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8日-9684).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67269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8日-96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8日-96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8日-968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8日-9684)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08日-9684)1: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练习B、整体练习C、区组练习D、分配练习 2:教师职业角色形成所要经历的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角色认知B、角色准备C、角色认同D、角色信念形成E、角色学习 3: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有()多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的内驱力E、认知内驱力 4: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和手段。()判断题对错

2、5: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6:学习策略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多项选择题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7: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而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判断题对错 8: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的表现。单项选择题A、流畅性B、变通性C、

3、指向性D、独创性 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判断题对错 10: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1: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化生D、布鲁纳 12:客观性原则是心理学及一切科学应遵循的原则。()判断题对错 13: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项选择题A、遗传与环境因素B、成熟与学习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学校教育因素E、主观能动因素 14: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判断题对错 15:直

4、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判断题对错 16: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判断题对错 17: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8: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19: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基本策略 20: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判断题对错 2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5、。单项选择题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接受学习 22: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判断题对错 2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4: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救,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在这里运用了行为改变中的()方法。单项选择题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 25:按人际

6、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分为血缘型、地缘型和()单项选择题A、进取型B、内涵型C、分离型D、业缘型 26: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判断题对错 2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单项选择题A、对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 28:人格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它主要包括_组成部分。()多项选择题A、气质B、人格倾向性C、性格D、人格心理特征E、自我调控系统 29:归因总是与下列哪项联系在一起()单项选择题A、干什么B、谁C、怎么样D、为什么 30: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场独立与场依存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向型与外向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E、可

7、控与不可控 3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单项选择题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与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32: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一是创拟确立模型,二是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二步是关键。()判断题对错 33:认知资源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谢夫林B、布鲁德本特C、特瑞斯曼D、卡尼曼 34: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而练习结果的表示方法通常是()单项选择题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 35:“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D、道德意志 36:注意的品质有()多项选择

8、题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范围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E、注意的敏捷 37: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成败归因D、成就动机 3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单项选择题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39: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单项选择题A、定性评价B、考察性评价C、定量评价D、形成性评价 40: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 41:()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

9、作用。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 42: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 4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单项选择题A、尊重需要B、归属需要C、生存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44: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间接性、独创性和流畅性B、变通性、灵活性和流畅性C、概括性、间接性和变通性D、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45: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获得物体守恒概念是在()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0、46: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隋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判断题对错 47: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桑代克C、埃里克森D、维果斯基 48: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_趋势。单项选择题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49:在早上起床后学习或学习开始时学习重要内容可以克服倒摄抑制的影响。()判断题对错 50: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单项选择题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

11、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C,D 解析 3:答案C,D,E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B,C,D 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所以E选项错误。 7: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质特征明显易发现。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是因为这些问题包含了某些多余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思维。 8:答案A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0:答案C 解析 根据社会意义,可分为高级和低级。 11:答案A 解析 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为桑代克,后来又发展

12、为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华生和斯金纳等人。 1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3:答案A,B,C,D,E 解析 14:答案正确 解析 答:正确。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但高智商可能有创造性,也可能没有创造性;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但是高创造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15:答案错误 解析 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1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7: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8:答案C 解析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13、 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消退法等。强化法是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14、(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B,D,E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A,B,D 解析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错误 解析 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创拟确立模型是关键。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D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亲其师,信其道”表明了道德情感的作用。 36:答案A,B,C,D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领会属于理解。 39:答案D 解析 40

15、:答案D 解析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首先由班杜拉提出。 41:答案C 解析 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 42: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包括记忆术、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等。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谐音联想法。在记忆历史年代和常数时,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43:答案C 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包括生理和组织的需要、关系和社会的需要、成就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4:答案D 解析 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45:答案C 解析 46:答案正确 解析 自然实验能较好地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所以所得结果比较真实。 47:答案C 解析 埃里克森提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共分为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错误 解析 在早上起床后学习或学习开始时学习重要内容可以克服前摄抑制的影响。 50:答案A 解析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速度最快。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他考试类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