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小组合作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组合作语文教学,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具有艺术性的情感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经过科组的多次实践,我认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可作如下尝试: (一)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确定教学情感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教材中所含的情感,通过加工提炼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基础来设立情感目标。比如记叙类文章应把具体的道德
2、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品味真情、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作为教学情感目标;古诗文应该把通过意象的描绘、意境的渲染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高尚情感作为教学情感目标;说明类文章应抓住对象的特征,从功能、用途及成因等诸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教学情感目标。初中语文情感教学中,准确、恰当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有关原则。 (二)以饱满热情执教,使教学过程情感化 相同的教学内容,如果以不同方式传递,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效,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1.营造情感氛围 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
3、师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要设计不同的情感作为开门钥匙,以情激情,撞击学生心灵,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接下来的教学酝酿情绪和铺垫。同时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语调与课文的结合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会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一种期待。小组合作教学中,当学生的情感被焕发起来时,他们就会很好地沿着这条情感小道,进而去熟悉作者,走进课文,融入文本。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根据需要展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富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情境,就能达到“披文入情”,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依据文章的意境,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
4、理解其表达的真情实感。这样就会激发、唤醒和鼓舞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因素,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变得高潮不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可使学生乐学,同时也使得教师乐教,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引入视频,调动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渲染感受感情变化,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受和理解体会其中的情感。 (2)角色扮演,感受情感 小组合作教学中,小组作为一个小集体,在课堂教学中为表演式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表演式教学是一种形象化教育艺术的具体体现。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课堂变成舞台,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体验中加深了对
5、人物的理解。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表演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争论入教,体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也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一观点对情感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学生的求知情绪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情绪氛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因此,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中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通过争论有效刺激兴奋点。 情感教育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来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小组合作教学的讨论和展示,构建了一个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找到一个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语文学习成绩提高的融合点。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