到“不到丝毫作用“。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段“。②指出各路军渡江人数、时间、进展,了解整篇新闻的具体内容。各路军渡江情况:军别 时间 地段 人数 遇敌中路军 20 日夜 安庆--芜湖 30 万 甚微西路军 21 日下午五时 安庆--九江(不含) 35 万 甚微东路军 同日下午五时 南京--江阴 35 万 较强进展:渡至繁昌,鲁港等地已占领广大南岸地区,正向南扩展中_摧毁抵抗,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③分析第三层:阅读第三层回答:1.“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段防线“2.“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21 日下午五时。3.“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透露出喜悦之情。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与第一句照应。因为这句中提到“防线是很巩固”的, “抵抗较为顽强”是与之有联系的。5. 把“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改为“我已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或“我已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以吗?为什么?首先要理解“歼灭“与“击溃“的意思。 “歼灭“就是打死了,而“击溃“,只是打败,没有打死。当时实际战况是,有的敌军被我军打死,有的被打退,所以改成那两句就与实际不相符了。6. 第 6 句“占领” “控制” “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什么?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所有,所以用“占领” 。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在敌军手中,不过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控制”这个7词来表明。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这个词较恰当。(二)思考:(1)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安排有什么特点?明确:三个层次,从中路军到西路军再到东路军,这种顺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是与发动进攻的时间有关:20 日夜一一一一 1 日下午五时--22 日下午;二是与所遇敌情有关,西路军与东路军虽同时发动进攻,但西路军与中路军又有相同之处,所遇敌军抵抗较小,而东路军所遇敌军之抵抗则较为顽固;三是各后之间有明显衔接,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和内容上的衔接。⑵ 为什么要按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写? 结构顺序的安排是由时间和事件本身特点决定的。本文作者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B 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东路之抵抗较顽强,所以中、西路放一起写。b 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在后。c 此前已有中路详细报道(《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 ,此处简略交待中路(其渡江战况只用了写时间、地点、神速的一句话)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再写西路。 ⑶ 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这段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是哪几句?明确:此种情况,一方面……不起丝毫作用。在叙述中路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⑷ 敌军为什么毫无斗志、抵抗甚微? 两方面原因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略) 敌军广大官兵厌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详) 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点。而第二方面的原因则要详议几笔:B 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区别开来,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b 着重点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我军师出有名。 两方面顺序不能颠倒。因为我军英勇善战是胜利的首要条件,而且从行文的气势和语言的衔接看(下文要写的东面敌军抵抗较为顽固更突出“英勇善战” ) ,也以现在的写法为佳。 东路军由于所遇敌情与中、西路不同,而且上一篇也没报道,因此较为详尽。 ⑸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 。这样写说明了什么?报道准确(6)本文语言有何特点?准确:如“1000 余华里““24 小时内““至发电时止““余部“等。简洁而具有气势::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8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 ) 。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七、小结:文章中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八、课堂练习: 写一条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新事(当堂讲评) 要求:①标题醒目、恰当 ②内容绝对真实 ③导语有概括性、准确性 ④语言简洁1《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难点: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人物介绍: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 年 10 月 21 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 年 12 月 10 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 355 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 20 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 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 920 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 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 5 种奖2金(1969 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 ,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段落划分:第一部分(①):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第二部分(②-④):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新课讲解: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 年 12 月 10 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2.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3.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 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课堂小结: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这则消息采用简短的文字,报道了欧元统一后,各地区原有的钞票上的民族文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小的硬币上唯一的一个图案,表达出了作者对欧元钞票上民族文化消失现象的惋惜和痛心。1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难点: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只轻捷的雏燕,驾起矫健的翅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上方,划出美丽的曲线,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 ,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走近这篇特写,一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写作背景:1982 年 11 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 9 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 10 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段落划分:第一部分(①-④):记者利用特写镜头,重点描绘了吕伟跳水夺冠的一瞬间。第二部分(⑤-⑧):从侧面描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的跳水动作的赞赏。新课讲解: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的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22.“托”字有何表达效果? 一个“托” 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3. 品析第四自然段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 ,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4. 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课堂小结: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全文只有五百多字,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冠军时的完美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表现出了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奋斗的精神。1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难点: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一着惊海天” ,是我们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知识链接: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 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 001型航空母舰。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 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 2002年 3月 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 4月 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 年 9月 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013年 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 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 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2017 年 1月 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继续开展后续任务。段落划分:第一部分(①-④):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2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新课讲解: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 “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 “一着” “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 ,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 ,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课堂小结: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 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1《 短 文 两 篇 》 教 学 设 计《 答 谢 中 书 书 》 教 学 设 计【 学 习 目 标 】1.了 解 有 关 陶 弘 景 的 文 学 常 识 。2.整 体 把 握 文 章 的 内 容 及 感 情 基 调 。3.熟 读 课 文 , 理 解 文 章 的 主 旨 。4.学 习 文 章 凝 练 的 语 言 , 感 受 优 美 的 意 境 。5.背 诵 并 默 写 全 文 。【 学 习 重 点 】1.文 学 常 识 、 字 词 ( “歇 、 颓 、 与 ”等 词 语 的 解 释 ) 基 础 知 识 。2.学 习 文 章 凝 练 的 语 言 , 感 受 优 美 的 意 境 。【 学 习 难 点 】感 受 作 品 中 大 自 然 的 纯 净 美 好 , 体 会 文 中 蕴 含 的 思 想 感 情 。【 知 识 链 接 】1.作 者 简 介陶 弘 景 ( 456—536) , 字 通 明 , 南 朝 梁 时 丹 阳 秣 陵 ( 今 江 苏 江 宁 ) 人 , 自 号 华 阳隐 居 。 南 朝 梁 时 道 教 思 想 家 、 医 学 家 。 仕 齐 拜 左 卫 殿 中 将 军 。 入 梁 , 隐 居 句 曲 山 。 他 曾经 担 任 诸 王 的 侍 读 , 因 看 透 了 混 浊 的 人 世 , “虽 在 朱 门 , 闭 影 不 交 外 物 , 唯 以 批 阅 为务 。 ”( 《 南 史 》 ) 后 隐 居 句 曲 山 , 可 是 “国 家 每 有 吉 凶 征 讨 大 事 , 无 不 前 以 咨 询 ,月 中 常 有 数 信 , 时 人 谓 为 ‘山 中 宰 相 ’”。2.背 景 资 料( 1) “书 ”是 一 种 什 么 样 的 文 体 ?书 即 书 信 , 古 人 的 书 信 又 叫 “尺 牍 ”或 “信 札 ”, 是 一 种 应 用 性 文 体 。 但 是 , 中国 的 应 用 性 文 体 从 来 不 排 斥 审 美 的 文 学 属 性 , 尤 其 是 书 信 一 体 , 多 记 事 陈 情 , 中 国 古 代的 抒 情 散 文 即 始 于 书 信 , 书 信 的 实 用 性 和 审 美 性 的 结 合 十 分 完 美 。 汉 魏 六 朝 的 尺 牍 重 在实 用 , 文 人 多 无 意 把 其 写 为 审 美 的 作 品 。 唐 宋 以 后 , 在 一 些 文 人 的 笔 下 , 尺 牍 的 实 用 功能 明 显 淡 化 , 审 美 性 能 日 益 强 化 , 有 些 尺 牍 刻 意 写 成 纯 粹 的 文 学 作 品 ( 参 考 《 中 国尺 牍 文 学 史 》 序 , 詹 福 瑞 ) 。 尺 牍 文 学 功 能 多 种 多 样 , 可 以 抒 情 , 比 如 司 马 迁 的《 报 任 安 书 》 、 林 觉 民 的 《 与 妻 书 》 ; 也 可 以 写 景 , 比 如 吴 均 的 《 与 朱 元 思 书 》 ; 可以 写 私 人 化 的 事 件 和 感 情 , 如 嵇 康 的 《 与 山 巨 源 绝 交 书 》 ; 也 可 以 谈 论 文 学 , 如 曹 丕的 《 与 吴 质 书 》 ; 谈 论 政 治 , 如 欧 阳 修 的 《 上 杜 中 丞 论 举 官 书 》 ; 还 可 以 进 谒 显 贵 ,勉 励 后 学 , 如 此 等 等 , 形 成 了 别 具 特 色 的 书 牍 文 传 统 。 尺 牍 和 其 他 文 体 一 样 , 也 讲 究 谋篇 布 局 、 文 质 俱 佳 。 另 外 , 尺 牍 不 一 定 都 用 “书 ”字 标 明 , 如 苏 轼 的 《 与 子 由 弟 》《 答 秦 太 虚 》 就 是 。( 2) 历 史 背 景《 答 谢 中 书 书 》 写 于 南 北 朝 时 期 , 这 个 时 期 , 因 政 局 动 荡 , 矛 盾 尖 锐 , 不 少 文 人 往往 遁 迹 山 林 , 从 自 然 美 中 寻 求 精 神 上 的 解 脱 。 陶 弘 景 就 是 因 看 透 了 混 浊 的 人 世 , 而 隐 居2茅 山 。 这 些 文 人 在 他 们 的 书 信 中 , 常 常 描 山 画 水 , 表 明 自 己 所 好 , 并 作 为 对 友 人 的 安 慰 ,此 文 正 是 如 此 。3.题 目 解 说《 答 谢 中 书 书 》 是 陶 弘 景 写 给 谢 徵 的 一 封 信 , 信 中 称 道 江 南 山 水 之 美 , 仅 六 十 八 字 ,就 概 括 了 古 今 , 包 罗 了 四 时 , 兼 顾 了 晨 昏 , 山 川 草 木 , 飞 禽 走 兽 , 抒 情 议 论 , 各 类 皆 备 ,可 谓 尺 幅 能 容 千 里 , 片 言 可 役 百 意 , 为 六 朝 山 水 小 品 名 作 。 谢 中 书 即 谢 徵 , 字 元 度 , 陈郡 阳 夏 人 , 曾 作 中 书 鸿 胪 , 故 称 之 谢 中 书 。【 自 主 学 习 】1.《 答 谢 中 书 书 》 作 者 是 , 字 通 明 , 自 号 , 时 道 教思 想 家 、 医 学 家 , 时 人 谓 之 “ ”。2.注 音 写 字 :西 日 欲 tuí( ) 沉 鳞 jìng( ) 跃 未 复 有 能 与 ( ) 其 奇 者3.解 释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 1) 五 色 交 辉 ( )( 2) 四 时 ( ) 俱 备( 3) 晓 雾 将 歇 ( )( 4) 西 日 欲 颓 ( )( 5) 沉 鳞 竞 跃 ( )( 6) 未 复 有 能 与 ( ) 其 奇 者4.写 出 下 列 句 子 的 修 辞 方 法 :( 1) 晓 雾 将 歇 , 猿 鸟 乱 鸣 ( )( 2) 西 日 欲 颓 , 沉 鳞 竟 跃 ( )5.翻 译 句 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合 作 探 究 】6.统 领 全 文 的 句 子 是 : 。 其 中 “ ”字 点 名 全 文的 中 心 。7.作 者 具 体 描 绘 他 的 隐 居 之 地 时 ,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 又 是 怎 样 描 绘 这 令 人 神 往 的 大 自 然 山川 之 美 的 ?8.结 尾 一 句 有 什 么 言 外 之 意 ?39.王 国 维 云 :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 本 文 写 景 中 体 现 了 怎 样 的 思 想 感 情 ?10.本 文 分 为 几 层 ? 写 出 各 层 大 意 。【精读精练】读 《 答 谢 中 书 书 》 , 完 成 11—13 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1.本文的主题句是 。12.解 释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 1) 山 川 之 美 , 古 来 共 谈 ( 2) 晓 雾 将 歇 , 猿 鸟 乱 鸣 ( 3) 夕 日 欲 颓 , 沉 鳞 竞 跃 13.填 空 :“高 峰 入 云 , 清 流 见 底 ”表 现 了 。 “两 岸 石 壁 , 五 色 交辉 ”表 现 了 。 “晓 雾 将 歇 , 猿 鸟 乱 鸣 ; 夕 日 欲 颓 , 沉 鳞 竞 跃 ”表 现 了 晨 昏 变 化 之 美 。【主题阅读】与朱元思书吴均风 烟 俱 净 , 天 山 共 色 。 从 流 飘 荡 , 任 意 东 西 。 自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许 里 , 奇 山 异 水 ,天 下 独 绝 。 水 皆 缥 碧 , 千 丈 见 底 。 游 鱼 细 石 , 直 视 无 碍 。 急 湍 甚 箭 , 猛 浪 若 奔 。夹 岸 高 山 , 皆 生 寒 树 , 负 势 竞 上 , 互 相 轩 邈 , 争 高 直 指 , 千 百 成 峰 。 泉 水 激 石 , 泠泠 作 响 ; 好 鸟 相 鸣 , 嘤 嘤 成 韵 。 蝉 则 千 转 不 穷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鸢 飞 戾 天 者 , 望 峰 息 心 ;经 纶 世 务 者 , 窥 谷 忘 反 。 横 柯 上 蔽 , 在 昼 犹 昏 ; 疏 条 交 映 , 有 时 见 日 。14. 解 释 下 列 加 点 词 语 。( 1) 天 山 共 色 ( ) ( 2) 横 柯 ( ) ( 3) 一 百 许 里 ( ) ( 4) 猛 浪 若 奔 ( ) ( 5) 负 势 竞 上 ( )15.翻 译 下 面 句 子 。4( 1) 风 烟 俱 净 , 天 山 共 色 。 ( 2) 急 湍 甚 箭 , 猛 浪 若 奔 。 ( 3) 负 势 竞 上 , 互 相 轩 邈 ; 争 高 直 指 , 千 百 成 峰 。 。16.请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句子填空。(1)作者运用衬托手法写水清的句子是: , 。(2)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 。(3)从听觉方面描写了山中泉喧鸟鸣的情景的句子是: , ; , 。(4)总写人在此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 , ; , 。 【能力提升】17.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的意思有:书(shū) ①写字;记录;书写。②字体。③装订成册的著作。④书信。⑤文件。 请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书”的意思。 (1) 书本——( ) (2)书写——( ) (3) 书信——( ) (4)楷书——( ) (5) 判决书——( ) 18.仔细阅读下文,仿写句子。乡村,黄昏。平和安宁盘旋在乡村的上方。幸福,仅如此,不必要多少绚丽的风景。农家,炊烟。温馨美妙回荡在农村之间。幸福,仅如此,不必要多少感动的画面。【教(学)后记】《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学习目标】51、 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2、 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3、 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含义及情趣。4、 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习重点】1、文学常识、字词等基础知识。2、本文所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尤其注意本文写景的句子。【学习难点】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 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他擅长诗、词、散文:在 诗 歌 上 , 与 黄 庭 坚 并 称 “苏 黄 ”, 今 存 其 诗 2700 多首 , 题 材 广 泛 ,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 代 表 了 北 宋 诗 的 最 高 成 就 ; 在 北 宋 词 坛 上 , 开 辟 了 豪 放词 风 , 同 杰 出 词 人 辛 弃 疾 并 称 为 “苏 辛 ”; 散 文 方 面 , 他 以 扎 实 的 功 力 和 奔 放 的 才 情 ,发 展 了 欧 阳 修 平 易 舒 缓 的 文 风 , 与 欧 阳 修 并 称 “欧 苏 ”。 在 政 治 上 属 以 司 马 光 为 领 袖的 旧 党 。 在 书 法 方 面 成 就 极 大 , 与 黄 庭 坚 、 米 芾 、 蔡 襄 并 称 “宋 四 家 ”。 他 的 论 画 卓有 所 见 , 主 张 “神 似 ”“传 神 ”, 提 出 “诗 中 有 画 ”“画 中 有 诗 ”, 在 画 史 上 很 有 影 响 。他 善 画 竹 石 , 其 真 迹 今 仅 存 《 古 木 怪 石 图 》 。 著 有 《 东 坡 全 集 》 、 《 东 坡 乐 府 》 。2、 背 景 资 料苏 轼 少 时 即 精 通 经 史 , 长 于 写 文 章 。 元 丰 二 年 ( 1079) , 苏 轼 因 对 新 法 持 有 不 同 意见 , 被 网 络 罪 名 , 投 入 监 狱 , 这 就 是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乌 台 诗 案 ”。 出 狱 后 , 被 贬 为 黄州 团 练 副 使 ( 地 方 军 事 助 理 官 ) 。 官 衔 上 还 加 了 “本 州 安 置 ”字 样 , 不 得 签 署 公 事 ,不 得 擅 离 安 置 所 , 实 际 上 跟 流 放 差 不 多 。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是 苏 轼 在 被 贬 于 黄 州 的 困苦 境 遇 中 写 的 。 元 丰 六 年 , 是 作 者 被 贬 谪 到 黄 州 的 第 四 年 。3、 题 目 解 说《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是 写 一 个 月 光 皎 洁 的 夜 晚 , 作 者 无 法 入 眠 , 到 承 天 寺 去 找 好 友 张怀 民 , 两 个 人 一 同 在 月 光 如 水 的 庭 院 中 漫 步 。 作 者 以 诗 一 样 的 笔 触 描 绘 了 月 色 之 美 , 创造 了 一 个 清 冷 皎 洁 的 意 境 , 同 时 也 流 露 出 遭 贬 生 涯 中 自 我 派 遣 的 特 殊 心 情 。【 自 主 学 习 】1、 文 学 常 识 填 空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作 者 , 字 , 号 , 谥 号 , 眉州 眉 山 人 , ( 朝 代 ) 著 名 、 。 他 与 其 父 , 其 弟 合 称 “三 苏 ”, 同 为 “ ”之 列 。 他 的 词 笔 力 雄 健 , 气 势 磅 礴 , 意 境 开 阔 ,开 创 了 词 风 。62、 给 加 点 字 注 音 :遂 ( ) 至 承 天 寺 怀 民 亦 未 寝 ( ) 藻 ( ) 荇 ( ) 交 横 竹 柏 ( ) 影 也 解 ( ) 衣 欲 睡 积 水 空 ( ) 明3、 解 释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 1) 解 衣 欲 睡 欲 : ( 2) 欣 然 起 行 欣 然 : ( 3) 遂 至 承 天 寺 遂 : ( 4) 盖 竹 柏 影 也 盖 : ( 5)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相 与 : ( 6)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空 明 : ( 7)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念 : ( 8)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但 : 4、 给 句 中 的 “与 ”字 注 音 并 解 释 :( 1) 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 )( 2)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 ) ( 3)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5、 翻 译 句 子 :( 1)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 2)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 水 中 藻 荇 交 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 合 作 探 究 】6、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7、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8、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9、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 )为什么?710、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11、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精 读 精 练 】读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 完 成 12—16 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 解 释 句 中 加 点 的 词 。( 1) 欣 然 起 行 ( ) ( 2)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13、 本 文 写 景 处 处 扣 住 “月 ”字 来 写 , 正 面 写 月 的 句 子 有 , 侧面 写 月 的 句 子 有 。 14、 本 文 集 中 写 景 的 句 子 是 第 句 , 其 主 要 内 容 可 用 4 个 字 概 括 为 。15、 这 篇 文 章 主 要 表 现 了 作 者 的 心 境 。【 主 题 阅 读 】阅 读 下 面 一 首 诗 歌 , 回 答 问 题 。赠 刘 景 文 ( 苏 轼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 最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16、 诗 中 成 对 偶 的 两 句 诗 是 。17、 这 是 一 首 赞 咏 的 诗 , 诗 的 表 面 似 乎 在 赞 咏 , 实 际 上 是 用 来 比 喻 刘 景 文 , 颂 扬他 。8【 能 力 提 升 】18、 中 国 月 文 化 点 滴 。( 1) 月 亮 的 别 称 :a、 初 月 : b、 弦 月 : c、 满 月 : d、 因 传 说 月 中 有 兔 和 蟾 蜍 , 故 称 : ( 2) 写 几 句 咏 月 的 古 诗 词 。a、 b、 c、 19、比较《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与《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文章,试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手法以及语言特色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 ( 学 ) 后 记 】答案:《答谢中书书》1、 陶 弘 景 华 阳 隐 居 南 朝 梁 山 中 宰 相2、 颓 竞 yù3、 ( 1) 交 相 辉 映 ( 2) 四 季 ( 3) 消 散 ( 4) 坠 落 ( 5) 竞 : 争 着 ; 跃 : 跳 跃 , 这里 指 跳 出 水 面 。 ( 6) 参 与 , 这 里 指 欣 赏 。4、 ( 1) 对 偶 ( 2) 借 代 、 对 偶95、(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2)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3)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4)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6、 山 川 之 美 , 古 来 共 谈 美7、 写 到 的 景 物 : 高 峰 、 清 流 、 石 壁 、 青 林 翠 竹 、 晓 雾 、 猿 鸟 、 夕 日 、 沉 鳞 。 描 绘 : 从仰 望 高 峰 到 俯 视 清 流 , 然 后 有 些 流 水 两 边 的 景 物 , 上 下 左 右 都 写 完 后 , 又 描 绘 了 崖 壁 上五 彩 缤 纷 的 色 彩 , 这 是 静 景 描 写 ; 然 后 “乱 ”、 “竞 ”两 字 把 猿 、 鸟 、 鱼 在 大 自 然 中怡 然 自 乐 的 神 态 描 绘 得 栩 栩 如 生 , 这 是 动 景 描 写 。8、 结 尾 一 句 表 达 出 作 者 带 有 自 豪 之 感 , 期 与 谢 公 比 肩 之 意 。9、 本 文 写 景 , 没 有 仅 仅 停 留 在 景 物 的 本 身 , 而 是 抓 住 景 物 的 灵 魂 , 即 自 然 万 物 的 勃 勃生 机 , 通 过 高 低 、 远 近 、 动 静 的 变 化 , 视 觉 、 听 觉 的 立 体 感 受 , 来 传 达 自 己 与 自 然 融 合的 生 命 愉 悦 , 体 现 了 作 者 酷 爱 自 然 、 归 隐 林 泉 的 志 趣 。10、全文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11、 山 川 之 美 , 古 来 共 谈 12、 ( 1) 助 词 , 的 ( 2) 动 词 , 消 散 ( 3) 动 词 , 坠 落 名 词 , 指 潜 在 水 中 的鱼 13、 山 水 相 映 之 美 色 彩 配 合 之 美 14、 (1)同样的 (2)树枝 (3)上下,表示大约的数量 (4)奔马 (5)争着向上15、 (1)江 面 上 的 风 停 了 , 烟 雾 都 消 散 尽 , 天 空 和 远 山 呈 现 出 相 同 的 颜 色 。(2)湍 急 的 水 流 比 箭 还 快 , 汹 涌 的 波 浪 猛 似 奔 马 。(3)山 峦 凭 借 着 ( 高 峻 的 )地 势 , 争 着 向 上 , 争 相 比 高 远 ; 笔 直 地 向 上 , 直 插 云 天 ,形 成 了 无 数 的 山 峰 。16、 (1)游 鱼 细 石 , 直 视 无 碍 (2)奇 山 异 水 , 天 下 独 绝 (3)泉 水 激 石 , 泠 泠 作 响 ; 好 鸟 相 鸣 , 嘤 嘤 成 韵 (4)鸢 飞 戾 天 者 , 望 峰 息 心 ; 经纶 世 务 者 , 窥 谷 忘 反 《 与 朱 元 思 书 》 参 考 译 文 : 江 面 上 的 风 停 了 , 烟 雾 都 消 散 尽 , 天 空 和 群 山 呈 现 出 同 样 的 颜 色 。 ( 我 乘 着 船 ) 随着 江 流 飘 荡 , 时 而 偏 东 , 时 而 偏 西 , 漂 漂 荡 荡 。 从 富 阳 到 桐 庐 大 约 ( 相 距 ) 一 百 里 的 水路 , 奇 异 的 山 水 , 是 天 下 绝 无 仅 有 的 。 江 水 都 呈 青 白 色 , 深 深 的 水 流 清 澈 得 千 丈 也 能 见 底 。 游 动 的 鱼 和 细 小 的 石 头 可 以 直接 看 见 。 湍 急 的 水 流 比 箭 还 快 , 汹 涌 的 波 浪 犹 如 飞 奔 的 马 。两 岸 的 高 山 , 都 长 满 了 苍 翠 的 树 木 , 看 上 去 使 人 顿 生 寒 意 , 这 些 山 凭 借 着 ( 高 峻 的 )地势 , 争 着 向 上 长 , 这 些 山 峦 仿 佛 互 相 都 在 争 着 往 高 处 和 远 处 伸 展 ; 笔 直 地 向 上 , 直 插 云天 , 形 成 无 数 的 山 峰 。 泉 水 冲 激 着 石 头 , 泠 泠 地 发 出 声 响 ; 美 丽 的 鸟 儿 互 相 和 鸣 , 鸣 声10嘤 嘤 , 和 谐 动 听 。 ( 树 上 的 ) 蝉 儿 长 久 不 断 地 鸣 唱 , ( 山 中 的 ) 猿 猴 也 时 刻 不 住 地 啼 叫 。像 高 飞 到 天 上 的 鸢 那 样 极 力 追 求 名 利 的 人 , 看 到 ( 这 些 雄 奇 的 ) 山 峰 , 也 会 平 息 热 衷 于功 名 利 禄 的 心 ; 那 些 筹 划 政 务 、 管 理 世 俗 之 事 的 人 , 看 到 这 些 优 美 的 山 谷 , 也 会 流 连 忘返 。 横 斜 的 树 枝 在 上 面 遮 蔽 着 , 即 使 在 白 天 , 也 像 黄 昏 时 那 样 昏 暗 , 稀 疏 的 枝 条 交 相 掩映 , 有 时 也 可 以 见 到 阳 光 。17、 (1)③装订成册的著作 (2)①写字;记录;书写 (3)④书信(4)②字体 (5)⑤文件 18、参考示例:小河,少年。青春年少洋溢在小河中间。幸福,仅如此,不必要多少甜美的情景。《记承天寺夜游》1、 苏 轼 子 瞻 东 坡 居 士 文 忠 北 宋 文 学 家 书 画 家 苏 洵 苏 辙 唐 宋 八 大 家 豪 放2、 suì qǐn zǎo xìng bǎi jiě kōng3、 ( 1) 想 要 , 正 要 ( 2) 高 兴 的 样 子 ( 3) 于 是 , 就 ( 4) 原 来 是 ( 5) 共 同 ,一 起 ( 6) 清 澈 透 明 ( 7) 考 虑 , 想 到 ( 8) 只 是4、 ( 1) yù 参 与 , 这 里 指 欣 赏 ( 2) yǔ 和 、 跟 ( 3) yǔ 共 同 , 一 起5、 ( 1) 想 到 没 有 与 我 同 乐 的 人 , 便 来 到 承 天 寺 寻 找 张 怀 民 。( 2) 月 色 洒 满 庭 院 , 如 同 积 水 充 满 院 落 , 清 澈 透 明 , 水 中 仿 佛 有 藻 、 荇 交 叉 错 杂 , 原来 是 竹 、 柏 树 的 影 子 。6、①“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叙述②“……盖竹柏影也” ——描写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7、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8、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 水 中 藻 荇 交 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 ” 运 用 了 比 喻 的 修 辞 手 法 。9、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这 3 句,任何一句续在后面都不合适,破坏了宁静幽闲、清丽淡雅的气氛。10、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11、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12、 ( 1) 高 兴 的 样 子 ( 2) 只 , 只 是 13、 月 色 入 户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 水 中 藻 、 荇 交 横 , 盖 竹 柏 影 也 。 14、 ④ 庭 中 月 色 ( 或 : 月 色 如 水 月 色 空 明 ) 15、 旷 达 ( 或 : 豁 达 ) 16、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1117、秋令,晚秋景色之美, “傲霜枝” ,孤高傲世的品格。18、 (1)a、银钩 玉钩 b、玉弓 弓月 c、金饼 金盆 玉环 银盘 玉盘 金镜 玉镜 d、金兔 桂兔 玉兔 金蟾 银蟾 蟾宫 蟾兔 (2)略19、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