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6999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训练( 二十三)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建议用时:45 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 300 页)A 级 基础达标1可逆反应 N2(g)3H 2(g) 2NH3(g),在容积为 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 2 mol N2 和 3 mol H2,达平衡时,NH 3 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A0.1 molL 1 B0.2 molL 1C0.05 molL1 D0.15 molL 1B 2 mol N2 和 3 mol H2 反应,假设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 3 mol H2 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NH3,此时 NH3 的浓度为 0.2 molL1 ,但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

2、反应,所以 NH3 的浓 度达不到 0.2 molL1 。2对于反应 2SO2(g)O 2(g) 2SO3(g),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下列关于平衡状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v 正 (SO2)2v 逆 (O2)Bn(SO 2)n(O 2)21Cc(SO 2)的浓度不再变化D恒温恒容下的体系压强不变B 平衡时,各组分的量保持恒定,但不一定 为某一比值。 3对于反应:N 2O4(g) 2NO2(g) H0,现将 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0209】D 从开始至平衡,由于容器容积增大,密度减小,达平衡后密度不变,A错;反应过程中,

3、反应热不会 变化,不是 变量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与 图像不符,B 错;N 2O4 的正反应 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NO2 的反应速率应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C 错;转化率一定 时达到平衡,D 对。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0210】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当 v 正 (B)2v 逆 (C)A BC D只有A A 为固态,反 应正向进行

4、时气体质量增大,逆向进行时气体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不变时平衡,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体 积不变,所以 压强不变时不一定平衡,错误;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不一定平衡,错误;B 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正确;v 正 (B)2v 逆 (C)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达到平衡, 正确。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 2CO2(g)S(s) 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

5、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D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 该 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反 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 物质的量逐渐减小, 则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 A 项错误;硫是固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 应速率,B 项错误 ;该 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抑制了 SO2 的转化,所以 SO2 的转化率降低, C 项错误; 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同,反应过 程中密度变化,密

6、度不变时,说明已达到平衡,D 项正确。6已知可逆反应:A(g) 2B(s) C(s)D(g) H0。如图所示为该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 的关系示意图。如果在 t1 时刻改变以下条件:加入 A;加入催化剂;加压;升温; 减少 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 0211】A BC DA t 1时刻,加入 A,正反 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与图象不符;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与图象相符;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加 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与图象相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程度不相同,与图象不符;

7、C 为固体,减少 C,对正、逆反应速率无影响,与图象不符。7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BH 2、I 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Fe(SCN) 3 溶液中加入固体 KSCN 后颜色变深D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B 合成氨反应为 N2(g) 3H2(g) 2NH3(g) 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 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AB状态,此时 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则 abB A 项,充入 B 气体后平衡时压强变大,正向反应程度变

8、大, 变小,即ABab;B 项,充入 B 气体,新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等效, 不变,即 ab;C 项,升温,AB平衡右移, 变小,即 ab;D 项,相当于减压,平衡左移, 变大,即 a0B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C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 CH3OH 的产率D合成 CH3OH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cCH3OHcH2OcCO2c3H2C 由 题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H 3OH 的产率逐渐减小, CO2(g)3H 2(g) CH3OH(g) H2O(g)平衡逆向移动, 则 H10,A 项 正确, C 项错误;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

9、成反应的速率,B 项正确;合成 CH3OH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D 项正确。cCH3OHcH2OcCO2c3H210(2018沧州模拟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15 molL1 A、0.05 molL1 C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甲图所示 t0t 1 时 c(B)未画出,t 1 时 c(B)增大到 0.05 molL1 。乙图为 t2 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0213】 (1)若 t4 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 B 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 。(2)若 t5 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

10、v(正)v(逆),若 A 的物质的量减少 0.03 mol 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3)t3 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_ v(逆)(填“” “”或“v(逆) ,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 B(g)2C(g) H100a kJmol 1 。(3)t3时,改变条件,v(正) v(逆)且增大,又因反 应为 等体反应,故条件为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4)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等体反应平衡不移动,v(正)v( 逆 )。【答案】

11、 (1)0.02(2)3A(g) 2C(g)B(g) H100a kJmol 1(3)ab (4)11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0214】(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 ,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在 OA 段,氢溶解于 M 中形成固溶体 MH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渐增大;在 AB 段,MH 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 MHy ,氢化反应方程式为 zMHx(s)H 2(g) zMHy(s) H1() ;在 B 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 几乎不变

12、。反应()中 z_(用含 x 和 y 的代数式表示) 。温度为 T1 时,2 g 某合金 4 min 内吸收氢气 240 mL,吸氢速率v_mLg 1 min 1 。反应( )的焓变 H1()_0(填“ ”“”或“” “”或“(T2);当反应处于图中 a 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 H2,H2压强增大, H/M 逐渐增大,由图像可知,气体压强在 B 点以前是不改变的,故反 应( )可能处于图中的 c 点;该贮氢合金要释放氢气,应该 使反应( )左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方式使反应向左移动。【答案】 (1) 30 c 加热 减压2y xB 级 能力提升12

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 和 1 mol Y 进行反应:2X(g) Y(g) Z(g),经 60 s 达到平衡,生成 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0 s,以 X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1 molL1 s1B将容器体积变为 20 L,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 Y 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 H0A 2X(g)Y(g) Z(g)起始/(mol) 1 1 0转化/(mol) 0.6 0.3 0.3平衡/(mol) 0.4 0.7 0.3v(X) 0.001 molL1 s1 ,

14、A 项正确;将容器体积变为 20 0.6 mol10 L60 sL,化学平衡逆向移动,Z 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 ,B 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12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物质 Y 的转化率增大,C 项不正确;若升高温度, X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或 “ ”);T 0 温度下,NH 3 的转化率为_ 。【解析】 (1)根据反应 CH4(g)H 2O(g) CO(g)3H 2(g),结合表中数据 5 min 时 H2为 0.60 mol,可知 CO 为 0.20 mol,即 c0.20,则 a0.20,7 min 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 5

15、min 时相同,所以 5 min 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v(CH 4) 0.02 molL1 min1 。该温度下平衡时,CH 40.10 0.40 0.20 mol2 L5 minmolL1 ,H2O0.40 molL1 ,CO0.10 molL1 ,H20.30 molL1 ,则K 0.067 5 mol2L2 。10 min 时,只有 CO 的物质的量减少,其COH23CH4H2O他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增加,所以原因只能是充入氢气,使平衡逆向移动, 选 D。(2)由题给图像可知,NO 的浓度达到最大后,随温度升高,NO 的浓度又逐渐减小,所以该反应的 H0, T0时,NO3.0 molL1

16、,则反应消耗的 n(NH3)3.0 mol,NH3 的转化率为 100%75%。3.0 mol4 mol【答案】 (1)是 0.02 molL1 min1 0.067 5 mol2L2 D (2) 75%1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 NO2 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 烧杯内有水) 中:在 (1)中加入 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 NH4Cl 晶体,发现(1) 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 2NO2(红棕色) N2O4(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NO 2 N2O4 是放热反应BNH 4Cl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C烧瓶 (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

17、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A 加 CaO 放热,加 NH4Cl 吸热,温度高 颜色深, 说明 2NO2 N2O4 的H0。2(2018绵阳模拟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和中,使其发生反应,t 0 时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 X、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2Y 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 V( )V (),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 t0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 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 Y 为固体或液体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 Z

18、 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 根据 图象知,Z 是反应物,X、 Y 是生成物,达到平衡后,生成 1.8 mol X,生成 1.2 mol Y,消耗 1.8 mol Z,则化学方程式为 3Z 3X2Y ,A 错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Z 3X2Y,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V (),则容器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 压强始终比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 t0,B 错误;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 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不受 压强的变化影响,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应是不变的反应,所以 X 为固体或液体,C 正确;容器是恒压容器,若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其体积增大,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 Z 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D 错误。3将 4.0 mol PCl3 和 2.0 mol Cl2 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 3(g)Cl 2(g) PCl5(g)。达到平衡时,PCl 5 为 0.8 mol,如果此时移走 2.0 mol PCl3 和 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 PCl5 的物质的量是( )A0.8 mol B0.4 molC小于 0.4 mol D大于 0.4 mol,小于 0.8 molC 已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