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01活生生的“这一个”(课件+试题)(打包8套)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版高中语文01活生生的“这一个”课件试题打包8套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zip2018版高中语文01活生生的“这一个”课件试题打包8套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zip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8.doc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32.ppt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母亲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7.doc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母亲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31.ppt
2018版高中语文01把栏杆拍遍父亲女歌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5.doc
2018版高中语文01把栏杆拍遍父亲女歌手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29.ppt
2018版高中语文01画人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6.doc
2018版高中语文01画人记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30.ppt
  • 全部
    •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8.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32.ppt--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母亲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7.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我的母亲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31.ppt--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把栏杆拍遍父亲女歌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5.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把栏杆拍遍父亲女歌手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29.ppt--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画人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126.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01画人记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蚜201706182230.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本课话题 ——师恩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 ”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扑(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点评:徐老师不但有趣、可爱,更是认真、敬业、爱生的恩师,以这样的老师为师,能得到很多作文的益处。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 、 “校长爸爸” ,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 300 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 3 000 多万元善款,让 1.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 2015年 3 月 9 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孔子[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轮廓(kuò) 玉箸(zhù) 椭(tuǒ)圆 油渍(zì)狞笑(níng) 鼾声(hān) 怅惘(wǎnɡ) 敷衍(yǎn)愕然(è) 按捺(nà) 矫健(jiǎo) 踊跃(yuè)冗长(rǒnɡ) 扑拙(zhuō) 踱(duó)着二、多音字模Error! 抹Error!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Error! Error! Error!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传诵·传颂两者都是动词,且都是褒义词,都有“广泛传播”之意。“传诵” ,意为在流传中广为诵读,对象一般是语言文字类的东西,如诗词、文章、美名等。“传颂” ,传播并加以称颂,对象一般是事迹、品行、功业、功德等。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靠卖羊肉串捐资助学生的事迹在新疆、在全国已经被广泛传颂(传诵/传颂)。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鲁迅先生的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请说明理由:“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用在此处很明显是适用对象不当。(2)“十一”黄金周期间,前往首都北京旅游观光的人非常多,北京长安街上人流车流滔滔不绝,非常壮观。( × )请说明理由:“滔滔不绝” ,形容流水毫不间断;也比喻口才很好,说话连续不断。用在此处是适用对象错误。(3)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牺牲当地百姓的土地“利益”作为搞“政3绩工程”这一做法,政府无异于饮鸩止渴,是万万不可取的。(√)请说明理由:“一针见血” ,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4)退休后,老王到家乡的山脚下自己盖了两间房子,每天早上都能开门见山,神清气爽,非常愉悦。(×)请说明理由:“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用在此处是望文生义。[常识·速览][识作者]一代小品散文大家——梁实秋梁实秋(1902-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对中国现代诗坛有重要影响。他还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著有《英国文学史》 、 《莎士比亚全集》等专著。他的创作着力较多的是小品散文,其散文作品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高雅,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主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整体·感知]文章回忆了徐锦澄先生的外貌特征及行为习惯等,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同时表达了对先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的敬仰和深深怀念之情。[文脉·梳理]4【答案】 ①高大的身材 ②吸溜鼻涕的习惯[文本·层析]一、阅读文章第 1 段,回答问题。1.作者说,徐锦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至今不能忘记他的原因:原因 文本分析绰号雅 “徐老虎” ,可见同学们都认为他很凶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子眼睛嘴过分集中,鼻尖红行为奇特耸肩,经常流鼻涕,时不时地吸溜,仰头迈八字步,望青天,狞笑。上课老是发脾气工作敬业自己选辑教材,讲课亲切,朗读课文有情感有气势,批改作文切中要害,教给“我”许多写作技巧(2)作用:结构上,总起全文;内容上,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二、阅读文章第 7~13 段,回答问题。2.作者在文中说:“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因为“我”曾经被老师训斥过,现在却成了“受益最多的学生” ,用“居然”表明“我”的吃惊与意外。3.作者在谈到徐老师介绍作者的方式: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种介绍方式是不是在学生面前夸耀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不是。徐老师这样介绍主要是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使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更感兴趣。4.作者说如果他写文章有所成就的话,不能不归功于徐老师。请问他从徐老师处得到了哪些写作技巧?(请分条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写作不多废话,舍得“割爱” 。(2)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3)文章起笔要开门见山。(4)说理在难分难解时运用比喻。5.请简要分析第 7 段在结构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写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引起并总领7~11 段,写“我”是“受益”最多的一个学生。6.赏析下面一段话的语言风格。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答案】 这段话写得幽默诙谐,非常有表现力。其中“咬牙切齿”一词表现了徐先生朗诵“有气势” 、 “抑扬顿挫” ,给人的感觉非常好笑。(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互动]话题:社会的发展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像徐老师这样的老师算不算是优秀的老师,说法不一。你的观点呢?学生甲:徐老师太不拘小节(如用手背抹鼻涕),太爱骂人,当今社会提倡师生和谐的关系,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教导学生,在生活方面也应是学生的表率。因此徐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如今已不能算是优秀的老师。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敬业精神和专业修养都是评价老师的最根本标准,在这两点上徐老师都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欲扬先抑,对比鲜明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文章的第二段开始,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徐先生古怪的一面,给人的感觉是在贬低老师。但实际上,作者通过这些内容与下文写老师的敬业爱生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显示出徐老师的内在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写法指导欲扬先抑彰个性定义:“扬” ,是指褒扬、抬高;“抑” ,是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事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这种写法就叫“欲扬先抑” 。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写法指点:(1)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但同时要注意“抑” “扬”的分寸,要使之符合情节的发展,符合人物的塑造。(2)对于“抑” 、 “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写“抑”之笔是为了“扬” ,不可平均用力。3.迁移应用7请你从欲扬先抑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一首小诗。春 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 这首诗的第一句“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春色的焦急心情,第二句“初惊”一词含蓄地写出人们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一抑一扬,腾挪跌宕、波澜起伏。三、四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雪也耐不住等待,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来装点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这是继一、二句的深化,一扬再扬,表现了作者对春雪和春色的喜爱。[素材·应用]课内素材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哪里来?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徐先生其貌不扬,甚至说有点丑陋,但他却用自己的责任心、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看来,为人师者,其重点应该修养自己的内心。当然,不仅仅是老师,其实从徐先生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出,人重要的是内在美。只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就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将周边的许多人吸引到你的身边来。【应用角度】 “人格魅力” 、 “内在美” 、 “修养”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四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三kuò zhù tuǒ zì níng hān wǎnɡ yǎn è nà jiǎo yuè rǒnɡ zhuō duó mú mó mǒ mò mā 姿 恣 泄 泻 斓 澜 传颂 × × √ × 原因 文本分析绰 号雅 “ 徐老虎 ” ,可 见 同学 们 都 认为 他很凶相貌古怪 脑 袋有棱有角, 头 尖 秃 亮, 脸 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子眼睛嘴 过 分集中,鼻尖 红行 为 奇特耸 肩, 经 常流鼻涕, 时 不 时 地吸溜,仰 头迈 八字步,望青天, 狞 笑。上 课 老是 发 脾气工作敬业自己 选辑 教材, 讲课亲 切,朗 读课 文有情感有气 势 ,批改作文切中要害,教 给 “ 我 ” 许 多写作技巧1我的母亲本课话题 ——母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点评:漫漫人生旅程,正是无私奉献的母爱,教会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世界;也正是这种母爱惊天动地的力量,激励我们摒弃自私和怯懦,用爱心拥抱真善美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成熟和成功。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平凡母亲彰显伟大母爱地贫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种病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中东及亚洲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是地中海贫血病的重发区,地中海贫血病有轻型、中型及重型之分。龙爱丽的儿子刘斌患上的偏偏是重型地中海贫血病。重型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贫血病,多发于幼童期。患有此类型地中海贫血病儿童,其身体内不能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需要终生定期的输血和接受药物治疗。2015 年 1 月 31 日,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龙爱丽静静地陪着儿子刘斌输血,红红的输血袋与周围打点滴的白色袋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血液一滴滴流进孩子体内,孩子苍白的脸颊逐渐红润起来。“每月给孩子输两次血,每周打五支排铁针,每打一次排铁针需要十个小时。这就是我的生活。 ”龙爱丽说。曾经有人劝龙爱丽放弃儿子,她回答:“我可以不要面子不要尊严,可以让别人踩在脚下。但为了儿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2.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3.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24.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感情。——邓肯5.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儿,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6.全世界的母爱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吹笙(shēng) 眼翳(yì) 宽裕(yù)庶祖母(shù) 摹画(mó) 舔去(tiǎn)侮辱(wǔ) 掷铜钱(zhì)二、多音字角Error! 薄Error!量Error! 饮Error!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Error! Error!Error! Error!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宽容·宽恕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宽大”之意。“宽容”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宽恕” ,宽容饶恕,免去责备、处罚等,前面一般不能用程度副词。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能否推进实名制,关键看社会对艾滋病的了解度和宽容(宽容/宽恕)度达到了何种水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整个社会的互信水平低,医患之间的信任比较脆弱,若强制推行实名制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3(1)他无论是对待人类自身还是对待大自然的其他事物,总是充满着敬畏之情,可以说他在待人接物上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请说明理由:“待人接物” ,指跟别人往来接触。其中“物”与“人”同义,指人物、人们。句中望文生义,将“物”理解成“物品”了。(2)有时,我和朋友会为了一个观点争辩不休,有时甚至争到面红耳赤,到最后,总是相视一笑。在一争一辩之间,我们的关系反而是越来越好。(√)请说明理由:“面红耳赤”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也形容着急或发怒的样子。[常识·速览][识作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胡适(1891-196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改名胡适,字适之。1920 年 3 月,其白话诗集《尝试集》出版,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一书。其中,他对《红楼梦》的研究意义重大,使红学的面貌为之一新。哲学研究方面,也成就非凡,其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被蔡元培称为“第一部新的哲学史” 。[探背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 23 岁守寡,历尽寡居的艰辛,一直到 1918 年 46 岁时离开人世。她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胡适身上,她处处为儿子设想,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坚持供胡适读书,是一位开明且注重智力投资的母亲。这篇文章正是作者在 40 岁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写下的一篇挚情散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把作者的成长与母亲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做人的训练” ,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了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4持家庭关系的艰辛,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文脉·梳理]【答案】 ①“哭” ②“忍”[文本·层析]一、阅读文章第 1~4 段,回答问题。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 ,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 ,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写自己在童年生活中只学会了读书与写字两件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母亲无关,但实际上蕴含了多方面的内容:(1)因为母亲的严格要求, “我”才不调皮捣蛋。(2)“我”小时候体质差,更显示了母亲的艰难。(3)作者童年只学会了读书与写字,衬托出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和教诲的珍贵,体现出“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这一主旨,为下文写母亲作铺垫,更能抒发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2.在文章第二段“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中的“居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居然”写出了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终于能够冲出层层束缚“活泼”一回。3.文章的第四段:“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案】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文字既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又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和讴歌,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热爱与怀念。二、阅读文章第 5~7 段,回答问题。4.母亲对“我”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和“完全的人”的意思?这时,胡适的父亲已不在人世,母亲为什么还要告诫儿子“不要跌他的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就是要胡适像他父亲一样,走读书做官的路;“完全的人”是说胡适的父亲是个十全十美的人,这是对胡适父亲的极高评价;告诫儿子不要丢父亲的面子,表现了胡适母亲对丈夫的尊重,同时也是以此来督促儿子更努力地读书。5.母亲对“我”管束很严,但她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是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心。6.作者为什么在叙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之后,要特别说明“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是针对下文写嫂嫂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而作的对比,也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是不夹带任何杂念的。7.母亲为什么对“我”随口所说的“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那么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我”借用姨母话中的“凉”字的谐音引到“娘”字上,再引到“老子”上,说了句“老子都不老子”的话。本来胡适也就是开玩笑地说自己并不怕凉,但这段话前后连起来理解,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老子都不在了,还要娘干什么呢”?这句话既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父亲。难怪母亲听了这话之后“气得坐着发抖” , “我”自然被“重重6地责罚了一顿” 。(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互动]话题:胡适的母亲以“忍”来与丈夫的前妻的儿子、儿媳相处,有人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宽容隐忍;也有人说这是委曲求全,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呢?学生甲:作为后母,在丈夫去世之后不仅要把儿子抚养成人,还要负担起管家的重任,况且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儿子儿媳又不甚懂事,要维护这么一个关系复杂的大家庭, “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是一种处理家庭矛盾的智慧。母亲正是用她的温柔与宽容,还用容忍中的坚毅平息了家中的一次次风波,赢得了家人的尊重,同时又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了儿子,培养了他宽容、善良的品性。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任何容忍都是有限度的,对于丈夫的前妻的儿子的败家、吸鸦片烟、赌博等行为的容忍只能纵容他不走正路;对于儿媳的容忍只能使自己这个后母的处境更加艰难和尴尬。[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细节描写本文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如:“……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不但留在了作者的心灵深处,也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我们不禁为母亲的无私、伟大而感动。2.写法指导细节描写要传神定义: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的一种手法。作用: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7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写法指点:(1)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2)根据文章中心,选用典型细节。(3)以少胜多,精心锤炼词语。(4)巧妙运用修辞,使细节形象生动。3.迁移应用“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请描写家庭生活中一个“爱”的场景,要求有动人的细节描写。200 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 我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爸,下星期要交生活费了。 ”爸爸的手僵在了空中,脸也明显愣了一下,但又马上露出了笑容,说:“没事儿,交就交吧。 ”“可我们的棉花和柑子不是还没卖吗,而且上星期舅舅不是来把家里的钱借去了吗,家里哪还有钱啊!”爸爸好像是被我猜中了心事似的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但又马上补充说:“哦,你舅舅昨天把钱给我们送来了,你不用担心。 ”我如释重负地说:“还好舅舅把钱送来了,这下我可放心了,我还担心家里没钱呢。 ”说完,我放下碗,对爸爸说:“爸爸,我去给妈妈打电话了。 ”爸爸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又低头往嘴里扒饭。第二天,爸爸果然如数给了我钱,我高高兴兴地出了门。在路上我碰到了隔壁的王大妈,她问我:“你们又交生活费啊?”我好奇地问:“您怎么知道?” “你爸爸昨天是在我这里拿的钱。 ”我整个人一下子呆住了。 [素材·应用]课内素材忍,是一种涵养胡适的母亲“忍”的功夫实在是深厚。这种“忍”并不是母亲怯懦胆小的表现,在那个复杂的家庭里,正是她的“忍”换来了家庭的和谐,赢得了家庭的尊重。除夕夜,因为大哥的好赌,招来了许许多多讨债的人,可是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大嫂二嫂闹矛盾,她“只装做不听见” ,有时实在忍不住便自己出去走走,到左邻右舍家去“闲谈”……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宽容隐忍在胡适母亲的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母亲这种隐忍的功夫其实正是她涵养的一种表现。【应用角度】 “宽容” 、 “隐忍” 、 “修养”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四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三shēng yì yù shù mó tiǎn wǔ zhì jué jiǎo bó báo liàng liáng yǐn yìn 博 搏 绰 棹 绉 绉 诌 皱 撕 厮 嘶 宽容 × √ 1把栏杆拍遍 父亲 女歌手本课话题 ——父亲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里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枝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父亲哦,即使我手中的笔使得如你手中那根肉红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你渐渐凋谢的白发,我又能写些什么呢?点评:连用五个排比句,描写父亲劳动生活的画面,营造了凄美的氛围。赞美了父亲的勤劳、坚强、容易满足和质朴,又写出了父亲的穷苦和艰辛!链接——生活中的素材铁肩汉吴峰在父亲节到来前夕,记者再次来到吴峰家中,听吴书宇讲述心目中伟大的父亲。从上学第一天开始,父亲就开始背他,那个时候父亲年轻,自己也不重,背起来也没那么吃力。现在父亲年纪大了,自己的体重也已经到了 150 多斤,每次父亲背他上台阶时,吴书宇总能听到父亲呼呼的喘气声,心里非常难过,可是又没有办法。吴书宇至今还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背着他进教室,可在进门的那一瞬间,因为体力不支,突然跪倒在地。父亲看着背上的他没有受伤,接着又开始慢慢地爬起来,把他送到了教室里去。由于长年累月地照顾儿子,吴峰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很多次他病倒了,可是为了不影响儿子上学,他依旧坚持把儿子背到学校。吴书宇高二时,一次父亲生病了,高烧 39.4度,可是他坚持把儿子背到学校,为了省钱,他舍不得去医院看病,而是到药店买些感冒药和消炎药,自己服用。虽然到最后会康复,但是儿子吴书宇觉得,父亲付出了太多。这么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父亲总能按时把他背到学校,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父亲给他买了好几件校服,而自己却舍不得多买一件衣服。父亲是个非常坚强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够从容应对,乐观地挺过去。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22.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3.父母,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4.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5.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肘腋(yè) 媲美(pì) 整饬(chì)诠释(quán) 贫瘠(jí) 炯然(jiǒng)粗糙(cāo) 犟嘴(jiàng) 怏怏(yàng)山坳(ào) 耷拉(dā) 挑衅(xìn)凋谢(diāo) 遥岑(cén) 肩胛骨(jiǎ)二、多音字嚼Error! 脯Error!壳Error! 劲Error!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Error! Error!Error! Error!Error! Error!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爆发·暴发两者都是动词,都有“突然”之意。“爆发” ,可以形容火山、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也可以形容革命、事变等突然发生。“暴发” ,可以形容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也可以形容山洪等与水有关的事物突然而且猛烈发作。3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岛内爆发(爆发/暴发)首宗 H5N2 高致病性禽流感,台湾农业部门 3 日在彰化养鸡场紧急捕杀 5.3 万余只鸡,该病毒目前并未在禽人之间传染。(2)委屈·委曲两者读音相近,但语义差别很大。“委屈” ,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 ,形容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也有“事情的经过和原委”的意思。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天色暗了下来,站在楼顶上俯瞰城市夜景,但见马路上一辆跟一辆小汽车顺着弯曲的街道在缓慢地行驶着,一长串红色尾灯,形成一条委曲(委屈/委曲)婉转、缓缓移动的红色虚线。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是笔走龙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请说明理由:“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快。句中强调书写潦草,不合语境。(2)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略了对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请说明理由:“浅尝辄止” ,形容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3)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请说明理由:“气宇轩昂” ,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多用来形容人。用在此处是适用对象错误。[常识·速览][识作者]充满大气的散文家——梁衡梁衡(1946—),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4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 、 《新闻绿叶的脉络》 、 《新闻原理的思考》 。散文创作有山水散文和人物散文,无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都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其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 、 《红色经典》 、 《名山大川》 、 《人杰鬼雄》 、 《人人皆可为国王》等。现代散文作家——刘鸿伏刘鸿伏(1963—),湖南安化人,现代散文家。其作品主要有《绝妙人生》 、 《雅奏》 、《遥远的绝唱》等。其中, 《遥远的绝唱》是海内第一本以优美随笔文体写作的古代文化专著,因其“创造了文博图书写作的崭新文本”而入选国家二十世纪“百年文博图书精华” 。在散文创作中,他用细腻冷艳的笔触描画日月山川,但绝不仅仅是风花雪月地泼洒文字。他把爱憎、忧思以及对理想的寄托和表达,都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俄罗斯著名抒情小说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维·彼·阿斯塔菲耶夫(1924— ),是俄罗斯当代著名抒情小说作家。代表作有《陨星雨》 、 《最后的问候》 、 《牧童和牧女》 、 《鱼王》等。其创作有三个特点:一是用自由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描绘带有浪漫色彩的风俗习尚,把现实生活和幻想传说交织在一起,勾人间图画;二是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借助一个小故事,一段神话,一种自然现象,抒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道出作者胸臆;三是深刻挖掘事物的道德价值,力求从社会习俗的外表后面现出深藏的弊病,以其独特的方式揭示时弊。[整体·感知]《把栏杆拍遍》通过探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以5及他的生平经历,联想到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写出了辛弃疾的一生之志及愤慨,抒发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及对辛弃疾空有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惜叹惋,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表达了一种人生的追求与信仰。《父亲》通过对勤劳、善良、朴实的父亲的叙述,回忆自己十年前上大学时父亲送“我”去学校的经历,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情意,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敬爱之情,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淳朴真实的父子深情。《女歌手》通过主人公盖尔卡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表达了父女间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是永不磨灭的,真挚美好的感情就是人生道路上的航标灯这一人生理念。年幼不懂父亲的心,也体会不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成年的盖尔卡深深地领会到了父亲对自己无言的爱,入微的细节记忆体现出童年在盖尔卡心中刻得多么深![文脉·梳理]【答案】 ①壮志难酬 ②到长沙上火车 ③起航6[文本·层析]一、阅读《把栏杆拍遍》前 5 段,回答问题。1.文章第 1 段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文章的第 1 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是怎样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2.文章第 2 段叙述辛弃疾南渡前以武起事的壮烈史实,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照应了前文对辛弃疾“行伍出身,以武起事”的总论。(2)为下文写辛词是“用刀和剑刻成” 、 “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作铺垫,让读者看到辛弃疾作为一个武人的本色,一个政人的资本和一个词人的成熟过程。3.第 3 段中“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这个句子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辛弃疾归宋后,由于赵宋王朝主和苟安,他不被重用,反而被剥夺了抗金的权力,因而只能借填词作赋来表达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4.文章第 5 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对比或衬托。此段对比、衬托有三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杜甫、王昌龄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象和描述,而辛弃疾是亲自参战经历的描述;三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二、阅读《父亲》前 3 段,回答问题。5.文章开头,像一首乐曲的引子引出了对乡下父亲的思念,这样写有什么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一样的语言,勾勒出几个剪影、几幅画面,将勤劳质朴的父亲形象推到读者面前,概括、生动、传神,这样的开头,是作者长期积郁心头的热情的不由自主的倾吐。读者则被唤起了某种阅读期待,是进入正文之前必不可少的铺垫。6.请简要赏析第 2 段的表达效果。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了五个排比句,写了父亲几幅劳动生活的画面,加强了气势,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气氛,突出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勤劳、坚强、容易满足和质朴品质的赞美。7.作者在刻画父亲这一形象时,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但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也使用了第二人称,请简要分析这样人称转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便于直抒胸臆,表达对父亲深沉的爱和对父亲的深深愧疚之情。8.第 3 段中,父亲说“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的”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说明父亲与泥土的关系。泥土哺育了父亲,同时泥土也涵养了父亲坚韧的性格。为了突出表现父亲与泥土的关系,文章在称谓的安排上还是有深意的。除了直呼“父亲”外,作者另加了一些修饰语来形容称代父亲。这些修饰语都脱不了一个“土”字,离不开一个“乡”字。9.文章最后两段写到朱自清的《背影》 ,作者只是感到震撼,但并不如何感动,为什么?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感到的这种震撼只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这种触动引发了自己情感上的共鸣和对父亲的回忆。但父亲那尝遍生活百味,却依然豁达开朗的心胸是朱自清散文中所没有的。文末两段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三、阅读《女歌手》 ,回答问题。10.本文在叙述盖尔卡同父亲一起放航标灯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按照时间顺序,用景物描写的方式巧妙地表示了时间的推移。“太阳刚刚傍山——傍晚已经悄悄地从山上降临下来了——老爷爷在那儿睡了很久,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老爷爷终于合上了眼睛——在这黑沉沉的夜色当中” 。同时,父女二人放置航标灯的过程与时间推移相一致,可以看作是双线合一,结构非常严谨。11.文章多处写到航标灯,有什么作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 “航行中”这一部分的 12~14 段是如何对景色进行描写的?请从写景的层次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写景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夕阳西下——在盖尔卡的眼中,这时的老爷爷“正在山背后抽烟斗”呢,因为那边的天空是红彤彤的。第二层次是夕阳消失——“老爷爷在那儿睡了很久,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因为“他的烟斗熄灭了” 。第三层次是夜幕降临——“老爷爷终于合上了眼睛,不再翻来覆去,不再打哼哼——周围的一切都停止颤动,停止敲叩了,甚至连树叶也不再沙沙作响” 。(2)修辞运用:这几段文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使景物描写细腻形象,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傍晚时分的温馨和安静,把读者带入了童话般的世界,非常符合儿童心理。(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互动]话题:有人认为,删去最后一段, 《女歌手》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有人认为最后一段自有作者的用意,不能随便删除,你的观点呢?学生甲:“女歌手”就是指童年时的盖尔卡,文章通过对小姑娘的刻画体现的是一种纯真的美,用儿童的眼光、纯真的心灵感悟自然,感受美和爱。时而高兴时而忧伤的歌声9就是震撼人心灵的力量。删去最后一段即可。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不能删去最后一段,因为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意在说明,不管人的物质境况怎样改变,精神寄托的有无始终是第一位的。文中写盖尔卡生活无忧之时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也表明了她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流露出对失去亲人之爱的忧郁。[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运用联想丰富内容《把栏杆拍遍》中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的手法,围绕辛弃疾这一中心人物,或由他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他的内心世界等,使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把主人公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2.写法指导巧用四种联想定义: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的一种手法。作用:(1)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2)丰富作品内容,拓展作品意境。写法指点:(1)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2)接近联想: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3)对比联想: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4)因果联想: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3.迁移应用请你认真观察生活中夕阳西下时的景物特点,运用联想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10片段。注意恰当地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形象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 我坐在窗前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夕阳慢慢地坠下山去,满天彩霞,好似天女撒下一件红衣裳。看着看着,一幅美妙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那漫天的彩云渐渐地变成了一座又一座雄奇的高峰,它们在慢慢地变幻着,渐渐地又在那高峰上长出了一棵越来越大的松树,好似“妙笔生花” 。我惊喜地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那景象又变了……[素材·应用]课内素材父爱如山在一般人的眼中, “严父慈母”是对父母传统的认识。但父亲除了传统的严厉的一面外,也有它睿智、温柔、敦厚的一面。 《父亲》中父亲对儿子的眷念之情, 《女歌手》中父亲对女儿的怜爱之情,都写出了他们毫不逊色于母爱的厚重与博大,令人感怀!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面对父亲,去感受父爱吧!【应用角度】 “感恩” 、 “孝道” 、 “真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