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5229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_徐斌(硕士学位论文) 读书笔记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以银行为主,商业银行是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对经济的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信贷资产业务,但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面临着高风险,信贷风险的防范的重要性对商业银行是不言可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存在着很大的商业风险,因此,提高商业银行的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经济收益,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就是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到相应的防范措施。信用风险通常也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商业银因借款人没能按

2、照之前约定契约履行其中义务而造成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偏离造成损失。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信贷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信贷活动,信贷风险就会在银行业务中存在。隐蔽性。信用的特点会掩盖信贷本身的不确定性,信贷风险给银行所造成的损失会引起相关的链式反映,影响银行的发展。可控性。信贷风险是可以通过对其进行事前识别、计量和事中的检测、控制及事后化解来控制的。双重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银行来讲,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挑战。集中性。商业银行的贷款很大一部分是投向国有企业的,集中于一些传统行业,而且银行是负债经营的,一般都是在接受贷款获得充足的、稳定的资金来

3、源才发放贷款的,容易受到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型信贷风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整体上看可以分为市场性风险和非市场性风险,其中市场风险主要是由市场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原因造成的,非市场性风险有可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从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它是指因市场价格发生不利的变化而造成潜在风险。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都会有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在银行人员办理业务时可能会出现电子系统故障、网络遭袭;通信、电力

4、的中断;地震、水灾、火灾等不可抗力等。操作风险在银行业务的各方面都存在,可能是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还可能是外部人员钻漏洞、欺诈,所以在管理成本一定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就是指因商业银行不具有充足的现金偿还债务或者以更高的成本才获得足够资金去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资金流动性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筹资会增加银行贷款成本,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等原因都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可以说流动性风险水平的高低能够体现出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状况。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各类经营活动中没有遵守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导致商业银行发生法律纠纷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声誉风险。对

5、商业银行来说,良好的声誉能够提高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忠诚度,它能够给银行创造价值,是银行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环境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文化、战略管理和风险偏好几方面。公司治理的目的是解决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利益冲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银行业内部治理有着“三高一低”的特征,具体是高杠杆性,信息的高不对称性,银行与股东或社会经济的高关联性,经营失败的低容忍性。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整个银行体系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是商业银行通过建立自我约束和控制机制发挥作用解决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减少和控制潜在风险损失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机

6、制不仅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还可提升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增强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一种活动,它包括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经行预测、分析、防范、控制和处理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等过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1.商业银行自身原因首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析工具,贷款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丢失的现象,对贷款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监督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健全的信贷管理机制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贷的风险。其次,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如果信贷人员的素质不高,一

7、方面就会出现对借款人条件审慎不合理,调查评估失真,做出错误结论,在信贷业务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监督三个环节中,信贷人员的“一人多岗”制度容易收受贿赂,为谋取私利给银行信贷业务带来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资深信贷人员追求高薪跳槽的现象屡出不鲜,这会使商业银行客户信息连续性受到影响,新旧员工的交替会降低银行对借款人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再次,银行资产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为平衡赢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通常会持有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等收益相对较低的资产,这就使商业银行这部分的收益较低,保证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赢利性却是缺少的,为了追求赢利性,商业银行可能就会从事一些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甚至为

8、抢占市场、争夺客户使银行的监管低效,增加信贷风险。最后,商业银行粗放式的经营是其普遍存在一种重贷轻管、重放轻收、重存轻贷现象,这不仅会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而且还会增加信贷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信贷风险度量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和信息不对称及滞后问题也是形成信贷风险的原因。2.借款企业的原因我国资本市场不是足够的发达,多数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周转企业的资金,往往有些企业为通过银行信贷的审批会隐满真实的经营业绩、风险状况、恶意的遮避债务,出现银企信贷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和钻空子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加上企业内部治理水平不高和企业利用兼并、重组等方式逃避银行债务等等原因,银行信贷风险水平居

9、高不下。3.社会环境对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人们的信用观念淡薄,不讲信用、逃避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商业银行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通过对某市家企业调查发现,级以下的企业占,近一半的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如果信用违反者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就会使恪守信用者调整自己的行为,信用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样就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加上社会法制的不健全进一步加大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已经出台的法律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企业破产过程对银行债权人的保护不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可以说是金融市场发育缓慢和运作不规范必然结果。一方面,企业最好的融资渠道就是向银行贷款,而银行对

10、企业贷款的审批也是相对较松的;另一方面,银行作为存贷中心本身就是信贷风险的聚集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特别的国有商业银行计划体制经营理念依然比较浓厚,对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大,扭曲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次,商业银行产权不清晰,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需要完善的信贷管理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做保障。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的垄断,使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倾向于注重业务忽略控制风险,缺少对风险的客观评估,控制体系落后于业务的需要等原因有使信用风险内控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管存在缺陷;企业破产制度不完善等,这都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薄弱。最后,人才队伍较为薄弱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建议1 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念2.统一信贷风险管理理念3.建立高效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4.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流程涉及到信贷业务、信贷政策、信贷管理工具等各方面,5.建立高效旳信贷管理信息系统6.完善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7.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